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地区住院患儿EB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住院患儿EB病毒(EBV)感染的情况及临床特点,为明确诊断、合理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住院患儿EBV衣壳抗原(VCA)抗体IgM、IgG,并按年龄将患儿分为<6个月、6个月~、1岁~、3岁~、7~15岁5个组,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 840例住院患儿EBV抗体阳性7 899例,感染率为53.23%;VCA IgM阳性率为4.05%(601/14 840);VCA IgG阳性率为49.18%(7 298/14 840)。VCA IgM阳性率以<6月组最低(0.11%);VCA IgG阳性率以7~15岁组最高(79.83%)。601例VCA IgM阳性的患儿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429例,71.4%)。结论:武汉地区住院患儿EBV感染率较高,EBV感染的相关疾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不同年龄组患儿间EBV感染率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EB病毒(EBV)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0年行外科择期手术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排除临床EBV感染的病例。以患儿生化检测后剩余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BV-CA-IgG、EBV-NA-IgG和EBV-CA-IgM抗体。计算EBV累计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分析各年龄组EBV感染的性别和城乡特征。结果 733例患儿进入分析,男414例,女319例。<1岁306例,~5岁193例,~10岁147例,~17岁87例。①CA-IgG、NA-IgG和CA-IgM抗体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0.4%(516例)、68.4%(501例)和0.7%(5例);CA-IgG、NA-IgG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②<1、~5、~10和~17岁组EBV累计感染率分别为54.2%、74.6%、85.0%和90.8%;新发感染率分别为2.1%、2.4%、0和11.1%;③各年龄组男女性累计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各年龄组CA-IgG抗体阳性率和累计感染率均呈现城区高于郊区的趋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EBV原发感染的年龄较早,10岁时近90%的儿童血清EBV-CA-IgG抗体阳性,年龄较20世纪80年代有所延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率和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887例,进行血清EBV IgM抗体测定,调查EBV感染率;同时进行血清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及合胞病毒IgM抗体检测;并对EBV感染的季节,感染患儿的性别、年龄、民族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乌鲁木齐地区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中,EBV感染率为33.48%(297/887);EBV IgM抗体全年都有检出,冬春季为高峰期;EBV感染以≤7岁患儿为主;EBV感染在性别及民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BV合并支原体感染为14.48%(43/297),合并腺病毒感染为10.77%(32/297),合并合胞病毒感染为9.43%(28/297),合并衣原体感染为2.69%(8/297)。患儿感染EBV后多以发热为主。结论 EBV感染是乌鲁木齐地区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重要致病病原之一,及时针对EBV感染作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收集我院血液肿瘤科2016年4月-2017年1月符合IM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150例。比较单纯EBV感染者和EBV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IM发病的高峰年龄集中在3~6岁,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混合感染率为49.3%(74/150例),各年龄段混合感染率大致相同(0~3岁组混合感染率为45.8%,3~6岁组混合感染率49.1%,6岁组混合感染率为53.4%,χ~2值为0.53,P0.05)。74例混合感染者,主要合并的病原体有肺炎支原体(MP)18例(12.0%),乙型流感病毒15例(10.0%),副流感病毒7例(4.7%),腺病毒(ADV)1例(0.7%),柯萨奇病毒(CoxV)2例(1.3%),嗜肺军团菌1例,Q热立克次体1例,合并两种以上其他病原菌感染者29例(19.3%)。EBV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组患儿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1.2×10~(-5)),肝功能异常更为突出,且细胞免疫功能也更差(P=7.5×10~(-5)),P值均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混合感染组EBV-DNA复制量更高(高量复制率为59.46%,渐进显著性为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混合感染在儿童IM患儿中较常见,其病情更重。早期识别混合感染,早期联合用药治疗,有助于疾病的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2005-2007年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特点,以指导临床RSV的防治.方法 取2005-2007年广州地区0~14岁12 195例住院肺炎患儿外周血血清进行BSV-IgM检测,应用SPSS 14.0软件对RSV感染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RSV感染903例,感染率为7.40%.男女比例为2.37: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7.53%和7.12%,无显著性差异(X2=0.634 P=0.426).2.患儿年龄分布于0~11岁,其中0~1岁、>1~3岁、>3~6岁、>6~11岁感染率分别为9.67%、6.81%、3.49%和0.80%,各年龄段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3.感染分布于春季(3-5月,496例)和夏季(6-8月,219例)占79.18%.春、夏、秋、冬季感染率分别为11.17%、6.32%、3.54%和5.57%.春夏、春秋、春冬、夏秋、秋冬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夏冬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2005、2006和2007年感染率分别为4.0%、8.92%和8.85%,2005年感染率与2006、2007年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5.重症肺炎占RVS感染患儿的7.64%,且住院天数与普通肺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SV足2005-2007年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的重要病源;广州地区儿童RSV感染的临床防治中,要加强对0~3岁儿童的防护;预防工作要全年进行,重点在3-8月;防治工作要注意年度差异.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45-747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住院患儿感染性疾病中的EB病毒(EBV)感染率、混合感染病原及相关疾病谱临床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249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样本,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EBV-IgM和IgG低亲和力抗体,若两者之一为阳性即定义为EBV感染.回顾性分析疑似EBV感染住院患儿EBV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各年龄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合并EBV感染的病原体特点.结果 检出结果EBV-IgM和IgG低亲和力抗体均阳性例数89例,占总数的35.74%,其中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70例,包括肺炎支原体30例(42.86%)、呼吸道合胞病毒24例(34.29%)、腺病毒19例(27.14%)、嗜肺军团菌11例(15.71%)、肺炎链球菌11例(15.71%)、流感/副流感病毒8例(11.43%)、肺炎衣原体3例(4.29%)、流感嗜血杆菌3例(4.29%)、柯萨奇病毒2例(2.86%).发现不同年龄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EBV感染合并其他病原体无明显差异.EBV合并感染后患儿可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结论 EBV是患儿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常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临床上对住院患儿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合并感染性疾病,进行EBV检测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72例急性ITP患儿及同期66例有呼吸道感染史,而血小板计数正常患儿的EBV-IgM。结果 72例ITP患儿中有20例存在EBV感染,感染率为27.78%,66例有呼吸道感染史而血小板计数正常患儿中有8例存在EBV感染,感染率为12.12%。经X^2检验,二者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儿童急性ITP与E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中的感染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EBV DNA,ELISA法检测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EBV-CA-IgM),共检测47例.其中新发45例,复发2例;年龄0~14岁[(8.06±3.71)岁].另取14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男9例,女5例;年龄2~10岁[(7.24±2.54)岁].结合临床表现、诱导治疗骨髓完全缓解(CR)率、形态学CR状态下的微小残留病(MRD)、复发率及无事件生存(EFS)率等分析ALL患儿中EBV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47例ALL患儿中检出EBV感染15例(31.9%),其中11例(23.40%)检出EBV DNA,EBV DNA水平为(3.28±5.95)×108copy·L-1;14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未检测到EBV DNA及EBV-CA-IgM.ALL中EBV感染组与非EBV感染组白细胞数分别为(78.00±58.38)×109 L-1、(27.46±60.10)×109 L-1(t=2.70,P=0.01),诱导治疗CR率分别为 46.7%、87.5%(P<0.01),MRD>10-3分别为90.0%、26.1%(P<0.01),复发率分别为53.8%、13.8%(P<0.01),EFS率分别为 23.1%、82.8%(P<0.01).结论 ALL并EBV感染具有高白细胞数、低诱导治疗CR率、高复发率、低EFS率,提示EBV感染可能参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过程,亟待改善EBV感染ALL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观察儿童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2006—2010年共5年期间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83 841例,采用微量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抗体,对不同年度、季节、性别及年龄的MP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 84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感染总阳性率30.8%,其中男27.4%,女35.5%。女性多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份MP感染率(检出率)分别为:2006年22.4%,2007年 16.8% ,2008年25.8% ,2009年29.9% ,2010年39.2%。不同年龄组MP感染率分别为:<3岁组19.8%,3~6岁组38.3%,>6岁组48.1%,不同年龄组间M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学龄期儿童多见。不同季节MP感染率分别为:3~5月(春季) 26.9% ,6~8月(夏季) 31.7% ,9~11月(秋季)33.5%,12~次年2月(冬季)31.2%,以秋季高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5年MP感染流行特点为:女性较男性高发;学龄期儿童是高发人群;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高发;近5年来MP感染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儿童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9日—2023年1月8日于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住院确诊为COVID-19的2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1岁组(84例)、1~<3岁组(64例)、3~<5岁组(29例)和≥5岁组(34例),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诊治及转归的差异。结果 3岁以下儿童占COVID-19住院儿童70.1%(148/211),3~<5岁组、≥5岁组患儿合并基础疾病比例高于1个月~<1岁组和1~<3岁组(P<0.05)。与其他3组相比,1个月~<1岁组患儿呼吸困难、鼻塞/鼻涕、腹泻的比例更高,惊厥发作及神经系统受累比例更低(P<0.05)。并且,与其他3组相比,1个月~<1岁组患儿胆汁酸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比例更高,血小板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及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比例更低(P<0.05)。COVID-19...  相似文献   

11.
761例住院儿童EB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B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疾病谱,从而为EB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61例(年龄22 d至14岁)疑似EBV感染儿童血浆中EBV-DNA载量,并对EBV-DNA检查结果及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61例血浆标本中EBV-DNA阳性标本109例,阳性率为14.3%;不同年龄组EBV-DNA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婴儿组(<1岁)的阳性检出率最低(P<0.05);不同季节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夏季阳性检出率高于冬季(P<0.05)。109例阳性标本的EBV-DNA载量范围为2.13~6.69,中位数为3.72。对62例EBV-DNA阳性住院患儿最终临床诊断分析得出,呼吸系统疾病占39%,主要为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肺炎。结论: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季节间EBV-DNA阳性检出率不同;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浆EBV-DNA有助于临床上EB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流感监测情况。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7322例因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患儿流感病毒感染资料。采用RT-PCR法进行流感病毒的检测,并进行A/H1N1及A/H3N2、B/Victoria及B/Yamagata的亚型鉴定。结果 (1)7322例住院患儿中,共检出流感病毒阳性742例(10.1%),2016—2019年各年分别为10.4%、8.6%、6.0%、15.2%。(2)流感病毒-A检出阳性率(6.7%)高于流感病毒-B(3.6%),以A/H1N1亚型最常见(45.0%),其他依次为B/Victoria(26.4%)、A/H3N2(19.1%)、B/Yamagata(7.5%),有4例A/H1N1+B/Yamagata混合感染、10例A/H3N2+ B/Victoria混合感染。(3) >3~5岁组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14.3%),其次是>1~3岁组(12.0%),流感病毒-B发病年龄[38.0(13.0,56.0)个月]大于流感病毒-A[16.0(7.0,38.0)个月](Z=-6.456,P<0.001)。(4)以冬季阳性检出率最高,占流感总检出率的54.9%,其次是春季(36.0%),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有一流行高峰。(5)流感病毒易发生混合感染(64.4%),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病原是流感嗜血杆菌(21.2%),其次是肺炎链球菌(17.5%)和肺炎支原体(15.0%)。(6)95.8%的住院患儿流感合并肺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86.7%)、咳嗽(98.1%),其次是消化道症状(51.5%)。结论 流感病毒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重要病原,以A/H1N1亚型最常见,不同年份、季节、月份及年龄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存在一定差异。>3~5岁年龄组最多,冬季发病率最高,以肺炎为主要疾病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和咳嗽,流感病毒易发生混合感染,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均未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ALRI)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2625例ALRJ住院患儿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鼻咽分泌物中的RSV抗原。结果送检标本2625例,RSV阳性534例(20.34%)。〈1岁组RSV阳性检出率24.30%(399/1642),一3岁组15.83%(114/720),〉3岁组7.98%(21/263),〈1岁与~3岁组比较(x2=21.102,P〈0.01),-3岁与〉3岁组比较(X2=10.01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儿RSV阳性检出率21.49%(331/1540),女性18.71%(203/1085),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x2=4.579,P〈0.05)。不同年度RSV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V检出率高峰从每年的10月开始,至次年的4月结束。结论ALRI住院患儿RSV阳性检出率以1岁以内婴儿最高,年龄越小,RSV感染率越高,男性RSV感染高于女性,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V)和腺病毒(AD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5—2007年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RSV、FV和ADV的感染情况,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V、FV和ADV感染率分别为7.40%、1.98%和6.04%。RSV、FV和ADV男女感染率分别为7.53%与7.12%、2.08%与1.78%、5.21%与7.92%。3种病毒感染的高峰年龄段均为0~3岁。3种病毒感染的高峰季节均为春夏季(3~8月)。结论RSV、FV和ADV是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的重要病原,感染特征有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5.
寄生虫病     
050944苏州市吴中区儿童蛲虫感染调查/顾建国∥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17(5).-插页2050945北京地区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调查/栗绍刚…∥中国寄生虫防治杂志.-2004,17(5).-294050946开封农村儿童蠕形螨感染情况/王国英∥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97~498随机整群抽样调查7~12岁学生734人,学生家庭221户。结果:蠕形螨总感染率为29.16%,女生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加,感染阳性率亦升高,1~2年级与3~5年级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5),5年级女生感染率高于男生(P<0.05)。734名中轻、中、重度感染率为23.57%、4.90%、0.68%,轻度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EBV-DNA的临床应用及140例EBV阳性病例的临床分析。方法应用PCR和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外周血EBV-DNA,并对140例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年龄1月~12岁,中位年龄3岁,<3岁84例,3~7岁45例,>7岁11例;140例患儿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7例(12.1%),呼吸道感染20例(14.3%),另外还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炎、嗜血细胞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等及隐性感染病例;结论PCR法检测EBV-DNA时间短,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在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3156例住院患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同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3156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检出427例,阳性率为13.53%,其中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16.30% vs 11.70%, P<0.01)。(2)<1岁、1岁~、3岁~、6~14岁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出率分别为3.6%、12.5%、19.2%、24.4%(P<0.01),其中≥3岁者总检出率高于<3岁者(P<0.01)。(3)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出率不同,夏秋季节明显高于冬春季节(19.18% vs 9.61%,P<0.01)。(4)427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患儿中,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 60例(14.1%),合并比例最高的呼吸道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呈全年散发,以夏秋季节多见,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高发,同时还存在混合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为人类最常见病毒感染之一,发展中国家4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达90%以上,绝大部分为无症状亚临床感染,仅部分感染者临床上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而发达国家IM主要见于青少年,EBV原发感染后IM发生率一般约26%~74%[1-2]。EBV即人类疱疹病毒Ⅳ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72例急性ITP患儿及同期66例有呼吸道感染史,而血小板计数正常患儿的EBV-IgM。结果72例ITP患儿中有20例存在EBV感染,感染率为27.78%,66例有呼吸道感染史而血小板计数正常患儿中有8例存在EBV感染,感染率为12.12%。经χ2检验,二者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急性ITP与E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539例病理类型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病理类型、治疗及随访情况。方法 纳入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的诊断为PNS,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2岁组、~5岁组、~10岁组和>10岁组,对不同年龄组肾脏病理类型、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转归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539例PNS患儿,男性402例,女性137例,男女比例为2.9∶1;<2岁组159例(29.5%),~5岁组269例(499%),~10岁组84例(15.6%),>10岁组27例(5.0%)(P<001)。①微小病变274例(50.8%),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79例(14.6%),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3例(32.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1.1%),膜性肾病4例(074%),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2例(0.37%),脂蛋白肾病1例(0.18%)。不同年龄组间肾脏病理类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糖皮质激素敏感和依赖的PNS患儿以微小病变为主(分别为62.4%和69.6%),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PNS患儿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48.4%)。③539例中239例完全缓解,75例部分缓解,61例无效,158例症状控制,尿蛋白(-),但仍在服用泼尼松。6例患儿分别因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病情不能缓解,合并严重感染或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 儿童PNS的发病高峰年龄、肾脏病理类型以及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发生率可能已发生改变,并且在不同年龄患儿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