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高发,对患者危害很大,因此全髋关节置换后有必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案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目的:观察综合预防方案对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方法:将102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综合预防方案,由序贯、交叉的联用低分子肝素、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及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3个干预措施有机组成;对照组由医生根据临床经验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或者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分布情况,同时统计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情况。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阳性数3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而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阳性数11例,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深静脉血栓在近、远端静脉分布构成比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置换后1 d血红蛋白值较置换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置换后1 d血小板值较置换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置换后1 d和6 d之间的血红蛋白值及血小板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由序贯、交叉的联用低分子肝素、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及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3个干预措施组成的综合预防方案可显著降低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无严重并发症,效果确切可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尚缺少严格遵照《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进行血栓预防的大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的报道。 目的:调查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在进行规范预防性抗凝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方法:纳入2005-01/2010-07于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对置换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高危因素、预防措施、症状特点、治疗方案及转归。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7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1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5例为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诊断分布为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血友病性关节炎1例。其合并症1~4个,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围手术期皆应用规范物理、药物疗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2例以肺栓塞为首发症状。多数预后良好;1例死于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关的肺部感染,1例抗凝治疗后并发脑出血导致植物生存状态。提示进行规范预防治疗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但仍不能完全杜绝其发生。髋部骨折、长期卧床、高龄、代谢性内科疾病仍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总结95例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要求护士术前采取心理指导、术前评估、预防DVT相关知识宣教,术后遵医嘱及时、准确、规范给药,术后早期活动与锻炼、加强物理预防措施和药物预防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无1例因护理措施不到位而发生DVT。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还可能导致肺栓塞,甚至死亡。THA围术期DVT的预防,旨在减少静脉内膜的损伤、加快静脉内血液流动、解除静脉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促进术后康复。DVT的预防必须贯穿整个围术期,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预防方法的特点,实施高效合理的个体化预防措施。笔者就THA围术期DVT预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背景: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对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 目的:探讨中西药物预防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方法:收集中药和西药预防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文献,分析不同药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机制,比较中药和西药在治疗和预防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与结论:磺达肝癸钠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大于依诺肝素,利伐沙班在减少关节置换后患者隐性失血量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中药在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上选用益气活血和改善血液循环的方法,如活血通脉汤、桃红四物汤等,还有补阳还五汤、佛手通瘀汤、活血通栓饮、加味桃核承气汤等,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治疗效果方面均较好。中西药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中药或中西药联合对预防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西药效果相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比较溶血栓和抗凝治疗对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8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施以低分子肝素钠腹壁皮下注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照组7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现血栓才给以尿激酶和肝素钠、华法林处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中、术后的出血量和输血量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仅为3例,对照组为14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可以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李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4):7082-7086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对及时治疗及疗效判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液改变情况,为早期预测和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6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置换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者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组),未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者28例(非下肢深静脉血栓组)。分别于置换后1,3,5 d检测患者的血流变指标改变情况。 结果与结论:通过检测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组置换后各种凝血标记物均异常高于非下肢深静脉血栓组,表明置换后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度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密切相关的关系;而下肢深静脉血栓组置换后3,5 d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非下肢深静脉血栓组,说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高与置换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对髋关节置换后应对患者进行动态的血液监测,如果各检测结果呈持续性增高,则应怀疑是否有血栓的发生,并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一项比较物理联合药物与单独物理或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的荟萃分析显示,联合预防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性。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有效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将行髋关节置换后患者350例随机被分为2组,一组应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与标准剂量低分子肝素干预(肝素联合IPC组);另一组只接受标准剂量低分子肝素干预(低分子肝素组)。观察两组病例在围手术期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与结论:(1)肝素联合IPC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1%),低分子肝素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3%);肝素联合IPC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P<0.01);(2)两组患者均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3)结果表明,应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联合标准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防治深静脉血栓较单纯应用标准剂量低分子肝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机械性和药物相结合的方法,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效果。结果321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占0.31%。结论采用机械和药物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关节置换后形成深静脉血栓发病的概率为40%~60%,而深静脉血栓容易出现肺栓塞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20%~30%。 目的:对骨科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与治疗及并发症肺栓塞的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方法:以“关节置换,静脉栓塞,肺栓塞,病因,预防,治疗”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2010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结果与结论: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深静脉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3个因素。患者的全身状况差,合并其他疾病,关节置换手术创伤,手术麻醉方法,手术时间延长,肢体固定以及长期卧床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下肢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是导致关节置换后患者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应于术前对关节置换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背景: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应用,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逐渐升高。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和发生机制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为临床患者提供更好的防治选择。 方法:对髋关节置换后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用免疫生化检测的方法检测髋关节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水平,明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并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明确防治应用效果。 结果与结论:高龄、女性、肥胖、双侧髋关节同时置换、治疗时采用全身麻醉、应用骨水泥型假体、长期卧床、合并各种代谢性疾病均是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文献研究显示O型血型属于保护因素。在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提示血栓发生的风险。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降低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Determinations of the total calcium content and aggregability of the platelets as well as tests of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93 patients before undergo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All patients received low dose heparin, solely or combined with dihydroergotamine. Twenty-six patients developed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detected by the labelled fibrinogen uptake test and confirmed by ascending phlebography. Only a few tests, among them the total calcium content of platelets, showed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who subsequently developed DVT and those who did not. Combination of several tests by 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programme proved to have more predictive value than the analysis of single tests.  相似文献   

13.
14.
背景:利伐沙班作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髋关节置换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方面已得到广大学者研究证实。国外文献指出将疗程延长至35 d可更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在国内研究尚未明显结论,且延长疗程后药物安全性是否可靠仍未证实。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髋关节置换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利伐沙班疗程用药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行初次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106例,随机等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2组均在置换后6 h给药,利伐沙班组10 mg/d,疗程为5周;低分子肝素组4 100 U/d,疗程为2周。 结果与结论:利伐沙班组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后复查及随访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并且未发现深静脉血栓症状者,低分子肝素组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发现深静脉血栓7例(13%),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组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前后静脉血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凝血功能,以及置换后引流量和皮下瘀斑面积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髋关节置换后足疗程应用利伐沙班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具有明确的疗效,且足疗程应用利伐沙班有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6.
Malignancy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high-dos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 safe medication for various immune-mediated diseases, thrombotic events have been reported as a complication of the therapy. We report a case who developed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 after receiving IVIG. A 56-yr-old woman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received IVIG at a dose of 400 mg/kg/day for five days. Three day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IVIG, the patient developed painful edema in the left leg. Lower extremity doppler ultrasound revealed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the left leg. 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demonstrated a filling defect indicating thromboembolism of the right pulmonary artery. After three weeks of enoxaparin therapy, her symptom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on CT improved. This case suggests clinicians should be cautio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romboembolism by administration of IVIG,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thrombophilia.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