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姜华昌 《中医临床研究》2010,2(9):104-104,106
目的:判断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中的疗效。方法: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64例(62位患者)。结果本组64例(62位患者)获得门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6—24个月)全部骨折愈合。术后效果评价优良率占90.6%。结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目的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俊  张妙林 《中医正骨》2010,22(1):43-44
肱骨近端骨折是上肢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全身骨折的5%,肱骨骨折的50%。大多数肱骨近端骨折移位成角不明显者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对于明显移位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首选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的最大优点是通过内固定能给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创造解剖和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3.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上肢骨折,对于移位外科颈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多缺点,尤其骨折愈合后出现的功能障碍在所难免,笔者对本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23例,疗效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行锁定加压钢板和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将7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锁定加压钢板组36例,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组36例.结果: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优19例,占52.78%,良15例,占41.67%,可2例,占5.56%,差0例,优良率为94.44%;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优15例,占44.67%,良14例,占38.89%,可5例,占13.89,差2例,占5.56%,优良率为8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器固定较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有安全,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能够早期功能锻炼及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肱骨外科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过去多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2006年9月-2007年9月,笔者采用肱骨近端LCP 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由于肱骨上端骨质疏松,由轻微的外伤即可造成骨折,其治疗方法与青年人应有区别.自2003年以来,作者应用AO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肱骨外科颈骨折8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交界处,为松、密质骨相邻部位,常易发生骨折。近年来,笔者共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85例,根据年龄和骨折移位程度,分别采用手法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男39例,女46例,年龄5~83岁,平均42岁。骨折原因:平路滑倒53例,车祸17例,由凳子或床上跌下15例。合并肩关节前脱位12例。骨折类型:无移位或嵌插型骨折14例,粉碎型骨折18例,内收型24例,外展型骨折27例肱骨头骺分离2例。左侧48例,右侧37例。全部为新鲜闭合性骨折,伤后至治疗时间平均为2.5d(1~7d)。 2 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期间的3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以Neer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优15例,良2例,差1例,总优良率95.3%。结论:肱骨外科颈常易发生骨折,其治疗的原则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科颈骨折好发于中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肱骨头脱位及肩袖损伤等,传统治疗方法易导致肩关节僵硬,肱骨头缺血坏死,畸形愈合,肩峰撞击征及二头肌头肌腱炎等并发症。自2008年01月~2010年01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期康复治疗在小儿急性偏瘫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在温州各院治疗的小儿急性偏瘫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但试验组定期对小儿进行运动疗法、言语疗法以及作业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加入矫形器协助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期通过康复治疗,身体各项机能均得到较好的提高,但在身体运动机能方面,试验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后期言语的恢复、运动能力的恢复情况均较对照组训练成果好。两组患者的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怠性偏瘫后期康复治疗过程对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康复过程中借助矫形器进行恢复训练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及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1.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在老年上肢骨折中占第2位,且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而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少数损伤严重、移位较大的骨折,需手术治疗。湖北省中医院骨科自2007年6月~2009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9例,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9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30例,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组29例.术后随访,按照Neer的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和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00%、72.4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12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随访4~12个月。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或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5~3.5个月,平均2个月。肩关节功能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1.67%。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5年11月收治的20例3,4部分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对骨缺损的取自体髂骨植骨,对肩袖损伤的予以修复。结果经随访6个月~2 a,20例3,4部分骨折采用Neer分类及评分标准,其中优1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达90%,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结论正确认识肱骨近端解剖、发病机制,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对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可以恢复肱骨近端解剖形态,使骨折稳定,从而尽可能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才能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667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固定、皮牵甩肩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三种方法治疗,指出三种方法各有其适应症,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固定应作为治疗新鲜闭合性骨折的首选方法,而皮牵甩肩法有其局限性,对某些病例应手术治疗。强调拍侧位或轴位片的重要性;认为骨折脱位不应有真假之分;而功能锻炼对预防肩关节功能障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7%,自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对43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30例.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6~12个月),按Constant评分标准,优24例,良24例,中4例,优良率83.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牵引、甩肩、夹板外固定、中药口服等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均予皮牵引、甩肩疗法、夹板外固定、中药等综合疗法治疗,采用国际上最常用的Neer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按Neer评定标准,优28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96.87%。[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经皮牵引、甩肩、夹板外固定、中药等综合疗法治疗,在复位的同时,促进了骨折愈合及肩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64例中医临床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笔者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所接诊的6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病人,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对这64个病例进行为期2~12个月的跟踪.成功治愈率达89%。结论: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损伤小愈合快、有效恢复肩关节功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及康复方法。方法对3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依据骨折情况分别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等治疗方法,术后3周循序渐进功能锻炼。结果骨折均满意愈合,患肩肘关节功能大多恢复满意。结论视骨折情况以保守治疗为主,移位明显或骨折端稳定性差者,宜早期手术治疗,术后应加强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