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认知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颁布后医务人员时药物不良反应监察的认识了解程度。方法:对全院在岗人员随机抽样,入选人员在限定时间内填写ADRM认知度调查表,对全部调查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有90%知道国家ADR中心的职责;79%了解我国ADR报告程序;44%明确ADR定义,91%认为上市后药品存在不良反应;79%认为ADR与药品质量有关;98%认为有必要报告ADR;在日常工作中有84%遇到过ADR。其中34%向有关部门上报过ADR,只有25%是自愿上报。94%认为只有提高医务人员的ADR意识才能加强我国ADRM工作力度。结论:我院医务人员中绝大部分认识和知道ADRM,但对ADR上报意识不强,自愿上报ADR的仅占被调查人员的四分之一。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国人民的ADR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共计123例,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引发的系统损害或组织损害的药品种类。结果各个年龄段患者均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居多,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药品时,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与其他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器官最多的为皮肤与附件损害,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全身损害等。结论通过药学监护理念监护临床药品使用,减少不良反应,避免给患者带来伤害,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药品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我国,因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造成的医疗事故数量也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面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人们应认真对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不仅与药品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也与人体方面的诸多因素有关.因此,人们要合理安全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完善和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医院选定的医务人员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调查。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定义理解和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相关制度的知晓程度还远远不够。结论医院应加大对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以有效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梁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166-168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探讨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6.
李学桐  张翠玲 《齐鲁药事》2010,29(4):250-252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因此,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安全用药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杜海燕 《北方药学》2012,9(3):97-97
药品不良反应(ADR,adverse drug reaction)是指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非常关心健康问题。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将对药品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用药措施。方法纳入200例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收治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0例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所收治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中各科室住院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各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时,通过对药用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用药安全性,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6年收集的恶性肿瘤患者SADR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4例SADR报告中,新的SADR 15例(14. 42%);60~69岁年龄段比例最高(27例,25. 96%);累及系统或器官以血液系统居首(53例,28. 49%),临床表现以骨髓抑制最多见;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0例,76. 92%);使用率前8位药品中化学治疗药物最多,共19例(47. 50%)。结论抗肿瘤药物引起的SADR与患者年龄、剂型、给药途径相关,需充分发挥专科临床药师的作用,集中监测抗肿瘤药物引起的SADR,结合恶性肿瘤患者的自身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合理给药,预防或减少S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史福锁  赵永峰  云斌 《北方药学》2010,7(6):26-27,20
目的:探讨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结果: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地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结论: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适当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尹文杰  侯继秋  王虹 《安徽医药》2017,21(9):1739-1743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3 181例ADR报告从ADR发生的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及ADR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181例ADR报告中,男性1 501例(47.19%),女性1 680例(52.81%);ADR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50~60岁者ADR发生率最高,有829 例,占26.06%;引起ADR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多,且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3.09%;ADR最常累及系统/器官为全身性损害,占23.07%;一般ADR占87.11%,大多好转或治愈,新的ADR占12.39%,严重ADR占0.69%,其中1 例留有后遗症,参麦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1例.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2.
574例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5年来收到的ADR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s共涉及药物10余类74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比例最高;静脉滴注比例较其他给药途径多;临床表现以致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最高。其次为消化系统。结论:ADRs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人群,应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及ADRs监测,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姜兵 《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75-176
本研究分析了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建议措施,强调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使用药物的水平,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95例艾滋病(AIDS)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9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涉及的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事件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95例药物不良反应中男性79例,女性16例,2049岁之间82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46.60%;临床表现以皮疹为主,其次为肝损伤;平均合并用药种类达15.46种。结论:AIDS患者个体情况特殊,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开展和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保障此类患者的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与纠纷的重要工作,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护理人员监护患者的药物治疗全过程,认识、发现和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R),对配合救治ADR病例和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该院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知情况,分析该院ADR上报率低的原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该院医护人员进行ADR认知度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9份,回收率为96.2%,问卷有效率为90.8%。共调查医师126人,护理人员83人;ADR概念正确知晓率为41.6%,62.7%的人认为ADR与医疗纠纷有关,63.6%的人认为ADR与医疗质量有关;仅有20.1%的人知道ADR应上报给医院哪个部门,15.8%的人不知道医院有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制度,41.6%的人曾经报告过ADR,其中35人通过填写ADR报告上报,正确上报率为16.7%;97.6%的人认为报告ADR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46.9%的人认为应将ADR上报作为一项临床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指标,52.6%的人认为应给予漏报ADR的人员处罚,67.9%的人认为报告ADR应给予相应报酬,79.9%的人认为医院内需设置从事ADR监测工作的专职人员。结论该院医护人员对ADR法规及知识的整体认知度、监测及报告制度及程序的认知度偏低,ADR的正确上报率偏低,是造成我院ADR报告率低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相关法规及知识教育和培训;设置ADR上报专员,明确责任,落实奖惩;临床药师应在协助医护人员进行不良反应监测、鉴别及上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我院ADR上报数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3月上报的110例ADR分别从报告科室、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以临床住院病人发生的上报数量为101例,占总例数的91.8%;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75.5%;ADR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及神经系统损害,其中较严重的ADR有1例。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认知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认知度。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不同职称的医务人员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缺乏ADR的基本知识,对自发报告体系不了解。结论:加强ADR知识宣传培训,端正态度,增强医务人员对ADR上报意识,提高ADR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对医院2009年1月_2013年12月上报的84例 ADR 病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ADR 病例中,女性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52,38%;抗感染用药占总例数的51,19%;静脉滴注占总例数的89,29%;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全身性损害。结论加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发现 ADR 并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2020年我院上报的533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累及系统、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33例抗肿瘤药物ADR中,男性256例,女性277例;发生ADR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1~70岁(28.5%)和51~60岁(25.7%)。ADR涉及的抗肿瘤药物种类占比最高的依次为抗肿瘤植物药(23.3%)、新型抗肿瘤药物(23.3%)和抗代谢类药物(22.0%)。ADR临床表现例次排名前3位的抗肿瘤药物分别为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排名前3位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分别为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ADR主要累及血液系统损害(30.6%)、胃肠系统损害(19.4%)、全身性损害(15.5%)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4.4%)。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81.2%);给药后1 d内更易发生ADR,15 d内发生的ADR约占86.8%。严重的ADR有102例,主要涉及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和紫杉醇;新型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严重ADR共1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