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高分辨率CT扫描在儿科肺部间质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儿科肺部间质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5例(支气管哮喘21例,间质性肺炎9例,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8例,致纤维性肺泡炎2例,将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5例)患儿的HRCT片与胸部普通X线片,常规CT片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对结果进行一致性和差异性检验。结果 (1)HRCT与普通X线胸片比较,在显著肺内网状阴影,小结节阴影(直径〈1cm),肺气肿,细支气管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小儿间质性肺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09年12月住院肺活检的弥漫性肺疾病患儿29例,对其临床表现、肺CT或高分辨CT(HRCT)、肺组织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咳嗽29例,呼吸困难15例,肺部湿啰音7例,杵状指趾9例。胸CT或HRCT显示:19例以磨玻璃影为主,5例为结节影,5例以多发实变影为主。根据肺病理的改变,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确诊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8例,包括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8例、急性间质性肺炎(AIP)3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3例、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2例、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炎(RBILD)1例、未分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例;其他间质性肺疾病11例,包括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2例、过敏性肺炎2例、类脂性肺炎2例、肺泡蛋白沉着症2例、肺泡微石症1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例、结节病1例。其中21例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6例有效。结论小儿间质性肺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和呼吸困难,肺CT表现主要为磨玻璃影、结节影,肺组织病理为小儿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并肺结核患儿的临床及X线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并肺结核的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对已确诊的19例艾滋病并肺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及X 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艾滋病并肺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长期不规则发热、盗汗和气促。胸部X线多为多发片状阴影、两肺粟粒结节样阴影及肺门纵隔淋巴结大。单发片状阴影常常发展为双侧多发片状阴影。结论小儿艾滋病并肺结核胸部X线多表现为片状模糊阴影,粟粒结节样阴影,肺门纵隔淋巴结大。随访复查X线胸片表现常有发展变化。X线胸片检查对本病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单独肺受累的儿童肺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1例单独肺受累的PLCH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的11例单独肺受累的PLCH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为2岁11个月男童,病程仅1个月,临床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短,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分布点状、结节状、网状及条索状高密度影.开胸肺活检免疫组化提示病变组织表达S-100散在(+),CD1α,CD68灶性(+),无其他器官系统病变,经泼尼松、VP16、长春地辛化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胸部CT病变明显好转.文献报道的11例中起病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者10例;胸部CT(8例)表现分别显示间质性病变(5例)、囊样病变(5例)、结节样影(2例)、气胸(2例);9例肺活检病变组织找到郎格罕细胞浸润,部分行免疫组化提示表达CD1α,另2例肺泡灌洗液细胞免疫组化提示表达CD1α及S-100.结论 儿童单独肺受累PLCH临床上以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影像学上常见间质性病变、小结节影或囊样病变.肺活检组织常可见郎格罕细胞浸润,病变组织及肺泡灌洗液细胞的免疫组化表达CD1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IPF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X线、高分辨率CT(HRCT)、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血气分析、肺活检等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IPF患儿临床以咳嗽、气促、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伴肺底部Velcho啰音为主要表现;胸片/HRCT主要显示双肺斑片状、网格状或实变影、毛玻璃影、马赛克征。肺功能多数呈限制性通气功能和弥散障碍,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17例中达呼吸衰竭诊断标准者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支气管内膜炎,支气管软化、扩张、狭窄等,无诊断特异性表现。1例患儿死亡后行肺活检,显示肺弥散性炎症伴灶型坏死,成人型小儿肺透明膜病。结论儿童IPF的诊断主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胸片、HRCT、肺功能、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尤其HRCT是能反映IPF肺组织结构改变的敏感方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重要鉴别诊断作用,不典型病例确诊还需肺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肺隔离症(PS)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PS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所见。结果 本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14岁。X线胸片均能发现肺部阴影,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16例(72.73%),表现为囊性或多囊性肿块13例(59.09%),并感染表现为肺实变且边缘模糊8例(36.36%)。10例行CT高分辨率(HRCT)扫描,发现下肺后部肿块,且见有条索影与主动脉相连,提示为异常供血血管8例,病灶周围均有局限性肺气肿。多发1例,并肺囊肿2例,并食管气管瘘1例。CT血管造影(CTA)检查1例,显示异常供血血管。结论 X线胸部正侧位片可发现肺部阴影,胸部CT及HRCT扫描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病例1资料:患儿女,13d。咳嗽、吐沫4d,无发热。影像学表现:X线胸片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网织结节影,中内带较外带著明,两肺过度充气;上纵隔小儿胸腺不明显(图1a)。胸部CT显示两肺广泛分布小结节及网格影,背侧较前侧著明,胸膜下可见结节及融合斑片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图1b、c)。红霉素治疗14d后X线胸片显示肺内病变明显吸收好转,两肺清晰,上纵隔小儿胸腺较前著明(图1d)。影像学诊断:两肺间质浸润伴少许实质改变,衣原体感染可能。临床诊断:肺炎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对5例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平片及胸部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可能的早期诊断的方法。结果1例胸部平片表现无异常,而CT显示两肺细线状和网状影像。其余4例胸部平片表现异常,同期CT显示双侧肺叶病灶数目和范围均有所增多,主要为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质增厚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结论PCP患儿最初X线平片可显示正常,而CT改变的出现早于X线平片。胸部CT检查在白血病合并PCP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以及病理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嗽、咯痰伴喘息,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双肺闻及较多细湿哕音及喘鸣音,杵状指可疑。胸部X线片:两肺透光度增强,左下肺见多发结节及网状影。胸部高分辨CT:两肺广泛分布小叶中心性细小结节影,左下肺局部小支气管壁增厚,双下叶和右中叶少许支气管轻微扩张。副鼻窦科瓦位提示副鼻窦炎。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提示支气管上皮破坏,管壁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少量泡沫状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淋巴滤泡形成,周围肺泡壁有少许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肺泡壁组织增生不明显,偶见局部纤维化并突入肺泡腔。常规肺功能提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PaO2 65mm Hg。根据临床、影像表现、病理改变以及目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给予小剂量红霉素[5~10mg/(kg·d)]治疗,患儿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可发生于中国儿童。主要诊断依据为慢性咳嗽、咯痰伴喘息,胸部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影,为细支气管中心性或小叶中心性,伴有副鼻窦炎。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可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早期诊断的方法。 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对5例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平片及胸部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可能的早期诊断的方法。 结果1例胸部平片表现无异常,而CT显示两肺细线状和网状影像。其余4例胸部平片表现异常,同期CT显示双侧肺叶病灶数目和范围均有所增多,主要为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质增厚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结论PCP患儿最初X线平片可显示正常,而CT改变的出现早于X线平片。胸部CT检查在白血病合并PCP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