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肝炎患者有一个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即肝源性糖尿病。其实,关于肝源性糖尿病的概念早已于1996年就应用于临床,而且发病率并不低。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慢性肝病患者糖耐量试验异常,呈糖尿病反应者可达30%~40%,有94%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异常或患有糖尿病。那么,为什么肝炎病人会发生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与肝功能和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在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28例(肝源性糖尿病组)、同期门诊确诊的初发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7例(初发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查体人员27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脂联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LL)和白蛋白(ALB)水平,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肝源性糖尿病组和初发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源性糖尿病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初发2型糖尿病组(P<0.05).肝源性糖尿病组和初发2型糖尿病组IS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源性糖尿病组FBG和FINS及初发2型糖尿病组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源性糖尿病组FINS水平明显高于初发2型糖尿病组(P<0.05),而FBG和ISI水平明显低于初发2型糖尿病组(P<0.05).脂联素与FBG呈显著负相关(r=-0.6040,P=0.000),与ISI呈显著正相关(r=0.5265,P=0.000),与肝功能各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且脂联素代谢发生异常,两者可能共同影响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与肝功能和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在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28例(肝源性糖尿病组)、同期门诊确诊的初发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7例(初发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查体人员27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脂联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LL)和白蛋白(ALB)水平,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肝源性糖尿病组和初发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源性糖尿病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初发2型糖尿病组(P<0.05).肝源性糖尿病组和初发2型糖尿病组IS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源性糖尿病组FBG和FINS及初发2型糖尿病组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源性糖尿病组FINS水平明显高于初发2型糖尿病组(P<0.05),而FBG和ISI水平明显低于初发2型糖尿病组(P<0.05).脂联素与FBG呈显著负相关(r=-0.6040,P=0.000),与ISI呈显著正相关(r=0.5265,P=0.000),与肝功能各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且脂联素代谢发生异常,两者可能共同影响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硬化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80例明确诊断肝硬化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肝硬化的病因、病程、Child-pugh分级、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清铁水平,探讨肝硬化发生肝源性糖尿病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数据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发生肝源性糖尿病与年龄、病程、child-pugh分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肝病病程、child-pugh分级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慢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耐量受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宝怡  王强 《现代医院》2008,8(8):38-39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耐量受损的情况,进一步明确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提高对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水平。方法选择我院内科门诊2006年1月~2007年6月诊治的66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肝功能正常的非糖尿病诊断内科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糖耐量(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中糖耐量受损患者达57例,占86.4%;而对照组中糖耐量受损患者仅21例,占13.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肝病患者普通存在糖代谢紊乱的状态,与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影响了糖代谢有关,是肝源性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重视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监测及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区别。方法分别对肝源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正常对照各30例患者进行OGTT及IRT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OGTT除120 m in段低于2型糖尿病(P<0.05)外,余各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在IRT示高基础值高胰岛素血症。结论OGTT和IRT在鉴别肝源性糖尿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韩建平 《工企医刊》2011,24(3):79-80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肿、肝肿瘤及其他慢性肝病等肝实质损害的基础上继发的糖尿病。在我国有94%的肝硬化患者发生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有资料显示慢性肝炎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群的3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的肝源性糖尿病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①肝源性糖尿病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96∶1;②慢性肝炎患者7例(6.80%),重型肝炎患者4例(3.88%),肝硬化患者92例(89.32%);③临床表现以肝病症状为主,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少见;④通过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治疗或胰岛素治疗,除7例死亡外,其他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较好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可随肝功能改善而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肝源性糖尿病属继发性糖尿病,由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会引起糖代谢紊乱导致胰腺中胰岛B细胞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尿糖、空腹血糖增高,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它与原发性糖尿病在治疗、饮食、运动处理上大不相同。故应采取妥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我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该病患者2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40岁~65岁;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糖尿病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发糖尿病10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观察特点肝源性糖尿病起病隐蔽,没有原发性糖尿病的“三多—少”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135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空腹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释放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为39.3%(53/135),其中,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53.3%(16/30),较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7.1%,26/70)和酒精性肝硬化(31.4%,11/3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释放指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而胰岛索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与肝硬化病因有关.除肝功能损害、胰岛素抵抗、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伤外,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缺乏亦是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肝硬化所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硬化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原发性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肝硬化所致肝源性糖尿病组15例,Ⅱ型糖尿病组2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组12例,均进行OGTT实验,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肝硬化所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好于Ⅱ型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与单纯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没有差异.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若应用胰岛素,其剂量应相对小,并以短效胰岛素为好;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时,胰岛素应用与单纯Ⅱ型糖尿病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的肝源性糖尿病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①肝源性糖尿病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96:1;②慢性肝炎患者7例(6.80%),重型肝炎患者4例(3.88%),肝硬化患者92例(89.32%);③临床表现以肝病症状为主,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少见;④通过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治疗或胰岛素治疗,除7例死亡外,其他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较好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可随肝功能改善而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我院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并观察患者转氨酶变化情况,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发现肝源性糖尿病(DM)时有大于5年的肝病史,均无DM家族史。患者主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慢性乙肝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与原发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RU)水平,评价以上3个指标在监测慢性乙肝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糖代谢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以111例慢性乙肝合并肝源性糖尿病及211例原发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取以上患者血液标本分别检测HbA1c、FBG、FRU。结果慢性乙肝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组HbA1c明显低于原发性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和FR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肝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HbA1c不能准确反映其血糖控制水平,应检测果糖胺来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15.
<正>肝源性糖尿病见于各类慢性肝病,发生率约为10%。患者多以慢性肝病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很少有糖尿病的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临床资料显示,肝源性糖尿病可干扰肝组织的修复,加重慢性肝病病情。因此,一旦确定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应给予兼顾慢性肝病与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肝硬化分级相关性.方法 收集肝源性糖尿病患者38例,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健康对照者30例,监测血清25-(OH) D3水平,并计算Child-Pugh积分,分析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与病情相关性.结果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25-(OH)D3水平分别是(38.23±12.47),(63.33±13.58),(86.14± 16.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积分呈负相关(r=-0.363,P<0.05).结论 低水平维生素D或是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针对58例肝源性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问题村定有效的全面的护理措施,从住院期间到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指导进行系统教育,包括饮食、用药和疾病知识等健康宣教。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增加患者对肝病和糖尿病及其治疗方面的知识,提高患者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吴情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43-5144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护理要点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本组患者中1例并发肝性脑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0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要兼顾肝病及糖尿病两个方面,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用胰岛素力求剂量准确,用法正确,还要注意饮食控制适当,防止感染,加强健康教育,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对33例的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为12.18%,其中乙肝肝硬化为9、42%,丙肝肝硬化为23、53%,酒精性肝硬化为14.10%,其它原因肝硬化为4.76%。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空腹血糖大多正常或轻度升高(84.85%),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以升高为主(90.90%),餐后胰岛素水平大多延迟(57.58%)。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生化检查隐蔽。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个体化原则及及早使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20.
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肝实质损害对葡萄糖耐量减退而发生的糖尿病[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