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目前对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争议多集中在小切口术野有限,是否会增加股骨颈骨折、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及假体位置不良,影响手术远期疗效。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比较微创切口与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检索国内外微创切口与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完全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1软件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1 001例患者。资料分析显示,微创切口与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在医源性神经损伤、髋臼杯外展角、股骨柄内翻和外翻发生率、置换后髋关节脱位率、再次手术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亚组分析表明:所有后侧入路的微创切口和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组在髋臼杯外展角、置换后髋关节脱位率和再次手术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后外侧入路的微创切口和传统切口组置换后髋关节脱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微创切口和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关于偏瘫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后的脱位率报道差别很大。 目的:通过减小外展角降低老年偏瘫患者患侧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后的脱位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全髋置换治疗偏瘫侧股骨颈骨折19例患者资料。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期为3个月~7年,平均4年3个月。除2例置换后2年内因其他疾病死亡外,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无髋关节脱位,置换后3个月参照Harris评分标准,其中优5例,良12例,优良率达89%。说明通过减小髋臼外展角是预防偏瘫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后脱位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SuperPATH:即为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 assisted total hip arthroplasty的简称,上方关节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技术。该入路具有不切断外旋肌群并保留髋关节囊的特点,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相对于其他手术入路,出现髋关节脱位的风险明显降低。 全髋关节置换:是采用人工髋关节替代自身髋关节,适用于终末期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和老年股骨颈骨折等,手术方法是切除自身的股骨头和股骨颈,将金属关节假体置入股骨近端和髋臼侧,使之替代人体髋关节进行活动。 背景:近年来全髋关节置换出现多种微创入路,其中CHOW等于2010年提出Superpath入路。该入路具有不切断外旋肌群并保留髋关节囊的特点,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相对于其他手术入路,出现髋关节脱位的风险明显降低。 目的:对比分析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72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组,其中30例采用SuperPATH入路,42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第4天血红蛋白下降值及开始负重活动时间,于术后第1,2周及第3个月分别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②术后第2周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期间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坐骨神经损伤、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其中传统后外侧入路组有2例患者出现髋关节后脱位,均急诊在全麻下行手法牵引复位;③与对照组相比,SuperPATH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术后第4天血红蛋白下降值减小,开始负重活动时间较早,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但2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SuperPATH组术后第1,2周 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术后第3个月2组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提示与后外侧入路相比,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为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并加快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术后髋关节疼痛不适,降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但由于手术难度大,学习曲线长,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导致术中出血量并无明显减少,由经验丰富的关节外科医生施行手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ORCID: 0000-0002-9280-8802(胡正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公认的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段,但存在较多的困难及风险。 目的:评估行大转子截骨的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治疗Crowe 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短期疗效。 方法:18例(22髋)成人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非骨水泥固定,行大转子截骨调整臀中肌张力,在髋臼的解剖位置安放臼杯。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均超过10个月,最长随访38个月。患者关节置换前平均患肢短缩4.5 cm (3.4-6.0 cm),置换后患肢较置换前平均延长4.0 cm(3.2-4.8 cm)。置换后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7分(79分-91分),显著高于置换前(P < 0.01)。置换中3例3髋股骨近端发生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予钢丝固定或未作特殊处理,均于置换后2个月复查X射线片提示骨折已愈合。1例置换后出现坐骨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症状消失。未出现置换后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及有临床表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表明行大转子截骨的非水泥假体能有效治疗Crowe Ⅳ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能重建复杂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抛光型股骨柄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双锥面高抛光股骨柄假体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3例,股骨假体固定采用第二代骨水泥技术,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髋关节X线片。所有患者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双下肢长度差异为(3.1±1.2)mm。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6±10)分。结论抛光型股骨柄假体通过其在假体设计和假体固定上的改进,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所遇到的假体固定闲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后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后侧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60岁以上新鲜移位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小切口组25例,经后侧小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传统组25例,经传统后外侧入路。对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周疼痛、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出血量(215.12±41.51ml)较传统组(320.23±51.42ml)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评分为28.31±4.31分,较传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45.38±6.45分)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术后下地练习行走时间(9.42±2.03d)明显早于传统组(18.31±1.08d)(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及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后侧小切口微创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比传统髋关节置换术式具有更优越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关于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18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纳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男17例,女53例,年龄60-83岁,均为GardenⅢ型,Ⅳ型患者。根据置换方式分为两组,股骨头置换组39例,全髋关节置换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及合并疾病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X射线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置换效果,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置换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经18个月随访,两组患者X射线显示股骨颈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股骨头置换组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提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并发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输血量少等优点,适合身体状况差、活动量小及受伤前患肢已有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脱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中,股骨颈低位截骨后使用一体式Wagner cone假体与组配式S-ROM假体的优劣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股骨颈低位截骨配合一体式假体或组配式假体治疗CroweⅢ-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CroweⅢ-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31例,年龄27-64岁,左侧19例,右侧17例,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其中18例股骨颈低位截骨后使用一体式Wagner cone假体,18例股骨颈低位截骨后使用组配式S-ROM假体。术后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目测类比评分,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两组有假体松动、下沉、双下肢长度差异、异位骨化及骨溶解、股骨近端应力遮挡等情况。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均获得15个月及以上的随访,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假体脱位、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感染、骨溶解及异位骨化情况;(2)S-ROM组股骨近端Ⅰ度应力遮挡效应15例、Ⅱ度3例,Wagner cone组骨近端Ⅰ度应力遮挡效应12例、Ⅱ...  相似文献   

9.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夙  汤立新  宋应超  付鹏军 《医学信息》2006,19(12):2181-2183
目的 比较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1998年1月~2002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出年龄〉55岁,骨折类型为GardenⅢ、Ⅳ型,伤后时间在一周以内手术,分别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三种方法治疗的病例共12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经10-39个月,平均24。5个月随访,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三组术后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3%,84%,86%,其中内固定组与人工关节置换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年龄在65岁以下的新鲜基底部或嵌插型骨折,宜选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头下型或有严重移位的经颈型骨折,宜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比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型)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10月进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7例资料。平均年龄74.5岁,小切口组45例,标准切口组42例。记录患者的身高、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应用助行器时间、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资料患者年龄、术前诊断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平均体重指数小切口组小于标准切口组。其余各项指标小切口组均优于标准切口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技术熟练的手术者,经后外侧小切口行THA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比后外侧标准切口术后早期疗效优越。  相似文献   

11.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特点及手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总结围手术其特点,对于今后高龄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86例75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男51例、女35例,平均年龄79.4岁。新鲜骨折79例,其中Garden I、II型稳定骨折9例,GardenⅢ、IV型移位骨折70例;陈旧骨折7例,均为Garden IV型。9例Garden I、II型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术;77例Garden Ⅲ、IV型骨折中,5例患者因髋臼有明显骨关节炎表现而行骨水泥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其余72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空心钉内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51分钟,平均术中出血50ml;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81分钟,平均术中出血180ml;人工全髋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105分钟,平均术中出血350ml。空心内固定组、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置换组术后血红蛋白分别比术前平均下降12%,17%和18%,术后白蛋白分别比术前平均下降11%,18%和20%。结论 75岁以上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或神经科疾病,手术风险高,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防治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分析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3月—2018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45例,其中男16例、女29例,年龄35~80岁,平均47.5岁;股骨颈骨折3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依据Garden分型标准,Ⅱ型6例、Ⅲ型20例、Ⅳ型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依据改良Evan分型标准,Ⅲ型1例、Ⅳ型4例、Ⅴ型7例。45例患者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及疗效,并与术前Harri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内固定失败原因。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假体周围骨折1例,给予钢丝捆扎固定。手术时间50~150 min,平均72 min。术中失血量150~600 mL,平均260 mL。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浅表感染4例,予相应处理后治愈,肢体不等长(超过2 cm)2例,未给予特殊处理。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10.5个月。随访期间无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假体周围骨折于术后3个月愈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2~94(88±6)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2~36(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58, P<0.01)。采用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16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8.9%(40/45)。初次手术失败原因:内固定手术技术原因27例,其中螺钉置入位置或长度不理想12例、内固定物选择不当8例、骨折复位不良1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伤后72 h 18例,其中>1周9例;术后负重时间过早(<12周)15例;术后再次跌倒或碰撞伤6例;原因不明7例。结论 导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包括医源性因素与患者源性因素。对于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失败的患者,依据患者年龄及全身状况,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改进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技术成为研究的课题之一。 目的:明确各种内固定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为治疗技术的改进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理论参考信息。 方法:分别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中以及治疗后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因素及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重点分析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同时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对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假体的类型以及假体的稳定性均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周围假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非骨水泥型假体发生骨折的风险高于骨水泥型假体发生骨折的风险。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周围假体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不损害假体周围骨皮质,并且具有固定稳固、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而锁定加压钢板结合钢缆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对骨折断端血供干扰小、固定稳固等优点,2种内固定治疗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相比较而言,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背景: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活动量较大、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 目的:分析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青壮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近期治疗效果。 方法:使用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1例,评估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8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 评分为(92.0±3.4)分,优良率 94.1%。置换后无关节脱位病例发生,3例轻度跛行,均未作特殊处理。至随访结束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未见假体松动、下沉及碎裂发生,假体周围无透亮线形成。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活动量相对较大的青壮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能有效减少因磨损碎屑造成的骨溶解,减少假体的松动及下沉,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55~65岁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6月-2019年1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49例55~65岁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固定组(26例,26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组(23例,23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致伤因素、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骨折分型、致伤因素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TH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患者术前Harris功能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时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F=213.582、204.577)及VAS评分(χ2=96.376、86.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THA组患者关节Harris评分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均高于内固定组,THA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均低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于55~65岁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THA较之复位内固定手术并发症较低,并可获得早期快速康复,因而更加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例,骨性关节病伴髋半脱位1例.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13个月,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90分以上11例,80~89分14例,70~79分2例,平均91.3分.结论: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切口定位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保留肌-关节囊组织瓣的改良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Garden Ⅳ型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老年Garden 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每组30例。常规组行传统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改良组行保留肌-关节囊组织瓣的改良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记录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2天行患髋正侧位 X线摄片,测量髋关节假体髋臼外展角、前倾角。术后1、3、12个月采用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髋关节疼痛。术后12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手术侧别、致伤原因以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改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42.37±4.94)min、(94.83±9.78)mL,常规组分别为(45.53±3.43)min、(107.4±14.60)mL,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2、3.792, P值均<0.05)。术后第2天复查骨盆正侧位X 线片,改良组髋臼前倾角、外展角分别为16.47°±1.74°、45.53°±1.57°,常规组分别为16.10°±1.18°、46.13°±1.1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常规组术中发生股骨大转子骨折1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 1例;改良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坐骨神经麻痹(踝背伸无力)1例: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12~15个月。改良组患者术后1、3、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分别为(81.80±2.87)、(90.00±2.00)、(96.23±0.82)分,高于常规组的(79.40±1.96)、(87.67±1.67)、(93.67±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4、4.908、9.771,P值均<0.01)。术后1、3、12个月,两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改良组术后12个月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评分分别为(93.43±0.89)、(77.83±0.91)分,高于常规组的(91.43±1.40)、(74.90±1.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61、8.837,P值均<0.05),其余项目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与常规后侧入路相比,采用保留肌-关节囊组织瓣的改良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Garden Ⅳ型股骨颈骨折,在准确置入假体的情况下,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采用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5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20例,女31例;左髋19例,右髋32例;平均年龄为(75.6±9.7)岁。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评价术前、术后3 d、6个月及12个月患髋Harris评分。结果51例患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手术切口长度(6.5±1.7)cm,手术时间(40.9±12.6)min,住院时间(6.5±1.8)d,术中出血量(138.7±30.5)m L,下地行走时间(1.6±0.8)d。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DVT、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 d与术前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67.3±6.3)分,(12.1±4.3)分]比较;术后6个月与术后3 d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84.7±4.5)分,(67.3±6.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早期疗效明显;不仅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还能降低术后关节脱位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