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随着AO的发展,肱骨髁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已经形成趋势。然而目前内固定的方法越来越多,具体使用哪种方法最合适尚无定论。目的:探讨双钢板和Y型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及不同手术入路修复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科2003年1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新鲜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不同内固定材料将其分为两组:双钢板组44例,其中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2例,肱三头肌舌行肌瓣入路22例;Y型钢板组42例,其中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1例,肱三头肌舌行肌瓣入路21例。内固定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随访过程中采用改良Cassebaum肘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治疗效果优良率的评定。结果与结论:随访12-36个月,Y型钢板组的总体优良率为76%,双钢板组的总体优良率为77%,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有趣的是,双钢板组、Y型钢板组内对比,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患者的优良率均高于肱三头肌舌行肌瓣入路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Y型钢板和双钢板置入内固定均是修复肱骨髁间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于不同的手术入路而言,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疗效要优于肱三头肌舌行肌瓣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Y型钢板和双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疗效差别。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5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Y型钢板组和双钢板组,每组29例,术后采用改良cassebaum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结果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Y型钢板组肱三头肌舌型肌瓣入路1例患者没有骨性愈合,其他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患者术后无迟发性尺神经炎、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发生,无异位骨化。两组患者对比均显示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采用肱三头肌舌型肌瓣入路者,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双钢板治疗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预后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6月,通过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或游离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髁间骨折21例,根据AO分型:C2型13例,C3型8例。结果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5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9%。结论切开复位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固定牢靠,力学性能稳定,能够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改良尺骨鹰嘴劈开、肱三头肌外缘入路、复位、锁定钛板固定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方法于尺骨鹰嘴后方将尺骨鹰嘴V形劈开并向后上翻转,自肱三头肌外缘向内牵开并显露肱骨下端,复位、锁定钛板固定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结果改良尺骨鹰嘴劈开、肱三头肌外缘入路,复位、锁定钛板固定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8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改良尺骨鹰嘴劈开、肱三头肌腱外缘入路,复位、锁定钛板固定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应用肱骨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结合肱骨内、外双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23例,男10例,女13例;年65~85岁,平均78岁。按照Riseborough—Radin分型Ⅱ度6例,Ⅲ度12例,Ⅳ度5例。结果术后约6~8周见骨痂生长,4~10个月骨折愈合,平均5个月,无1例出现无畸形愈合、断钉及感染。肘关节未出现骨性关节炎表现,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合并肱骨干骨折患者行肱骨髓内钉固定后12周摄片示骨折愈合。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8例,良10例,中5例,优良率80%。结论肱骨内、外髁双钢板固定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牢固可靠,能有效的防止骨折不愈合,并可满足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合理选择手术入路,结合应用MIPPO技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蒋志远  王玉武 《医学信息》2010,23(2):409-410
目的 探讨复杂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18例,均获得随访。结果 优13例,良好3例,可1例,差1例(术后发生异位骨化)优良率88.9%。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是治疗复杂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强调术中严格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注意保护尺神经,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背景: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骨折端的显露及固定均比较困难。 目的:观察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9~76岁,平均47岁,按AO/OTA分型:C1型8例,C2型15例,C3型13例。 结果与结论: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6个月。用改良的Cassebaum评分标准评分,优15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9.6%。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口无一例感染,骨折愈合时间为2.5~4.5个月,平均3.5个月。固定后钢板未出现松动现象。结果显示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显露范围广,固定牢靠,能有效防止骨折不愈合,可指导患者早期在CPM机上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钢板应用于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骨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4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双钢板固定组及Y型钢板固定组,2组患者均给予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再分别采用双钢板(双钢板固定组)及Y型钢板固定(Y型钢板固定组).治疗完成后比较2组患者的改良cassebaum肘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双钢板固定组治疗的优良率显著高于Y型钢板固定组(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Y型钢板固定组(P<0.05);合并伤、骨折类型、内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采用双钢板的经尺骨鹰嘴截骨人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疗效肯定,术后应及早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30例的成年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均选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50岁,平均(38.6±7.8)岁。采用Mayo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疗效评定。 结果 对本组患者随访12~18个月,全部获得随访,肱骨髁间骨折及尺骨鹰嘴截骨处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0±0.6)月,根据Mayo评分为50~100分,平均87分,优24例,良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 结论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暴露术野清晰,内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侧平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涉及关节内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28例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侧平行钢板固定。结果本组28例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均获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18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能提供良好显露,行双侧平行钢板固定,术后可以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背景:伴有骨质疏松的肱骨髁间骨折采用普通钢板螺钉固定容易松动,而锁定钢板有良好的把持力及角稳定功能。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锁定钢板和普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髁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变化。 方法:采用5具防腐老年尸体肱骨标本分为两组对干骺端进行骨密度测定。用电动摆锯从肱骨内外髁向鹰嘴窝成直角截割,制作C3型复杂肱骨髁间骨折模型,复位后分别用锁定钢板和普通钢板固定。两组在万能生物力学测力器上以600,800,1 000 N负荷进行轴向压力测试,2 N•m力矩进行扭转测试。 结果与结论:两组标本干骺端平均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锁定钢板组在600,800,1 000 N的负荷下出现的纵向压缩位移明显小于普通钢板组(P < 0.05)。以3 mm为垂直位移系统失效标准,锁定钢板组的平均载荷显著大于普通钢板组(P < 0.05),锁定钢板组组旋转角度明显小于普通钢板组(P < 0.05)。提示对于老年人复杂肱骨髁间骨折,锁定钢板比普通钢板有更强的抗折弯和抗扭转的生物力学性能。 关键词:锁定钢板;普通钢板;复杂肱骨髁间骨折;骨质疏松;内固定;生物力学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4.011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对肱骨中下段骨折主要采用复位内固定治疗,内固定入路方式主要有3种:前外侧入路(包括改良上臂前外侧入路)、后侧入路以及内侧入路。目前临床对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修复入路一直存在争议。 目的:对比加压钢板及螺钉前外侧入路与内侧入路内固定修复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9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前外侧入路加压钢板及螺钉置入内固定,试验组行内侧入路加压钢板及螺钉置入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以及肩关节和肘关节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试验组内固定后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骨不连、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提示内侧入路与前外侧入路加压钢板及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肱骨中下段骨折效果相当,且前者术中失血量更少,可有效弥补传统修复方案的部分缺陷,可以考虑作为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的修复入路方式之一。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17例肱骨髁部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5例,C1型14例,C2型5例,C3型3例,均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1~30个月,按改良Cassebaum评价,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结论应用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表明,颈椎一体化前路钢板融合器比现行钢板和融合器具有更多理论上的优势。但是目前有关其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无文献报道。 目的:观察与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采集6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分为5组进行测试,即正常组、椎间盘摘除组、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组、CBK融合器固定组及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以C5~6椎间隙为观察对象,进行生物力学实验。 结果与结论:颈椎间盘摘除后,颈椎在各个方向运动加大,刚度及强度等生物力学数值减小,脊柱失稳。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后其强度增加24%,椎体应变减小31%,刚度增加14.3%,位移减小15%(P < 0.05),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对颈椎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说明它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CBK融合器固定后抗后伸及旋转作用相对较小,同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载荷强度和应变过大,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其强度增加27%,椎体应变减小38%,刚度增加17%,位移减小17% (P < 0.05),颈椎刚度增大且邻近椎节的运动有增大趋势,将引起力学性能的改变。提示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结合了颈椎前路钢板和融合器生物力学方面的优点,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经三角肌劈开入路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后存在一些并发症。 目的:评价经三角肌劈开入路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移位的三、四部分骨折病例资料,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并发症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81例患者获得12-30个月的随访。内固定后12个月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为(76.57±4.70)分。内固定后共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8.3%),其中肩峰撞击16例(19.8%),头干角丢失6例(7.4%),头干角丢失合并螺钉穿出关节面2例(2.5%),螺钉穿出关节面2例(2.5%),肱骨头坏死2例(2.5%),切口脂肪液化5例(6.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撞击组与无撞击组比较,大结节位置过高、钢板位置过高及Neer分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头干角丢失组与未丢失组比较,年龄、内固定后内侧皮质缺损、Neer分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大结节位置过高、钢板位置过高及Neer分型是发生内固定后肩峰撞击的独立预测因素。内固定后内侧皮质缺损、Neer分型是发生内固定后头干角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肘后正中心的手术入路,即尺骨鹰嘴矢状面薄片截骨入路的可显露范围以及缝线固定后的效果,探讨其用于肱骨髁间骨折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在18具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行肘后正中尺骨鹰嘴矢状面薄片截骨,观察测量此入路对肱骨远端的可显露范围,用PDS-Ⅱ缝线原位间断缝合所截两侧肌骨瓣,以MTS试验机模拟持续被动运动进行屈伸疲劳试验,检测固定效果。结果①所有标本均能完全显露向内至肱骨内髁及髁上的内侧面,向外至肱骨外髁及髁上外侧面,屈曲肘关节至100°以上则可将髁间窝、滑车及肱骨小头的后、下关节面完全显露。②疲劳试验前后横向距离差值、纵向距离差值分别为:(0.025±0.009)mm、(0.030±0.009)mm,均不超过0.05mm(P0.001)。结论肘后正中尺骨鹰嘴矢状面薄片截骨的新入路显露肱骨髁间满意,缝线固定两侧肌骨瓣后完全能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要求,此新的手术入路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均作为内固定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但目前尚不能肯定PHILOS和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哪个更具优势? 目的:探讨比较PHILOS和 LPHP这两种锁定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1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LPHP治疗组(n=27)和PHILOS治疗组(n=34)。均根据Neer分类,LPHP组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9例;PHILOS组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11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6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6个月),PHILOS组和LPHP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并发症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 > 0.05)。PHILOS和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随访1年时优良率分别为81.5%,82.4%;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满意率高等优点,两种锁定板目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治疗移位和不稳定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效的切开复位内置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8.
背景: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外展支架和切开复位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繁多,效果评价不一,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AO可塑形双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旨在提供最佳修复模式。 方法:纳入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陕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114例,采用AO可塑形双钢板置入内固定。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肘关节恢复效果和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在114例患者中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85例,优良率为7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在不同骨折类型、AO分型、是否合并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并发症时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AO分型和神经损伤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P < 0.05),即骨折类型为开放型、AO分型为C型、并且合并神经损伤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更差。提示骨折类型、AO分型和神经损伤是影响切开复位AO可塑形双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效果的主要因素,应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应干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