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最近许多研究报道,干细胞细胞移植联合免疫干预可维持较长的胰岛素非依赖时间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应用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的前景。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了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CNKI数据库(http://www.cnki.net)、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index.shtml)、万方数据库(http://g.wanfangdata.com.cn/),检索范围为各数据库中的全部文章,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diabetes mellitus,immunosuppression”,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糖尿病”。从检索出的1 676篇文章中选择出文章内容与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较为权威的文章,排除较陈旧文献及重复研究,共纳入中英文文章共29篇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就目前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29篇相关文献和报道进行研究总结。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背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较敏感地反映移植肾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随时观察移植肾的成活情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由第一作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移植肾,术后并发症”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检索1999-01/2010-12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肾中并发症应用效果的文章,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便、迅速、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已成为肾移植后临床观察治疗效果的首选监测手段。它能客观、动态显示移植肾形态结构及其内部的血流分布,血流频谱形态、流速、舒张期血流方向和血流指数变化,及时发现移植肾各种并发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避免移植肾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3.
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在检查肝移植术后微血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脏移植术后的移植肝脏,探讨对术后早期血管并发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的7例肝移植、l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患者术后进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移植患者肝实质和胆管声像图改变,并着重观察肝脏动静脉血流情况,必要时对术后的胸腹水的处理及肝脏活检提供必要的引导及监测。结果对8例术后的移植肝脏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检查随访,发现布加综合征1例,未发现肝动脉、门静脉血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移植术后早期的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背景:尽管肝移植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移植后感染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问题,其中肺部感染是肝移植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也是导致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就近年来肝移植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为肝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意见。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2009 SPRINGER数据库(http://springer.lib.tsinghua.edu.cn/home/main.mpx)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dlib.cnki.net/kns50/)有关肝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常见病原体、预防及治疗措施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liver transplantation,pulmonary infection,treatment",中文检索词为"肝移植,肺部感染,治疗"。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217篇文献,最终纳入29篇文献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肝移植后肺部感染的合理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于提高肝移植效果至关重要。肝移植临床医生应根据本地区、本单位致病微生物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际医疗条件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修正诊断与治疗,制定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背景: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是引起移植后移植肝失功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公认的肝移植后患者随访首选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上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提供较可靠的证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肝移植后常规超声检查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以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或超声造影或穿刺引流或临床诊断性治疗等诊断胆道并发症为标准,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移植后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是否有胆漏、狭窄、扩张、胆泥及结石形成。 结果与结论:126例中超声诊断胆道并发症的共33例,其中胆漏4例(3.2%),胆道狭窄11例(8.7%),胆道结石或(和)胆泥18例(14.3%)。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背景:牙周组织再生过程中再生细胞数量和生物学功能的不足是造成组织再生困难的主要原因。 目的:就近年来牙周膜干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作一综述。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 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http://www. cnki.net/)2000年1月至2012年7月 有关牙周膜干细胞分离、鉴定、相关细胞因子等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eriodontal ligamentstem cell”,中文检索词为“牙周膜,干细胞”。排除重复性研究,最终纳入26 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将牙周膜干细胞作为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后移植至缺损区,可有效增进牙周附着结构的再生并缩短愈合周期。对牙周膜干细胞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牙组织工程领域中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脊髓损伤患者脊神经的萎缩与坏死缺乏有效的修复方法。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1/2011 PubMed 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g. wanfangdata.com.cn/)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细胞移植等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spinal cord injury,cell transplantation”,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其中的32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在脊髓损伤模型制作、移植时间、移植方式、移植浓度、联合移植等多方面取得了成就,临床实验在国内外也已有所开展。但移植机制仍不十分明确,临床移植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透明质酸钠具有预防盆、腹腔粘连的作用,但透明质酸钠宫腔停留时间短,难以达到预防宫腔粘连的作用。国外研究对透明质酸钠进行化学修饰形成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它对受损的宫内膜具有很强的黏附性,在宫腔内停留时间可达72 h。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剖宫产后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有关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剖宫产后宫腔粘连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0-01/2009-12,中文关键词为“透明质酸钠凝胶,剖宫产,粘连,宫腔粘连”,英文关键词为“sodium hyaluronate,cesarean section,adhesion,intrauterine adhesions”,排除重复研究或综述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0余篇,排除内容重复、综述类文章后筛选纳入16篇文献进行评价,其中中文12篇,英文4篇。结果显示,透明质酸钠凝胶是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具有高度的黏弹性、可塑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剖宫产后预防宫腔粘连效果明显,特别是能有效减少分离后再粘连的发生。但有一点十分重要,透明质酸钠凝胶是绝对不能用于血管内的,以免引起肺栓塞并发症。注射过程应缓慢,以免回流入静脉系统。  相似文献   

9.
背景:超声检查以其使用安全、成像速度快、价格便宜和使用方便等优势在临床诊断中被大量使用,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对肾移植术前、术后进行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肾移植中的超声检查应用研究进展。 方法:检索SCI数据库2002至2011年有关超声检查在肾移植中的应用文献,检索词为“超声 (ultrasonography),肾移植(kidney transplantation),并发症(complication),多普勒超声(Doppler ultrasonography),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造影超声(ultrasonic contrast),造影剂(contrast media)”,对肾移植中的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文献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与结论: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技术也应用于移植肾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并展示了良好应用前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肾移植术前、术后肾内血流灌注情况和多项血流指标,有助于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有效地指导治疗,对于肾移植手术的临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器治疗替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封堵治疗随访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的:评价彩超在先心病封堵器治疗随访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9-01/2009-12有关先心病封堵器随访过程中彩超作用的文章,关键词为“彩超,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50余篇。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后,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后筛选纳入24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封堵器选择根据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测量的缺损大小、距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大小,选择较符合适应证的病例是封堵成功的关键。由记忆镍钛超弹性合金编织而成的Amplatzer先心病封堵器置入人体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封堵后3~5年内用彩超进行跟踪随访,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于封堵前行彩超检查确定先心病封堵的适应证;封堵过程中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封堵器的大小,观察封堵器的位置,以及缺损部位有无残余分流;封堵后随访治疗效果。在先心病封堵器治疗过程中,彩超在封堵前检查、封堵过程中监测以及封堵后随访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肝脏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细胞凋亡是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目的:就近年来细胞凋亡与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做一综述,为抗细胞凋亡在减轻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10 Pub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细胞凋亡及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的文献,检索词为“apoptosis,organ transplantation,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339篇文献,最终纳入39篇文献进行下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文章从肝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细胞凋亡,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变化,抗凋亡治疗与防治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几方面进行了叙述。细胞凋亡与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抑制细胞凋亡可以有效的减轻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背景:6分钟行走试验是一项便于操作、易于耐受、能较好反映患者日常运动状况的运动耐力试验。近年来6分钟行走试验还用于评价心、肺移植后的功能状态。尤其对于肺移植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患者的运动能力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目的:综述6分钟行走试验在运动耐力评价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方法:以PubMmed 和中国知网为检索工具,检索关于6分钟行走试验方法及其在胸肺疾病中应用的文章。检索时间范围:1963-01/2010-10,中文关键词为“6分钟行走试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关键词为“6MWT,COPD”。排除重复研究及Meta分析类文献。 结果与结论:从PubMed 和中国知网检索文献40余篇,选择其中23篇作为参考文献。其中论著20篇,指南2篇,述评1篇。结果提示6分钟行走试验对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预测预后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且简便易行,重复性好,能客观反映患者的病情状况。  相似文献   

13.
背景:在唾液检测研究过程中发现多项检测指标与血液呈正相关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唾液检测作为机体生化指标检测另一项重要手段,且运动研究工作者也将唾液检验作为一种方便有效且可以长期操作的检验方法。 目的:全面了解唾液作为个体生化指标检测的操作方法、可行性以及优劣势分析,以期将其作为运动个体的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分析手段。 方法:电子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2011收录的唾液作为个体生化指标检测的文章,并重点突出唾液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在运动研究中的运用。早期的无建设性意义的以及内容重复的文章通过手动选择被排除在外。 结果与结论:通过31篇文献可证实唾液检测这种快捷有效的检测手段具有其便捷性和有效性。其中免疫球蛋白A、皮质醇、睾酮、脱氢表雄酮、淀粉酶在血液中的浓度和唾液中的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作为生化指标的检测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研究的深入,唾液分析这一检测手段在运动个体运动状况和身体状况监测中将被逐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唾液;血液;检测;指标;运动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1.040  相似文献   

14.
背景:软骨修复尤其是伴软骨下骨的修复是骨关节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重点。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细胞因子研究的不断深入,寻找一种合适的细胞因子,诱导细胞骨软骨分化备受关注。 目的:综述细胞因子对干细胞骨软骨分化调节的影响。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hondrification,cytokine,stem cells,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万方医学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软骨形成,细胞因子,干细胞,组织工程”,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2篇。 结果与结论:诱导干细胞成骨、成软骨分化的成功与否与诱导因子息息相关,尤其是Wnt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途径在干细胞成骨、成软骨分化调节过程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各种调控因素的深入研究,将为体外培养和诱导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发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临床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使用的材料包括自体移植物、异体移植物和人工合成材料。自体和异体移植物重建交叉韧带依然是目前的主流选择,但均存在各自的缺点。 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损伤人工合成材料的优化选择策略。 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及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检索1988-01/2010-12有关人工韧带生物工程学设计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文章,检索词为“人工韧带,材料,组织工程,重建”。经检索排除内容重复、Meta分析类文章后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目前组织工程人工韧带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很多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种子细胞的选择支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力学性质的统一,细胞和支架材料界面生物相容性的不确定性等是组织工程韧带的研究热点和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工程人工韧带有望尽早得到临床使用。 关键词:人工韧带;膝关节;材料;组织相容性;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2.0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