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改革,提高手术室护士对绩效分配的满意度.方法:利用医院护理绩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适合手术室护士奖金分配考核指标.结果:运行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信息系统5个月,分配护理奖金5批次,共125余人次,未出现疏漏和差错,问卷调查93.7%护士满意.结论:建立手术室护理绩效信息化管理方法,可产生有效的激励功能,可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依托信息化平台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岗位管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专家会议法,结合医院门诊特点进行护理岗位设置,将岗位管理与绩效分配相结合,并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绩效考核.结果 实施改革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0.0%提升至96.3%,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4.0%提升至97.0%,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68.3%提升至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于信息化平台的岗位管理,有利于激发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1年1月开始在各临床科室实施绩效管理,通过制定绩效计划,护理绩效三级管理,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和APN排班,采用逐级考核方法对完成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服务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绩效管理,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等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6,(3):435-437
目的探讨新医改形势下建立护理岗位绩效管理体系,为合理分配薪酬、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临床护士岗位绩效薪酬由岗位管理、层级管理、工作量、工作性质、中夜班数及单项奖励等维度构成,单项奖励为附加额,通过问卷调查、上级部门检查考核和月度护理质量分析。结果通过岗位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后,护士绩效分配能真正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使患者、医院、护士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岗位管理的绩效分配模式充分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专业技术价值,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上海市某综合医院运用信息化平台对护士绩效考核进行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及成效。方法:2016年1—6月,通过信息技术对上海市某综合医院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护士在职培训进行评价和考核(绩效考核计算方法和指标不变)。对实施护士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前后6个月护士对绩效考核及奖金分配满意度、出院患者满意度、各临床科室月护理质量得分3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护士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后,护士的绩效考核满意度在公平性和公正性评价、激励性作用评价、付出和回报公平性感受评价、绩效工资差距合理性评价4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出院患者满意度及各临床科室月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使考核评价更客观,提高了护士的绩效考核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绩效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未实施绩效管理的这段时间为对照阶段,以2015年7月到2015年12月实施绩效管理的这段时间为实验阶段,对比两个阶段医院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阶段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阶段,组间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绩效管理,可有效促进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开展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改革临床护士绩效分配模式,使护士绩效分配能真正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方法 临床护士绩效薪酬由岗位工作量、能力层级、工作质量及单项奖励4个维度构成,其中岗位工作量和能力层级占80%,工作质量占20%,单项奖励为附加额.结果 改革后,临床护士绩效收入均有所提升,最高提升幅度达70%;临床护士对绩效分配满意度与改革前比较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改革前为93.5±3.4,改革后为97.6±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院37个护理单元改革前后工作质量考核得分,改革前为88.1±10.5,改革后为92.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岗位管理的绩效分配模式能充分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专业技术价值,提升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急诊科信息化考核平台的构建及其在护理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急诊科信息化考核平台并应用于护理岗绩效管理中,对比实施前(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及实施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的绩效考核花费时间、工作业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 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方法: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实施细节管理,比较细节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后,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将细节管理应用于护士长管理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的效果.方法 通过制定心内科护理绩效的考核标准,把量化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并对心内科的护理质量及时反馈.结果 对2009年度未实行护理绩效考核与2010年度实行绩效考核后的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与护理工作的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在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不但能够有效调动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更能提高心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与心内科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转变了心内科护理服务的理念,提升了心内科护理人员整体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满意度,为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重构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资料查阅、统计分析、走访座谈等方法,分析内镜中心绩效二次分配效果,探讨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结果: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提高,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稳步上升,患者预约等待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我院内镜中心采用的绩效二次分配方法效果在调动医护人员工作主动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医院绩效二次分配改革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口腔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建立护理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制定具有口腔专科特色的绩效考核标准,将绩效管理与量化管理集合起来,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考核管理负责制,考核过程中准确把握可操作性和公正性的考核原则,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并进行反馈,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并作为年度考评的依据,能使护理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提高,个人原因引起的护理差错降低,患者、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上升,投诉率及护患矛盾的比例也大幅下降。结论绩效考核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口腔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医生满意度,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5S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制定5S管理活动计划、实施方案、考核标准,并检测基础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等方面内容.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了5S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优于实施前.结论: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5S管理模式,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果.同时,还能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信息化技术对临床工作与护理管理进行评价,实现临床护理管理及评价的闭环式管理。方法结合手持移动式护理工作站PDA,根据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记录工作特点,开发了结构化护理电子病历知识库、记录表格单及临床护理管理系统。结果护理工作量统计、护理记录、质量监控、绩效考评、护理管理均实现无纸化管理。结论在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下完成护理精细化管理,为科学管理及护理决策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科学、便捷、客观的护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结合平衡计分卡(BSC)和关键绩效指标(KPI),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为每个维度和层级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以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方法:在BSC基础上,确定KPI指标、责任分工及评价标准,并利用AHP确定权重。综合分析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专业能力及患者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质量明显改善(P<0.01),护士三基考核分数较前提高(P<0.001),第三方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从97.86%提高到98.9%。结论:本研究探索将BSC(平衡计分卡)与KPI(关键绩效指标)结合,并引入AHP(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的方法,构建医院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新思路。该绩效体系有助于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实现个人、科室和医院绩效目标的一致性,对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9,(6):809-811
目的探讨动态护理绩效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心血管内科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8月起实施动态护理绩效考核。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全员参与制定考核表格,采取护士长、医生、护士、患者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每月进行考核。比较动态护理绩效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考评得分、护理病历漏项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动态护理绩效后,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护理文书漏项率,提高了病区护理质量、患者/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结论动态护理绩效在病区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量化考核管理方法在基层医院普通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制定基层医院普通病区量化考核细则,实施综合量化考核.将各项考核结果按比例折合成百分,进行综合量化后按指标分值每个月进行汇总,并与绩效分配挂钩.结果:自2009年对我院普通病区应用综合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后,两年来,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论文的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实施前后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通过在基层医院普通病区实施综合量化考核管理方法,避免单纯量化操作指标的弊病,使病区整体护理质量、管理质量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尤其提升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对降低医院感染和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100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做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医院感染率,评价两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观察组日班护理记录时间平均为(21.6±4.3)min、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时间平均为(3.2±0.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8.9±5.7)min、(6.1±1.1)min,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护理服务、安全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护理质量评价可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信息化管理融入护理管理,实现护理统计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提高现代化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充分利用“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中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适合护理统计工作特点和护理管理需求的护理工作量统计软件。结果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客观、全面、动态、直观、准确的管理信息和方便、快捷的查询手段;为有效实施护理工作绩效评价、护士人力的合理配置和指导奖励分配等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该软件在运行“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的军队或地方医院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绮雯  伍丽霞 《现代保健》2010,(14):104-105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相关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以江门市直三家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一年以上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进行调查.结果 348名护士中,超过70%的认为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护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承认、工作环境差等因素是工作中的主要压力.结论 建议行政管理部门掌握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压力源,采取相关措施,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完善后勤支持系统,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