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婚姻状况及居住安排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探索影响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社会支持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社会支持策略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东莞市6个社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采用老年人社会支持评价量表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价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χ2检验、t检验及方差分析用于差异比较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用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回收1130份有效问卷(95.50%),平均年龄(78.85±9.04)岁,女性占72.2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6.70%,非丧偶非独居老年人占49.82%,丧偶且独居的占33.72%,丧偶非独居的占10.62%,非丧偶独居的占5.84%。丧偶独居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均分最低(P<0.05),丧偶老年人对正式社会支持的寻求更加主动,非正式社会支持也相对更好。多因素分析显示社区活动参与情况(β=7.17,P<0.05)、朋友支持(β=6.93,P<0.05)、其他支持(β=-4.55,P<0.05)是丧偶老年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弹性在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人际关系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方法 于2021年4—6月,采用自拟问卷、心理弹性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通过在线问卷对上海市不同级别综合医院204名与专科医院在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上海市204名医务人员的抑郁、焦虑、失眠得分分别为(7.20±2.51)、(6.62±2.80)和(4.90±5.05)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493、0.477,均P<0.01),与失眠呈负相关(r=-0.299,P<0.01),人际关系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与失眠呈正相关(r=-0.349、-0.318、0.363,均P<0.01),心理弹性与人际关系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66、0.445,均P<0.01),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559,P<0.01);心理弹性在抑郁、焦虑与社会支持、人际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显著(P<0.01),中介效应均占100%,...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在老年临终患者家庭功能对病人死亡质量的多重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老年人生命意义源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ICU护士版QODD-14量表对276例老年患者及其责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关系;采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1)老年临终患者死亡质量评分(62.52±8.67)分、家庭功能评分(7.54±1.14)分、社会支持评分(52.53±7.64)分、生命意义感评分(107.54±13.58)分;(2)老年临终患者死亡质量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均呈正相关(r=0.762、0.886、0.795,P<0.05);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均呈正相关(r=0.528、0.499,P<0.05);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呈正相关性(r=0.665,P<0.05);(3)社会支持的特定中介效应占20.22%,生命意义感的特定中介效应占17.06%,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的多重中介效应占6.54%。结论 家庭功能可以通过调节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两者关系及其他心理健康相关因素。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量表,社会支持量表(MOS-SSS)和自制问卷对辽宁省丹东和本溪两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81名老年人,其中男性178人(41.78%),女性248人(58.22%),GHQ-12量表检出阳性(总得分≥3)44人(11.5%),33.6%的老年人存在由于过分担心而失眠的健康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社会支持中的社会互动性合作支持(AOR=0.77,95%CI:0.59~0.99)、实际性支持(AOR=0.81,95%CI:0.67~0.98)以及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600~2000元,AOR=0.25,95%CI:0.06~0.96;2000元及以上,AOR=0.19,95%CI:0.05~0.73)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P<0.05);居住地为农村(AOR=3.31,95%CI:1.14~9.62)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河北省城乡老年人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6 173名≥60岁城乡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无心理症状者4 758人,占77.1%;轻度心理症状者1 257人,占20.4%;中重度心理症状者154人,占2.5%;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固定收入、子女关心程度和社会支持均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可能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31)、婚姻状况(OR=1.107)、文化程度(OR=0.921)、有无固定收入(OR=1.155)、子女关心程度(OR=1.317)及社会支持水平(OR=0.794)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河北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提高家庭及社会支持度是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特性,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分别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014年3至2016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综合性治疗的30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t=4.308,P<0.001);社会支持与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638,P<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要重视患者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自我感知老化在农村空巢老年人家庭支持与社会衰弱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会衰弱量表、家庭支持量表、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对河北省承德市471名农村空巢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进行分析,AMOS 26.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检验法对中介效应进行验证。结果 承德市农村空巢老年人社会衰弱得分为(2.02±1.58)分,家庭支持得分为(10.48±3.33)分,自我感知老化得分为(54.81±9.93)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感知老化与社会衰弱呈正相关(r=0.493,P<0.001),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r=-0.266,P<0.001);家庭支持与社会衰弱呈负相关(r=-0.464,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感知老化在农村空巢老年人家庭支持与社会衰弱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26.1%。结论 家庭支持可直接影响社会衰弱,又可以通过自我感知老化间接影响老年人社会衰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代际支持、社会网络、老化态度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使用代际支持量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老年抑郁量表以及老化态度问卷对合肥市8个社区的1 13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代际支持和社会网络类型均与老化态度有正向关联(r=0.112~0.179,P<0.01),向上代际支持与抑郁呈正相关(r=0.233,P<0.01),向下代际支持、双向情感支持、家庭网络和朋友网络与抑郁呈负相关(r=-0.340~-0.194,P<0.01)。老化态度在双向情感支持和家庭网络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18(95%CI:0.004~0.037)、-0.032(95%CI:-0.068~-0.010)。结论 双向情感支持和家庭网络不仅能直接改善老年人抑郁,还可通过老化态度改善其老年人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在潜水员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所起的作用.方法 296名潜水员完成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生活事件量表(LES)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 潜水员SCL-90低于全国常模(t=-2.772,P=0.006),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r=-0.284,P<0.01),与生活事件的相关不显著,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应激、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回归效应显著(B=-0.001,β=-4.802,t=-3.883,P<0.01).结论 潜水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社会支持在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向青  李荣  任利华  朱玉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314-3315,3317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4例食管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癌患者整体生命质量较差;食管癌患者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但对支持的利用度较低;社会支持总分与食管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呈正相关(r=0.482,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食管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应重视食管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增强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其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情况,探讨医务人员焦虑状况与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医务人员的基本信息、焦虑状况、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情况。  结果  被访医务人员的焦虑水平高于国内常模(37.23±12.59)(t=14.370,P<0.001);焦虑水平在职业、学历和工作年限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焦虑状态的医务人员三种量表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焦虑同客观支持(r=-0.098,P=0.051)、主观支持(r=-0.189,P<0.001)、社会支持的利用度(r=-0.164,P=0.001)、朋友支持(r=-0.356,P<0.001)、家庭支持(r=-0.330,P<0.001)、其他支持(r=-0.238,P<0.001)、积极应对(r=-0.282,P<0.001)呈负相关关系,同消极应对(r=0.385,P<0.001)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关注度,逐步提升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社会支持水平,打造更高质量的医务人员团队,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公立医院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大学生社会支持、环境、行为、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大学生的行为引导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简明量表(QOLCS-23),对25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⑴社会支持与环境、行为、心理两两呈显著正向相关;⑵行为在社会支持与环境和大学生心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所占比例为55.22%;⑶与生活行为相比,时间管理对大学生行为贡献更大(β=0.75,P<0.001)。结论:社会支持与环境可直接预测大学生心理,亦可通过行为间接影响其心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重视大学生对社会支持与环境的感受度和满足感,引导大学生构建良好行为,尤其要树立时间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3.
社会支持与医学生生命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医学生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56名医学本科生的生命质量及社会支持进行评定,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总体健康、活力和精神健康3个维度呈正相关(0.164≤r≤0.384,P〈0.05或P〈0.01),与其他维度不相关(P〉0.05);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对精神健康和活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0.204,β=0.388;β=0.168,β=0.699),主观支持对总体健康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0.321)。结论社会支持与医学生的生命质量有关,从而为如何提高医学生的生命质量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患者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调查2018年10月—2019年3月陕西省某部队附属医院急诊留观患者共120名,通过建立中介作用方程模型,检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结果随机抽取120名急诊留观住院患者,平均年龄(38±1.38)岁;男性68人,占56.7%;女性52人,占43.3%;学历主要集中在高中,占30.8%;心理健康测评阳性68人,占56.7%,阴性52人,占43.3%;急诊留观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均P0.05);心理健康测评阴性留观患者的主观支持及消极应对得分均高于阳性者;积极应对得分低于阳性者(P0.05);心理健康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均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482,P0.01),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0.520,P0.01);客观支持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11,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448,P0.01);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两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两个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良好,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结论心理健康对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都有预测作用,同时应注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和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资本、社区信任与老年人生命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12)、社会资本量表对73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社会资本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与躯体健康(PCS)相关系数为r=0.193(P0.05),与心理健康(MCS)的相关系数为r=0.205(P0.05)。家庭社会资本与社区信任呈正相关(r=0.33,P0.05)。社区信任与生命质量也呈正相关,与躯体健康(PCS)的相关系数为r=0.051(P0.05),与心理健康(MCS)的相关系数为r=0.12(P0.05)。社区信任在家庭社会资本与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社区信任对躯体健康(PCS)的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99%,社区信任对心理健康(MCS)的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1.7%。结论家庭社会资本可以直接对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产生影响,还能通过社区信任对生命质量起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医学生感恩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感恩问卷(GQ-6)、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PTM)、共情量表(IRI-C)、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对四所高校共278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感恩显著正向预测共情和亲社会行为(β=0.25,0.24;P<0.001);(2)共情在感恩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β=0.38,t=22.24,P<0.001);(3)感恩与共情的关系(即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β=0.05,t=3.23,P<0.01)。结论:感恩能直接预测亲社会行为,也能通过共情的中介作用影响亲社会行为,且中介作用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和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血糖自我监测行为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72例糖尿病患者中,以男性居多占59.9%,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居多占64.0%。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行为得分为(27.37±8.53)分;社会支持行为得分为(33.17±6.53)分;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行为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行为和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呈正相关关系,医护人员应给与个体化干预,以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改善其血糖自我监测行为,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探讨受欺负行为、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对干预初中生的欺负行为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对邵阳市946名七~八年级中学生进行受欺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的问卷测量.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受欺负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0.22,P<0.01),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与自杀意念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0.24,P值均<0.01);回归分析表明,受欺负对自杀意念有正向预测性(P<0.01),社会支持对自杀意念有负向预测性(P<0.01),朋友支持与受欺负的交互项对男、女生自杀意念均有负向预测性(β男=-0.10,P<0.05;β女=-0.11,P<0.01),家庭支持与受欺负的交互项对男生自杀意念有负向预测性(β=-0.11,P<0.05).结论 社会支持(特别是朋友支持)能有效缓解初中生受欺负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对于初中男生来说,家庭支持仍是其缓解受欺负压力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杭州市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及交互作用,为提高空巢老人生命质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杭州市2个城区和3个郊县的992名空巢老人进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ED-5Q)、社会支持量表(SSRS)以及老年抑郁量表(GDS-15)调查,分析不同特征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情况,根据各量表得分,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身心健康和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身体健康得分为(73. 41±13. 52)分,抑郁量表得分为(4. 11±1. 79)分;社会支持量表测得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为(28. 79±6. 66)分,客观支持为(6. 09±2. 59)分,主观支持为(15. 92±4. 00)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为(6. 78±2. 28)分,EQ-5D效用值为(0. 75±0. 13)分。已婚组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高于离婚组和丧偶/单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 462,P <0. 01);收入水平越高的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 329,P <0. 01);患有慢性病的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低于不患慢性病的空巢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919,P <0. 01);担心养老的空巢老人生命质量得分低于不担心养老的空巢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 78,P <0. 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客观支持(r=0. 141)、主观支持(r=0. 291)、支持利用度(r=0. 071)和社会支持总得分(r=0. 254)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抑郁得分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r=-0. 252)。结论得到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越多,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身心健康状况越好,空巢老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越优;减轻抑郁状况,有利于提高空巢老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探讨儿童期受忽视、社会支持与中职生自伤行为的关系,为减少中职生自伤行为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来自辽宁省5所中职院校学生814名,采用童年期被忽视问卷(CNS)、青少年自伤行为问卷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进行测量.使用回归分析和Bootstrap程序对社会支持在童年期受忽视与中职生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 中职生童年期受忽视总分和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442-0.195,P值均<0.01),而与自伤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41 ~0.419,P值均<0.01);社会支持总分与自伤行为呈负相关(r=-0.237,P<0.01).儿童期受忽视对中职生自伤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18,P<0.01);社会支持在儿童期受忽视与自伤行为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41%.结论 中职生社会支持在儿童期受忽视与自伤行为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