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粗末形式应用的汤剂谓之煮散。煮散常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将汤剂饮片碎为粗末(绿豆粒大小颗粒),与水共煮,然后去渣服汤;二是将药物碎为细末,与水共煮,一  相似文献   

2.
3.
中药煮散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乾文 《海峡药学》2009,21(1):146-147
论述中药煮散的沿革以及现代研究,分析中药煮散的可行性。结果中药煮散具有使用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适于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 “煮散”初见《金匮要略》,例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右剉麻豆大,每服四钱七,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唐宋时期更为盛行,虽有其历史因素,但在防病治病中充分发挥其一技之长。明清时一些医药名家仍然使用煮散方。  相似文献   

5.
俱蓉  李响  朱向东  窦霞  李硕 《中国药房》2020,(23):2924-2927
目的:为中药煮散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药煮散""煮散""历史沿革""制备工艺""传统饮片""药效学研究"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6月-2020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从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制备工艺、药效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09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煮散始于秦,兴于汉唐,盛于宋。中药煮散是中药材集约化、加工处理效率化、煎出药液高效化的一种中药剂型,同时又兼具散剂的特点。目前关于中药煮散的制备工艺多以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考察因素多为粒度、温度和时间,且最佳粒度和制备工艺的评价标准不一,有待深入研究。与传统汤剂比较,煮散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干膏率均高于饮片,虽疗效未见有明显差异,但中药煮散在节省药材、节约煎煮时间和增加煎出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煮散既保持了中药传统汤剂优势又提高了煎煮效率,对其深入开发可为中药煮散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精制煮散饮片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恢复煮散 节省药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中药煮散的全面综述,回顾煮散的历史、阐述煮散的现状、展望煮散的前景。方法:对近10年来有关中药煮散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以实验的方式对煮散和传统饮片汤剂的制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应用中药煮散不论单方或复方煎出率都高于传统饮片。实验显示,在相同条件下,煮散较之传统饮片汤剂的制备可有效的节省药材二分之一以上;减少煎煮时间3/4以上,同时煮散的煎出率高于传统饮片。煮散较传统饮片既节省了药材、能源,又提高了煎煮质量。结论:"煮散"所具有的煎出率高,节省药材;煎煮时间短,节省能源等优势应得到不断发掘,这一研究不仅对祖国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解决中医界目前面临中药材缺乏的重大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于贵平 《首都医药》1998,5(8):31-3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薄荷煮散颗粒制备工艺。方法:以成型性、干膏收率、滤过性、薄荷挥发油含量为指标,优化薄荷最佳粉末粒度;以成型难易、颗粒外观性状和脱粉情况为指标,优化制备成型的加水量;以所得薄荷煮散颗粒的含水量和挥发油含量为指标,优化干燥时间。结果:取薄荷中粉1000g,按0.6mL·g-1均匀喷水,充分混匀后制得软材,挤出制粒法挤压成型,置45℃烘干干燥150min,取出,整粒,为薄荷煮散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结论:该工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细辛煮散粉碎最佳粒度及制备工艺。方法:制备六种不同粒度的煮散颗粒,以打粉难易、成型性、干膏收率、滤过性、细辛脂素煎出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煮散粒度,以细辛煮散颗粒含水量为指标对细辛煮散颗粒干燥时间进行考察,确定细辛煮散颗粒的制备工艺。结果:细辛煮散的最佳粒度为中粉,每10 g细辛中粉加入15 mL水,以50℃温度干燥220 min,为最佳工艺。结论:优选的煮散工艺所制备的颗粒完整美观,有效成分煎出较好,可使给药剂量更精确,工艺简单,便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 中药的使用,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和守旧思想的约束,目前大部分仍沿袭几千年来医院或药店只发售原药,病家自己煎熬的方法,不仅煎熬麻烦耗时,不易贮存,服用不便。而且药物有效成分不能完全煎出,浸出有效成分不平均,影响疗效,浪费药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改进和扩大中药剂型,使中药跻身现代社会,并使之逐步打入国际市场,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实为我国医药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粒度炒牛蒡子中各成分煎出率及浸膏得率。方法:以传统炒牛蒡子饮片为对照,记为1号,将炒牛蒡子粉碎制成3种不同粒度的煮散饮片,分别记为2号、3号、4号,以HPLC法测定含量,对比各组绿原酸、异绿原酸A、牛蒡苷、牛蒡子苷元煎出率及浸膏得率。结果与结论:对各成分煎出率及浸膏得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4号炒牛蒡子煮散饮片总评分高于其它组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当归不同粒度规格煮散中成分的煎出关系,确定临床应用当归煮散最佳粒度.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当归不同粒度水煎液中指标成分煎出量,通过两两对比H检验,比较各粒度规格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确定当归煮散的最佳粒径范围.结果:当归煮散在不同时间点阿魏酸煎出量和总煎出物显著高于原饮片,P值均小于0.01;煮散各规格粒度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分析,当归煮散适宜粒径范围为0.25~4.0mm.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粒度的炙甘草煮散饮片中成分煎出率及干膏收率,为炙甘草煮散粒度的选择提供合适范围。方法:将炙甘草粉碎制成四种不同粒度的煮散饮片,分别测定不同粒度规格的煮散饮片在不同时间点的指标成分与干膏的煎出率,再通过两两对比检验观察各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确定炙甘草煮散饮片最佳粒度范围。结果:炙甘草煮散饮片在各时间点的甘草苷、甘草酸及干膏收率均显著高于传统饮片(P0.01)。结论:综合考虑确定炙甘草煮散饮片适宜粒度范围为1.18~2.36mm。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优化苦杏仁煮散颗粒的煎煮工艺,并与传统饮片的煎煮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对苦杏仁煮散颗粒煎煮工艺的影响,以苦杏仁苷煎出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优化煎煮工艺;对比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的溶出曲线及煎出效率,评价苦杏仁煮散颗粒煎煮质量。结果:优化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10 min,煎煮2次,每次12 min;各时间点煮散颗粒煎液中指标成分的溶出量及干膏率均高于传统饮片,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煮散颗粒1 g的煎出效果约相当于传统饮片的1.2 g。结论:优选的煎煮工艺简便、快速,稳定可行,煮散颗粒煎出效果优于传统饮片。本试验可对煮散颗粒的研究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瓜蒂散戒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瓜蒂散戒酒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巴甫洛夫条件以射学说,彩和瓜蒂散的催吐作用,对30例酒依赖患者戒酒,同时以30例采用阿扑吗啡戒酒作对照研究。结果:瓜蒂散酒组及阿扑吗啡戒酒组的半年戒断成功率分别为93.3%、9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瓜蒂散作为纯中药制剂,充分发挥了祖国医药学的优势,易于患者接受,且具有疗效高,药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煮散剂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脾虚型厌食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混悬液,治疗组口服中药煮散剂,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煮散剂治疗小儿脾虚型厌食症疗效肯定,且煎煮简单,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小儿痰鸣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尤多见于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1],自2000年2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三子养亲汤煮散治疗小儿痰鸣98例,并随机设对照组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8例患儿均为我院儿科住院病人,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1],年龄最大36月,最小3月,平均14.6月,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及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抗感染、平喘、化痰、止咳、吸氧、雾化吸入以及强心、利尿等西医综合治疗方面…  相似文献   

19.
加味三子养亲汤煮散治疗小儿痰鸣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麻杏二陈汤煮散治疗小儿特禀质咳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麻杏二陈汤煮散治疗小儿特禀质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特禀质咳嗽患儿随机分为麻杏二陈汤煮散组与麻杏二陈汤饮片组,2组患儿除用药煮散与饮片形式不同外,在症状积分、病情程度、处方组成及疗程上均一致,分别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和所需处方费用、实际药物消耗剂量、家人煎煮药液所花时间、患儿服药的依从程度及感受等成本效益指标,评价煮散与饮片治疗的优势。结果: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4天、第7天各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所改善;2组间治疗后第4天、第7天各症状减分率比较,P>0.05,说明2组间各症状改善程度无差异;2组患儿在所需疗程和家长对疗效的满意度上无差异,但煮散在药物费用及煎煮耗时方面优于饮片。结论:麻杏二陈汤煮散与饮片有相同的疗效,而煮散更能体现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