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原位肝移植中诸多因素可导致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但不同移植方式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不清楚。 目的:比较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拟行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的晚期肝病患者15例设为活体组,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另与同期进行的尸体全肝移植20例患者设为尸体组,采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皮后1 h、无肝期30 min、新肝期1 h及新肝期4 h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指标。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活体组无肝期30 min时心输出量、心指数高于尸体组,而体循环血管阻力、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尸体组(P < 0.05)。两组移植过程中各时点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肌酐及肌酐清除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总尿量及呋噻米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活体组无肝期分钟尿量明显多于尸体组( < 0.05)。提示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均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背景: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如何减少肝移植相关并发症以及如何对其并发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肝移植领域中的重点问题。 目的:探讨肝移植的可行性、适应证、禁忌证及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等。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1-07关于肝移植的相关文章,以“肝移植,排斥反应,并发症”为中文关键词,以“liver transplantation,rejection,complication”为英文关键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肝移植技术手段及并发症防治相关文献,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0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新近的19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肝移植数量、质量逐年提高,存活率逐年提高,移植后并发症逐年下降,国内肝移植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终末期肝硬化是目前肝移植的首要适应证,活体肝移植解决供肝不足导致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时死亡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麻醉等医学相关学科,肝移植指征、移植技术改进,肝移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肝移植;排斥反应;并发症;存活率;免疫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5.034  相似文献   

3.
自1963年Starzl首次完成原位全肝移植后,肝脏移植在全世界相继开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肝移植术式,如减体积性肝移植、活体部分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以及肝与其他器官联合移植,其中背驮式肝移植术式以其特有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受体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前一般认为,当肝脏疾病出现了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或肝脏功能出现了失代偿,或者由于肝病的发展,生活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用常规的内外科疗法不能治愈时,就应该考虑行肝脏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4.
肝脏血管铸型透明标本制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肝外科的发展出现两大热点:一、肝切除术已从传统的非解剖性肝切除向精确的肝段切除过渡;二、活体肝移植和劈离式肝移植广泛开展。这些均需要精确地界定肝表面和内部划分肝段的解剖性标志。  相似文献   

5.
背景:活体肝移植供者的安全令人关注,供肝切取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因而移植中减少出血量和副损伤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目的:观察活体肝移植过程中超吸刀结合氩气刀应用的优势。 方法:回顾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移植中心自2006-05/2010-10应用超吸刀结合氩气刀开展的26例活体肝移植,其中13例使用右半肝,9例使用左半肝,4例使用双供肝。活体供者年龄22~63岁。通过对供肝切取过程中的失血情况及供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观察,总结应用超吸刀及氩气刀进行供肝切除的优势。 结果与结论:无供者死亡,且无供者因出血等原因而二次手术,仅有1例供者移植后出现胆瘘,充分引流后痊愈。右半供肝切取平均失血683 mL,输血820 mL,切除肝质量平均为530 g。在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中应用超吸刀及氩气刀不仅可以缩短移植时间,减少移植损伤,同时也能够降低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联合应用超吸刀及氩气刀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供肝切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脏移植学的研究至今不足50年历史,Welch(1955)首次为犬进行了异位移植,1959年施行犬原位移取得成功。自Starzl(1963)首次进行人体原位肝移植手术以来,至今全世界累计已超过2万例。国内自上海瑞金医院(1977)施行首例肝移植术以来,至今国内累计已达200余例,其中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施行70例以上,居全国首位。我院在肝移植方面采用的是背驮式异原位肝移植(piggyback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POLT),其特征是,先后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肝脏移植术治疗急性肝昏迷3例均获得成功,术后恢复很好,肝功能正常,这标志我国肝移植术的临床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肝移植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原发病的影响、移植肝的质量和术后观察等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活体肝移植中使用脂肪变性供肝不但影响供者的安全,同时也影响受者的生存。 目的:评价活体肝移植中使用轻度脂肪变性供肝时供者的安全性及受者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的资料,根据移植过程中供肝活检病理标本的脂肪变性程度将所有病例分成4个组。比较各组移植供受者移植后2周的肝体积增生率,分析104例成人间活体右半肝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死亡情况及原因。 结果与结论:4组病例在供受者移植后肝功能的恢复和受者后移植预后无明显差别,没有肝功能延迟恢复和原发无功发生。轻度大泡性脂肪肝者只要残肝足够可以成为合适的活体肝移植供者。使用轻度大泡性脂肪肝并不增加受者病死率和移植物失功。  相似文献   

8.
得益于前期成功经验及技术的改进,采用右半肝作为移植物的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术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但在将小体积供肝( GBWR <0.8)运用于成人间右半供肝活体肝移植术时,小肝综合征仍是导致术后患者死亡、移植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历史、分析现状、综述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对小体积供肝的安全性进行综述性分析,对于部分经过选择的一般状况良好的受体,植入小体积供肝(0.8 >GBWR >0.6)可取得良好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肝短静脉(SHV)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主肝静脉病变相关肝脏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以“肝短静脉” “肝切除” “肝移植”“Budd-Chiari 综合征”以及“short hepatic vein”“hepatectomy”“liver transplantation”“ Budd-Chiari syndrome”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18年6月国内外有关SHV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795篇,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3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8篇和英文文献27篇。SHV的发现,补充和完善了肝脏的血液回流途径研究。对SHV的精准解剖是预防术后出血和保证肝脏静脉回流的关键步骤,目前已在部分肝段切除、肝移植以及Budd-Chiari综合征等外科治疗中广泛应用。结论 熟练掌握SHV的解剖是治疗肝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相关疾病和促进肝脏外科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江  刘静  侯宇  李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18):3341-3346
背景:活体肝移植显著缓解了供肝短缺矛盾,如何使供者献出的肝量最小,同时受者得到最大的临床受益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稳定的小体积肝移植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方法:以Kamada“二袖套法”非动脉化原位肝移植SD大鼠模型为基础并参考国内外文献,制作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实验分为Ⅰ组为体内肝叶减除;Ⅱ组为体外肝叶减除组;Ⅲ组为改良后小体积肝移植模型。主要观察供体手术各阶段时间;移植后并发症和生存情况。 结果与结论:改良后模型较改良前的供肝获取时间和肝叶减除时间均显著缩短(P< 0.05)。Ⅱ组的供肝冷缺血时间显著长于Ⅰ组和Ⅲ组(P < 0.05)。改良后的小体积肝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较改良前显著提高(P< 0.05),改良后7及14 d存活率均高于改良前模型(P < 0.05)。改良模型较改良前生存时间延长了9 d。改良模型的手术总并发症例次较改良前组显著较少(P < 0.01)。提示采用此改良方法能建立稳定的30%小体积肝移植大鼠模型,而且在操作简便、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背景:现已经证实使用anti-HBc(+)供肝会使移植后乙肝复发的风险,但anti-HBc(+)供肝的应用明显缓解了供肝的相对匮乏。 目的:分析应用anti-HBc(+)供肝移植后乙肝复发风险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PubMed数据库中1994-01/2009-12关于anti-HBc(+)供肝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donor;liver transplant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与anti-HBc供肝相关文章。初检得到109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48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HBsAg(+)患者接受anti-HBc(+)供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率为11%,生存率为67%~100%,与HBsAg(+)受者接受anti-HBc(-)供肝相似。HBsAg(-)受者接受anti-HBc(+)供肝总体感染率为19%,其中未感染过乙肝受者移植术后乙肝感染率为48%,感染过乙肝受者后感染率为15%。未感染乙肝与感染过乙肝受者移植后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后感染率分别为3%,12%。采用HBIG、拉米夫定、联合用药的移植后感染率分别为19%,2.6%,2.8%。提示,采用anti-HBc(+)供肝做为供体是安全的,尤其是用在HBsAg(+)、anti-HBc(+)、anti-HBs(+)受者。而HBsAg(-)受者移植后接受拉米夫定可以有效复发乙肝感染。  相似文献   

12.
背景:活体器官伦理问题逐渐成为人们视野中的焦点和难点。 目的:对活体器官供体伦理问题进一步研究。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 VMIS数据库中2001-01/2011-05关于器官移植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活体、供体”和“器官移植、伦理”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纳入与活体供体关联度高、本领域内的文献,主要选择权威杂志、核心期刊或者近期发表的文章。排除与此文目的无关的、内容和观点陈旧的及重复研究的文献。入选18篇文献和4本医学伦理学书籍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为了生命的健康续存,必须完善器官移植和捐献的法律法规,规范供体来源渠道,避免由于科技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任由活体供体买卖现象的存在空间,研究器官移植活体供体伦理问题,可促使人们提高活体供体捐赠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状况。  相似文献   

13.
背景:现今用于肝移植的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药物种类繁多,新型药物也在不断开发中,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亦多种多样,尚无统一标准。 目的:总结和评价肝移植后临床上常用的各型免疫抑制药物并介绍近年来关于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热点问题。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2000/2011)和PubMed(2000/2011)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肝移植、免疫抑制、应用、不良反应、撤除”和“Liver transplantation,Immunosuppression,Application,Side-effect,WithdrawaI”。从肝移植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免疫抑制方案的选择、激素撤除与免疫抑制剂撤除等方面进行总结。共检索到158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45篇。 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目前临床用于肝移植的各种免疫抑制药物都存在着较多不良反应;各种新型、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药物仍在不断研发中,具有广阔前景。激素撤除与免疫抑制剂撤除等新治疗方案的尝试,在一定条件下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其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证实。合理选择和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开发新型药物、探索新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使肝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得到不断改善。关键词:免疫抑制;肝移植;应用;不良反应;撤除;器官移植 缩略语注释:CNIs:calcineurin inhibitors,钙调磷酸酶抑制剂;mTOR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8.030  相似文献   

14.
背景:通过胰腺或胰岛移植等重建胰岛素分泌系统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材料来源受限,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易导致治疗失败。 目的:简要总结了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等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8-01/2011-12关于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1型糖尿病”或“Embryonic stem cells,somatic stem cell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type 1 diabete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3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在体内外均能被诱导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并且这种诱导细胞用于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甚至能使受体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但干细胞是否参与胰岛细胞再生或修复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终末期肝病患者可以通过移植全部肝脏或部分肝脏来挽救生命,随着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出现,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 目的:对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2-01/2011-12收录有关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肝移植;排斥反应”,应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 结果与结论:在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2011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777篇与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相关的文献,从文献数量上看,2006年的文献数量处于顶峰为110篇,2007年《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以前处于上升趋势,到2007年开始略有下降。文献的基金资助项目数量比较多,39个基金资助项目文献共有210篇,省级基金资助项目数量为28个,其中广东省的基金项目最多为4个。《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是中国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权威期刊。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研究主要以大鼠的动物实验为主,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高,强效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以他克莫司的研究较多。在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检索到90篇相关文献,文献数量、学科类别、研究机构、关键词和基金资助项目结果与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文献结果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6.
背景:最近许多研究报道,干细胞细胞移植联合免疫干预可维持较长的胰岛素非依赖时间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应用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的前景。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了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CNKI数据库(http://www.cnki.net)、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index.shtml)、万方数据库(http://g.wanfangdata.com.cn/),检索范围为各数据库中的全部文章,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diabetes mellitus,immunosuppression”,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糖尿病”。从检索出的1 676篇文章中选择出文章内容与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较为权威的文章,排除较陈旧文献及重复研究,共纳入中英文文章共29篇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就目前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29篇相关文献和报道进行研究总结。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脐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总结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1-01/2011-08 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基础研究方面的文献。检索词“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focal cerebral ischemic,transplantation,脐血干细胞,局灶性脑缺血,移植”,共检索到文献50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0篇。 结果与结论:脐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当的诱导下可分化为神经细胞。相关研究表明脐血干细胞能缩减脑卒中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并改善行为学预后,其机制包括减轻炎症反应,增加营养因子的分泌,促进血管发生和神经纤维重塑等。虽然脐血干细胞在实验研究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何提高脐血的利用率,如何限制干细胞的过度增殖,整合到损伤部位的移植细胞是否能发挥功能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背景:活体肝移植仍面临很多问题:如供体的匮乏、移植后的免疫排异反应及其高额的费用等,因此使其在临床上的开展受到限制。 目的:说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分化成熟肝细胞而替代受损的肝脏组织发挥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2000-01/2010-12关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相关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用“骨髓干细胞;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肝硬化”或“Bone marrow stem cell,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em cell,hepatic cirrhosi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与骨髓干细胞移植相关的文章内容,同一领域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3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从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的了解,说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对肝硬化的治疗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背景:胎肝干细胞移植是当前急性、慢性肝衰竭和遗传代谢性肝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望替代肝脏移植疗法。 目的:综述胎肝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胎肝干细胞移植介导的肝脏再生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12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fetal hepa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胎肝干细胞,移植”,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文献168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选择具有原创性、论点可靠、论据充分的与胎肝干细胞移植密切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及综述类文献,最终纳入文献31篇。 结果与结论:目前尚未发现胎肝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这为其分离和纯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多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或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来富集胎肝干细胞。胎肝干细胞具有双向分化潜能,能有效地、长期的修复重建受损肝脏。另外,低免疫原性、能耐受冻存损伤等独特的优势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胎肝干细胞移植用于临床治疗肝硬化的疗效已得到了初步的确认。胎肝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兴的种子细胞来源,在治疗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及遗传代谢性肝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