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IBS也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其发病率相当高,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治疗困难,因而被逐渐引起重视,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IB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但造成这些变化的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遗传(基因)和环境(如社会压力)等因素造成中枢神经和肠神经丛的调节失衡,从而导致肠运动力和感觉异常,引起症状。IBS还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也从多方面开展,提出不同观点,如肠道动力和肠道平滑肌功能障碍、内脏感觉异常、脑-肠轴学说、精神心理因素、消化道激素及全肠道感染等。本文对上述几种观点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综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亦无理想的治疗方案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药物为主 ,但疗效不一。我们对近 3年来 10 6例IBS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 6例患者均符合罗马Ⅱ标准[1] ,其中男 32例 ,女 74例 ,年龄2 7~ 6 8岁 ,平均 35 5岁 ,文化程度小学32例 ,中学 2 3例 ,中专 2 1例 ,大专及以上 30例。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腹泻或便秘及不同程度的身心异常等。1 2 方法1 2 1 心身治疗 :包括心理辅导、介绍医学知识、解释病情、调节饮食结构等 ;1 2 2 药物治疗 :(1)莫沙必…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指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改变、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方法 熟悉本病的分型、病因,特别是发病机制.结论 对本病的临床治疗、心理和行为对(IBS)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改变、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熟悉本病的分型、病因,特别是发病机制,对本病的临床治疗、心理和行为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disease,IBS)是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胃肠功能性疾病。本征十分常见,西方国家成人的IBS的发病率为10%~15%,我国1996年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人群患病率为7%,其中有20%患者频繁就诊。IBS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经各种检查结果正常可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有关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数认为各种因素造成中枢神经和肠神经丛的调节失衡,从而导致肠运动和感觉异常,引起症状。传统的治疗主要是缓解排便习惯的改变出现的症状,效果不甚理想。故而明确其发病机制成为治疗IBS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IBS的发病机制。1流行病学有统计资料表明:IBS患者中,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2倍,青壮年居多。患病率在各年龄段、职业及城乡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以腹泻为主型最常见,占74.1%。消化门诊患者中IBS患者约占10%。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调查发现,IBS发病有季节性,春季高发。2病因及发病机制2.1概述目前还未曾发现IBS与何种病原体相关[1]。由于本征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本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地...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种心身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多由情志失调而诱发或加重.运用<灵枢·师传>中的4个方法"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中医理论基础,与现代心理学、现代护理学相结合,在对20例IB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说明IBS的治疗与精神心理因素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和敏感性,对IBS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在IBS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I syndrome,IBS)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但缺乏特异性的形态学、生化和感染性原因的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无器质性疾病(形态学及生化代谢等异常)的证据.其病因未明,目前认为,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一肠轴的异常、精神因素等与之相关,其中内脏器官的敏感性异常(即易感性增高)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IBS虽然不危及生命,但是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临床实践估计,IBS患者占消化内科门诊量的1/4~1/3,人群患病率为7.1%~13.6%,多见于18~30岁,男女比例约为1:2.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排便行为异常、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肠功能障碍综合征,近年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及分析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56.3%,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显效率为43.8%,总有效率为68.8%.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成金玲  丰义宽 《医学综述》2009,15(9):1370-137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遗传(基因)和环境(如社会压力)等因素造成中枢神经和肠神经丛的调节失衡,从而导致胃肠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引起症状。IBS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功能性疾病,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已从多方面开展,并提出不同观点,如遗传因素、胃肠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炎症和免疫因素、消化道激素及心理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道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无器质性病变且无生化指标异常。潘国宗等…用整群、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常住人151中18-70a的2486人进行问卷调查作为初筛,了解按Manning标准加以补充(含便秘)及按罗马标准判断的有症状人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为功能性疾病,因此,除必要的药物治疗外,通过实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改善生活环境、饮食护理、局部保暖、培养良好排便习惯等护理措施,可使疗效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BS)作为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以腹痛伴有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点。IB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IBS诊断和分型标准的改变,IBS流行病学、临床特征、重叠特点、亚型分类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罗马Ⅲ标准被广泛应用,研究发现,罗马Ⅲ标准对IBS症状和分型方法的表述欠清晰,临床实践中易形成不同的理解,影响IBS诊断和分型的准确性。罗马Ⅳ诊断标准的问世是功能性胃肠病领域的一个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冰冰  邹娥 《北京医学》2004,26(3):207-20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的生物学标志[1].IBS最早于1820年由Powell报道,而后曾使用过多种术语,如结肠过敏、黏膜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等.  相似文献   

16.
颜君  朱高莉 《医学综述》2013,19(7):1272-127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与生物生理心理等有关的综合征,多见于女性,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因其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高,症状顽固,治疗花费巨大,住院病例逐年增加,已引起广泛重视,IB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肠道的传输改变、内脏敏感性增加、神经免疫机制、精神心理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随着人们对心身疾病的认识,精神心理因素在IBS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阐述IBS的概念、诊断及发病机制,为IBS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占普通人群的 1 1 .6 %~ 2 2 .0 % ,主要症状是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与其相关的腹痛、腹胀等。I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 ,可能和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过敏、结肠分泌和吸收改变、胃肠激素变化、精神心理因素、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等因素有关。IBS的病理生理 ,国内外有很多研究 ,其中肥大细胞起重要作用。1 肥大细胞在IB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 .1 粘膜内肥大细胞数量增多Hiatt和Katz早在 1 96 2年就在IBS患者的肌间神经丛中发现了肥大细胞[1] 。Weston等…  相似文献   

18.
胃肠激素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宏伟 《浙江医学》2000,22(3):191-192,F003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功能紊乱性疾病之一 ,其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胀及排便习惯改变等。目前对该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认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 ,中枢神经系统对肠神经系统的调整失常 ,胃肠道激素的变化以及局部神经、肌肉各种受体改变 ,可引起肠道运动功能紊乱或粘膜感受器阈值下降 ,从而引发IBS的诸多症状[1]。本文就胃肠激素在IBS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缩胆囊素可以加强肠道的收缩活动。为研究缩胆囊素对IBS患者的影响 ,Harvey等[1]给20例患者 (各型均有 )静脉注射外源性缩胆囊素 ,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复杂、机制不明,但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调控精神心理因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实践证明,加强心理护理,积极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调动患者的能动性,是促进该病康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