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三种头孢菌素皮试液稳定性的临床研究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在4℃、25℃、37℃下,观察头孢哌酮钠,头孢唑啉钠、头孢三嗪钠皮试液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皮试液中各自的含量及pH值的变化,并将实验结果随机进行临床皮内试验效果观察。结果 头孢哌酮钠皮试液t 0.9 ^4℃=5d,t 0.9^25℃=1d,t 0.9 ^37℃=0.5d;头孢唑啉钠皮试液t0.9 ^4℃=6d,t 0.9^25℃=1.5d,t0.9^37℃=ld;头孢三嗪钠皮试液t0.9^4℃=8d,t0.9^25℃=2d,t0.9^37℃=ld。临床观察488例,其中头孢哌酮钠皮试有2例阳性,经用本品现配对照,结果相同,改用其他抗生素,其余阴性者静脉点滴治疗后无l例过敏反应。结论 头孢哌酮钠、头孢唑啉钠、头孢三嗪钠皮试液可一次配制3-4m1注入无菌瓶内置于冰箱保存,配存期可达5、6、8d.这对临床具有良好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其致变态反应的临床报告也越来越多。为了安全起见,临床上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ug/mL,皮试结果的判断参见青霉素皮试的规定。而头孢菌素类药物试验在浓度的配制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准确、简便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液配制方法.方法 将0.5g头孢唑林钠用0.9%氯化钠注射液2ml稀释后,取0.2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即可完成皮试液的配制.比较此方法与传统法在皮试液浓度、配制时间以及护士评价的差异.结果 改良法配制的皮试液浓度(460.10 ±43.98) μg/ml,接近目标值500 ug/ml,准确性、配制时间和护士评价均优于传统法(P<0.01).结论 改良法配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液,浓度准确、耗时少、护士评价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头孢菌素皮试液浓度及配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孢菌素类药物因其与青霉素类同为β-内酰胺类药物,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热、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1],用前需做敏感试验,但药典无明确规定,药品说明书仅注明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我院规定用头孢菌素前需做皮肤敏感试验,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规范统一的皮试液浓度及配制方法,现用大中专基础护理教科书亦无头孢菌素皮试液配制方法。我们调查了我市4所医院23个临床科室,皮试液配制方法就有9种,每毫升含量有60~3125μg等6个不同浓度,甚至一个医院内就有几种不同配制方法及浓度。配制使用空针有1ml和5ml,有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4 ℃、25 ℃、37 ℃下,观察头孢哌酮钠,头孢唑啉钠、头孢三嗪钠皮试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皮试液中各自的含量及pH值的变化,并将实验结果随机进行临床皮内试验效果观察.结果头孢哌酮钠皮试液t4℃0.9=5 d,t25℃0.9=1 d,t37℃0.9=0.5 d;头孢唑啉钠皮试液t4℃0.9=6 d,t25℃0.9=1.5 d,t37℃0.9=1 d;头孢三嗪钠皮试液t4℃0.9=8 d,t25℃0.9=2 d,t37℃0.9=1 d.临床观察488例,其中头孢哌酮钠皮试有2例阳性,经用本品现配对照,结果相同,改用其他抗生素,其余阴性者静脉点滴治疗后无1例过敏反应.结论头孢哌酮钠、头孢唑啉钠、头孢三嗪钠皮试液可一次配制3~4 ml注入无菌瓶内置于冰箱保存,贮存期可达5、6、8 d,这对临床具有良好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围术期一线抗生素,临床应用较广,但注射该类药物可以引起过敏反应。为安全起见,临床上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皮试液浓度标准为0.5 mg/ml。笔者改进了头孢类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经临床应用效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皮试液保存时间和方法对皮试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应用的抗生素之一,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其皮试结果除与青霉素本身品质有关外,尚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作者睚1998年元月~1998年12月对我院门诊注射室行青霉素皮试患者,分别使用常温或低温保存4h以内的青霉素皮试液行青霉素皮试,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自1998年元月~1998年12月我院门诊注射室需行青霉素皮试患者(包括首次使用青霉素及中途更换青霉素批号和中断使用青霉素2d以上再次使用青霉素)。总计1780例次。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头孢菌素类药物新剂型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多,其引起的过敏反应也随着增多。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医疗纠纷,一些医院开始进行头孢菌素拟用药物皮试。但至目前为止,全国尚无统一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标准[1]。一般认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浓度为500μg/ml。但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多种剂量,如果都配制成此浓度,方法较繁琐。本文将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浓度拟为250~500μg/ml,配制简单,使用安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4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并接受头孢菌素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吴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5):1450-1450
随着科技的发展,头孢菌素类药物新剂型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多,其引起的过敏反应也随着增多.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医疗纠纷,一些医院开始进行头孢菌素拟用药物皮试.但至目前为止,全国尚无统一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标准.一般认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浓度为500 μg/ml.但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多种剂量,如果都配制成此浓度,方法较繁琐.本文将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浓度拟为250~500 μg/ml,配制简单,使用安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头孢菌素皮试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秀欣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1-11
头孢菌素皮试液的浓度一般为0.5mg/ml,传统的配制方法比较繁琐、费时,皮试液浓度的准确性也不易掌握。为提高其配制的准确性及简化配制步骤,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进行如下改进(以每瓶头孢菌素1g为例)。材料与方法(1)材料。1g头孢菌素粉剂1支,1ml注射器1支,10ml注射器1 相似文献
13.
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毒、抗菌酱广的优点,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可出现过敏反应.目前采用先做皮试的方法来预防。皮试液的浓度以含先锋霉素500μg/ml或300μg/ml为标准,皮试注入量0.1ml(含先锋霉素50μg或30μg)。配制方法参照《护理学基础》(2003年人民一生出版社,3版);浙江省的各医院目前均按《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2003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中的疗法执行。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不抽气泡配置的青霉素皮试液是否均匀及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对皮试液的影响。方法:利用流体力学中射流及不同浓度液体问自由扩散的原理,分别测定不抽气泡配置的1ml注射器内首端和末端青霉素皮试液内的钠离子含量.以间接判定皮试液是否混匀。并按不同的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进行分组,分析其与皮试液混匀之间的关系。结果:不抽气泡配置的注射器内首、末端的青霉素皮试液钠含量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显著性(p〉0.05),不同抽取速度和不同的放置时间配置的皮试液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抽气泡配置的皮试液是混匀的,抽取速度和放置时间对皮试液的混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破伤风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对皮试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将258例外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20例和实验组138例.对照组采取先抽取破伤风原液(0.75 ml)加生理盐水至1ml,再推至安瓶内0.9 ml,余0.1 ml加生理盐水至1ml的皮试液.实验组先抽取生理盐水0.3 ml(含死腔0.05 ml,实际为0.25 ml)注入破伤风原液(0.75ml)中,再抽取0.1 ml加生理盐水配成1ml的皮试液,比较2组的阳性率.结果 实验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皮试液配制法,有效降低了假阳性率发生,减少患者脱敏注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头孢哌酮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近年来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例也屡有报道[1],已引起医药界的广泛重视.为安全起见,临床上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皮试液均采用现配现用,一方面给临床上带来不便,同时若遇上患者皮试阳性,而该瓶溶解稀释后的药物往往被浪费,患者及其家属常常不能理解,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为了保证皮试液的质量,笔者于2007年3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头孢哌酮钠皮试液在室温下24 h内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头孢菌素溶解后液量变化对皮试液浓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溶解后溶液量的变化,为临床准确配制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减少假性皮试结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观察研究我院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比较配液量及溶解后溶液量变化值及对皮试液浓度的影响。结果大多数头孢菌素类药物存在溶解后液量多于配液量,未考虑溶液量增长所配制的皮试液浓度低于要求浓度(500μg/m1),P〈0.01。结论配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应改进配制方法:即注入溶解液时应考虑减去溶解后液量变化值;在药瓶容量允许的情况下溶解液宜多不宜少,尽可能减少假性皮试结果。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来,我科室发现18例应崩沣射用水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皮试结果呈似阳性反应。所谓似阳件反应指皮试结果为可疑阳十牛,但使用青霉素不出现过敏反应。现报件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甲磺酸培氟沙星(商品名为倍福、奎诺酮类抗菌药)与头孢哌酮钠(第三代头孢菌素)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