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临床上,消化道肿瘤发现时常为中晚期,而针对早期消化道肿瘤治疗,5年生存率为95%左右;采用扩大根治手术并结合化学治疗等方法治疗中期消化道肿瘤,则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消化道肿瘤以年均4.2%的速  相似文献   

2.
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华  曾志宏 《江西医药》2010,45(2):143-144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急性消化道出血5例。分别采用PVA颗粒、钢丝圈2种材料进行栓塞。下消化道采用微导管技术。结果5例均成功止血,随访5例,术后1年内均未出现再出血。结论使用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有效而安全的.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及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疾病且容易复发,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绝大多数消化道溃疡发生的先决条件,单一用药疗效不明显,我院在临床治疗中采用联合用药法治疗消化道溃疡,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5-氟尿嘧啶(5-FU)是临床上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常用药物之一,体内半衰期为2030min,为周期特异性药物,故具有时间依赖性,临床上采用采用高浓度、小剂量、长时间静脉持续给药,通过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而增强抗癌活性,不仅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而且也获得最佳的疗效[1]。便携式化疗泵由于体积小、携带方便、不影响患者日常活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4 4例消化道出血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对有阳性发现的病例行栓塞治疗或药物灌注治疗。结果  4 4例消化道出血病人者完全止血 2 5例 (5 6 8% ) ,止血不彻底 14例 (31 8% ) ,复发 5例 (11 3% ) ;疾病组治疗NO、ET 1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均低于治疗 (P <0 0 5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5 5 %。结论 消化道出血病人介入治疗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美罗培南(meropenem)是广谱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可用于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等中重度感染的抗菌治疗[1,2],用国产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细菌感染,以泰能为对照,了解两种药物的经济效果,为临床选择高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1病例  相似文献   

7.
晏家芳  何利 《贵州医药》2010,34(7):661-662
氨甲喋呤(MTX)是抗叶酸类代谢抗肿瘤药,通过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DNA合成障碍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临床上常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但氨甲喋呤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消化道黏膜损害、骨髓抑制等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Meckel憩室,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者常因其并发症而就诊,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故术前及时作出正确诊断有一定困难。而Meckel憩室并发消化道出血时因原发病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其反复发作出血临床上亦较多见,由于诊断困难,常常延误治疗。本文就我院最近确诊为Meckel憩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1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符合内镜治疗适应证的62例早期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病灶切除治疗,观察患者的病症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治疗,本组62例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病灶均完全成功切除,成功率100%。其中5例术中创面少量出血,给予血凝酶或钛夹止血。无术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可以有效的切除病灶,是一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治疗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处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异物的效果。结果本研究中46例消化道异物患者中43例异物成功取出,成功率为93.5%,而并发症发生率为8.7%(4/46)。结论内镜治疗消化道异物是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类癌的诊断与治疗及其预后分析(附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寇学斌  李俊江 《中国医药》2007,2(4):209-210
目的 探讨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消化道类癌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和梗阻.根治性切除25例,累积术后1、2、5年生存率(58.6±11.0)%,姑息性切除5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0,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消化道类癌较为少见,无特异性表现,极少伴类癌综合征.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切除的彻底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主要靠病理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消化道病变患者112例,其中食管病变27例、结肠病变32例、胃部病变53例,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结肠病变患者2例和胃部病变患者5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患者经内镜治疗成功,内镜治疗成功率为93.8%。消化道病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2.4±16.7)min。消化道病变患者的病变直径为(2.9±0.8)cm。消化道病变患者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有效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因严重的呼吸功能衰竭常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病死率很高。临床上常在发生出血时再给予相应治疗,但常因此时病情危重、治疗矛盾多而疗效差,甚至成为致命性并发症。我科于199立年10月至1997年3月对住院肺心病患者在未发生消化道出血时即给予预防性H_2受体阻滞剂治疗,以观察对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效果,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引发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对5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并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引起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季节、性别、烟酒史及职业类别等都是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P〈0.05);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部位上,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因素的研究,对于预防消化道出血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黏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7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患者共计189处病灶,181处病灶予以完整切除,转外科手术5例;活动性出血21例,均内镜下成功止血,无穿孔发生。结论 EMR是治疗消化道黏膜病变安全、有效、实用的内镜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治疗消化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108例晚期消化道癌患者。对两组消化道癌患者均采取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治疗,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消化道癌患者采取常规静脉滴注,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持续性静脉滴注。对两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晚期消化道癌患者采取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治疗后,患者的疾病均有一定的改善,其中对照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44.44%,而观察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55.56%,即观察组中的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对于晚期消化道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的持续性滴注治疗,使得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家庭医药》2004,(1):19-19
痢特痢灵学名呋喃唑酮,是一种具有广抗菌谱的合成抗菌药,对消化道的多数菌种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细菌性痢疾、也可用于尿路感染、伤寒和副伤寒等疾病。 目前市面上的痢特灵制剂多为0.025克/片或0.1克/片的片剂,其应用正随着人们对疾病和药品认识的逐渐加深而有所拓宽,下面介绍痢特灵的三种新用途: 治疗消化性溃疡 有人用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其治愈率约为56.6%~72.9%,总有效率达90%~97.3%。  相似文献   

18.
结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及化疗。而临床的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康复十分重要。临床上,对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有多种方法,笔者就结肠癌患者护理方法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内镜下应用APC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对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为内镜下联合应用凝血酶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22例消化道出血,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内镜下应用APC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治疗组成功止血35例,有效率97.1%,其中再出血者1例,再出血率2.9%。对照组成功止血19例,有效率86.4%,其中再出血者5例,再出血率26.3%。两种方法相比,前者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出血率前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APC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治疗消化道出血成功率高,再出血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吴东芳  蔡飞霞 《海峡药学》2011,23(3):205-206
奥沙利铂是第二代铂类化合物,临床一线的抗肿瘤药物与其他药物如:5-Fu、希罗达等联合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血液、消化道和神经毒性是他的主要不良反应〔1〕。近年来对于注射用奥沙利铂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时有报道,本例过敏反应较为典型,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关注,现将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