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臂肌肉缺血性挛缩.是由于前臂血液循环障碍,使肌肉神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逐渐由纤维组织代替变性的肌肉.结果使腕和手发生屈曲性挛缩而丧失功能。由于前臂筋膜较其它部位致密,伸张性差.水肿严重或外部压迫时,很容易压迫血管发生缺血。多见于肱骨髁上骨折及前臂骨折。前臂肌肉缺血性挛缩的治疗,长期以来是骨科临床面临的一个难题,这种病手术治疗效果多不令人满意,加之临床医生对康复治疗认识不够,  相似文献   

2.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又名Vdlkan挛缩,它是由于创伤后使前臂骨筋膜腔内肌肉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变性,变性后的肌肉又为纤维组织取代而形成瘢痕,发生挛缩而产生功能障碍。本病大多发生在2~16岁之间,它是上肢骨折、  相似文献   

3.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前臂筋膜间隙内组织压力增高,使筋膜间隙内血循环障碍,造成神经和肌肉缺血坏死,从而引起前臂及手部严重的功能障碍,是肘部及前臂外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自1881年Volkmann报道第1例此病以来,关于此病的发病机制,病变发展变化过程的研究及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将对其外科治疗方法做一回顾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前臂缺血性挛缩是小儿上肢骨折的一种最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困难且其预后很差。本文报导一例用掌长肌自体移植治疗前臂缺血性挛缩的病例。第一步是骨骼肌去神经,二周后切除肌肉疤痕,同时作骨骼肌自体移植,把骨骼肌移植于肌肉缺损间隙内。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屈肌滑移术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学东  蒋电明  安洪 《重庆医学》2003,32(4):483-484
目的:探讨屈肌滑移术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疗效。方法:自1997年9月-2001年11月共收治前臂缺血性肌挛缩10例,采用屈肌滑移术,将旋前圆肌、屈腕肌与屈指浅、深肌从起始部于骨膜外剥离松解,使肌肉向远端滑移,直至手部畸形消失。结果:10例患者随访11-50个月,优4例,良6例。结论:屈肌滑移术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于1881年由Volkmann首次报道,故又称Volkmann挛缩,是对前臂这一特殊部位的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命名.1978年,Muborak对其提出如下定义 :Volkmann挛缩是指在前臂密闭的筋膜腔内,由于组织液压力升高而导致筋膜腔内肌肉、神经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此病发病机制复杂,晚期对手功能损害严重,且很大一部分患者为儿童、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正> 前臂缺血性挛缩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并发症,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由于前臂或肘部骨折外固定治疗不当发生的并发症仍可以见到,应该引起重视。我院自1961年至1978年共治疗晚期前臂缺血性挛缩30例。本文拟就并发症的分型、预防及晚期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 严重的前臂及手部外伤进行断臂、断腕再造术后,患肢肿胀比较重,可造成肌肉缺血性挛缩,甚至导致肌肉、神经不可逆损伤。早期切开深筋膜减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需每日更换敷料。二期缝合或植皮。我科自1993年~1998年,采用患肢悬吊及2O%甘露醇静滴预防患肢缺血性肌挛缩17例,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 我科1993年~1998年收治前臂及手部严重外伤17例,其中骨折合并广泛的软组织损伤5例,断臂或断腕12例,为预防前臂及手部肌肉缺血性挛缩,早期采用患肢悬吊及  相似文献   

9.
儿童前臂缺血性挛缩的治疗Thetreatmentofforearmischemiccontractureinchildren¥//薛克修,陈金兰,支凌翔,张会清,吕凯声儿童前臂缺血性挛缩是肽骨踝上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且能造成终身残废,其治疗效果不尽理...  相似文献   

10.
董向明  周鹏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32-133
目的:探讨小儿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临床分期、预防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将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划分为急性缺血期、挛缩期和畸形固定期。急性缺血期采用筋膜切开减压术8例;挛缩期采用神经血管松解术13例,坏死肌肉和神经切除神经移植、肌腱移位术1例;畸形固定期采用屈肌起点下移术11例,其中1例作过肌腱延长术。结果:2个月-15年随访,急性缺血期优8例;挛缩进行期神经、血管松解术7例中,优良率85.7%;挛缩恢复期神经松解术6例中,优良率66.7%;畸形固定期屈肌起点滑移术11例中,优良率73.3%,其中2例曾作过神经、血管松解术,1例作过肌腱延长术,术后畸形复发。结论:急性缺血期筋膜切开减压术、挛缩期积极的神经松解术及畸形固定期前臂屈肌起点滑移木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移植为重建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我院骨科于1981年8月为一例前臂屈肌缺血性挛缩患儿施行手术取得成功。患儿,男,10岁,三年前被摔致右尺桡骨骨折,因处理不当致残。查:前臂旋前屈肌挛缩瘪陷呈烧瓶畸形,腕掌曲45°。  相似文献   

12.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减压松解治疗缺血性肌挛缩的手术时机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患者行减压松解神经、肌肉术,为纠正畸形,其中12例同时行屈肌腱延长术,4例同时行屈肌起点滑移术.结果伤后3d~3个月手术者12例中,优4例,良4例,中1例,差3例;伤后3~12个月手术者12例中,优2例,中5例,差5例.结论伤后1年内做神经、肌肉减压松解治疗缺血性肌挛缩有一定的效果,早期(伤后3个月内)做神经、肌肉减压松解治疗缺血性肌挛缩是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肌腱转位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患者采取肌腱移位功能重建.术后石膏固定3周后行功能锻炼.结果18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优6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通过肌腱移位方法重建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屈指功能,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由于骨折、血管损伤、筋膜间隙高压症所致前臂及小腿之缺血性肌挛缩较为常见.而手内在肌挛缩虽亦为缺血性肌挛缩所致,然尚未被广大临床医师所熟悉,故有些病人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影响了手的功能.我院自1979年6月至1984年3月共有7例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轻、中、重型前臂缺血挛缩采用氦氖激光,辅以按摩等康复综合治疗共29例,其中3例作病理学观察。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5年,其中优15例,占51.7%,良8例,占27.6%,差6例,占20.7%。结论:用氦氖激光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辅以按摩等康复综合治疗对促进前臂神经组织的血运恢复和再生,前臂肌群硬结的消退,防止关节挛缩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上肢Volkamnn挛缩常发生在创伤后前臂或前臂掌侧骨筋膜室的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缺血,导致肌肉神经的变性或纤维瘢痕化,引起挛缩而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故又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上常见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前臂骨折等,严重创伤引起外,尚有因外固定小夹板绑扎过紧或观察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引起Volkmann挛缩严重的后果,甚至病人终身残废。现将我院自1988年8月至1990年2月遇到的3例报告总结如下,加深本病的认识,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症畸形固定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针对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症畸形固定期病人,行屈肌起点滑移术11例。结果:随访6个月~7年,优6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2.7%。结论:屈肌起点滑移术适用于轻、中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治疗,手术损伤较轻,术后可保留各指的独立运动,且对手指屈曲力量的影响最轻。  相似文献   

18.
由筋膜、骨一筋膜和皮肤所限制形成的间隔腔隙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物为肌肉和神经。在病理情况下,间隔室内的压力增高,致使肌肉、神经遭受缺血损害,称为间隔室综合征。在四肢损伤中,续发性的肌肉、神经受损是本综合征最严重的合并症(如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而且,后者的主要原因也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受伤机制、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总结本院收治9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不同类型的肱动脉损伤的诊治过程。结果9例术后4周~6周内骨折愈合,8例前臂血运得以良好地恢复,仅1例因伤后时间长术后仍发生晚期前臂缺血性挛缩。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造成肱动脉的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严重的前臂缺血挛缩的并发症。应对可疑病人的前臂血运进行仔细的观察,一旦确诊宜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13例血管危象发生时 ,早期手术探查复位及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经 0 .5~ 3年随访仅 1例拒绝手术治疗发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说明早期手术治疗是防止前臂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