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行气活血利水方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DVT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予以口服行气活血利水方;对照组50例,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于术前及用药后第7天检测血浆PT、APTT、FIB及TT含量,观察治疗后皮下出血情况及术后48h手术切口引流量,并于用药后第3天、10天分别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行气活血利水方和低分子肝素均能明显的延长PT、APTT、TT和减少FIB,但低分子肝素效果优于行气活血利水方(P<0.05)。观察组术后刀口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皮下出血情况。观察组术后1例出现患者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未见血栓形成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效果相当。结论:应用行气活血利水方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外支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口服外用,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比较D-二聚体、APTT、PT、PLT和伤口引流量的差异,探讨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D-二聚体、APTT、PT、PLT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在伤口引流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内服外用可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埋针配合术后系统早期活动预防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对照组49例。实验组采用穴位埋针配合术后系统早期活动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D-二聚体、APTT、PT及踝上5 cm、髌下10 cm、髌上10 cm肢体体表温度及周径。结果 2组患者术后第7天实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踝上5 cm、髌下10 cm、髌上10 cm肢体体表温度、肢体周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针配合术后系统早期活动可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预防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身痛逐瘀汤口服加外用,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比较D-二聚体、APTT、PT、PLT、伤口引流量、下肢肢体周径的差异,探讨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凝血化验结果(D-二聚体、APTT、PT、PLT)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术后伤口引流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当天两组髌下10 cm、髌上10 cm肢体周径无差异;术后第1天到术后第12天,实验组踝上5 cm、髌下10 cm、髌上10 cm肢体周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可有效预防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机械方法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口服,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0d检测血浆PT、APTT、FIB及D-Dimer水平含量,用药后第10d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血栓形成,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T、APTT时间延长,FIB及D-Dimer含量降低;DVT发生率对照组15.00%,治疗组6.98%,2组差异显著,均未发生出血并发症。结论:应用益气活血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及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肢伤一方治疗,疗程4周。统计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计数及FI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PT和APTT均显著延长(P均0. 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消除肢体水肿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田学业 《光明中医》2014,(6):1186-1187
目的:观察消栓通络方预防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粗隆间骨折术后老年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应用,观察组给予消栓通络方应用,7d后对比两组DVT发生率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6.52%略低于对照组的8.69%(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程度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APTT、PT均较正常范围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栓通络方可有效预防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凝血机制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防止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第3、7、14d患者血液中凝血四项(TT、APTT、PT、D-Dimer)及术后患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评判标准。结果:两组临床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预防方式均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中医透药疗法防止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肢伤一方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的骨科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肢伤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凝血功能。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1天,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4天,两组患者的PT、APTT都较术前1天增加,且试验组PT、APTT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14天的FIB较术前1天减少,且试验组的FIB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各项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肢伤一方能改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疗效、中医证候以及凝血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康复护理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和优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干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干预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助于加快骨折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外支架术后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外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口服,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LMWH进行预防DVT。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PT、APTT及DVT发生率,探讨其疗效;通过比较HGB、PLT及术后针眼渗血量指标变化的差异,探讨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PT、APTT及DVT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治疗组在股静脉血流速度、HGB、PLT及术后针眼渗血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外支架术后DVT的形成,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老年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将75例PFNA手术治疗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采用当归补血汤治疗1周。回顾性分析术前与术后1、3、5、7 d患者血红蛋白值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第1、3、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5、7 d的血红蛋白值含量均明显小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3 d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7 d,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0例,切口并发症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0例,全身并发症2例;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0例,切口并发症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全身并发症3例。两组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够有效治疗PFNA术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何龙  葛占洲  周瑾 《新中医》2020,52(22):77-79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益气方在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 12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脉活血益气方进行防治,均治疗 15 天。比较 2 组术前、术后第 1 天及第 15 天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变化;每天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超,观察深静脉血栓是否形成;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 1 天,2 组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升高 (P<0.05);术后第 15 天,2 组 D-二聚体水平较术后第 1 天降低 (P<0.05),且观察组 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2 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 天,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1.67%(1/60),低于对照组 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活血益气方可以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无不良反应,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6 000 IU每天2次皮下注射;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0天.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术后引流血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术后下肢最大肿胀率.结果 对照组5例(16.1%)发生DVT;联合组2例(6.5%)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天后两组患者APTT和PT均缩短(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缩短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0天后对照组患者APTT和PT均较给药前缩短(P<0.01),联合组较给药前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给药10天后血小板计数较给药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不仅能够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并能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对于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利水消肿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老年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活血利水消肿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Ⅱ°、Ⅲ°肿胀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活血利水消肿方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程度,降低患者的主观疼痛感。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6,(12):1605-1607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髋膝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防治效果。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基础治疗。比较两组在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DVT 9例,实验组发生2例,两组DVT发生率有差别。两组患者凝血四项及D-dimer用药前无差别。两组患者凝血四项中PT、FIB、APTT用药后无差别;实验组TT高于对照组及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及大伤口血肿,伤口引流量实验组较对照组低。结论:基础治疗加七厘散穴位贴敷防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张浩  钟浩  杨旋芳 《新中医》2016,48(10):110-112
目的:观察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60例气虚血瘀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骨科基础治疗,以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10 h给予口服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肢伤一方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血小板计数(BPC)、D-二聚体、凝血功能、DVT发生率、切口引流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前1天,2组BPC、D-二聚体水平、PT、APTT和FIB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4天,2组BPC水平均较术前1天下降(P0.05,P0.01)。术后14天,治疗组的BPC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术后1天,2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1天上升(P0.05)。术后14天,2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后1天下降(P0.01),PT、APTT均较术前1天延长(P0.01),FIB含量均较术前1天减少(P0.01);治疗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T、APTT长于对照组(P0.01),FIB含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14天DVT发生率和术后1天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治疗气虚血瘀证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D-二聚体水平,预防DVT,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比2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骨代谢指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OC)]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APTT、PT较对照组长,血浆D-D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BALP、OC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调节凝血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防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全髋置换(THA)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 年9月在我院骨伤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THA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78例。THA术后12 h开始给予不同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肌肉注射,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肌肉注射,两组均治疗14 d。所有患者术前患肢彩超检查未见血管血栓形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4天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液中凝血四项(TT、APTT、PT、D-Dimer)变化情况,以及术后第14天患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栓阳性率。结果:所有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4天APTT、PT、TT明显延长,D-D水平明显降低,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术后第14天患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栓阳性率观察组为1.28%,对照组为7.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防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较单用低分子肝素钠更优,可供临床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监测,术后预防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早期正确地进行患肢及全身功能康复锻炼,指导早期离床活动。结果: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风险较大,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干预指导可提高疗效、预防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