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背景:颅骨修补的材料种类繁多,而修补效果也不尽相同,采用何种修补材料、如何将颅骨缺损修复的更加完美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目的:针对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索。 方法:以“tissue engineering,craniocerebral trauma,CAD/CAM和titanium armor plate”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2000/2011-06),“头颅骨损伤,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将近年发表的针对性强的文章纳入研究范围,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排除与传统材料或方法修复头颅骨损伤和陈旧的文献。对查阅到的最新研究及临床应用有实用价值的文献详细分析并加以总结概括。 结果与结论:初次检索到236篇文献,最终纳入27篇文献进行分析。传统方法修复颅骨损伤已暴露很多问题,而钛网作为近几年临床应用广泛的颅骨修补材料显示了很多优点,尤其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头颅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模拟缺损颅骨形状和曲度、个性化设计缺损颅骨的钛网补片,制造出了与缺损处吻合良好的修补物,使患者颅骨缺损修补后头颅形状恢复解剖原貌,无论是整形外观还是相容性方面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颅骨缺损在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比较常见,不仅可以缓解颅内高压,还可以恢复颅骨的外形,保护缺损部位的脑组织,恢复脑电图和神经生理功能,对改善脑神经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目的:分析钛网材料在颅骨损伤修补中的作用。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2002-01/2011-12有关钛网材料在颅骨损伤修补中应用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钛网(titanium mesh);颅骨损伤(cranium damage);生物材料(biomaterial)”,运用数据库中自带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绘制图表的功能进行分析,通过文字和图表的形式描述其分布特征。分析文献出版数量、学科类别、来源期刊、基金资助情况、研究机构、关键词等,对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和专利信息进行分析,钛网与不同修补材料疗效的对比分析。 结果与结论:在CNKI数据库2002/2011学术期刊库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366篇与钛网材料在颅骨损伤修补中应用研究相关的文献。近10年来,钛网材料在颅骨损伤修补中应用研究的文献量处于上升趋势;文献的关键词主要有颅骨缺损、钛网和颅骨修补,钛网材料在颅骨缺损中的应用较多,以三维钛网、数字化成形钛网的研究为主。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CNKI数据库关于钛网材料在颅骨损伤修补中应用研究的文献数据,为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从事颅骨损伤修补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背景: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时能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 目的:通过观察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与传统手工塑形钛网比较。 方法:将84例颅骨缺损患者按照不同的成形方法随机分为2组:手工塑形组颅骨缺损患者43例:采用手工塑形钛网修补;数字化三维塑形组41例: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将钛网制成个性化颅骨修复体进行修补。 结果与结论:数字化三维塑形组在修补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手工塑形组,塑形满意度则明显增高(P < 0.05),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其耗材费用较高。结果说明,相比传统手工塑形钛网,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背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同种类颅骨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不尽相同,很多修补材料因自身的种种缺点已经被淘汰,新型的生物材料仍在进一步开发。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数据分析结果。 方法:SCI数据库中2002/2011检索有关生物材修复颅骨缺损文献,检索词为“颅骨缺损(skull defect);修补(repair);复合材料(material);钛网(titanium plate);骨水泥(bone cement);自体骨(autogenous bone) ;硅橡胶(silicone rubber);有机玻璃(organic glass or "pmma" or polymethyl methacrylate)”,共检索文献242篇。 结果与结论:颅骨缺损的修复材料甚多,疗效不一,目前主要有自体骨、异体骨、医用高分子材料、钛金属材料、骨水泥以及组织工程复合材料等,采用何种修补材料能将颅骨缺损修复的更加完美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背景:传统的颅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反复修整塑形时间长、修复后外观不满意等弊端。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成型技术(即数字化塑形)引入神经外科,使颅骨缺损个体化修复获得满意效果。 目的:观察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成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钛网进行Ⅱ期颅骨成形198例,数字化塑形钛网组(96例)进行头颅CT扫描取得颅骨及缺损的数据,传至数字化塑型钛网制造公司,获得个体化的预制钛网材料进行颅骨修复;传统手工成形组(102例)术中临时对钛网用手工裁剪、塑形进行颅骨修复。 结果与结论:数字化组钛网置于颅骨缺损处,达到与骨窗缘紧密贴合,外形满意度达100%,每台手术时间较传统组平均少用约45 min,术后无头皮下积血、感染、修补材料裸露等并发症,传统组修补材料裸露1例,切口感染2例,头皮下积血4例。结果可见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成形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修补材料裸露、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可获得满意的成形效果。 关键词: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颅骨成形术;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4.043  相似文献   

6.
背景:传统的手工塑形修复体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很难达到满意的整容效果。 目的:观察数字化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在额颞区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06-02/2010-06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36例,均运用数字化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修复后三维重建示头颅形状恢复生理原貌,塑形满意度为100%。修补时间0.5~1.5 h,平均0.8 h。随访1~5年,未见移位、变形,无张口、咀嚼时疼痛等不良反应。提示数字化无模多点成形钛网技术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熊杰  姜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42):7935-7938
背景:有关脑损伤修复移植物选择尚有争议, 迄今还没有一种材料能在理化性质方面完全替代颅骨。 目的:归纳分析不同颅内植入材料对脑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其性能评价。 方法:以“颅脑损伤、复合材料、生物材料、损伤修复”为中文关键词,以“Traumatic brain injury,Compound material,Biological material,Damage repair”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 2010-11)相关文章。纳入颅脑损伤-损伤修复材料等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入选24篇文章进入结果分析。常用的颅骨缺损的修补材料主要有3 大类:自体和异体骨移植、非金属材料、金属代材料。自体和异体骨移植成形不很理想,存在免疫排斥和坏死吸收。以钛网边作为修复材料,应用三维重建技术的数字化颅骨塑形技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相应并发症,实现了个体化配置修补颅骨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度高,不老化,密度轻,置入后不影响CT/MRI、脑电图等检查,且置入后成纤维细胞可长入钛网的微孔,使钛网与组织融为一体,明显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进行个性化塑形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08年6月,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颅骨缺损患者20例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3岁。术前将其颅骨缺损前后CT数据在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三维重建,采用颅骨缺损部位的三维几何模型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补片几何形状,制作出凸凹2个模具,利用模具将颅骨修补材料钛网压制成形,用成形好的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另选20例颅骨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塑形、麻醉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减少,术后无一例出现因塑形欠佳造成的并发症,复查头颅CT修复以后的颅骨形状与原颅骨形状完全一致。结论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应用CAD/CAM技术塑形颅骨修补材料实现了个体化配置修补颅骨缺损,使患者颅骨修补后头颅形状最大限度恢复生理原貌,患者满意度100%。此方法重复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背景:寻找具有良好生物特性的骨组织工程修复材料一直是骨科研究的热点,尽管目前各种骨修复材料及方式较多,但没有一种能够非常完美地替代人骨。 目的:针对组织工程学和钛板及钛网植骨修复骨损伤的研究作一综述。 方法:检索CNKI和Medline数据库(2000-01/2011-10),以组织工程,人工骨修复,钛板,钛网植骨为关键词。将近年发表的针对性强的文章纳入研究范围,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排除与传统材料或方法修复骨损伤和陈旧的文献。对查阅到的最新研究及临床应用有实用价值的文献详细分析并加以总结概括。 结果与结论:初次检索到204篇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最终将27篇文献纳入研究。传统方法修复损伤的骨常常遇到组织相容性不佳,材料不足,无法随个体生长等问题,极大降低修复体的应用效果,而钛网植骨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排斥反应小,可任意塑形,植入后能与宿主骨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且有一定的固定支持作用,从而能获得满意的骨缺损修复。 关键词:人工骨;组织工程;钛板;钛网植骨;骨修复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2.032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临床上,颅骨修补的材料种类繁多,分为自体骨及人工材料,后者包括高分子聚合材料(硅胶板)及钛合金网。那么,哪种材料最具临床应用价值呢? 目的:探讨各种颅骨修补材料在颅骨成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2/2010-06因颅骨缺损而行颅骨成型的78例临床资料,其中硅胶板修补颅骨19例,二维钛网26例,数字化三维钛网33例。主要从修补时间、费用、患者的美容及心理康复程度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与结论:数字化三维钛网组较硅胶板及二维钛网组在手术时间上明显缩短,外观上完全恢复解剖,但数字化三维钛网组费用明显高于硅胶板及二维钛网组,而且数字化三维钛网硬度较弱,抗碰撞能力较二维钛网组低。结果提示,数字化二维钛网可以避免在手术中塑型,缩短手术时间,外观上完全恢复解剖,费用较低,且硬度大,抗碰撞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背景:组织工程构建技术是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周围神经治疗领域有着良好的前景。 目的:总结近年来利用组织工程学构建技术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关于组织工程构建技术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组织工程,神经导管支架,生物活性,周围神经损伤”或“Tissue engineering,Nerve scaffold,Bioactivity,Peripheral nerve defec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初检得到156篇文献,最终纳入56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组织工程修复的两个要素是神经支架材料的选择和生物功能化。构建神经的支架材料包括可降解和非可降解两大类,通常需要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和相应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其力学性能、表面活性、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等直接影响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生物功能化的主要生物活性因子包括支持细胞,种子蛋白和神经营养因子,将这些生物活性因子接种在神经导管支架材料上,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与功能替代。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的研究重点在于导管、细胞与生长因子的综合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成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背景:骨软骨支架是用于承载细胞,供细胞黏附、生长、增殖、分化的载体。 目的:总结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支架材料的应用进展及其生物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以“关节软骨,生物材料,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 tissue enginneering ,articular cartilage,scaffold material”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生物材料、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等相关的文章。以20篇文献为重点对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用的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讨论。 结果与结论:天然软骨支架材料因其具有细胞识别信号,故生物相容性好,细胞黏附率高,但力学性能较差。有些人工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不理想、亲水性差、对细胞吸附不足,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支架利用不同生物材料的优点克制材料的局限性制备理想的复合支架,其混合比例、混合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尚无一种材料完全满足组织工程的要,通过材料制备技术的改进或将几种不同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会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软骨的再生和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根据软骨自身的结构和特点,作为人工软骨的替代材料和支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目的:总结运动性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材料及其支架材料的应用进展及其生物替代材料的生物力学特征,评价目前组织工程软骨材料应用的性能及发展前景。 方法:以“组织工程;软骨组织;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90-01/2011-04关于组织工程软骨应用研究的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软骨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4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了讨论组织工程软骨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其应用效果和前景。 结果与结论:目前关节软骨修复领域以自体软骨移植效果为最佳,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离体试验及动物实验中研究较多,在临床应用中较少,尚在探索阶段。支架材料的应用比较繁复,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某些性能并不能很好地符合支架要求,并且在机体内这些材料所带来的长期影响还不能预见,这就迫切需要新材料的出现,来更好地满足组织软骨织支架的要求,达到修复和重建的目的。 关键词:软骨;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种子细胞;支架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8.036  相似文献   

14.
刘奕  谢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1):7310-7316
背景:软骨是一种无血管的组织,软骨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当前用于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方法从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多种多样。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关节软骨的修复又进入了新的高度。 目的:综述组织工程方法修复软骨损伤的新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在2013年5月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13年PubMed 数据库及CNKI 数据库,英文以“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cartilage defect;stem cell,scaffold;growth factor”为关键词,中文以“软骨组织工程,软骨缺损,干细胞,支架,生长因子”为关键词,选择内容与软骨组织工程、软骨损伤修复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64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软骨组织工程三大要素——种子细胞、支架和细胞因子,三者必须协调发展和互利。现阶段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大多停留于实验探索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发,新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材料将兼顾材料学和生物科学的需要,使其更接近机体自身组织生物学特性。在新的技术支持下,动物实验研究也将向临床试验转变,使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组织工程学、基因工程、生物力学以及材料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为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目的:利用Scopus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于半月板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总结半月板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的应用进展。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Scopus数据库中2002/2011有关半月板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的文献,检索词为“半月板(meniscus),运动损伤(sports injuries),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修复(repair)”,共检索文献245篇,并分析结果,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 结果与结论:Scopus数据库2002-01/2011-12有关半月板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共检索到245篇相关文献,美国、英国在该领域文献产出量多于其他国家,对该领域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发表文献较多的机构集中在美国莱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荷兰内梅亨大学医学中心。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生物材料》杂志发表文献量较多,15篇,占全部文献的6.12%。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opus数据库关于半月板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概貌、现状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半月板损伤的修复和再造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该技术构建有功能的半月板在防治半月板切除后的并发症中有重要意义。 目的:综述了组织工程材料在半月板运动损伤修复中的可行性及特点。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10 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纳米材料修复半月板损伤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meniscus,sports injuries,repair,tissue engineering,material ”,中文检索词为“半月板,运动损伤,修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结果与结论:由于半月板的血供特点,致使半月板无血运区损伤不具备愈合能力。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半月板损伤的修复和再造开辟了新途径。目前报道较多的修复半月板支架材料主要有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纳米材料等。组织工程化半月板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支架材料正处于研发实验阶段,还没确定出一种最理想的材料,因此寻求一种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控制的降解率并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支架材料仍是半月板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