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欣  张洪峰 《药品评价》2014,(24):43-45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3年我院儿科收治的193例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71.5%(138/193),白血病患儿中性粒细胞数≤0.5X10^9/L.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87.6%,明显高于中性粒细胞数〉0.5×10^9/L者。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抗菌药物选用以三代头孢菌素为主。结论: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率高.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粒细胞缺乏情况以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尹香阁 《抗感染药学》2021,18(8):1219-1223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7年—2020年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00例资料,分析其患者年龄、性别和科室分布、用药方式、药物种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相关因素及其发生的特点.结果:20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老年患者例数最多(62例,占31.00%),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56.00%vs 44.00%),上报人群中护士比例高于其他职业(84例,占42.00%),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116例,占58.00%),药品种类以喹诺酮类为主(80例,占40.00%)、临床表现以皮肤症状为主(92例,占46.00%),其中2例患者病死(占2.00%).结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应重视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行为,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夏一丹  郑振荣  胡平  谢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34-1635,1637
目的 妇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情况分析.方法 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从病素室计算机随机调取2010年7月1日至10月31日Ⅰ类切口手术病历400份(设为对照组),2011年7月1日至10月31日Ⅰ类切口手术病历400份(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白细胞水平、切口延期愈合率、感染率、用药时间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3d体温(36.845±5.245)°C,白细胞(8.745±5.314)×109/L,切口延期愈合率2.75%,感染率4.25%;对照组术后3d体温(36.446±4.264)℃,白细胞(8.486±4.852)×109/L,切口延期愈合率1.75%,感染率6.75%,两组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抗生素使用率28.75%,用药时间大于或等于3 d 12.5%,单一品种抗菌药物占24%,二联用药占4.75%,无三联用药;对照组抗菌药使用率为100%,用药时间大于或等于3d占2.75%,使用单一品种抗菌药物占2.25%,二联用药96.75%,三联用药占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照组Ⅰ类妇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盲目性,且并未减少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黄雪松 《抗感染药学》2021,18(9):1313-1316
目的:分析医院不同季节与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0例病历资料,统计其患儿接受咽拭子支原体检测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检测结果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敏感特点.结果:90例患儿咽拭子中,支原体培养结果呈现阳性患儿78例,其感染率为86.67%;女性患儿感染率(37.18%)高于男性患儿(62.82%,P<0.05);冬季感染率明显高于春、夏、秋季(P< 0.05);上下呼吸道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10~14岁年龄段患儿支原体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药敏结果发现肺炎支原体对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8.46%、42.31%和35.90%,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仅为8.97%.结论:急性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女性为主,易在冬季发病,且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率逐渐上升,肺炎支原体对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姜静岩  李小云 《中国医药》2012,7(10):1220-1221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我院2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分者感染率11.6%(23/198),低于GCS<5分者感染率[23.7%(19/80)];气管未切开者感染率为10.6%(24/226),低于气管切开者感染率[25.0%(13/52)];年龄<60岁者感染率为9.1%(20/219),低于年龄≥60岁者[28.8%(17/59)];广谱抗生素使用<7d者感染率为9.8%(18/183),低于≥7 d者感染率[21.1%(20/95)].以上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易继发肺部感染,临床应积极预防肺部感染,针对可能造成的感染因素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胡玫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09-2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15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2.85%,以口腔、消化道感染最多见。危重患儿、住院时间大于8d、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结论严格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曼 《北方药学》2021,18(7):103-105
目的:针对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合理应用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抗菌药物使用患者200例,针对所有抗菌药物使用患儿的药物不合理性进行分析,寻找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并探讨其合理应用的有效方法.结果:200例抗菌药物治疗患儿中,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0.00%(20/200),其中抗菌药物使用误区主要涉及:无指征用药、给药途径、抗菌药物联合、药物选择、用药时间不合理、重复用药等,分别占比5.00%、10.00%、15.00%、40.00%、25.00%、5.00%;所有抗菌药物使用误区中,药物选择不合理因素占比居多,为4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存在着无指征用药、给药途径、抗菌药物联合、药物选择、用药时间不合理、重复用药等等使用误区,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改正,保证患儿的临床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徐秀英 《抗感染药学》2021,18(5):771-773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术中新生儿断脐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对降低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20例病历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仅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用药,观察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断脐后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用药,比较2组产妇不同用药时间切口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以及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血浆降钙素原(PCT)值与切口愈合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感染发生率(未出现感染病例)低于对照组(0.00% vs 5.45%,P< 0.05);治疗后CRP、PCT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切口愈合Ⅰ期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Ⅲ期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断脐后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用药,有利于更好地控制产妇机体炎症水平、形成组织内防御机制,减少了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且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9.
徐秀英 《抗感染药学》2021,18(5):771-773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术中新生儿断脐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对降低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20例病历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仅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用药,观察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断脐后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用药,比较2组产妇不同用药时间切口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以及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血浆降钙素原(PCT)值与切口愈合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感染发生率(未出现感染病例)低于对照组(0.00% vs 5.45%,P< 0.05);治疗后CRP、PCT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切口愈合Ⅰ期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Ⅲ期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断脐后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用药,有利于更好地控制产妇机体炎症水平、形成组织内防御机制,减少了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且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问题进行探析,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选2009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00例手术患者,以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实施时间为界限分为对照组(整治前,200例)、观察组(整治后,200例),分析两组抗菌药物的应用.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是2.15%,对照组是2.59%,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切口预防使用率分别是21.5%、10%、2%,对照组分别是64%、21.5%、9.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特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提高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减少抗菌药物应用问题,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ICU收治的68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0.12%,明显高于同期全院感染发生率(P〈0.05);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及介入操作等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制度、加强防范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均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67例,分为观察组(n=186)和对照组(n=18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低氧血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患者5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31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11.9%(25/210),干预组院内感染率为5.1%(16/316),两组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16,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56.2%,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82.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1,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283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莉  倪鸿昌 《安徽医药》2011,15(1):60-62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订医院感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83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6.3%,例次发生率为51.4%,以呼吸道和口腔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阿米卡星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头孢他啶较敏感。年龄、糖皮质激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阶段及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其危险因素是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患者的年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和所处的治疗阶段。  相似文献   

15.
谭洁娥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35-13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手术治疗的14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73)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73)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术后VAS、SAS、SDS评分分别为(3.4±0.8)、(33.6±5.6)、(31.8±5.4)分,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为4.11%、(6.8±1.8)d,对照组分别为为8.22%、(10.8±3.2)d,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P=0.30),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利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改善其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住层流床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人住层流床,对照组住普通病室。观察2组医院感染率、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住层流床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的分析普外科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腹部术后129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普外科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3.62%(129/947),以腹部切口感染率最高,达58.14%(75/129);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方式、术前营养状况、是否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等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年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05)。结论影响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预防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降低院内感染不仅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减少患者和家庭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锡瑶  惠锦林  李丹  于刚  史加宁 《安徽医药》2011,15(12):1560-1562
目的分析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办法和措施。方法对2009年7月~2010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共657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57例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为4.10%;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切口类型,手术性质,年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与切口感染有关联(P<0.05),而性别因素则与切口感染无关(P>0.05);各类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最多的是胃肠道肿瘤根治术,而在肝脏手术、甲状腺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中则没有发现切口感染。结论增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重视规范操作技能,应用微创技术,提倡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ICU住院并且行CVC治疗的400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00例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46例,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1.50%.多因素结果筛选出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患糖尿病(OR=4.864,95%CI:0.526~6.643),其他部位感染(OR=3.453,95%CI:0.368~5.334),住ICU时间>10 d(OR=2.137,95%CI:0.441~3.422),留置管时间>5 d (OR=2.456,95%CI:0.793~3.467).结论 ICU老年CVC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患有糖尿病、其他部位感染、住ICU时间>10 d、留置管时间>5 d是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