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震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31-31,33
目的探讨临床上静脉用药中常见的药液丢失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本院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液丢失情况的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药物丢失的原因。结果临床上静脉用药中常见的药液丢失原因有:配置药液操作不规范、输液前排气排出药液、更换液体时药液残留或外漏、输液末输液管内药液残留等,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输液末输液管内药液残留量多。结论了解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丢失原因,并对此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用药中药液丢失量。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儿科病人进行药物治疗最常用的途径 ,由于年龄和体重的原因 ,输液的药物剂量和液体量相对较小 ,因此药液丢失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分析输液过程中容易引起药液丢失的原因 ,提出避免药液丢失的相应对策。1 常见药液丢失的原因1 1 药瓶内残余较多 :粉剂类药物溶解不完全一方面是药物本身溶解速度不同 ,如临床常用的红霉素 ,另一方面是护士在药物未完全溶解就急于抽取 ,也可能是护士在化药时用力快速向药瓶内注入溶剂导致粉剂结块难以溶解。抽取不干净或无法抽取干净致使药瓶内残留药液过多 ,一方面是由于药瓶瓶塞突出于瓶内…  相似文献   

3.
黄梅  杨永红 《现代保健》2010,(4):107-108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92例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46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静脉输液的依从性、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残余药液量。结果经积极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疼痛程度、静脉输液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残余药液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了学龄前儿童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并保证了静脉输液实际输入药液量,从而保证患儿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引发纠纷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婷 《职业与健康》2007,23(1):77-78
通过对静脉输液中常见的纠纷进行剖析,找出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主要有护士、家属方面的原因及护理行为的特殊性。提出了改进配液设备及操作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加强护理过程中的服务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及从法律角度审视输液工作是减少输液纠纷及投诉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外渗是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药物漏出或渗浸到静脉以外的皮下组织中,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静脉输液外渗,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加强预防,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对策,通过临床实践探讨和应用,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治疗和诊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输液过程中出现故障,轻者增加患者痛苦,重者延误治疗及抢救时机.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观察,现将常见的输液故障原因及采取的有效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马丽清  贺永清 《中国保健》2008,16(5):217-218
探讨目前儿科静脉输液常见护理纠纷产生原因,找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加强儿科护士业务素质及运用带肝素帽的浅静脉套管留置针和3M透气胶带,适当的健康宣教,是解决儿科护理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鲁侠 《中国保健》2008,16(5):209
静脉输液是住院小儿达到治疗目的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由于小儿年龄、生理解剖及心理等特点,在输液过程中易发生外渗.不同年龄组患儿外渗原因及护理措施也有所不同,排除穿刺技术的因素,下面谈谈外渗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种静脉用药的广泛使用,静脉输液已然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占据大比重的护理操作,亦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的早期操作之一。因此静脉输液外渗现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已属多见,输液过程中外渗的药液注入皮下或肌肉组织,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对患者机体造成伤  相似文献   

10.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穿刺是静脉输液最基本护理技术操作.笔者在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操作上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认真观察、探索.现将静脉输液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造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和出现外渗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某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儿共计50例,对其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出现的外渗原因加以分析,并探讨了应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分析得出,造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主要有:患儿自身因素、护理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外渗状况的发生,因此需要临床人员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小儿痛苦。  相似文献   

12.
门诊输液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素贞  陈喜芳 《现代医院》2007,7(7):112-113
目的通过对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制定出改进措施。方法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服务流程,增强主动服务及优质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技巧、做好健康教育、预防输液反应等。结果对门诊病人进行的针对静脉输液护理中满意度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达96%,有效减少了因静脉输液产生的护患纠纷。结论门诊静脉输液过程涉及环节多,较易发生护患纠纷,从提高主动服务和优质服务意识出发,改进服务流程,注重护理安全,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输液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有效地排除各种故障,可导致输液不能持续的进行,还会引起不良后果.现将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输液故障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药物治疗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工作者身居临床第一线,既是用药的实施者,也是用药的管理者,如何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在治疗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临床输液中,长期存在着少量药液的“合理”丢失现象,使进入体内的药物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浓度。为减少药物的浪费,充分发挥药效,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对药液的丢失量减少到最低点进行了如下探讨:1资料与方法1.1随机抽取15人累计做静脉输液60次,将排气量排出的液体流入小量杯,一般约有1~5ml左右,计算其平均值为2ml。1.2随机抽取拔针后的液体瓶200个用5ml空针抽吸残存的液体…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使用也比较广泛。这是最基本的给药方法,却也是相当重要的护理内容。对于静脉输液,我们一定不能大意,有效的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可以提高医护质量,也能促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我们经过研究分析,针对静脉输液配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了讨论。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6.
彭秀娟  孔剑 《工企医刊》2010,23(5):71-71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过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输液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可致终身残废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药物静脉输液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管理.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为我中心收治的56例静脉输液患者,对其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安全管理对策.结果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4.28%.结论在药物静脉输液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存在不良反应,因此需要了解输液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提高输液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1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次以行业标准的形式发布《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433-2013)》,此标准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明确定义:药物渗出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药物渗出在护理临床一线很常见,由于是非腐蚀性药液,药液输到血管外,相当于皮内皮下,或是肌肉注射的原理,药液很快就会被组织吸收,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患者带来不良影响。然而最近在张护士长工作的医院却出现了一起典型的和药物渗出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在静脉穿刺置管术1天后,患儿毛毛头皮上打留置针的地方出现黑色坏死和钙化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门诊输液室患者众多,流动性大,是医疗纠纷的常发病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输液患者在输液工作中发生差错的原因及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服务态度较差,沟通技巧缺乏,专业技术操作掌握不熟练并提出实施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药物治疗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工作者身居临床第一线,既是用药的实施者,也是用药的管理者,如何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在治疗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临床输液中,长期存在着少量药液的“合理”丢失现象,使进入体内的药物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浓度。为减少药物的浪费,充分发挥药效,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对药液的丢失量减少到最低点进行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