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的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护理人员在心血管内科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对患者出院指导等方面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从而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供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4%(42/50),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效果,有利于患者进一步实现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探讨护理风险防控对策.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36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病历资料,统计风险事件发生率,剖析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探讨护理风险的防控对策.结果 本组136例患者中,共有18例(13.24%)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包括:坠床、跌倒、换错液体、标本送检错误、护患纠纷及其它.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及家属因素(16.67%)、护理人员因素(61.11%)、药物和医疗器械因素(11.11%)及其它(11.11%).风险防控对策为:①加强健康宣教;②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③加强器械及药物安全管理;④加强病区环境管理.结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较高,患者及家属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药物和医疗器械因素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加强护理风险防控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并根据患者护理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和治疗组(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每组人数分别为42例和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护理成效。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之下,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8.10%(37/42)、100%(44/44),并且在治疗有效率上治疗组也要明显的占据优势,分别为80.95%(34/42)、93.18%(41/44),同时在护理技术水平增强、护理服务环境的改善上,治疗组的效果也更优。两组患者在以上几个方面均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应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以此实现患者满意度、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44例出现风险事件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具体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及其家属因素、药品设备因素、其它因素。结论:根据相关的风险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降低护理操作中出现风险事件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现阶段医疗环境状况和心血管内科临床特点,提出了心血管临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初步探讨应对和克服这些困难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的积极意义。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3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本院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睡眠质量和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路径式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知识的了解更充分,焦虑和抑郁状态降低,患者睡眠质量提高,舒适度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式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促进疾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吴静 《工企医刊》2014,(3):849-849
现代社会,需要良好的求医环境以及更优质的配套服务。以人为本成为医护工作者的核心服务理念和主要任务,以确保患者在治病求医的过程中得到人性化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保证推进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就医环境和患者对医院的评价.方法:将我们医院护理科的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在考虑年龄、性别、工作经验的影响因素条件下,将他们分为培训组和常规组,对培训组进行"风险管理"的风险护理理念教育、风险护理技术技巧教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培训等具体的培训内容.在培训技术后,对两组人员日常的心血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匿名调查,调查患者恢复情况以及焦虑情绪,整理结果进行评分、总结.结果:培训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疾病控制效果较好.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的日常工作中,实施风险护理的服务理念,开展分层以及分级管理和人文关怀工作,可以促进提升医疗环境治理,降低患者投诉概率,从而提升医疗质量减轻医疗压力[1].  相似文献   

10.
朱妍 《现代养生》2014,(2):157-157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其治疗与护理都是当代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要研究对象。心血管理疾病的恢复与康复,依赖的不仅是医生较高的医术,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对于心血管病人的康复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优质的护理服务会使心血管患者心里感受到温暖,更可以体现出护理人员高超的职业素质。加强优质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于护理工作的开展以及心血管病人的康复都有促进意义。本文以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服务的应用为题,对优质服务在心血管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与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8~76岁。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评估护理风险并查找风险原因,加强防范措施,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制度。结果在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时,常出现的风险有:患者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此类患者占总数的16.25%;医护人员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此类原因占11.25%;医院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此类原因占2.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护理的风险主要源自于3个方面,即患者本身、医护人员以及医院方面。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姜彩霞 《现代养生》2014,(2):155-155
如何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对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控制护患纠纷具有重大意义。在本研究中,通过抽取我院2011年以来的2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案例,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相关的不规范因素,进而探讨如何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蒲尔敏 《现代养生》2014,(14):293-294
目的:研究探讨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后收治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临床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改进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舒适度与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所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加强与改进,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舒适感,减少并发症,明显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心血管内科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研究,寻找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心血管内科患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三种:医院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儿及其家属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应通过加强医院的软硬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等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及时发现并解决心血管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杜广胜 《智慧健康》2023,(14):259-263
心血管内科的理论和临床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和难以掌握,致使心血管内科的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模式、方法和理念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和改进。本文就作者在心血管内科教学多年的经验、体会和探索进行了总结,认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多媒体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方式,能充分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将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见习、实习很好地结合起来,较好地完成理论课和临床实践的教学,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周明霞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871-387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心血管内科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92%,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地辅助患者治疗,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寻找其防范措施,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对心血管内科72例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共有10例(13.24%)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包括:坠床、跌倒、换错液体、标本送检错误、护患纠纷及其它。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及家属因素(16.67%)、护理人员因素(61.11%)、药物和医疗器械因素(11.11%)及其它(11.11%)。风险防控对策为:①加强健康宣教;②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③加强器械及药物安全管理;④加强病区环境管理。结论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诸多的风险因素,可通过有效的防范及解决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总结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102例,对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出相关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解析并讨论在进行心血管内科护理知识教学时,实施目标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6年5月—2017年6月至该院参加心血管内科护理学习人员共计122名,按照随机打乱后的名单单双号排序平均分配,常规组成员61名,实验组成员61名.常规组接受传统教学法学习心血管内科护理学知识,实验组则开展目标教学法学习心血管内科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实施护理措施,总结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总结,(1)护理人员的因素;(2)护理记录书写的因素;(3)患者的因素。制定的改进措施如下:(1)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学习;(2)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3)规范护理记录管理与书写;(4)加强护患沟通交流。结论:学习相应的法律知识,提升护理水平,规范护理书写记录及管理方法,护患之间良好海通,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几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