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研究表明,颈椎一体化前路钢板融合器比现行钢板和融合器具有更多理论上的优势。但是目前有关其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无文献报道。 目的:观察与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采集6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分为5组进行测试,即正常组、椎间盘摘除组、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组、CBK融合器固定组及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以C5~6椎间隙为观察对象,进行生物力学实验。 结果与结论:颈椎间盘摘除后,颈椎在各个方向运动加大,刚度及强度等生物力学数值减小,脊柱失稳。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后其强度增加24%,椎体应变减小31%,刚度增加14.3%,位移减小15%(P < 0.05),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对颈椎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说明它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CBK融合器固定后抗后伸及旋转作用相对较小,同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载荷强度和应变过大,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其强度增加27%,椎体应变减小38%,刚度增加17%,位移减小17% (P < 0.05),颈椎刚度增大且邻近椎节的运动有增大趋势,将引起力学性能的改变。提示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结合了颈椎前路钢板和融合器生物力学方面的优点,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对腰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新型CAD方法精确建立腰椎L4~5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构建正常模型、退变模型、髓核摘除模型和疤痕长入模型分别模拟正常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髓核摘除后即刻和术后中长期时的椎间盘;并比较其生物力学特征。 结果 (1)髓核摘除模型的刚度较退变模型减小,但较正常模型提高; (2)疤痕长入模型腰椎节段刚度大幅回升并超过退变模型;(3)髓核摘除后即刻小关节突接触力减小,而疤痕长入模型则表现为小关节突接触力增加。 结论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即刻对腰椎稳定性和后部结构应力影响较小,而髓核摘除中长期后则可有腰椎运动节段变硬和关节突的应力增加。  相似文献   

3.
分析髓核摘除和后部结构切除对腰椎节段压缩,剪切刚度,扭转强度和刚度影响的即刻效应。8具新鲜青年男性尸体的腰骶椎标本(L1-S1)制成24个脊柱功能单位(FSU),随机分为3组,其中一组行全椎弓切除,一组行椎间盘髓核摘除,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对标本先行上下方向的压缩,前后和左右方向的剪切刚度测试,后行扭转刚度和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髓核摘除和椎弓切除后,-腰椎节段的压缩,剪切和扭转刚度及扭转强度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髓核摘除后腰椎的左右剪切刚度和扭转刚度有显著性下降(p<0.05),扭转强度的减少有非常显著性(p<0.01);椎弓切除后腰椎的左右剪切刚度和扭转刚度下降有显著性(p<0.05),压缩刚度,前后剪切刚度,扭转强度的改变有非常显著性(p<0.01)。髓核摘除和椎弓切除后,扭转破坏形式中椎间盘撕裂增加。  相似文献   

4.
背景:对于椎间盘退变的原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炎症递质、蛋白质酶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比较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及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手术切除退变椎间盘组织68例(病变组),腰椎爆裂骨折正常椎间盘组织10例(对照组),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并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可见纤维环和髓核结构,腰椎间盘髓核的软骨细胞表现为不规则的软骨陷窝,病变组细胞增殖明显,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髓核细胞胞质呈空泡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病变组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3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ELISA检测病变组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者具有正相关性(r=0.643 0,P < 0.01)。  相似文献   

5.
背景:临床上通过一定的方法可减少突出椎间盘内容、降低椎间盘内压的效果,使已突出的间盘组织还纳或复位。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物髓核治疗前后大小的变化情况。 方法:随机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数字抽签法均分为头针组、整脊组、头针合整脊组,进行不同手法的治疗。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2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椎间盘突出髓核经治疗后能否回纳。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治疗前突出髓核的大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3组治疗前后突出髓核的大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3组疗效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证明3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椎间盘突出髓核的回纳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髓核摘除和后部结构切除对腰椎节段压缩,剪切刚度,扭转强度和刚度影响的即刻效应。8具新鲜青年男性尸体的腰骶椎标本(L1-S1)制成24个脊柱功能单位(FSU),随机分为3组,其中一组行全椎弓切除,一组行椎间盘髓核摘除,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对标本先行上下方向的压缩,前后和左右方向的剪切刚度测试,后行扭转刚度和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髓核摘除和椎弓切除后,-腰椎节段的压缩,剪切和扭转刚度及扭转强度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髓核摘除后腰椎的左右剪切刚度和扭转刚度有显著性下降(p<0.05),扭转强度的减少有非常显著性(p<0.01);椎弓切除后腰椎的左右剪切刚度和扭转刚度下降有显著性(p<0.05),压缩刚度,前后剪切刚度,扭转强度的改变有非常显著性(p<0.01)。髓核摘除和椎弓切除后,扭转破坏形式中椎间盘撕裂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退变及摘除髓核后腰椎间盘的力学行为,对猪腰椎间盘进行压缩实验。髓核摘除并经胰蛋白酶处理后的椎间盘作为实验组,正常椎间盘作为对照组。考虑载荷大小及加载速率的影响,得到椎间盘应力和应变关系、瞬时弹性模量及蠕变性能,并建立了蠕变本构模型。结果发现:随着压缩载荷和加载速率的增大,实验组的应变及蠕变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大,瞬时弹性模量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减小,这表明髓核摘除后,椎间盘的承载能力受压缩载荷大小及加载速率的影响明显大于正常椎间盘。实验组仍可以采用Kelvin三参量固体模型描述其蠕变性能,预测腰椎间盘去核后的蠕变行为。研究结果可为椎间盘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术后康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研究正常椎间盘、髓核摘除、人工腰椎间盘三组小关节的应力分布,探讨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小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MSC.MARK,建立正常椎间盘、髓核摘除、人工腰椎间盘及L4~5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然后模拟腰椎节段的运动,进行小关节应力分布的比较研究.结果:在各种运动状态下髓核摘除组小关节的应力最大,人工腰椎间盘组的小关节应力比正常椎间盘高,但明显小于髓核摘除组,但在旋转状态下,人工腰椎间盘小关节的中心部位承受的应力最大.结论: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后与髓核摘除组相比可降低小关节的应力,但仍高于正常的腰椎间盘组;人工腰椎间盘组的抗旋转能力明显低于正常腰椎间盘组和髓核摘除术后组,由此可见,目前的人工腰椎间盘具有腰椎间盘大部分的力学功能,与真正的腰椎间盘仍有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实验对生理状态下人工髓核在颈椎功能单位稳定性中的作用进行评估。方法实验动物为健康杂种犬30只,分为完整组(A组)、人工髓核组(B组)、颈椎间盘病变组(C组),颈椎间盘病变组和人工髓核组分别经前路行髓核摘除术和人工髓核植入术,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取标本固定,应用脊柱三维运动生物力学机测试时,施加最大载荷为1.0 N.m的6个方向上的力偶,使测试节段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测量运动范围(ROM)和中性区(NZ),然后施加0 N和100 N的轴向载荷下测量椎间隙高度变化。结果人工髓核组同完整组相比较,节段活动无显著差异(P〉0.05);颈椎间盘病变组同完整组相比较,颈椎节段活动明显增加,稳定性下降(P〈0.05)。人工髓核组在0 N载荷下,椎间隙高度较完整组平均升高0.2 mm,100 N载荷下椎间隙高度较完整组平均升高0.1 mm。结论植入人工髓核能有效满足颈椎的稳定性和维持椎间隙高度,可考虑将其应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病变。  相似文献   

10.
背景:很多临床报道认为“双钢板”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对于放置方式一直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肱骨髁间骨折应用双钢板固定时,3种不同放置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18具防腐肱骨标本,制成肱骨远端“T”型髁间骨折模型,在髁间骨折线两侧各贴2个(共4个)应变片。随机予以背侧双钢板固定、垂直双钢板固定、平行双钢板固定,在压缩载荷下,对3种内固定方式进行应变、位移、刚度的测试。 结果与结论:①从载荷-位移数据中可以看到:当载荷低于500 N时,3种内固定方式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500 N时,平行双钢板压缩位移小于背侧双钢板固定、垂直双钢板固定(P < 0.05)。②3种内固定应变较小的是平行双钢板固定,另两种钢板固定方式应变较大,前者与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内外髁的应变大于髁间应变,外髁的应变最大。当载荷低于300 N时,3种内固定方式的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300~500 N外力的载荷下轴向压缩刚度以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最高,背侧双钢板和垂直双钢板较低,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由此可见,同等载荷下,平行钢板固定效果最佳,垂直钢板固定和背侧钢板固定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背景:腰椎各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化是下腰部脊柱骨性结构的形态改变的直接反应,这种改变很可能是在长期受到外在或内在因素影响后脊柱正常结构应变的结果,但不同参数反映的情况是否相同以及与对应的临床症状是否有相关性尚待探讨。 目的:测量和比较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骨性结构参数,分析参数变化与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关系。探讨腰椎骨性结构的异常是否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以及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意义。 方法:纳入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7例,同期于放射科行CT检查显示非腰椎间盘突出者143例作为对照组。按性别差异分为男、女组;按年龄分为25-34岁组、35-44岁组、45-54岁组、55-65岁组。测量的腰椎骨性结构参数包括棘突偏斜角、关节突关节角、腰椎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 结果与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的棘突偏斜角在L4、L5水平存在差异,数据不呈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值为-10.609,-12.074,P < 0.01。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的关节突非对称性、腰椎生理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在各年龄组及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从性别上看,男、女组仅在腰骶关节角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7 < 0.01);各年龄段间比较,55-65岁组关节突非对称性、腰椎生理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分别与25-34岁组、35-44岁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在45-54岁组和25-34岁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提示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异不是直接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但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的异常在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后,生物化学变化引起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与椎间盘镜系统治疗,但其疗效具有差异性。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76例)和椎间盘镜系统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修复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腰椎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症修复前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两组患者修复后第1,3,6个月及末次随访两项评分均显著的降低(P < 0.05);修复后各时间点经皮椎间孔镜组两项评分均显著的低于椎间盘镜系统组(P < 0.05)。②修复前两组患者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修复后第1,3,6个月及末次随访经皮椎间孔镜组患者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显著高于椎间盘镜系统组(P < 0.05)。③末次随访经皮椎间孔镜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椎间盘镜系统组(P < 0.05)。④经皮椎间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的短于椎间盘镜系统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结果表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修复后患者疼痛轻微,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背景:腰椎小关节及其对称性与腰椎间盘突出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文献报道争议很大。 目的:测量分析腰椎小关节方向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 方法:收集因腰腿痛行CT检查的169例患者,L4/5 腰椎间盘突出35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67例,无间盘突出对照组67例。在CT终端机上选取L3~S1椎间隙的远侧椎体上终板层面,测量3个节段的腰椎小关节角。 结果与结论:①L4/5和L5/S1腰椎间盘突出组L3/4、L4/5、L5/S1每个节段腰椎小关节角左侧均大于右侧(P < 0.05);各组小关节前内侧角和后外侧角两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各节段腰椎小关节角、前内侧角、后外侧角3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③各组腰椎小关节角、后外侧角自L3/4至L5/S1节段均逐渐增大(P < 0.05);而前内侧角L4/5节段最大,L3/4节段最小(P < 0.05)。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小关节角左右侧不相等有关;腰椎小关节角和后外侧角自L3/4至L5/S1逐渐更偏向冠状位,而内侧角在L4/5节段更偏冠状位,可能与腰椎管狭窄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导航辅助微创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内固定可以实时精确引导微创套筒下各种操作,安全准确置入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等各种内置物,并可以确定减压部位。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是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成功应用的典型代表,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组织损伤轻和恢复快等显著优点。 目的:评价即时三维导航下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与开放后路椎间融合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40例患者分别采用即时三维导航下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20例)和开放后路椎间融合(20例)术式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融合时间、融合过程中出血量、融合后引流量、治疗后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腰椎疾患疗效评分、治疗后伤口疼痛及功能情况。 结果与结论:40例均获得平均7.7个月随访,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放后路椎间融合组长,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组总的住院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较开放后路椎间融合组缩明显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过程中出血量明显较开放后路椎间融合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引流量也明显少于开放后路椎间融合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与后路椎间融合组比较,内固定后3 d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组腰痛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降低,腰椎疾患疗效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但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两组腰、腿痛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腰椎疾患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即时三维导航下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治疗后引流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短期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全椎间盘置换已应用多年,但国内鲜见对人腰椎间盘结构测量的大样本系统研究。 目的:为中国人腰椎间盘假体置换手术和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选取中国成年尸体41具(男22例,女19例),解剖获得完整的腰椎标本。测量椎体软骨板断面厚度。随机抽取正常成年人标准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157例(男89例,女68例)。测量椎体上/下横径、上/下矢状径和椎间隙高度。 结果与结论:成年尸体及正常成年人标准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显示腰椎间盘软骨板厚度、椎体上/下横径、矢状径和椎间隙高度均不存在性别差异(P > 0.05)。除L1/2相邻椎体矢状径、L3/4相邻椎体横径和L4/5相邻椎体矢状径外,其余椎间盘相邻椎体横径或矢状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各径线实测数值之间差距均较小。腰椎间隙自L1/2至L4/5逐渐增宽,前缘高度大于后缘高度。L5/S1椎间隙与其他腰椎间隙存在较大差异,其相邻终板间夹角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骨外固定器大多为刚性结构,对骨折端存在过多的应力遮挡,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及骨痂质量,甚至骨折发生不愈合。 目的:观察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固定胫骨中段横断骨折后与人体正常胫骨生物力学强度的差异。 方法:选取12根新鲜胫骨标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用线锯造成胫骨中段横断骨折,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固定;对照组即正常胫骨。分别进行轴向载荷、弯曲载荷、扭转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实验,记录每一级加载后胫骨的位移及扭转角度,计算出轴向压缩刚度、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 结果与结论:在生理范围内加载下,试验左右应变略大于对照组,但其固定后整体刚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试验组的弯曲应变大于对照组,但其整体刚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整体扭转刚度无明显差异(P > 0.05);试验组极限弯曲载荷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提示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能够达到足够的生物力学强度,有良好的稳定性,对骨折能起到生物学固定。  相似文献   

17.
背景:腰椎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并且国内在下腰痛患者中对小关节不对称与小关节退变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 目的:调查分析腰椎小关节不对称在腰椎间盘退变与小关节退变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测量312例下腰痛患者共936个脊柱功能单位的小关节角度差值,差值<7°定义为小关节对称,差值≥7°定义为小关节不对称。对936个脊柱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及小关节退变程度进行分级。 结果与结论:①小关节是否对称在年龄及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②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无显著关联(P > 0.05)。③在L4~L5节段小关节不对称组比小关节对称组的小关节退变程度更重(P < 0.01)。提示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无明显影响,但在腰椎活动度最大的L4~L5节段,小关节不对称可能会引起小关节的退变。  相似文献   

18.
背景:腰椎融合已广泛应用于腰椎疾患,但腰椎融合后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存争议,不同融合方式的节段稳定性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腰椎融合节段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相邻上节段的生物力学特点。 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前路椎体间融合组(切除L5~6椎间盘,终板去皮质化,自体髂骨移植)、后外侧融合组(L5~6双侧横突去皮质化后自体髂骨移植)、环状融合组(先行前路椎体间融合,1周后作后外侧融合)、对照组(不作手术)。术后12周处取标本作影像学检查、手触测试、生物力学测试。对融合标本分别施加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纯力矩,比较不同融合方式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及邻近节段运动范围。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前路椎体间融合组、环状融合组、后外侧融合组L5~6节段屈曲活动度分别下降86.24%(P < 0.05),88.74%(P < 0.05),73.10%(P < 0.05),融合节段近上节段L4~5屈曲运动范围分别增加52.22%(P < 0.05),55.89%(P < 0.05),27.11%(P < 0.05)。说明3种融合方式均显著提高融合节段稳定性,环状融合提供的节段稳定性最高,后外侧融合提供的节段稳定性最低。3种融合方式均使融合节段邻近上节段运动范围显著增加。前路椎体间融合,360°融合使邻近上节段屈曲运动范围增加无统计学差异。后外侧融合使邻近上节段屈曲运动范围增加最少。  相似文献   

19.
背景: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能够恢复椎间隙高度、维持腰椎生理前凸、提供腰椎的即刻稳定性及取得较高的椎间骨性融合率。 目的:验证运用MAST QUADRANT 可扩张管通道微创系统行单侧椎弓根钉置入并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适应证及有效性。 方法:在3.0 cm的微创切口内放置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应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2例。 结果与结论:患者置入内固过程中未发生硬膜囊撕裂、神经根和大血管等副损伤。随访3个月以上。置入3个月后JOA评分明显高于置入前(P < 0.01),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置入前(P < 0.01)。X射线片显示椎间隙骨密度均逐渐增加,未发现椎间融合器移位、假关节、内固定松脱或折断等并发症,亦无炎症、过敏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