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6号染色体短臂存在银屑病易感基因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鉴定6号染色体短臂上是否存在寻常性银屑病的易感基因.方法用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8个微卫星标记对46个寻常性银屑病家系共272个个体(包括143例患者和129例非患者)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并用Genehunter软件(2.0 Version)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两点和多点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①两点连锁分析:非参数连锁分析揭示3个相邻的标记D6S276、D6S1610和D6S1575的NPL值分别为2.69、3.58和2.84,对应的P值分别为0.0 048、0.0 006和0.0 033;参数分析在D6S1610位点处得出HLOD=4.01和较高的连锁家系比例α=70%.②多点连锁分析:在44.9-62.3 cM的染色体区域内,非参数连锁分析的NPL值均>3,D6S276(44.9 cM)、D6S1610(53.9 cM)和D6S1575(62.3 cM)均位于这个范围内,其中在D6S1610处NPL值达到最高为4.11,对应的P值为0.0 002;参数分析在D6S1610处,得出多点分析的HLOD峰值为3.17,连锁家系比例为60%.结论6号染色体短臂上存在寻常性银屑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染色体1q是否存在中国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 用覆盖染色体1q的12个微卫星标记,对36个寻常型银屑病家系共190个个体(包括92例患者与98例正常亲属)进行基因组扫描研究,并用LINKAGE、ETDT及GENEHUNTER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①LINKAGE分析示D1S2891的LOD值为1.0750(θ=0.2),支持连锁;②GENEHUNTER示D1S249、D1S2772和D1S2891的NPL值均大于1.6,相应P<0.05;③ETDT示D1S249 170 bp等位基因和D1S413 258 bp等位基因分别优先传递给正常子代.结论: 中国汉族人1q31-32区存在银屑病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中国汉族人群染色体1q21上是否存在寻常性银屑病易感基因。方法 用覆盖染色体1q21-1q23.1的8个微卫星标记,对36个寻常性银屑病家系共190个个体(包括92例患者,98例正常人;年龄12 ~ 81岁,平均44岁)进行基因组扫描研究,并用ETDT及GENEHUNTER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 GENEHUNTER示D1S2345与银屑病连锁,其非参数连锁(NPL)值为1.735(P = 0.0329);扩大范围传递不平衡检验(ETDT)示D1S2346的97 bp等位基因与D1S484的283 bp等位基因分别优先传递给患病子代(P < 0.05)。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染色体1q21区存在寻常性银屑病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屑病易感基因与第4、6、17号染色体上7个微卫星标记的连锁关系,初步对汉族鲁系银屑病易感基因进行定位研究。方法:选择22个银屑病家系中75例患者和正常人51例。选择7个微卫星标记(STR):D6S276、D6S1610、D4S403、D4S424、D4S415、D17S949、D17S784,利用ABI3730测序仪进行电泳测序,并用与之配套的GeneScan、GeneMapper软件进行基因分型。利用GENEHUNTER软件对STR的基因分型数据进行连锁分析。结果:D17S949、D17S784位点的最大两点LOD值,最大两点NPL值均大于1(P<0.05),提示存在连锁关系。结论:染色体17q23~17q25区域内存在寻常型银屑病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道1例雀斑及其三代家系,并对其致病基因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方法 选取位于4q和1号染色体的微卫星标记对该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定位研究,用ABI3730测序仪进行微卫星标记的基因分型,利用Linkage软件(5.10 Version)和Cyrillic软件(2.01 Version)进行连锁和单倍型分析。结果 该家系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外显率为99.9%时,排除该家系与4号染色体的连锁,在1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D1S2635和D1S2844处获得可能连锁的证据,最大LOD值为1.50(重组率θ = 0.00)。单倍型分析将该家系可能的致病基因定位在微卫星标记D1S2624和D1S2799之间12 Mb区域内。结论 雀斑存在遗传异质性。在该家系中,本病可能的致病基因存在于染色体1q22-q24的21.2 cM区域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收集的白癜风38家系183人进行基因精细定位,以期识别白癜风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白癜风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选用荧光标记引物及微卫星标记,用Genescan和Genotyper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用Linkage软件包进行连锁分析,明确致病基因的区域,并对22q12进行精细定位。结果:发现白癜风致病基因与微卫星标记D22s1163处获得最大连锁值(NPL=2.22,P=0.008,HLOD=1.64,α=53%)。结论:染色体22q12上可能存在广东汉族人的白癌风易戚基呙.  相似文献   

7.
6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银屑病易感基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人寻常型银屑病与6p21.3区域内的六个微卫星标记和4q上的两个微卫星标记是否连锁,以寻找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 利用选取的微卫星位点作为标记,采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基因扫描及分型技术,选取205例经确诊并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对其中14个银屑病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研究的家系中未发现4q上的微卫星标记与银屑病易感基因之间的连锁,而在染色体6p21.3区域存在着与之有连锁关系的微卫星标记位点(在D6S273位点上两点分析最大LOD值为1.26)。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中国人银屑病患者中,染色体6p21.3区域可能存在银屑病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播散性浅表光线性汗孔角化病致病基因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对播散性浅表光线性汗孔角化病(DSAP)的致病基因进行定位。方法 收集一个DSAP家系成员的血样抽提基因组DNA,选用12号染色体长臂上已知致病区域的7个微卫星标记进行基因扫描,并用LINKAGE软件(5.1Version)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连锁分析结果发现本家系在微卫星标记D12S79的两点最大LOD值为5.15(θ=0.00)。结论 DSAP致病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的长臂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中国汉族人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进行基因组精细定位,从而为进一步找到该病的致病基因奠定基础。方法用覆盖8p21的18个微卫星标记对2个家系进行局部基因组扫描,利用Linkage软件(5.10版)和Cyrillic软件(2.02版)进行连锁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家系1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外显率为99.9%时,在8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D8S298和D8S1725处获得LODS(连锁分数)为3.01(θ=0.00);单倍型分析将其定位于D8S282~D8S1839之间的1.1 cM内。家系2的连锁分析排除与8p21连锁。结论 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存在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致病基因的定位及突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的致病基因进行定位及突变研究。方法 收集一个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家系成员和一个散发病例的血样抽提基因组DNA,选用2号染色体长臂上已知致病区域的6个微卫星标记对该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扫描,并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连锁分析及单倍型分析。PCR扩增SCN9A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测序。针对所发现的突变以HphI、BsrSI内切酶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连锁分析结果发现本家系在微卫星标记D2S2370和D2S2330的两点最大LOD值为2.11(重组率=0.00),单倍型分析发现本家系在微卫星标记D2S1353和D2S2345存在重组。家系患者和散发病例均存在SCN9A基因第15外显子的错义杂合点突变:家系全部患者均存在T2573A杂合突变,散发病例存在T2543C杂合突变,分别导致Nav1.7第858位的亮氨酸被替换为组氨酸(L858H)及第848位的异亮氨酸被苏氨酸替换(1848T)。RFLP证实了正常对照无此突变。结论在世界上首次证明SCN9A基因是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的候选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1.
12.
13.
Aggregates of melanocytes within the parenchyma of a supraomohyoid lymph node were found in a lymph node dissection from a 52-year-old woman who had a primary cutaneous melanoma that had arisen in association with a small congenital nevus. The melanocytes in the lymph node were interpreted to be those of a benign melanocytic nevus, and not those of malignant melanoma, based on similarities in morphologic feature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between the melanocytes in the node and those in the cutaneous congenital nevu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