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12月大外科4 410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诊断标准,分析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410例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47例次(1.07%),占医院感染人数的35.59%。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表明高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良恶性疾病种类、术前是否应用抗生素、病原菌耐药性等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关;进一步分析表明,手术持续时间长、糖尿病术前血糖高是影响术后切口是否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高龄、手术时间长、糖尿病血糖高、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恶性肿瘤、手术类型是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针对感染危险因素采取对应措施,减少并预防控制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优化临床治疗方案;调查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伤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52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用红光照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有效率.选取100例发生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实验组脂肪液化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肥胖、手术时间长、ASA分级严重.结论 红光治疗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肥胖、手术时间长和ASA分级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9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并随机分组.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预见性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用药费用;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的差异,并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预见性组患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预见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用药费用少于普通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预见性组生活质量情况改善幅度更大(P<0.05).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主要有:手术时间过长、高龄、肥胖、住院时间长、围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结论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较多,包括手术时间过长、高龄、肥胖、住院时间长、围术期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通过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用量和医疗费用,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16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切口感染51例为观察组,同期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存在的与感染相关的因素.结果 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患者体重指数高、营养不良、住多人房间、手术时间长、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非主刀医生缝合.结论 正确指导合理饮食、住单人房、控制基础疾病、缩短手术时间、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诊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对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148例急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所发生切口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8例急诊腹部切口手术6例发生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伤口清洁度、患者合并症、术前手术室未消毒、手术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未严格使用抗生素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P均<0.05)。结论急诊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病人的体质量,手术时间较长,术前合并症,术前手术室未消毒,围手术期未严格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湖北省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62例)和非感染组(86例)。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水平、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腹部手术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Hb<10 g/L、有基础疾病、有腹部手术史、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120 min、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BMI≥25kg/m2、Hb<10 g/L、有基础疾病、有腹部手术史、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120 min、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腹部手...  相似文献   

8.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对策。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随机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8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共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中有32例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4.00%,同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有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年龄、手术类型等,患者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越长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越大,在急诊和夏季手术的腹部外科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比较大。结论:针对可能造成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间采取相应对策进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杨峰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7,21(5):572-572,574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制定出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手术患者3612例中发生的切口感染58例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腹部手术患者3612例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8例,感染率1.61%,Ⅰ类手术感染3例,感染率1.15%。Ⅱ类手术感染34例,感染率1.32%,Ⅲ类手术,感染22例,感染率2.85%。急诊手术感染31例,发生率2.58%。择期手术感染27例,发生率1.12%。结论:腹部术后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状况、手术环境、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急诊手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探析.方法 对2008年5月~2010年11月期间收治的892例行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发生切开感染的患者中,因肥胖感染4例,占8.3%;营养欠佳感染6例,占12.5%;病室污染感染6例,占12.5%;手术时间过长感染4例,占8.3%;伴其他疾病未预防用药引发感染8例,占16.6%;切口消毒不彻底感染9例,占18.7%;非术者缝合引发感染5例,10.4%;伤口换药不及时6例,占12.5%.结论 术后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做好病室消毒、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缩短手术时间、缝合前彻底消毒伤口,由主刀医生亲自缝合并及时换药等,能有效降低发生率,保证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1.
杜杨 《中外医疗》2012,31(35):2-3
目的探讨造成骨科无菌手术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分析针对此类危险因素的防治对策。方法将该院收治的200位行骨科无菌手术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后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总结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归纳。结果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糖尿病症状、病房环境、护理满意状况、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应当结合其身体情况、治疗情况以及医院环境等进行综合考虑.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这将有助于减少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分析急性阑尾炎105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和无感染的急性阑尾炎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5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查切口、皮下脂肪≥2cm、合并基础疾病、逆行法切除、阑尾化脓、坏疽、穿孔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上述因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3.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中华 《医学综述》2014,(9):1697-1699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以采取有针对性诊疗措施,为临床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5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有9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91%;心内科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是呼吸道38例(40.86%)、泌尿道25例(26.88%),消化道13例(13.98%)和皮肤11例(11.83%)等;通过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分析,医院感染与年龄、病程、血清白蛋白水平、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心功能分级以及合并基础疾病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2.612,P=0.014)、心功能分级(OR=2.128,P=0.013)、侵入性操作(OR=2.051,P=0.022)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OR=2.607,P=0.015)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当密切监测高龄患者,减少侵入性操作,治疗原发疾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采取有针对性的诊疗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产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及常见问题。方法:将妇产科44名护理人员作为风险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1年间遇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统计,针对高风险问题出台相应制度,另统计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一般问题、制定规章、记录规章制度实行前、后患者及家属对科室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1年间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24起,护理风险因素最多为环境因素97例(43.30%);发生护理问题的病例共统计749例,护理问题涉及最多病种为肿瘤345例(46.06%);护理问题发生后患者最常见后果为感染285例(38.05%);护理中最多综合问题为环境因素造成,单因素中最高为舆论影响,为152次(20.29%);规章制度实行后1年内风险事件明显减少且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较为复杂,及时发现风险及问题所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可有效减少问题发生,且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式手术横切口不同缝合方法对皮肤愈合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式缝皮法对265例腹式横切口皮肤缝合。结果 缝皮在1-2分钟内完成,术后疼痛轻,245例未要求用镇痛剂,占92.38%,全部甲级愈合,无皮下硬结,术后随访232例,切口愈合疤痕纤细,与皮肤皱折一致。结论 改良缝皮法简单,省时,术后疼痛轻,缩短住院时间,切口愈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1 711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其中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65作为病例组,无切口脂肪液化者1 54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及预防措施.结果年龄>60岁(χ2=12.44,P=0.0004)、肥胖(身体指数BMI>24)(χ2=6.59,P=0.01)、糖尿病(χ2=7.69,P=0.005)和Ⅲ类切口(χ2=25.94,P<0.0001)是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糖尿病年龄大于60岁且超重的Ⅲ类切口患者是术后脂肪液化的危险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7年2月~2011年4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出现感染的患儿进行相关高危因素分析,并对感染致病菌进行细菌学分析。结果 细菌耐药性、胎儿周龄、出生体重以及侵袭性操作对患者感染呈明显的相关性(P〈O.05);患者原发病对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O.05);患者致病菌分析表明,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是格兰阴性菌中最容易发生感染的菌种,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最易发生感染的菌种;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菌种的各种耐药性有明显的差异性(P〈O.05)。结论 细菌耐药性、住院时间、体重、周龄、侵袭性操作作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因素;为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应当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患者的感染。对于感染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细菌学药敏实验,并根据药敏实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与医院感染相关的8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有无低蛋白血症、有无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术前住院时间和麻醉方式.结果 经统计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有无糖尿病、有无低蛋白血症、有无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和术前住院时间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患者的性别和麻醉方式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深部感染无关(P>0.05).结论 关节置换术深部感染与患者的多种因素相关,应对其进行重点预防,同时加强无菌操作和手术室的感染管理,将术后深部感染降到最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伍媛 《中外医疗》2014,(8):9-10
目的调查ICU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于制定出降低ICU院内感染风险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ICU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院内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研究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32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85例,患病率为15.98%。按照感染部位分类,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多。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P〈O.05)。结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需根据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等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降低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对1070例手术切口情况进行判断,比较合并切口感染与未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差异.结果:切口感染40例(3.76%);感染组年龄(58.98±16.23)岁、体质量指数(24.34±1.02)Kg/m2、基础疾病37.50%、腰髋以下切口77.50%、应用电刀87.50%高于无感染组的年龄(52.97±15.89)岁、(22.78±1.11)Kg/m2、9.81%、60.19%、72.81%(P<0.05),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手术切口长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手术存在一定程度切口感染率,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