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治疗经验。方法: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平均后凸角度在79.0°,行L1、L3双节段楔形截骨矫形术,5例外伤性或结核性角状后凸脊柱畸形角度小于50.0°者采用单节段楔形截骨闭合矫形术,5例大于50.0°者采用单节段截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矫形术,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得到术后平均11个月的随访,于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前后凸角平均为62.3°,术后后凸角平均为15.5°,平均矫正度数为46.8°,矫正率为75.1%;术后平均身高增加4.4 cm。术前5例神经损害病例,C级1例恢复至D级,C级1例恢复至E级,D级3例恢复至E级;腰背部疼痛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弧形后凸畸形,可通过多椎体楔形截骨增加截骨度数,大角度角状后凸畸形可通过单节段截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矫形术增加矫形度数,后路楔形截骨矫形术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后凸型脊柱侧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应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后凸型脊柱侧凸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自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僵硬后凸型侧凸11例(平均年龄11.2岁),其中神经纤维瘤病3例,先天性脊柱侧弯5例,脊髓灰质炎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例.11例患者的Bending像脊柱活动度均小于25%.平均随访时间1.3年(0.5~2年).结果:术中1节段后柱楔形截骨3例,2节段后柱楔形截骨2例,3节段后柱楔形截骨2例,经椎弓根截骨2例,椎体切除+后柱切除2例.术前后凸畸形平均108°(87°~135°),侧凸畸形平均97°(65°~135°),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至49°(改善率55%),侧凸平均矫正至37°(改善率66%).术后身高平均增加4.7 cm.11例矫形手术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 结论:应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后凸型脊柱侧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65-168
脊柱后凸畸形(Kyphosis of the spine)的各种发生机制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以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脊椎截骨量以及合理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4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采取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术,主要是脊椎楔形截骨术,通过楔形截骨达到矫形目的,术后观察脊柱形态、活动度、疼痛等指标。其中,24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中,有5例通过保守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有19例患者行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术,及脊柱前方垫高加后方闭合截骨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总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取脊柱前方垫高加后方闭合截骨术,手术效果确切,术后定期随访,未出现疼痛、内固定断钉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本实验选取了96例在2009年9月份到2011年5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把所有患者打乱分为48例实验组(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理组)和48例对照组(经椎弓根截骨组),后进行统计及比较各组患者的矫正度、矫正丢失、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矫正度、矫正丢失、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建议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经椎弓根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7月该科收治12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7.5岁(24~58岁).全部采取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术前在纸样上模拟截骨,术前和术后测量颌眉角以及全脊柱侧位X片测量胸腰椎后凸角,统计术前术后VAS及ODI评分.结果 患者术后视线角度改善明显,平均随访28个月,所有患者术区无假关节形成,患者矫正度无丢失,腰背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平均颌眉角、矢状位平衡、Cobb角、VAS及ODI均改善明显(P<0.05).结论 采用术前模拟截骨确定截骨部位及角度,行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后凸畸形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神经功能损伤和迟发性瘫痪。手术干预可以阻止后凸畸形的进展并且能够减少迟发性瘫痪的发生率,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前路手术、侧前路手术、前后联合手术和单纯后路手术,不同手术方法适合不同患者类型。其中对于角度较大和僵硬的后凸畸形的患者,截骨矫形术是必须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重度后凸矫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4例强直性脊柱炎重度后凸畸形患者,施行单纯后路蛋壳截骨后凸矫形术,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呼吸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脊髓神经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和加强康复训练。结果术后患者达到70%的矫形效果,肺活量明显增加,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降低重度脊柱后凸矫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合并漏斗胸畸形的手术治疗和临床矫形策略。方法我科从2002年2月~2015年11月共收治特发性脊柱侧凸合并漏斗胸畸形的患者6例,采用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后路脊柱侧凸矫形+二期或三期前路漏斗胸畸形矫正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脊柱侧凸Cobb角、后凸角、双肩平衡、身高、漏斗胸畸形程度的改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5例分三期手术治疗,1例分二期手术治疗。患者年龄介于11~15岁之间,平均13.2岁;住院时间31~52天,平均40.4天;1例患者在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出现左下肢麻木、肌力减退,经保守治疗4周后缓解;1例患者在三期漏斗胸矫形术后出现胸部切口渗液并感染,经换药及抗生素治疗后痊愈。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30月,平均60.5月;术后末次随访时,脊柱侧凸矫平均正率78.1%,身高平均增高4.6cm,漏斗胸平均矫正率65.5%。结论对于特发性脊柱侧凸合并漏斗胸畸形的患者,针对性的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先行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再行漏斗胸畸形矫正,能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及胸廓容积,临床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后路顶点经椎弓根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行后路顶点经椎弓根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X光像,对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躯干平衡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复习手术记录和病历,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20.1(9~57)岁,其中成人脊柱侧凸2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10例.平均随访9.2个月.融合固定节段平均12个节段.手术时间平均5.0 h,术中出血量平均1517 ml,回输自体血平均780 ml,异体输血平均1109 ml.手术前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100.9°和48.8°,平均矫正率51.8%(P=0.000).节段性后凸Cobb角分别为81.7°和42.2°,平均矫正率为49.8%(P=0.000).随访时主弯冠状面Cobb角及节段性后凸Cobb角分别为50.7°和46.0°,矫形无明显丢失(P=0.763,P=0.698).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冠状面躯干平衡分别为16.3、14.7和12.0mm,随访时仅1例发生冠状面躯干失平衡(22 mm).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下肢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获完全恢复.所有患者均无脊髓损伤.结论 后路顶点经椎弓根截骨术是矫正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方法 ,早期结果 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科采用经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14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术前、术后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 X 线检查,并测量整体矢状位平衡数据,评定植骨愈合情况、临床疗效、矢状位矫正程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 X 线片示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最终随访时植骨愈合满意。术中均未出现脊髓损伤、神经根断裂、大血管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股神经牵拉症状,6周后缓解。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前髂肋距2~5 cm,术后8~11 cm。术前矢状位失衡数据:颈7椎体铅垂线距离骶骨后上角距离术前为12~35 cm,术后为3~8 cm,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佩戴胸腰部支具3个月,随访期间无后凸畸形加重及内固定失效、断裂。结论经后路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安全有效,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