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TD)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D动物实验研究是探索其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而TD模型的构建是动物实验成功的关键。目前TD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多样,但尚无一种公认的、标准的模型评价方法。近年来提出的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注重与临床相结合,为TD动物模型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笔者采用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对现有T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机制、优缺点及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显示目前抽动障碍动物模型种类较多,但尚无一种模型可同时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具有高吻合度,IDPN+隔日断食+慢性束缚+游泳复合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一般,多数动物模型与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低,缺乏中医证候表现。TD动物模型评价面临着缺乏客观评价指标的现状,加之TD病证结合模型研究匮乏、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低,无法满足TD模型研究客观化、标准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对该疾病的研究。因此,采用多因素造模方法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基于抽动障碍中西医临床诊疗特点建立起TD动物模型评价标准,对TD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两方面来对该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意义、模型构建模式等环节及模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同时指出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研究的关键因素,构建适宜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是开展中医药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特点及构建方法进行了论述,并从动物选择、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等方面对椎间盘退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为构建适宜中医药研究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动物实验是现代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建立正确的动物模型是现代中医药研究发展不可或缺的实验基础。只有以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相结合的模式制备动物实验模型,才能使中医药科学研究更加具有严谨性和可靠性。近年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其造模方法较多,评价指标也不断更新。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病证结合模型的构建、评价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剖析常用的流产动物模型、流产相关的中医证候模型以及病证结合流产动物模型的研究设计,分析病证结合流产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的优势,并以肾虚-黄体抑制病证结合流产动物模型为例,归纳该模型的构建与评价方法,总结该模型的应用相关研究。此外,文章还通过探讨病证结合流产动物模型构建与评价中存在的难点与不足,拟为模型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角度,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竭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是探求中医药对慢性肾衰竭疗效及作用机制的实验基础。从慢性肾衰竭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造模思路、研究现状及评价机制三方面进行阐述,对病证独立、复制性差、评价方式缺乏客观化等多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同时,从自发性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培育、代谢组学等方面提出构建更准确、重复性更高、可靠性更好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解决方案,为慢性肾衰竭中医基础研究提供更多病证结合模型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为提纲,分别从模型含义、研究意义、造模原则、造模方法等方面阐释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路。作者认为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证候属性评价是现阶段研究遇到的两个主要难题,提出建立以临床辨证标准和基础大样本、可重复研究结果相结合为基础的糖尿病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体系,可能是解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瓶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国内外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动物模型在PMOP的发生机制探索和治疗药物疗效评价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MOP鼠模型是PMOP相关研究中最基础、最常用的动物模型。本文从实验鼠的品种、鼠PMOP的造模方法及PMOP鼠模型的鉴定方法3个方面对PMOP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中医证候模型研究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研究的首要因素,而颈椎病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塑造是实现颈椎病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研究的关键环节。就有关颈椎病的病与证、疾病模型、证候模型及病证结合模型的研制(包括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相关内容加以论述;从病证同塑、病证复合、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等角度探讨颈椎病中医证候模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7)
病证结合是目前中医药领域中正在积极探索的研究模式之一,也是构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模式是"以人为本"的诊疗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较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表现形式。将此理论其用于流感动物模型建立能更好地服务临床。本文分析流感动物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并结合流感的病因病机等对流感动物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提出自己思考,为建立操作性强、重复性好、具有代表性的流感病证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能够较好地模拟临床,是诊断治疗及新药研发的基础。本研究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以脾虚肝亢证抽动障碍为切入点,就动物的选择、“病”和“证”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和模型评价体系进行回顾性综述,探讨脾虚肝亢证抽动障碍的实质,以期进一步制备更精确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规范中医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病证结合模式评价中药临床前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药研究角度分析了运用病证结合模式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以及实施该评价模式的载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介绍了常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制思路并进行了评价;认为通过积极的探索研究,逐步完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将其运用于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湿热证是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中医药治疗湿热证UC具有疗效优势,而中医病证结合模型是连接中医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桥梁和纽带。文章整理、归纳了近年来UC湿热证病证结合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并提出随着UC机制的不断阐明和UC湿热证生物学基础的不断探索,动物模型的评价也应贴合临床发现进行相应优化。今后应构建临床拟合度更高的病证结合模型,建立精准的客观化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助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科学地阐释中医证候内涵及中医药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现代应用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亚刚  李艳  崔琳琳  苗明三 《中草药》2019,50(16):3971-3978
中医药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病证结合模型成为当前中医药动物模型发展的趋势。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中医药动物模型制备尚存在:所选动物与疾病人群体质不符,部分疾病缺乏证候体现,疾病与证候关联性不强,缺乏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体系等问题。模型应用存在:忽视模型的周期性;忽视环境对动物模型的影响的问题;单以正常动物进行中医药毒理研究不符中医药本质。从6方面提出:与发病人群相符体质的动物造模;扩大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使用范围;运用中医药理论"五运六气""子午流注""七情""六淫"气候箱,并以"四诊信息"合参解决病证关联性不强问题;采用"证候"指标+"病"指标,从四诊信息、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完善模型评价标准;在模型应用中重视模型周期性,尤其重视环境对动物模型"证候"形成的影响;毒理研究中考虑增设模型动物组,以调整中药应用剂量,提升中药药效。通过以上问题的改善,以期为中医药动物模型的完善及正确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中医药对于降低血压,保护靶器官损伤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高血压中医药防治的动物实验研究也越来越多。高血压病以肝阳上亢与肝肾阴虚两种证型居多,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高血压病阴虚证动物造模方法。因此采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构建思路探析高血压病阴虚证最佳模型构建方法,将疾病模型与证候模型构建方式进行组合。在保证动物生存率与模型的稳定性的前提下,以期寻找出高血压阴虚证病证结合最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基于辨证施治理论防治骨质疏松症取得了明确的临床疗效,但其治疗机制尚未得到明确阐述。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探索中医药防治该病相关机制的重要桥梁。文章通过对目前基于病证结合模式下的骨质疏松症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存在问题进行总结、评述,认为学者们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交叉助力模型构建,深入研究病与证之间的联系,充分结合宏观症状与微观指标,更好地阐释中医证型现代化理论,总结病证结合模型规范化、标准化构建思路与评价体系,使病证结合模型成为研究中医药防治该病机制理想载体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建立符合临床特征的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研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研究的可行性与正确性。主要探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从疾病模型的建立和中医证型的建立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造模方法。第二,通过对造模后大鼠内脏敏感性评价、胃肠动力评价、腹泻的评价、神经递质评价,以及肝郁脾虚型特征的评价探讨模型评价体系的有关问题。通过这两方面的总结,联系动物实验,提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制缺陷,总结建立统一的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体系,便于在实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在病证动物模型上颇有收获。本文对脾虚证动物模型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动物选择、造模方法、评价指标、消化系统病证结合模型进行总结和评论。模型动物多选用以大鼠为代表的小型啮齿类。目前,多基于病因病机造模,而较少使用化学药物与物理因素造模,复合因素造模法最常见。评价指标则分为中医证型指标、与“脾”功能和特性有关量化指标,以及方剂反证。功能性腹泻/消化不良为代表的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是目前研究的重心。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成绩斐然的同时仍存在许多不足,如缺乏脾虚证模型行业标准和共识,评价指标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脾虚理论的现代阐释缺乏统一,学界亟需解决上述问题以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休克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分析评价现有常用休克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及其与临床诊断标准的吻合度,总结休克动物模型与临床病证特点的契合程度和优缺点,为完善休克动物模型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建立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对现有各种模型复制方法的表现症状和相关指标进行赋值分析,统计其与临床吻合度大小。结果:大部分模型制备的症状特征更加契合西医诊断标准,建立合适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能更好地反应临床,在休克动物模型的发展与完善中应更多体现中医证候特点。结论:实验动物的选择、因素的可控性、单因素强弱、多因素的互相结合和无关干扰较小的施加方式等对休克动物模型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模型复制方法应该更经济,效率更高,可重复性更好,更符合中西医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改变以及饮食的多样化,牙周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牙周炎应当重点防治。为了进一步研究牙周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发和筛选,该文通过整理现有牙周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机制及模型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拟定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并对动物模型的中西医吻合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灌注凝胶模型中西医吻合度较高,其操作简便、周期短,通过结合中西医致病因素,得到中医肾虚及肾虚胃热模型,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临床病证的特点从而模拟人自然牙周炎的发病过程。其次结扎线模型为最常用且具有较高西医吻合度的牙周炎动物模型,其模型成熟、重复性高、成功率高,在各种牙周病研究中广泛使用,但其并未涉及中医致病因素。目前牙周炎动物模型以西医疾病模型为主,病证结合模型少见,难以突出中医病特点的要求,只有符合中医病证特点与临床病证特征基本一致的牙周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才是研究中医病证本质的有效工具和研发创新中药的有效手段,因此构建准确、规范的牙周炎中西医临床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仍是未来研究牙周炎发病机制的重点,该文拟为发现、筛选和评价治疗牙周炎药物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