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方便、无痛、安全、有效并可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但二者在临床应用时各有优劣,就二种置管方式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日—2012年1  相似文献   

2.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祥 《西部医学》2007,19(3):377-378
目的了解锁骨下静脉置管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 ICC)的特点,为其在重症监护病房(1CU)内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将需静脉置管患者分为A组(锁骨下静脉置管)和B组(PICC),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及液体流速。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锁骨下静脉置管可出现动脉损伤和气胸,置管成功率及留管时间相近,但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休克和/或全身水肿患者置管成功率高于PICC且最大平均流速快。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能确保迅速扩容,在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有重要意义;PICC可避免气胸和动脉损伤,能保证常规治疗液体的每日入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对112例患者经右侧锁骨上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记录穿刺所需时间、留管时间、并发症等情况,并经X线拍片、彩色超声波检查中心静脉导管所在位置。结果:本组l12例经右侧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成功107例(96%)。近期并发症7例发生局部血肿(其中穿破动脉5例),经压迫止血后无异常。未发生穿破胸膜、空气栓塞、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机对28例患者行X线拍片检查,对ll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心静脉导管位置,导管均在上腔静脉内且导管无打折盘绕,导管尖端均在上腔静脉内未进入右心房。结论: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为进针解剖标志的锁骨上路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解剖标志易于确定,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李涛  刘亚玲  谢建琴 《医学争鸣》2009,(21):2274-2274
1临床资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06-12/2008-07拟行各类大型手术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734(男416,女318)例,年龄10mo~86岁.随机分为3组:A(颈内静脉组,n=346);B(锁骨下静脉内1/3界点组,n=267);C(锁骨下静脉中点组,n=121).中心静脉导管采用国产佛山公司生产的三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体位采用右侧穿刺法,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肩下垫一小枕,使头低20°~25°左右,头向左侧旋转,暴露穿刺点,严格按常规方法定点定位.A组穿刺部位取胸锁乳突肌中点外侧缘或稍上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与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CVC)的利弊。[方法]将100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CVC组和PICC组,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操作时间、置管时患者的疼痛程度、置管后患者的舒适度、持续输液治疗24h以上的使用率以及科研组成员掌握两项技术的速度等。[结果]PICC组总置管成功率和1次置管成功率比CVC组高(P<0.01);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8%,CVC组28%(P<0.01);穿刺操作时间PICC组平均11±2.56min,CVC组平均32±3.28min(P<0.01);穿刺时疼痛度PICC组低于CVC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导管穿刺简单易行,护士易于掌握,并发症轻微,患者痛苦小,不限制患者活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Ambesh操作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内静脉阻塞法(Ambesh操作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防止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价值。方法采用Ambesh操作法对63例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常规操作组80例及Ambesh研究组97例病例作比较,研究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为4.8%,常规组为16.3%,Ambesh研究组为0。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4)而与Ambesh研究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9)。结论Ambesh操作法可有效减少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多方面了解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相对应的护理。结果:9例锁骨下静脉留置5 ̄183d,平均31d,由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9例症状均能缓解,为抢救病人及监测治疗提供了通道保障。结论:提示穿刺前对病人充分评估,穿刺后精心护理、密切观察及详细指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310例有PICC置管适应证的患者,分为超声组122例和对照组188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法进行P1CC置管,并定期超声检测血栓并发症;对照组采用盲插的方法进行PICC置管,仅当出现症状时,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组中,一次穿刺成功118例(96.72%),总体成功率100%。对照组中,一次穿刺成功132例(70.21%),总体成功率94.68%。超声组的穿刺时间为2.7±1.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1.7 min(P<0.05)。血栓导致拔管超声组0例,对照组5例。结论超声检查提高了PICC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并可早期发现血栓,便于早治疗,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常需快速输血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静脉高营养、输入高浓度或刺激性药物,均需要建立深静脉通道才能满足需要.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512例危重患者进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现将相关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荣  王静 《重庆医学》2007,36(3):251-252
目的 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 观察两种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特点、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液体流速.结果 PICC组成功率95.4%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成功率9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平均操作时间分别11、 2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4%、1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ICC组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1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下静脉置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结论 两组置管比较各有优缺点,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互补使用.PICC更适合癌症患者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肿瘤,反复多次静脉化疗已成为临床抗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提倡的小剂量5-Fu持续滴注48 h维持,已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与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胃肠道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80名胃肠道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46人),另一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34人),比较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和经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操作时间、并发症及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舒适度优于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0.01,P<0.05,P<0.01).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是建立静脉通路,预防静脉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测定中心静脉压,深静脉高营养,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及时给药,补充液体及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笔者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200余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应用解剖 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外侧缘,成  相似文献   

15.
580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提高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安全性,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580例次急诊和住院病人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研究相关的并发症和技术问题。【结果】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75%,其中,气胸、血气胸11例(1.89%),误穿动脉6例(1.03%)。死亡3例(0.51%)。【结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并发症是致命的,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CVC)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操作时间及并发症。方法分别观察PICC患者34例和CVC患者30例的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结果PICC组一次成功率为91.2%,CVC组为86.7%,P〉0.05;PICC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2min,CVC组为24min,P〈0.01;PICC组并发症14.7%,CVC组并发症为36.7%,P〈0.05。结论2组比较,一次置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ICC具有节省时间、并发症低、病人痛苦时间短等优点,满足需长期输液治疗患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在置管及使用情况中的优缺点。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对照研究,438例需紧急血液透析患者中先后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342例,颈内静脉置管96例。观察对比两种置管途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锁骨下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1%,颈内静脉93%,两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率为5.9%,颈内静脉5.6%,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平均58.5d,明显长于颈内静脉置管35.4d(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导丝未入上腔静脉8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0例;静脉回流不畅在锁骨下静脉置管11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感染及脱管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置管。结论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应根据术者穿刺技能的熟练程度、患者的要求而定,两者各有其优劣。欲在右上肢造瘘时严禁在右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86例患者随机分为HCC组(A组)136例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B组)150例,分别观察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并发症中,误穿动脉、皮下气肿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24,0.000)。因并发症导致弃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PICC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轻微,可以在老年肿瘤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置管作为临床长期建立静脉通道的一项重要的方法 ,已被广泛应用。我院自 1 997年 5月开始应用经皮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用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和保留输液 ,已开展 4 0 0余例 ,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4 1 1例患者 ,均为住院病人 ,年龄 2 0~81岁 ,平均年龄 5 7± 2 .1 5 ;其中男性 2 79例 ,女性 1 32例。穿刺部位 :采用右侧锁骨下静脉 4 0 2例 ,左侧 9例。全部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1 .2 材料 :采用美国ARROW公司的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自制锁骨下静脉穿刺包 :治疗巾 1条 ,孔巾 1条 ,无菌手套 1付 ,剪刀 1…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进行诊治的重要于段之一,静脉输液方法在不断地更新改进,包括外周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以及留置针静脉穿刺输液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在恶性肿瘤病人内科治疗中,因可避免化疗药物的强刺激性和反复穿刺而造成的外周浅静脉严重损伤甚至不可逆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肿瘤治疗能顺利进行。通过实践和观察,证明锁骨下静脉置管可以为肿瘤化疗的病人建立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