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自制的肾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在20只新西兰兔,研究了生脉注射液在肾缺血再灌流操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肾缺血再灌流24小时后,单纯缺血再灌流组动物血尿素氮和肌酐较缺血前显著升高;生脉防治组血尿素氮较缺血前显著升高,但肌酐无显著变化;在再灌流2小时和24小时,血中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单纯缺血再灌流组较缺血前呈升高趋势,生脉防治组呈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再灌流24小时肾组织中LPO含量,生脉防治组较单纯缺血再灌流组肾脏呈严重坏死改变,生脉防治组仅有轻度变性。结果揭示:生脉注射液具有减轻兔肾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超声检查已经成为了肾移植后的常规检查及监测方法。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后监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61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其中移植肾正常组35例,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慢性排斥反应组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探查,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观察移植肾的观察移植肾结构、血流灌注情况,测量各级血管的血流参数。 结果与结论:急性排斥反应组移植肾较功能正常组明显肿大,彩色多普勒显像、多普勒能量图显示肾实质血流信号减少,舒张期明显,各级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明显增高;慢性排斥反应组移植肾体积较功能正常组明显减小,彩色多普勒显像、多普勒能量图显示肾动脉内径明显缩小,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明显升高。提示,应用超声能早期无创的观察移植肾的血流灌注情况,测量移植肾各级血管的血流参数能敏感的反应移植肾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3.
背景:肾缺血/再灌注诱导产生大量活性氧,导致核因子κB的活化。激活的核因子κB通过调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生成,进而导致一氧化氮的大量产生和触发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对肾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组织中核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caspase-3和细胞凋亡指数的作用。 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组通过右侧肾切除+左肾动脉夹闭 45 min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组于实验前30 min尾静脉注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 (100 mg/kg)。假手术组不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 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再灌注后肾组织核因子κB表达水平、血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一氧化氮表达水平、caspase-3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增加(P < 0.05);而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组大鼠再灌注后以上指标均好转。说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肾组织结构损伤和细胞凋亡,且与核因子κB引起的一氧化氮高表达有关;应用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可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发挥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对于一些药物研究,小鼠是理想的造模工具,但由于小鼠耐受性相对较差,肾脏及肾蒂小且难于寻找,容易增加实验误差,导致造模失败。 目的:探讨BALB/c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评价肾脏缺血时间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采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蒂的方法建立雄性BALB/c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肾缺血时间不同分为    0 min组(对照组)、30 min组、35 min组、45 min组,肾再灌注后24 h观察肾功能和肾脏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比较不同的肾脏缺血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观察45 min组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生存率。 结果与结论:模型成功率95.9%,与对照组相比,肾缺血30 min组、35 min组和45 min组再灌注后24 h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肾脏病理组织学评分均升高,肾缺血45 min组生存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提示,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蒂的方法可制备稳定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小鼠肾缺血35~45 min是造模较为理想的肾缺血时间,所得模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研究发现姜黄素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目的: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姜黄素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姜黄素预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姜黄素组、缺血后处理组以及联合处理组。肾脏再灌注24 h后,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肾组织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肌酐、尿素氮均升高(P < 0.05)。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缺血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的肌酐、尿素氮值在再灌注24 h后均下降(P < 0.05)。与姜黄素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比较,联合处理组的肌酐更低(P <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缺血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与姜黄素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比较,联合处理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肾小管损伤明显;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缺血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肾小管损伤减轻明显,与姜黄素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比较,联合处理组损伤更轻。说明示姜黄素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更好的保护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  相似文献   

6.
背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较敏感地反映移植肾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随时观察移植肾的成活情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由第一作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移植肾,术后并发症”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检索1999-01/2010-12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肾中并发症应用效果的文章,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便、迅速、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已成为肾移植后临床观察治疗效果的首选监测手段。它能客观、动态显示移植肾形态结构及其内部的血流分布,血流频谱形态、流速、舒张期血流方向和血流指数变化,及时发现移植肾各种并发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避免移植肾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7.
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左卡尼汀治疗组(n=24),组内再分为假手术组及再灌注1、6、12h组。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和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的BUN、Scr再灌注6h后开始与假手术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1);治疗组再灌注12h的BUN和再灌注6、12h的Scr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5和P〈0.01),但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再灌注12h后SOD活力显著高于(P〈0.01),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且病理损伤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左卡尼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SOD活性,降低肾脏过氧化程度从而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清及脑脊液生化成分变化,初步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的影响。 方法: 2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检测和比较血清和脑脊液中肌酐(Cr)、尿素氮(UN)、Na+ 、Ca2+、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含量及脑组织总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 结果: 在肾缺血再灌注后24 h,IR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UN、Cr和N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明显低于对照组;IR组血清Ca2+显著低于(P<0.05)、而脑脊液中Ca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R组脑组织中NO2-/NO3-含量和NOS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影响血清成分,而且还可引起脑生化的改变;NO可能参与了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I2(PGI2)对兔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钳夹肾动脉的方法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和PGI2+IR(PGI2)组。运用微循环显微镜自动摄像分析系统,于肾缺血6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时动态观察肠系膜微循环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①缺血期和再灌注期IR组的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减小,血流速度明显减慢,白细胞粘附聚集、白微栓及管周出血增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②5-40 ng·kg-1·min-1PGI2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其中在10 ng·kg-1·min-1PGI2组,微血管管径和流速、白细胞粘附、白微栓、管周出血及上述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IR组比较显著差异(P<0.01或P<0.05),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微血管管径明显增大(P<0.01),而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肾IR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异常,PGI2对其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以10 ng·kg-1·min-1PGI2为最佳有效预防剂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肾脏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对小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VEGFR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即分为5组:假手术组( Sham组)﹑缺血再灌注0﹑6、12﹑24 h组( IR 0 h组﹑IR 6 h组﹑IR 12 h组﹑IR 24 h组),每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用无创性动脉夹夹闭左侧肾带,置于32℃温箱后1 h松开血管夹,随后切除右肾。 Sham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左侧肾蒂。再灌注0﹑6﹑12﹑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肾脏及小鼠外周血标本。测定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 PAS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 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较,再灌注0 h时小鼠血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升高,但缺血再灌注6﹑12﹑24 h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呈显著性上升。 IR各组肾组织病理损伤也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坏死,蛋白管型形成,刷状缘脱落。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进展, VEGFR-3蛋白表达量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VEGFR3主要分布在肾脏皮质髓质交界处的肾小管。结论 VEGFR3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表达量上升,且表达部位主要分布于肾脏皮髓质交界处的肾小管,因此VEGFR3可能参与调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对缺血再灌注(I/R)家兔肾皮质血流量的影响,探讨IPo的肾保护作用。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I/R组,IPo组,每组8只,均用3%戊巴比妥钠麻醉。I/R组采用结扎并切除右肾,分离并夹闭左肾动脉45min,再灌注60min制备肾I/R模型;S组麻醉后开腹,切除右肾,分离左肾及动脉;IPo组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脉45min后,再灌1min,缺血1min,反复4次,再全面恢复血流灌注60min;各组取股动脉血液用去蛋白终点法测定血浆肌酐(Cr)含量,二乙酰-肟显色法测定血尿素氮(BUN)含量;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观测肾皮质血流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血浆Cr和BUN浓度升高(P<0.05),肾皮质血流量显著降低(P<0.05)。与I/R组相比,IPo组血浆Cr和BUN浓度降低(P<0.05),肾皮质血流量升高(P<0.05)。结论:IPo可以增加I/R后肾脏皮质的血液灌流量,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IL-13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时IL-1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IL-13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时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57只,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缺血组:(I)缺血再灌注组(I/R);治疗对照组-1(C-1);治疗对照组-2(C-2);治疗组-1(T-1)和治疗组-2(T-2)。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45min再灌注24h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分别于阻断血流前、后分别从双侧肾动脉开口注射入1.5μg/50gbw鼠重组白细胞介素13(rmIL-13);检测各组大鼠IL-1β血清水平和肾脏表达,以及肾功能和肾脏病理。结果:(1)治疗组肾脏IL-1β基因(TtoC:P<0.01)和蛋白表达(T-1toC-1:P<0.01;T-2toC-2:P<0.05)明显减少,血清IL-1β水平明显下降;(2)肾功能障碍和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评分减少(C-1toT-1:45.20±8.64to21.05±8.82,P<0.01;C-2toT-2:42.25±11.15to23.25±7.31,P<0.01);(3)血清IL-1β水平与BUN、Cr成正相关(r=0.708,P<0.01;r=0.770,P<0.01)。结论:IL-13能有效地抑制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L-1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晚期缺血预适应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适应组(IPC)。采用夹闭双侧肾蒂30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缺血预适应组4 d前给予肾脏15 min预缺血。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后不同时点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组织形态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分析HIF-1α在肾组织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葡萄糖转运子-1(Glut-1)的mRNA表达。结果: 再灌注24 h后,IPC组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较IR组显著减轻,Scr、BUN水平以及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下降。IPC组的HIF-1α核内表达显著高于IR组,且HIF-1下游靶基因VEGF和Glut-1的mRNA表达亦显著增加。结论: 晚期缺血预适应能够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的形态和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低氧诱导因子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在异丙酚减轻大鼠肝冷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肝冷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异丙酚组(Pro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右侧股静脉给予异丙酚20 mg·kg~(-1)·h~(-1)持续泵注30 min;JAK2抑制剂AG490组(AG490组),于建立模型前30 min腹腔注射AG490 10 mg/kg。再灌注6 h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样和肾组织标本,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检测p-JAK2、p-STAT_1和p-STAT_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血清的Cr和BUN浓度、肾组织的MDA含量、肾小管损伤评分及AI均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p-JAK2、p-STAT_1和p-STAT_3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I/R组相比,Pro组和AG490组的血清BUN和Cr浓度、肾组织的MDA含量、AI和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p-JAK2、p-STAT_1和p-STAT_3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异丙酚可减轻肝冷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脏不同部位P5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KI组及P53抑制剂pifithrin-alpha(PFT-α)组,每组6只。采用双侧肾蒂夹闭45 min后松开动脉夹的方法建立小鼠AKI模型,PFT-α组于建模前5 min腹腔注射PFT-α  2.2 mg/kg,并于建模后48 h采血检测尿素氮和肌酐,取肾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P53蛋白含量,免疫荧光法确定肾脏不同部位P53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caspase-3及Bcl-2蛋白水平 。结果:(1)PFT-α组和AKI组小鼠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PFT-α组与AKI组比较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肾组织细胞形态完整,排列整齐,无明显病理改变,AKI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脱落、空泡及滴状变性,皮髓质间有明显淤血带;PFT-α组肾小管上皮部分刷状缘脱落消失,空泡及滴状变性减轻,皮髓质间无明显淤血带;(2)假手术组小鼠肾脏有少量P53表达且未检测到凋亡细胞,而AKI组小鼠缺血再灌注48 h后P53蛋白水平及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5),并且均主要定位在肾皮质,PFT-α组较AKI组小鼠肾脏P53蛋白含量及凋亡细胞指数均减少(P<0.05);(3)与假手术组相比,AKI组小鼠肾脏TNFR蛋白及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Bcl-2蛋白水平下降(P<0.05),PFT-α组较AKI组小鼠肾脏TNFR蛋白及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急性肾损伤时,肾组织P53表达增加,主要定位于皮质,通过调控凋亡蛋白Bcl-2和TNFR的水平,促进caspase-3的释放,从而介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粘膜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复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分光光度计生化测定方法检测肠粘膜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的改变。 结果: 肠粘膜MDA含量于再灌注2 h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再灌注4 h较假手术组高116%(P<0.05),24 h较前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GSH含量于再灌注2 h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再灌注4 h低至假手术组的40%(P<0.01),12 h恢复;肠粘膜CAT、SOD和GSH-Px活性未见明显改变;GST活性于再灌注2 h较假手术组低39%,再灌注4 h达最低,较假手术组低43%(P<0.05),12 h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血清ALT、AST、 BUN及Cr于再灌注2 h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再灌注4 h分别较假手术组高208%、100%、103%、41%(P<0.01),24 h基本恢复。 结论: 肠缺血45 min再灌注使肠粘膜GSH含量和GS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并造成肝肾功能的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钙卫蛋白(CALP)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5只。各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 h、12h、24 h、48 h和72 h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AL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CALP、Toll样受体4(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RI组大鼠肾脏呈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损伤,伴炎细胞浸润。血清BUN、SCr、CALP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含量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CALP、TLR4和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在IRI组呈高表达,在各时点各因子的表达与sham组相比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肾脏IRI大鼠的血清CALP、TNF-α和IL-6水平升高,CALP、TLR4和NF-κB p65在肾组织中表达增强。CALP在大鼠肾脏IRI的炎症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Notch通路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和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干预组(DAPT组)。分别于再灌注6 h、12 h、24 h、48 h、72 h时点观察各组肾脏病理改变,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水平,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肾脏Notch1、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IRI组,呈现不同程度的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损伤为主的肾脏病理改变,BUN、Scr及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含量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而在DAPT干预组,在各时点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BUN、Scr和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IRI组(P<0.05)。Notch1、TLR4和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在sham组仅有微量表达,在IRI组则有高表达,在各时点表达与sham组相比均显著增强(P<0.05),而在DAPT组,各因子的表达水平在各时点均较IRI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大鼠肾脏IRI出现显著的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升高,Notch1、TLR4及NF-κB p65在肾组织中表达增强;而DAPT可通过抑制Notch1活化和TLR4/NF-κB通路,抑制TLR4所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颗粒对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模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结合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制备CRS模型,根据实验需要分为6组:2周假手术(2w sham)组、2周模型(2w CRS)组、2周药物(2w CRS-Q)组、4周假手术(4w sham)组、4周模型(4w CRS)组和4周药物(4w CRS-Q)组,2周和4周药物组分别给予芪苈强心颗粒(4 g·kg~(-1)·d~(-1))灌胃治疗2周和4周。ELISA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尿微量白蛋白(UMA)含量;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Cre)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中Ang Ⅱ、Bcl-2和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结果:与sham组比较,2w CRS和4w CRS组大鼠血清Cys-C、血清Cre、血浆Ang Ⅱ、UMA和尿NGAL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中Bax和Ang 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肾组织损伤均严重,肾组织细胞凋亡均明显;与CRS组比较,2w CRS-Q和4w CRS-Q组大鼠血清Cys-C、血清Cre、血浆Ang Ⅱ、尿NGAL和UM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Bax和Ang 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肾组织损伤均有所改善,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苈强心颗粒可抑制CRS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 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