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自闭症伴随许多神经生理学上的改变,特别是免疫异常和神经系统的组织灌流不足。目的:评价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2例自闭症患者随机分为脐血组、混合组和对照组,脐血组应用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混合组应用脐血单个核细胞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照组行康复训练治疗。脐血组和混合组患者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4周、4个月行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查,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3组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4周和4个月分别行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结果与结论:脐血组和混合组患者在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4周、4个月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显著异常变化,干细胞治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脐血组和混合组CARS评分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4周、首次治疗后4月之间比较均明显降低,CGI量表发现混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脐血组。结果提示,应用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闭症是安全的,其疗效显著高于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脐血单核细胞(CBMNCs)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儿童孤独症的初步疗效,并对异常行为量表(ABC)的效度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09年9月在山东省交通医院住院行干细胞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者23例,分为CBMNCs+康复训练治疗组(脐血组)和CBMNCs联合UCMSCs+康复训练治疗组(混合组);选取在济南明天儿童康复中心行康复训练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者14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共接受4次干细胞治疗,每周1次,分别收集患者基线、首次治疗后2、4、8、16、24周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ABC评分结果,评价干细胞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并检验ABC量表评价儿童孤独症临床疗效的效度。结果①混合组、脐血组与对照组ABC评分在随访时间内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4周时下降百分比分别为59.9%、38.0%、17.4%,三组间ABC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BC分项分析:嗜睡、刻板行为因子6个月时混合组与脐血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评分(16.00±7.92,9.33±5.81)明显低于脐血组(24.14±9.65,17.07±9.93)和对照组(30.54±5.03,17.31±4.05);③ABC评分与CARS评分呈正相关,6个月时,两者之间相关系数r=0.87(P〈0.001)。结论应用干细胞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显著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对于ABC量表中嗜睡与刻板行为因子分析,三组都有显著改善,且CBMNCs联合UCMSCs+康复治疗组的疗效最好;ABC量表在评价儿童孤独症临床疗效时具有较高的效度。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报道在特定的体内外环境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诱导分化成为包括神经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组织细胞。 目的:评价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经腰穿途径移植后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鞘内注射法将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到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余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分别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前、移植后3,9,12个月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改良Asworth肌肉痉挛程度分级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MRI变化;同时对随诊患者行胸片、心电图及血生化检查,客观评价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的安全性。 结果与结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3,9,12个月,治疗组Asworth肌肉痉挛程度分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移植后9,12个月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在各时间点的变化趋势相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12个月MRI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MRI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示鞘内注射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疗效优于高压氧治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自体骨髓、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对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损伤所致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对糖尿病足也有较好的疗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病缺血及神经损伤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至2012年住院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32例,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稀释后行双下肢肌肉内注射,每个注射点间隔约3 cm,每个肢体移植(5.02±1.37) ×108个。于3个月和6个月后评价其下肢缺血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并检索CNKI数据库,对国内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踝肱指数升降不一,移植后6个月疼痛评分及冷感评分明显改善,间歇性跛行及皮肤温度、经皮氧分压治疗后3,6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对神经病变损伤自觉症状评分、临床检查评分、振动感觉阀值移植后6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腓浅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移植后3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6个月与移植前相比较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糖尿病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文献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的研究中治疗结果都比较理想,多数研究中的移植方法为进行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体感游戏康复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及情绪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规律性康复治疗与训练的孤独症儿童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体感游戏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PEDI)、儿童孤独症症状评定量表(CARS)及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社交障碍及情绪行为等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PEDI评分、CARS评分、ABC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项评分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治疗后PE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CARS评分、AB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0,-3.72,-3.90;P0.05)。结论:体感游戏康复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及异常情绪行为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明  于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9):8557-8562
背景:多项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可能取代坏死心肌、建立新生血管、改善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 目的:观察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安全性。 方法:共入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6例,陈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6例)12例,入院后在常规药物与介入治疗基础上,经皮经腔导管建立冠状动脉通道,利用微导管移植分离的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悬液。细胞移植后1周进行常规抽血检查,与移植前对比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指标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有1例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无微栓塞发生,随访1周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与细胞移植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IgA、IgG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死合并心功能衰竭在短期是安全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背景:国内外已有实验动物和临床应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安全、有效的诸多报道。 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2010-01收治1例确诊为儿童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患儿,经药物及康复治疗无效,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途径采取首次静脉输注,后3次蛛网膜下腔注入,1次/周,每次细胞数量达(4~6)×107个,4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均需完善神经系统体检、实验室检查、肌酶、FIM评分、肌电图等。 结果与结论:移植6个月与移植前比较,肌酶下降,FIM评分由68分提高到93分,肌电图检查重收缩每10.0 ms所检肌运动单位增加两三个,双下肢肌力增加,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随访10个月,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该例儿童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患儿有效,其神经功能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利培酮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神经专科收治的65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儿单用利培酮治疗,治疗组34例患儿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利培酮治疗。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ABC量表、CARS量表评定,对比两组患儿量表评分情况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ABC量表中感觉能力、交往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自我照顾5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CARS量表总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ARS量表总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11%,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利培酮较利培酮单药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赵峰  邓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50):8102-8107
背景: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可促进缺血肢体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和恢复患肢的血液供应。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对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在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中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建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连续5 d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第7天接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给予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造模后足背部体温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下肢溃疡面积明显增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动员后第6天白细胞数量及CD34+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之后1个月时足背部体温与建模前接近,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提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源性增加后进行自体移植,可提升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鼠调节性T细胞比例,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证实干细胞在体内体外均可被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这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的:探讨脑内移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 方法:SD大鼠脑内注射6-羟基多巴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将22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12只和对照组10只,脑内分别注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细胞移植后第1-8周,每周腹内注射阿朴吗啡观察大鼠旋转行为,并于第2,8周取大鼠纹状体和黑质部分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与结论:①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转圈次数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而对照组大鼠转圈次数没有明显改变,且移植后3-8周两组旋转圈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移植后2周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纹状体针道内及附近有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存在;对照组大鼠的纹状体针道处无外源性细胞存在。移植后8周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鼠纹状体针道内仍有细胞存活,并有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存在,对照组大鼠纹状体处无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表达。结果表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在脑内存活并且表达酪氨酸羟化酶蛋白,且能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引进并探讨异常行为量表(Aberrant Behavior Checklist,ABC)在我国儿童孤独症群体的适用性。方法:对206例孤独症儿童(1.5~14.0岁)进行ABC评定,其中49例患儿由父母分别填写ABC,30例患儿于2~4周后由同一位家长再次评定,以检验评定者信度和重测信度;根据适用年龄范围对部分患儿评定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Conner父母评定量表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经比较检验ABC的校标效度;对ABC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检验结构效度。结果:ABC中文版各因子的评定者信度(ICC)在0.820~0.898之间(P<0.001),重测信度(ICC)0.873~0.944(P<0.001),各因子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8~0.951;ABC中文版各因子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Conner父母评定量表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相应因子间呈正相关(r=0.27~0.67,均P<0.01);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了结构的有效性(χ2/df=1.91,RMSEA=0.060,GFI=0.704,NFI=0.62,CFI=0.77)。结论:异常行为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较好,适用于儿童孤独症的量化评估,但仍需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4年北京市2~6岁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调查中诊断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随访研究,了解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的近期预后。方法:在3年后对2004年调查中确诊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进行随访,由儿童精神科医师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进行诊断,随访时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Gesell发展诊断量表或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的评定及总体调查问卷、精神专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004年确诊的29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中共有26名儿童得到随访。随访时间间隔(38.1±0.9)个月。21名(80.8%)儿童诊断同前;另5名(19.2%)儿童的诊断发生变化,1名儿童孤独症诊断转变为不典型孤独症。2名孤独症诊断儿童及2名不典型孤独症诊断儿童不再符合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疾病严重程度转归为显著好转、好转、无变化、加重者分别为4人(15.4%)、4人(15.4%)、15人(57.7%)、2人(7.7%),1名儿童转归无法确定。随访确诊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中,90.9%伴有精神发育迟滞,76.2%伴有感觉统合失调,52.4%伴有过度活动,18.2%伴有肢体残疾,18.2%伴有癫痫。患儿既往康复治疗明显不足,教育安置有限。结论:多数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近期预后不良,少数患儿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轻型孤独症患儿行为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孤独症是以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其中轻型患儿占有相当的比例[1] 。因病因尚不清楚 ,因此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手段 ,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表现。而轻型孤独症患儿由于症状较轻或不典型 ,因此增加了临床诊断的困难 ,易被漏诊或误诊而使患儿失去获得早期干预的机会。目前国内有关孤独症的研究主要限于典型孤独症患儿 ,而有关轻型患儿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对轻型孤独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行为特征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轻型孤独症患儿的正确诊断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Secretin is a peptide hormone that stimulates pancreatic secretion. After recent publicity about a child with autism whose condition markedly improved after a single dose of secretin, thousands of children with autistic disorders may have received secretin injection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a single intravenous dose of synthetic human secretin in 60 children (age, 3 to 14 years) with autism or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The childre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reatment with a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synthetic human secretin (0.4 microg per kilogram of body weight) or saline placebo. We used standardized behavioral measure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features of autism, including the 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impairment at base line and over the course of a four-week perio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60 children, 4 could not be evaluated - 2 received secretin outside the study, and 2 did not return for follow-up. Thus, 56 children (28 in each group) completed the study. As compared with placebo, secretin treatment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any of the outcome measures. Among the children in the secretin group, the mean total score on the 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t base line was 59.0 (range of possible values, 0 to 158, with a larger value corresponding to greater impairment), and among those in the placebo group it was 63.2. The mean decreases in scores over the four-week period were 8.9 in the secretin group and 17.8 in the placebo group (mean difference, -8.9;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19.4 to 1.6; P=0.11). None of the children had treatment-limiting adverse effects. After they were told the results, 69 percent of the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in this study said they remained interested in secretin as a treatment for their children. CONCLUSIONS: A single dose of synthetic human secretin is not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utism or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相似文献   

15.
吕静  贺媛  平兴团 《医学信息》2019,(11):113-115
目的 探讨听觉统合训练改善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孤独症儿童的治疗途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有情绪行为的120例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听觉统合训练。采用孤独症谱系及相关发育障碍儿童评估用心理教育量表(C-PEP3)和中残联编制的《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儿情绪行为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EP3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C-PEP3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康复训练配合听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提高临床疗效,矫正患儿听觉系统,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情绪失调以及行为紊乱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天津市1.5~3岁孤独症患者早期行为特征,为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天津市9个区县抽取1.5~3岁儿童8006名,采用儿童行为发育调查表进行筛查。用DSM-IV诊断标准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对筛出的432名可疑孤独症儿童进行诊断并评估症状程度,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分析其行为障碍特征。运用上述量表对21例已确诊的孤独症儿童、84名可疑阳性儿童、84名正常儿童的早期行为表现进行比较。结果:孤独症儿童和可疑性儿童在语言能力异常、无食指指灯、无假扮游戏行为、不会正常玩玩具、孩子与人无目光接触等9个项目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儿童(如,无食指指灯,71.4%、54.8%vs.14.3%,P0.05);孤独症儿童在对所指物品无注意、孩子与人无目光接触、语言能力异常、不能接受简单指令、不用语言表达需要5个项目检出率高于可疑阳性组(如,对所指物品无注意,38.1%vs.2.4%,P0.05)。ABC量表评定结果表明重度孤独症儿童(CARS总分≥36分)在感觉和躯体功能上得分均高于轻中度孤独症儿童[(8.00±3.30)vs.(5.15±2.58),(12.00±6.12)vs.(6.15±3.26);均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在婴幼儿期即出现明显发育、行为障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公立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的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广州市5区1市21所公立幼儿园2~6岁儿童7500人,使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儿童生长发育问卷和教师提名策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ASDs儿童的初筛,继而对可疑者进行现场观察、评估和诊断,统计和分析ASDs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本样本ASDs的患病率75.4/10 000(95%CI53.8/10 000~97.0/10 000),其中孤独症29.5/10 000(95%CI16.1/10 000~43.1/10 000),高功能孤独症占16.7%,Asperger综合征为41.0/10 000(95%CI25.0/10 000~57.0/10 000),其他未加标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非典型孤独症)为4.9/10 000(95%CI0/10 000~10.6/10 000),男女比例为6.6∶1;(2)教师提名策略对ASDs儿童初步筛查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1.1%,Youden指数为0.867;(3)ASDs组父亲生育年龄在30~34岁以及35岁以上、母亲生育年龄在25~29岁和30~34岁、母亲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研究生以上以及母孕期情绪波动所占比例较非ASDs组大(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示男性儿童、父亲年龄≥35岁和母孕期情绪波动为ASDs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幼儿园接受主流教育的学龄前儿童ASDs患病率与国外报道相当,教师提名策略显示出客观性强、准确度高和效率高等优点,可推广使用,分析出的相关因素可以为孕期保健和教育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并且已在体内外实验中得到证实。临床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脑出血患者45例按照入院单双日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10~18 d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治疗组通过介入途径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及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获12个月随访。两组治疗后1,3,6,12个月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有协同并弥补其不足的优点,通过颅脑MRI检查及各项相关生化检查表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提示来源于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无特殊不良反应,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可达到功能恢复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We examined autistic behavior in a cross-sectional sample of 179 children with fragile X syndrome (FXS) and a longitudinal subset of 116 children using the 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 (CARS) to (a) determine a prevalence of autistic behavior in FXS, (b) examine the stability of autistic ratings over time, and (c) ass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 (FMRP) and autistic behavior. Approximately 21% of the sample of 129 children (25.9% of boys) scored at or above the cutoff for autism. CARS scores increased slowly, yet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and low levels of FMRP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ean levels of autistic behavior as measured by the C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