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可降解骨折内固定材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聚乳酸是近年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对聚乳酸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聚乳酸的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骨诱导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不同孔径骨修复材料消旋聚乳酸对骨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DL-PLA植入兔桡骨骨缺损区对骨长入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浇注盐析技术制成的孔隙率为75%而孔径不同的三维多孔DL-PLA材料植入兔桡骨骨缺损区,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8,12周行X线检查,取材做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植入材料孔径为约250,400,750μm者均有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而植入孔径约为75μm者及空白对照组12周时民损区两端骨髓腔已闭合,植入250μm者8和12周时抗弯强度最高(P<0.01),结论:三维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对骨长入起决定性作用,孔径为约250um的材料最有利于骨长入。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组织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迅速,为临床骨科肿瘤和创伤缺损的治疗带来新的前景。组织工程通过接种在支架材料上的种子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共同作用,在体内形成具有临床功能的、能够发挥类似自体组织生理功能的组织。支架是组织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而纳米羟基  相似文献   

4.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和聚乳酸通过原位生成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三元纳米复合支架材料,将293T细胞接种于该支架材料.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结构及细胞在该支架材料中黏附、生长、增殖等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及体外物理性能检测.体外实验证实该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丰富的孔隙率、良好的力学性能等优点,对进一步开发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骨矿物相材料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是一种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接近骨矿物相,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和原位固化性能,来源丰富,使用方便,被誉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革命性进展。本就碳酸化羟基磷灰石近年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具有电学活性的硬组织替代材料的骨内植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生物压电陶瓷植入材料对机体骨组织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与机体骨组织压电性能相适应的压电陶瓷材料HABT(hydroxyapatite and barium titanate)和对照材料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植入到狗的双侧下颌牙槽骨中,分别在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处死动物,取材制样;另交极化后的HABT垂直植入猴一侧下颌骨,另侧设空白对照,34个月后取材制祥,以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组织形态观察。结果 HABT植入狗下颌骨牙槽骨1周后即有小片钙化的新骨生成,材料-骨界面新生胶原呈有规律的定向束状排列,排列方向与压电材料极化方向垂直。而HA植入1周时仅有排列无明显方向性的胶原纤维生成。HABT植入猴下颌骨2年零10个月后,材料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结构正常。结论 HABT压电陶瓷材料可以促进骨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SS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患者腰椎骨折患者的腰椎复位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法62例患者取俯卧位,插管并全麻,在X线下将GSS系统连接杆安装到位后留管。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前缘高度明显增高,后凸cobb角和压缩角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平均分(5.7±1.4)分,明显高于治疗前(3.6±1.2)分,患者神经功能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S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手术对于腰椎骨折患者具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不仅对恢复脊椎骨原有形态具有良好作用,同时能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于鉴筠  吴承佳  刘波 《安徽医学》2012,33(10):1324-1326
目的评价GSS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于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GSS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62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升高,压缩角度和后凸Cobb角显著减低;神经功能平均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 GSS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腰椎骨折不仅对于脊椎骨原形态的恢复有重要作用,还对恢复神经系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生物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了CPC—PLGA复合材料,测定其抗压强度,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固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并与单一的CPC材料进行对照。结果CPC-30vol%PLGA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比单一的CPC材料提高了1倍多;与单一CPC材料相比,复合材料中CPC的固化产物羟基磷灰石晶体的聚集形态发生了改变,颗粒排列更加紧密。结论pLGA的加入可以提高CPC的抗压强度.对CPC的固化反应无不利影响,该复合材料在整形外科、骨外科及牙科领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华杰  徐文联  王波  孙欢 《安徽医学》2011,32(5):607-608
目的 探讨自体骨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骨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以获得椎体前中柱的支撑.结果 本组16例均获随访,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生理曲度、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无一例断钉现象.结论 自体骨伤椎椎体内植骨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在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L/DL)LA(70/30)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于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对19例颌骨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L/DL)LA(70/30)进行内固定术.结果除1例患者(左下颌颏孔区骨折)出现一块可吸收板断裂取出外,其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固定稳定,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L/DL)LA(70/30)在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中,能提供足够的稳定和固位,是颌骨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固定物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可吸收固定物治疗踝关节骨折30例,总结其对骨折固定和骨折愈合作用。结果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物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应进一步深入研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不同刚度接骨板内固定后骨改建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40只成年新西兰兔,4只作为对照,另36只分为3组。采用有机玻璃、钛合金和不锈钢三种不同刚度接骨板,分别在兔左侧胫骨中段作未截骨内固定。术后2、4,8和12周截取接骨板下皮质骨,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骨胶原纤维。钛合金和有机玻璃接骨板内固定可产生不同形态的骨吸收腔,但骨吸收腔之间的胶原纤维紧密平行排列。不锈钢接骨板内固定不仅可产生巨大骨吸收腔,而且使位于骨吸收腔之间的胶原纤维发生断裂及排列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该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24个月时踝关节的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0.05)。实验组术后24个月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0.05)。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概率,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笔者于2001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17例,手术采用K-L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AO螺钉进行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5年,关节功能评定按美国骨科学会制定的标准:优8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2%。无切口及深部感染,无内固定物折断。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植入和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2001-05~2005-12,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32~59岁,平均41.6岁。按schaztker分类标准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分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2例、Ⅳ型2例、Ⅴ型1例、Ⅵ型1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据分型行内侧或外侧纵切口,用松质骨螺丝钉、T型或L型钢板内固定,16例病人因骨质压缩行髂骨取骨植骨、1例骨损缺量小,行股骨外上髁取骨植骨术。Ⅰ型中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手术同时修补,1例损伤严重切除;Ⅱ型中4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保守治疗良好。结果23例病人中,1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年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Ⅰ、Ⅱ、Ⅲ型均为3个月内,Ⅵ型1例超过6个月,同时合并ACL断裂,术后1年行关节镜下ACL重建,现患膝关节残存轻度功能障碍。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治疗方案,虽然schctzkerⅤ、Ⅵ型内固定术后效果欠佳,尤其合并多个组织损伤时,但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术后可能出现膝关节强直、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但手术后早期和全面康复训练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9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A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携提角与随访结果的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前,Ⅱ型、Ⅲ型患者携提角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Ⅱ型、Ⅲ型患者携提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8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与闭合复位内固定相比可更有效控制携提角丢失情况,最大限度恢复患者术后肘关节伸直功能,为有效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本科制定AF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类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取后正中切口,以伤椎为中心,显露两侧椎板及椎间小关节,椎弓根钉固定伤椎上、下相邻椎体撑开复位;后严格规定卧床时间和内植物取出时间。结果68例患者中,随访10—26mo,平均16mo,均见骨折复位后,高度无丢失,内固定器取出后,均恢复了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根据受伤的暴力及方向,可出现不同的骨折类型,只要严格掌握AF治疗脊柱骨折的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降低内植物的失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在儿童肱骨髁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儿童肱骨髁部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治疗方法.结果 13例均获得临床一期愈合,无感染、肘关节屈伸受限和肘内翻畸形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在儿童肱骨髁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