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淫羊藿苷对化疗后小鼠骨髓和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骨髓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探讨ICA促进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ICA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Cy(200mg/kg)。第2天开始,对ICA高、中、低剂量的实验组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ICA(150、80、40mg/kg.d),阳性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参芪扶正注射液(1mL/d),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10d。经HE染色后观察小鼠胸腺组织结构的变化。用MTT比色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用ELISA试剂盒检测混合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2的含量。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外周血和股骨骨髓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光镜下计数单根股骨骨髓细胞(BMC)的数量。结果:ICA具有保护小鼠胸腺、骨髓免受Cy损伤的作用。不同剂量的ICA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均增强,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均明显上升。结论:ICA可逆转Cy化疗后小鼠骨髓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抑制状况。  相似文献   

2.
淋巴组织的免疫结构及其病理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能够显示淋巴结结构的方法,研究正常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结构,对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免疫结构(immunt)architeccture)”一词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即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有时辅以特殊染色)显示淋巴造血组织的结构,包括肿瘤性和(或)非肿瘤性淋巴细胞、辅助性非淋巴细胞及血管、淋巴窦、网状纤维的数量和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动员的外周造血干细胞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技术,提取当归多糖动员的正常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将其注入小鼠酒精性损伤的肝,观察经当归多糖动员的造血干细胞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结果:注射当归多糖动员出的造血干细胞后,小鼠酒精损伤的肝组织在48 h左右,肝细胞得到明显修复,肝小叶的正常结构增多,小鼠生存期延长.结论:当归多糖可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并向外周动员;当归多糖动员至外周的造血干细胞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显著治疗作用;同系异体之间干细胞可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组化方法及EUSA测检研究抗人白细胞单克隆抗体1C34-5与正常及肿瘤细胞组织的反应性,发现1C34-5仅与正常的白细胞和淋巴造血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反应。在所观察的1例毛细胞白血病、10例恶性淋巴病,2例何杰金氏病的肿瘤组织均与1C34-5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而31例各种不同类型非淋巴造血组织来源的肿瘤均为阴性反应。浸润到肿瘤细胞间或邻近部位的淋巴样细胞也为阳性反应。此抗体在辅助鉴别形态学难以区分的小圆细胞癌和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中,将有一定意义。此外也为观察判断转移癌细胞分布及浸润程度,以及宿主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Axl和Mer受体是否参与红细胞分化的调控。方法单基因(AXL-/-和MER-/-)和双基因(AXL-/-MER-/-)敲除小鼠,利用组织切片观察小鼠骨髓、肝脏和脾脏的组织结构;计数小鼠单根股骨内骨髓细胞的数量;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与红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双基因敲除的小鼠单根股骨骨髓内总细胞、单个核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数量分别下降了40%、34%和53%(P0.01);骨髓细胞排列稀疏,血窦内、外成熟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虽然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没有改变,但存在着明显的髓外造血,肝脏里出现了造血岛,脾脏中红髓明显地增生。而单基因敲除小鼠骨髓中红细胞数量以及组织结构未见改变。且双基因敲除小鼠中红系细胞内GATA-1和EpoR的mRNA表达分别降低了65%和75%(P0.01)。结论 Axl和Mer受体通过GATA-1和EpoR来调节红细胞的分化,并且功能上存在重叠、过剩和代偿。  相似文献   

6.
吴宏  祝彼得  王亚平 《解剖学报》2000,31(3):261-264
目的 研究下颌下腺与血细胞发生的关系 ,探讨下颌下腺对造血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及造血生长因子 (HGF)活性检测法。 结果 正常雄性和雌性小鼠下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SGCM)对粒单系祖细胞 (CFU - GM)、红系祖细胞 (BFU - E、CFU - E)和巨核系祖细胞 (CFU - Meg)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 ;正常雄性小鼠 SGCM对 CFU - E和 CFU - Meg的刺激活性明显高于正常雌性小鼠 SGCM。贫血模型雌、雄小鼠的 SGCM能提高 BFU - E、CFU - E的产率 ;雌性贫血模型小鼠的 SGCM亦能提高 CFU - Meg的产率。IL - 3能促进 SGCM对 BFU - E、CFU - E的增殖。 结论 小鼠下颌下腺可能通过分泌造血生长因子样物质促进造血祖细胞增生 ,从而发挥造血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7.
胸腺素能有效地修复辐射所致的造血组织损伤为探讨胸腺素治疗造血功能障碍的作用原理,并观察其疗效,作者等以900拉德X线全身照射小鼠30只,造成造血功能障碍之模型,用胸腺素2mg/kg腹腔注射,1/d,并设立对照组,观察小鼠外周血象,骨髓象和肝、脾、骨髓...  相似文献   

8.
文题释义: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功能干细胞,由胚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发展而来,存在于人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如骨、软骨、脂肪、外周血和肌肉等。骨髓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最多,但其在骨髓细胞中的比例仍很低,只有0.01%-1.00%,且年龄越大其含量越少,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也呈下降趋势。与骨髓相比,脐血中所含的间充质干细胞更加原始,因而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相较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而言,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无伦理方面的限制,使得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成为再生医学中的另一重要来源。骨髓造血损伤动物模型:建立骨髓造血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物理化学方法等。物理方法包括各种射线,如X射线等,化学方法主要指以环磷酰胺为代表的烷化剂类化疗药物,而物理化学方法也叫混合性方法,联合应用放射线和化疗药物建立动物模型。  摘要背景:大多数研究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降低辐照引起的造血细胞死亡,增加骨髓细胞存活,修复造血功能,而少有研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骨髓造血损伤的修复。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修复情况。方法:选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进行总剂量为6 Gy的X射线全身照射,建立骨髓造血损伤模型,正常组为未经处理的正常小鼠。实验组小鼠照射当天经尾静脉输入CM-DiL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5×106/只(0.2 mL),对照组和正常组经尾静脉输入生理盐水0.2 mL,移植后第1,5,7,14,21天观察外周血血象恢复情况和骨髓造血微环境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外周血常规:移植后第1,5,7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与正常组小鼠比较,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性下降,第7天下降最为明显,移植后第14天三系较前有所恢复,移植后第21天基本恢复正常,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三系下降更为明显,移植后第14天实验组较对照组恢复快;②骨髓涂片情况:移植后第1,5,7,14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出现造血功能抑制,以第7天最为明显,移植后第14天骨髓增生较前有所恢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移植后第21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③骨髓病理切片情况:移植后第1,5,7,14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出现造血功能抑制;移植后第14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的骨髓造血功能较前开始恢复,实验组小鼠的骨髓增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小鼠, 移植后第21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增生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④结果表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均有明显促进作用。ORCID: 0000-0002-7547-9664(高坤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背景:造血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功能不断衰退。 目的:观察小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造血系统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 方法:取孕13.5 d Balb/c小鼠胎盘,制备胎盘间充质干细胞。6月龄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均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尾静脉输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每月1次,共6次;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第3个月进行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成纤维细胞集落培养、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和外源性脾集落形成单位计数检测;第6个月时增加骨髓切片观察、骨髓细胞重建造血能力测定。 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小鼠一般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第3个月,细胞移植组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巨噬系祖细胞、巨核系祖细胞多于对照组,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别;干预第6个月,除外周血象仍无差别外,其他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期内两组的上述指标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细胞移植组下降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组织学观察发现,细胞移植组骨髓造血组织较对照组丰富,而对照组骨髓脂肪化显著增加;实验还发现细胞移植组骨髓细胞的造血重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小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延缓小鼠造血系统的衰退。  相似文献   

10.
第5版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的B细胞肿瘤分类更新包括更新分类名称、强化诊断标准以及从临时分类升级为确定类型。本文主要关注B细胞肿瘤各章节内容重要进展和变化, 方便国内从事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诊治的医师了解最新进展, 指导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束缚应激对S180荷瘤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腹腔传代第 7天的S180肿瘤细胞 ,接种于昆明小鼠右腋皮下。接种后束缚限制活动 ,8小时 天。并设单纯束缚组、单纯肿瘤和正常对照组。 10天后处死小鼠 ,取脾脏检测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抽取腹腔巨噬细胞测定吞噬功能 ,并剥取肿瘤称瘤重。结果 :束缚应激可明显降低S180荷瘤小鼠和正常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率 (P分别 <0 0 1和 <0 0 5 )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P <0 0 1) ,并可明显增加肿瘤重量 (P <0 0 1)。结论 :束缚应激可抑制荷瘤小鼠和正常小鼠免疫功能 ,并可通过抑制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促进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心得安、哌唑嗪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进而为阐明儿茶酚胺类物质与造血调节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对正常、受辐射前和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tation,BMT)后的活体小鼠灌喂药物后,再检测外周血各细胞数量及内源性、外源性脾集落数的方法,初步探讨了α、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和哌唑嗪对小鼠造血调节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常小鼠灌喂哌唑嗪后外周血白细胞(WBC)和淋巴细胞(LC)总数低于灌喂生理盐水(NS)的对照组,预先灌喂哌唑嗪再经亚致死剂量照射后小鼠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NEU)总数上升而LC总数下降,BMT后哌唑嗪能使受体小鼠外周血WBC总数下降而NEU总数和RBC总数上升.正常小鼠灌喂心得安后LC总数低于对照组,预先灌喂心得安使受亚致死剂量辐射的小鼠WBC、LC总数下降,NEU绝对值上升,BMT后灌喂心得安组的WBC、NEU、LC总数均低于对照组,RBC数高于对照组.哌唑嗪和心得安组的内、外源性脾集落数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表明α、β受体阻滞剂对正常和病理状态的小鼠造血调节均有一定的影响,针对不同的生理状态其作用又不尽相同,提示以兴奋α、β受体而调节机体功能活动的儿茶酚胺类物质与造血调节可能有着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滑膜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不平衡密切相关,其滑膜细胞存在细胞凋亡过程的异常。 目的:观察异种、异基因双份脐血干细胞移植对Ⅱ型胶原性关节炎小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弗氏完全佐剂+Ⅱ型胶原诱导C57BL/6(H-2b)小鼠,建立Ⅱ型胶原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小鼠二次免疫接种后第2天,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组将脐血造血干细胞注入小鼠尾静脉内(其中单份剂量2×106/50 g;双份剂量:每份1×106/50 g,共2×106/50 g)。甲氨喋呤阳性对照组小鼠灌胃甲氨蝶呤,每次0.017 5 g/kg,每5天1次,共6次。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第42天全部处死动物取膝及肘以下关节组织,病理组织学显示正常对照组关节面光滑,滑膜层未见炎性细胞浸润,软骨细胞形态正常;模型组滑膜组织高度增生,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软骨面破坏;甲氨蝶呤阳性对照组、单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滑膜组织可见轻度增生,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双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未见破坏,有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双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组Bax、Bcl-2的表达低于单份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组(P <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说明双份脐血干细胞在一定数量及作用时间内可诱导Ⅱ型胶原性关节炎小鼠滑膜细胞凋亡,对滑膜组织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HOXB4基因不仅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扩增及其功能的活化与表达,而且体内试验表明它不会诱发白血病。因此更好地研究HOXB4在造血细胞增殖分化中的变化及作用对进一步研究造血干细胞的扩增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目的:观察人类脐血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HOXB4基因表达的情况及全反式维甲酸对HOXB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淋巴系造血祖细胞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2组,全反式维甲酸组:在培养体系中加入全反式维甲酸,终浓度6×10-8mol/L。正常组:不加全反式维甲酸,代之以等量的1640培养液。观察人类脐血造血干细胞经植物血凝素诱导后,在培养第3,7,12天的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生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脐血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HOXB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HOXB4基因呈规律的表达。随培养时间推移,正常组和全反式维甲酸组HOXB4基因的表达均逐渐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可上调HOXB4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人与小鼠胚胎鼻咽部的解剖学和组织学差异,为研究一些鼻咽部疾病发病机制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用组织学方法观察E9-28周人胚胎及E9.5~19.5 d C57BL/6J小鼠胚胎鼻咽结构及粘膜形态。 结果  人胚胎鼻咽部呈不规则的立方形,顶后壁呈约120°的弧形;鼻咽部富含皱襞、隐窝及淋巴组织。小鼠鼻咽部是一个接近直线的弧形管腔,无淋巴组织及隐窝等结构。人胚胎鼻咽粘膜早、中期主要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被覆,只有少量过渡上皮及复层鳞状上皮存在。小鼠胚胎鼻咽粘膜全部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结论 人与小鼠胚胎鼻咽解剖学和组织学差异,可能导致他们对某些疾病易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分化胚胎干细胞(ESCs)为造血干细胞(HSCs)对体内造血功能的重建作用。方法:将小鼠E14.1胚胎干细胞采用“三步诱导法”在体外分化发育为HSCs,造血克隆形成(CFU)实验观察其体外造血集落形成情况,免疫磁珠分选纯化HSCs移植给经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的雌性SCID小鼠,观察其植入及小鼠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分阶段诱导,多种造血刺激因子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ESCs定向分化发育为HSCs,流式细胞仪检测HSCs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34+/Sca-1+表达最高为(58.64±4.20)%,CFU培养能形成较多的红系、粒系/巨噬细胞系及混合细胞集落, Wright-Giemsa 染色显示为原始的造血细胞。此阶段的HSCs经分选纯化后移植给经γ射线照射后的小鼠,移植组小鼠+10 d造血功能开始恢复,观察40 d后除血小板恢复较慢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已接近正常,植入率为71.4%,存活率为43.0%,染色体检测证实已由受体鼠的XX转为供体鼠的XY。结论: 采用分阶段诱导的方法,可在体外定向诱导小鼠ESCs分化发育为HSCs,此来源的HSCs可以有效重建体内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绿素酊对小鼠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绿素酊对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MTT还原法检测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 ,绿素酊对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 ,但能显著增强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及NK细胞活性。绿素酊能增强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有关各种微量元素影响机体防御机理和免疫功能的报告日趋增多,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一、对淋巴组织的影响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某些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影响淋巴组织正常结构和功能。实验动物缺锌引起胸腺、脾、淋巴结和肠道淋巴组织机能不全,严重者发展为实质萎缩。胸腺退化主要影响皮质区,淋巴结的T细胞依赖区细胞数量减少。无论淋巴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与血红蛋白合成营养组合物对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10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再障模型组及不同剂量的营养组合物组。采用乙酰苯肼、X射线、环磷酰胺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以铅砖屏蔽施以假照射及单纯等量生理盐水相应部位注射为正常对照组。试验第7天开始,营养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每天灌胃,分别给予1445.55,963.7,674.59 mg/(kg·d)营养组合物,直至第45天,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观察试验小鼠的血象、骨髓象、造血细胞内的线粒体、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及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营养组合物组的外周血象三系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明显高于再障模型组(*p<0.05,*p<0.01),且呈剂量-效应关系,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因代偿作用含量显著降低(*p<0.01)。骨髓透射电镜显示,不同剂量的营养组合物组与再障模型组比较,同类造血细胞内线粒体数目明显增多(*p<0.01)。造血干细胞集落实验证明,营养组合物组集落形成率明显高于再障组。不同剂量的营养组合物组与再障模型组相比,肝脏组织水肿减轻,小叶结构明显清晰,肝细胞形态正常,脾脏虽仍有部分充血,但脾小体个数较再障模型组明显增多。结论营养组合物促进再障小鼠外周血细胞生成和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内线粒体的增加,对肝、脾的损伤具有明显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IL-23在哮喘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构建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小鼠外周血IL-23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23p19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IL-23表达;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RT-PCR法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内IL-23p19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L-23p1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血清IL-2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肺组织中IL-23p19mRNA及IL-23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高(P<0.01),哮喘组脾脏T淋巴细胞内IL-23p19mRNA及IL-23p19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小鼠中,IL-23在血清、肺组织、脾脏T淋巴细胞中表达均较正常小鼠明显增高,提示IL-23参与哮喘发病,且可能通过调控T淋巴细胞的功能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