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心功能Ⅱ级148例(45%)、Ⅲ级110例(34%)、Ⅳ级70例(21%)。328例患者中二尖瓣置换(MVR)162例,主动脉瓣置换(AVR)98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DVR)63例,三尖瓣成形32例,合并冠心病术中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例。结果本组研究328病例共死亡9例,病死率2.74%,其中MVR死亡4例、AVR死亡3例、DVR死亡2例。术后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5例,心律失常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方法 全组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手术,行二尖瓣置换(MVR)65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9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MAVR)16例。其中14例是二尖瓣狭窄术后再狭窄行置换术,同时行三尖瓣DeVega‘s环缩术15例。结果 术后93例痊愈出院。围手术期死亡7例,均为风心病患者。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RHD)是导致心脏瓣膜损毁的主要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IE)和退行性变也是较常见的因素,而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CL- 型人工心脏瓣膜在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以 CL- 型人工心脏瓣膜行保留后瓣的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结果  2 1例 MVR,2例 DVR无围术期及晚期死亡。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达 、 级 ,无瓣叶血栓、溶血、卡瓣、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CL - 型人工瓣膜的外科应用证明其组织相容性好 ,尤其适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1997年4月—2001年12月 ,我科对57例危重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 (RCSP)心脏不停跳下行瓣膜置换术 ,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资料57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 ,男32例 ,女25例 ,年龄28~59岁 ,平均45岁。病史10~30年 ,平均17年。均有心力衰竭史 ,有大量胸水、腹水4例。心功能均为Ⅳ级 (NYHA)。心胸比率0 64~0 94 ,平均0 74。行二尖瓣置换 (MVR)12例 ,主动脉瓣置换 (AVR)7例 ,MVR +AVR33例 ,AVR +MVR +三尖瓣置换 (TVR)3例 ,AVR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1例 ,MVR +CABG1例。1 2仪器与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L-1型人工心脏瓣膜在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以CL-1型人工心脏瓣膜进行保留后瓣的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结果 21例MVR,2例DVR无围术期及晚期死亡。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达Ⅰ、Ⅱ级,无瓣叶血栓、溶血、卡瓣、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CL-1型人工瓣膜的外科应用证明其细胞相容性好,尤其适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Advanced Valvular Hear Disease,AVHD)手术治疗的经验,探讨诊断标准、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等。方法对6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心脏直视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MVR)35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2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置换(DVR)2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2.94%),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除2例死亡外,均经治疗后恢复。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精细简化诊断标准;重视术前准备,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合理纠治病变,充分保护左心室功能;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仍是目前导致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2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时机、术中注意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2010年6月,该院287例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病例。男性102例,女性185例,年龄(45.89±11.10)岁。两次手术的时间间隔为3个月~38年(14.01±8.74)年,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4例,Ⅲ级217例,Ⅳ级56例。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32例,二尖瓣+三尖瓣置换12例,二尖瓣置换201例,三尖瓣置换19例,主动脉瓣置换7例,瓣周漏修补14例。结果全组早期死亡11例,病死率为3.82%,死亡原因包括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5例,恶性心律失常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术中止血困难1例。生存患者术后心功能大都恢复到Ⅰ~Ⅱ级。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原因包括: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189例,人工瓣膜心内膜(PVE)13例,机械瓣置换术后功能障碍21例,瓣周漏31例,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其他瓣膜病变33例。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是提高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8.
120例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致血管内溶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对于 1 983年 4月至 2 0 0 2年 2月在本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 1 2 0例的随访调查 ,以研究影响术后溶血的各种因素 ,这对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 0例中 ,女性 6 8例 ,男性 5 2例 ,平均年龄 4 7.4 4岁 ,最小 2 1岁 ,最大 6 7岁 ;平均随访时间为 6 3.89个月 ,最少 1个月 ,最多 1 6 8个月。行二尖瓣置换术(MVR) 4 4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1 3例 ,双瓣置换术(DVR) 4 9例 ,再次换瓣 (Redo) 1 4例。使用进口双叶瓣 6 3例 ,国产侧倾碟瓣 5 7例。术前心功能等级 (NYHA) 级 1 …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瓣膜故障再次手术换瓣临床效果,分析故障原因、手术时机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3月至2010年5月行再次手术换瓣患者33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2例、三尖瓣置换术3例.治疗前后对患者行心功能评级,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3例再次手术换瓣患者中,死亡1例(3.0%),32例存活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33例患者术前心功能分级Ⅰ级0例,Ⅱ级13例(39.4%),Ⅲ级15例(45.4%),Ⅳ级5例(15.2%);术后6个月复查,32例患者存活,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50.0%),Ⅱ级12例(37.5%),Ⅲ级4例(12.5%),Ⅳ级0例.术后6个月与术前心脏功能相比,Ⅰ、Ⅲ、Ⅳ级患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Ⅱ级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瓣膜故障,再次手术置换新瓣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要注意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瓣膜种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何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36-437
自1990年5月~1996年5月 ,我院行各种心脏瓣膜置换术3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 (MVR)24例 ,MVR 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5例 ,TVR1例 ,MVR同时行三尖瓣置换术 (TVP)5例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 ,女20例 ,年龄18~48岁 (平均36 5岁 )。风湿性瓣膜疾病27例 ,细菌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症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或二尖瓣置换的同时,三尖瓣同期成形或置换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重症瓣膜病合并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52例,38例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12例行二尖瓣置换,2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置换,其余50例均行三尖瓣成形。结果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为7.69%。随访3~18个月,无死亡病例。心功能明显改善,三尖瓣反流明显减少。I~Ⅱ级46例、Ⅲ级2例。结论对于重症风湿性瓣膜病变者,三尖瓣存在重度关闭不全或严重器质性病变时,在进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的同时进行三尖瓣有效成形或置换,有利于术后右心功能的恢复,改善心功能,能明显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国产生物瓣及机械瓣,对31例患者进行瓣膜替换手术。31例患者共置换瓣膜33个(包括主动脉瓣置换6例次,二尖瓣置换27例次,二尖瓣成形1例次,三尖瓣成形4例次)。术后心功能均有明显进步。早期死亡2例(1例为双瓣替换加三尖瓣成形)。通过31例各种瓣膜替换术的实践,对病例选择,国产人工瓣膜性能,广义心肌保护措施,术后抗凝处理等方面提出初步意见与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31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例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方法:手术在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其中二尖瓣置换18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三尖瓣置换1例,二尖瓣和三尖瓣置换1例,其中三尖瓣成形17例,全组病人年龄最大61岁,最小38岁。术前EF37%~68%,心胸比0.51~0.85。结果:30例康复出院,二次开胸止血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发生各种并发症10例次。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瓣膜病变的有效手段,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提高手术技巧,尽量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能减少瓣膜置换的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主动脉瓣置换时尽量去除病变的瓣叶,置入偏大一点的瓣膜,减少跨瓣压差,减少病人-人工瓣膜不匹配现象出现。术中常规探查三尖瓣,对瓣环明显扩大的病人予以三尖瓣成形或三尖瓣置换或成形环应用,高度重视三尖瓣处理的远期效果。注意围手术期的电解质的变化,防止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围手术期管理得当。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91例心脏生物瓣膜置换的临床经验.方法 心脏生物瓣膜置换91例,其中单纯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53例,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2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生物瓣膜置换术13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15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2例,左心房折叠术3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房颤射频消融7例.结果 89例患者手术治愈出院.死亡2例,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85例患者随访6-48个月,无抗凝意外、瓣膜损坏、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结论 老年患者采用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李季  谢晓阳 《中国药业》2009,18(11):48-49
目的总结200例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的情况,以提高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选择199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病变类型、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200例患者的手术方式为二尖瓣替换术(MVR)165例、主动脉瓣替换术(AVR)12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替换术(DVR)23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32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26例;结果患者早期死亡13例(6.50%),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8例、室性心律失常4例、凝血功能异常1例。结论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手术操作精细准确、有效预防栓塞和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0多年来,对心脏瓣膜病的人造瓣膜置换术已渐开展,本文就其术后常见并发症加以综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下称低排)是心瓣膜置换术后的危险并发症,二尖瓣比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较易且较早发生低排,是早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Hetzer用猪瓣行二尖瓣置换(MVR)140例,术毕出现低排16例,死亡8例。临床表现为低血压、脉压差小、脉细快、少尿(<30毫升/1小时)、四肢厥冷、青  相似文献   

17.
老年换瓣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998- 0 2~ 1999- 0 8,共施行老年 (≥ 60岁 )瓣膜置换术 5例。其中二尖瓣置换 ( MVR)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 ( DVR) 2例 ,现就早期并发症的护理 ,谈谈我们的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60~ 65岁。 5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心功能 级 4例 , 级 1例 ,心胸比例 ( 0 .5 2~ 0 .68) ,心电图检查 ,右房及右室扩大 3例 ,双室扩大 2例。 5例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术毕心脏自动复跳。2 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的护理2 .1 严重心律紊乱换瓣术后 72 h最易出现心律紊乱 ,所以…  相似文献   

18.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的临床观察与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为防治血栓形成 ,需服用抗凝药物 ,临床上常服用香豆素类药物华法林。现将本人在临床上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服用抗凝药华法林的观察与指导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10 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 ,男性 10 0 6例 ,女例10 95例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6岁。行二尖瓣置换 1316例 ,主动脉瓣置换 2 5 8例 ,三尖瓣置换 7例 ,主动脉瓣加二尖瓣置换 4 89例 ,主动脉瓣升主动脉瓣置换 31例。使用生物瓣 15 1例 ,机械瓣 195 0例。2 临床用法心脏瓣膜行生物瓣置换术后一般抗凝治疗时间为 3~ 6个月 ;机械瓣置换术后应终身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37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37例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入路,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30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置换7例;21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出血和低心排症。32例患者随访6个月~6年,无远期死亡,疗效满意。结论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而接受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注意术中操作,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置换术是安全的,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2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初期开展瓣膜外科治疗所应汲取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全组除1例为主动脉右瓣冠脱垂外,其余22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共有二尖瓣病变19例次,主动脉瓣病变15例次,其中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瓣膜病变11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MVR)采用右房—房间隔入路,多数采用2-0 prolene 线连续缝合,主动脉瓣膜替换(AVR)采用主动脉根部切口,采用双头带垫间断褥式缝合,必要时可间断单针缝合。双瓣膜置换先置换二尖瓣,再置换主动脉瓣。合并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病例,同期行 Devega 术或置环成形术(TVP)。合并 CABG 患者先在体外循环下行桥血管远端吻合,再行瓣膜置换术,并行循环下进行桥血管近端吻合。结果术后心脏21例自动复跳,2例心外膜除颤后复跳,术后再次开胸止血 1例,房间隔切口裂开1例,呼衰及精神症状 1例,均经积极治疗痊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1周复查心超均未发现瓣周漏。术后全部随访至今,随访患者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充分术前准备及正确围术期处理,术中积极保护心肌和左室功能,正确处理合并症,可明显提高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