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它无需开刀,创伤小缩短了住院时间,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临床资料本组共有8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其中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只有36岁,平均年龄63.5岁。术后发生轻症胰腺炎l例,治疗后痊愈。平均住院日7.5天。无一例死亡,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63例ABP患者在人院72h内行ERCP和EST治疗(内镜治疗组),64例ABP患者采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内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同病因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和EST能缩短ABP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且能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9,(12):1830-1834
目的探讨1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并发空气栓塞的病例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6月18日于全身麻醉下行ERCP术中并发空气栓塞的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主要包括术中并发空气栓塞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 ed等数据库中关于ERCP术中并发空气栓塞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检索到27篇病例报告文献,共计纳入27例患者,对文献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其中死亡率55. 6%(15/27),致残率55. 6%(15/27)。结论 ERCP术中并发空气栓塞并发症的死亡率高,预后差,麻醉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ERCP术中罕见并发症空气栓塞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3例ABP患者在入院72 h内行ERCP和EST治疗(内镜治疗组),64例ABP患者采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 内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同病因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和EST能缩短ABP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且能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介绍经皮经肝胆系引流(PTB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接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评价此方法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经ERCP失败而采用PTBD与ERCP对接治疗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首先行PTBD,将导丝超选通过梗阻段到达十二指肠,对接是指导丝经由PTBD通道导人十二指肠,再经十二指肠镜的活检孔道导出的过程,或导丝经十二指肠镜活检孔道沿PTBD通道通过梗阻段的过程。对接后行支架置人。结果8例均获得成功。采取右侧肝管穿刺3例,左侧肝管穿刺4例;一次性对接成功3例,分次对接5例,分次对接的患者ERCP在PTBD后1周至1年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结论PTBD与ERCP对接是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较好方法。该方法简便易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张静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4):50-51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行早期(48 h内)ERCP的ABP患者(内镜组),观察患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恢复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并与35例保守治疗的ABP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内镜组均成功完成ERCP,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乳头部结石嵌顿11例,胆总管结石41例,胆总管轻度扩张但未发现明确结石5例.50例患者给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其中4例放置鼻胆管引流管;7例给予单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内镜组腹痛缓解时间、恢复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5.57±3.98)d比(8.12±4.33)d、(5.22±2.15)d比(8.12±1.98)d、(15.24±4.24)d比(21.78±5.47)d,P<0.05].结论 通过行早期ERCP及内镜治疗,有利于减轻ABP患者痛苦,促进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是近年兴起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操作技术。此方法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患者痛苦。2009年,我院内镜中心治疗胆总管结石58例,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确诊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法。十二指肠乳头约肌切开术(EST)是在ERC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安全有效的诊疗技术。本文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行ERCP和EST的6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前、术后和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ERCP及EST的术中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欣俊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6):37-38
目的:探讨护士在ERCP及EST术中的配合要点.方法:通过对42例ERCP及EST术的术中配合,总结术中所需器械的使用技巧及术中注意事项.结果:42例患者插管成功39例,成功率92.8%,行EST26例,均未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结论:护士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及准确迅速的术中配合是检查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蔡妙娜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4):144-145
目的探讨≥70岁患者治疗性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年来行治疗性ERCP的27例高龄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27例患者中,成功完成25例,成功率92.6%。发生并发症7例,急性胰腺炎7例,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无1例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前用心准备、术中细心监护、术后精心护理,配合积极有效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胆管护理对ERCP下治疗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本院肝胆胰外科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急性胆管炎患者68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26)和干预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鼻胆管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引流情况、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症状缓解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症状缓解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引流成功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46%;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RCP术治疗的急性胆管炎患者术后给予鼻胆管护理干预,有利于手术治疗顺利进行,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和加快术后症状恢复时间,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2000年10月~2010年10月经CT、ERCP及MRCP检查确诊的1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72例患者是胆囊结石切除术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内镜下治疗,70例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内镜腹腔镜序贯治疗,6例为胆囊切除术中联合内镜治疗,观察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疗效。结果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原因多为胆囊多发细小结石,发病年龄较大,治疗时间长,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消化不良,其次为发热、黄疽。影像学表现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以多发结石、大结石常见。EST治疗成功率高。结论胆囊结石切除术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胆囊多发细小结石的患者。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者应早行内镜治疗,ERCP联合EST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査恕云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65-66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安全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ERCP的271例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病情及相关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全组271例患者中,262例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96.68%;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发生率是6.27%。其中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胆管炎13例,出血2例。17例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均治愈。未发生穿孔、心肺意外并发症,全组资料无死亡病例。结论:对高龄ERCP患者进行安全、专业、规范的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ERCP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和处理经验体会。方法 收集ERCP病例173例,共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急性胰腺炎4例。消化道出血2例,消化道穿孔1例,取石篮嵌顿1例、结果 8例并发症,6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经手术治疗痊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 ERCP各并发症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处理方法也各有针对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2000年10月~2010年10月经CT、ERCP及MRCP检查确诊的1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72例患者是胆囊结石切除术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内镜下治疗,70例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内镜腹腔镜序贯治疗,6例为胆囊切除术中联合内镜治疗,观察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疗效。结果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原因多为胆囊多发细小结石,发病年龄较大,治疗时间长,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消化不良。其次为发热、黄疽。影像学表现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以多发结石、大结石常见。EST治疗成功率高。结论胆囊结石切除术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胆囊多发细小结石的患者。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者应早行内镜治疗,ERCP联合EST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