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时段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时段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诱导前接受右美托咪定麻醉的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未出现明显波动,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44例)和丙泊酚组(44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继以0.2μg/(kg·h)维持;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1 mg/kg)进行麻醉诱导,诱导后以100μg/(kg·min)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_0)、麻醉诱导后(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切皮后(T_3)、打开腹腔时(T_4)、冲洗腹腔(T_5)、关腹时(T_6)、拔管后即刻(T_7)、拔管后5 min(T_8)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心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术后1 h和4 h的镇静效果评分(Ramsay)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包括苏醒期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心率、CVP、心排血量、心指数和BIS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MAP、心率、CVP、心排血量、心指数和BIS等的值波动较小,手术结束后的值更接近麻醉前。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1 h、4 h的VAS小于丙泊酚组[(1.2±0.3)分比(2.3±0.6)分、(1.4±0.3)分比(2.6±0.7)分],Ramsay评分高于丙泊酚组[(3.2±0.5)分比(1.8±0.4)分、(2.5±0.5)分比(1.9±0.4)分](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3.6±0.4)min比(5.8±0.6)min、(4.1±0.5)min比(7.7±0.8)min、(5.0±0.8)min比(9.1±0.9)min](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22.73%(10/44)比68.18%(30/44)](P<0.05)。结论开腹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有效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与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陶佳  顾小萍  李浩 《现代医学》2012,40(2):182-185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预注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小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和大剂量组(H组),每组20例.C组患者于诱导前静脉输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L、M和H组患者分别输注右美托咪定0.2、0.4和0.8μg·kg-1.分别于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输注右美托咪定10min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气腹后10min(T4)、气管拔管即刻(T5)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与T0时比较,TI时M组和H组HR均降低,H组SBP、DBP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时C组和L组SBP、DBP和HR降低,T3~T5时SBP、DBP和HR升高(P<0.05);与M组比较,T1~T5时H组SBP、DBP升高(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剂量0.4μg·kg-1,可有效地维持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ASAⅠ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T5时C组SBP、DBP明显高于T0时(P<0.05)。术中D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Ramsay镇静评分D组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期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可有效维持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用量,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5.
袁川  李红兵 《河北医学》2014,(11):1818-1821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麻醉镇静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全麻诱导前10min持续静脉微量泵入右美托咪定0.3μg· kg-1· h-1,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入室时(T0)、插管前1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2min(T3)、拔管前1min(T4)、拔管后2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RSS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胶体入量、术中晶体入量、术中尿量、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较T0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1时SBP、DBP、HR较T0时均下降,但是T2、T3、T4、T5时SBP、DBP、HR较T0时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T1时SBP、DBP、H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T2、T3、T4、T5时SBP、DBP、HR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和T5时RSS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能抑制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插管等应激反应,提供适当的镇静作用,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寒战发生率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需要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3组(n=100)。所有患者均在诱导麻醉前1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研究1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研究2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h),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观察术中寒战人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研究1组总体寒战发生率12%,研究2组总体寒战发生率11%,对照组总体寒战发生率45%,研究1、2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研究1、2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在术后5 min测量研究1、2组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4±8)、(68±4)、(82±5)mmHg,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92,P<0.05)。测量研究1、2组与对照组术中心率,结果分别为(60±4)、(54±4)、(67±7)mmHg,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27,P<0.05)。结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寒战发生率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同,较之于大剂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降低寒战发生率,大剂量快速输入右美托咪定容易引发窦性心律过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剂量的药物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术前0.5 h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实验组采用术前3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结果实验组采用术前3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术后不良反应为16.67%,对照组采用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的不良反应为43.33%,两组不良反应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采用术前3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苏醒的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患者的麻醉复苏质量。这一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全身麻醉手术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良好,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0.6μg/kg组(D2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kg、0.6μg/kg,1.0μg/kg、生理盐水20mL。观察各组间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并比较各组出现心血管异常反应情况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结果:4组患者麻醉前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D1组、D2组、D3组拔管后1分钟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5.22±13.65 mmHg,106.66±18.87 mmHg,100.76±18.08 mmHg,98.33±14.38 mmHg;C组、D1组、D2组、D3组拔管后1min心率分别为92.35±19.71次/min,83.92±15.56次/min,71.64±15.56次/min,71.88±11.74次/min。D2、D3组拔管后1分钟心率、血压均低于C组(P〈0.05),D1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下降的趋势(P〉0.05)。D3组发生心动过缓12例,高血压16例,低血压12例;C组发生心动过缓3例,心动过速16例,高血压18例;D1组发生心动过缓4例,心动过速8例,高血压4例;D2组发生心动过缓4例,高血压2例,低血压1例。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抑制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心率、血压的异常升高反应,剂量以0.6μg/kg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徐妍丽  唐淑惠 《新疆医学》2021,(9):1026-102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其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D组)诱导前予以右美托咪定0.5ug/kg泵注,对照组(C组)诱导前予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诱导后(T1)、插管后(...  相似文献   

10.
<正>颈丛阻滞是甲状腺手术、锁骨骨折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其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尤其对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a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减轻应激反应,并具有镇痛、镇静效能好,无呼吸抑制,术中易于唤醒的临床特点。本文探讨颈丛阻滞麻醉下右美托咪定应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不含甲亢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28~56岁,ASA I~II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Ⅰ~Ⅲ级合并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右美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术毕前10min右美组患者10min内静脉泵注1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以相同速率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围拔管期SBP和HR、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给药前比较,对照组在拔除气管导管时和气管拔管1min SBP和HR均显著性升高(P<0.05);右美组中,在拔除气管导管时、气管拔管1min和5min S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拔管时、拔管后1min,右美组SBP和HR明显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分为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和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各30例。比较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 0.05和P < 0.01)。2组入室前、插管前1 min血压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1 min血压及心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1)。2组病人口干、低血压、寒战、心动过缓及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减少病人血压及心率波动,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静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接受腹部手术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泵注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0 min、用药后30 min的Ramsay评分的变化,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MMSE评分的变化,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5 min(T1)、拔管前15 min(T2)、拔管时30 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0min、用药后30 min Ramsay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的MMSE评分分别低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T2、T3时点的SBP水平分别较T0明显升高,但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的DBP水平较T0显著升高,且T2、T3时点对照组患者的DBP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患者的DBP水平明显T0~T2变化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T1~T3时点的HR分别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静效果好,患者的认知功能术后恢复快,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后颅窝手术、全凭静脉插管全麻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8μg·kg-1·h-1,C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按需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BIS值维持在40~55。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和诱导后15min在(T2)、切皮时(T3)、切皮后10min(T4)、颅骨钻孔时(T5)和术毕(T6)记录HR、SBP、DBP、BIS值,统计麻醉维持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T1、T2时两组SBP均较T0时下降,T2时两组HR也下降(P均<0.05);T3时,C组HR明显高于D组(P<0.05),两组SBP均明显上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时,C组HR、SBP明显高于D组(右美托咪啶;神经外科;丙泊酚;瑞芬太尼;血流动力学(P<0.05);T6时,两组HR均升高,且C组较D组升高明显(P<0.05),C组SBP较T0时明显增高(P<0.05),D组SBP较T0时略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维持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D组较C组分别降低30.93%(P<0.01)和7.69%(P<0.05)。结论麻醉维持中辅助用右美托咪啶0.8μg·kg-·1h-1,可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并降低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后颅窝手术、全凭静脉插管全麻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8 μg·kg-1·h-1,C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按需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BIS值维持在40~55.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和诱导后15 min在(T2)、切皮时(T3)、切皮后10 min(T4)、颅骨钻孔时(T5)和术毕(T6)记录HR、SBP、DBP、BIS值,统计麻醉维持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T1、T2时两组SBP均较T0时下降,T2时两组HR也下降(P均<0.05);T3时,C组HR明显高于D组(P<0.05),两组SBP均明显上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时,C组HR、SBP明显高于D组(右美托咪啶;神经外科;丙泊酚;瑞芬太尼;血流动力学(P<0.05);T6时,两组HR均升高,且C组较D组升高明显(P<0.05),C组SBP较T0时明显增高(P<0.05),D组SBP较T0时略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维持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D组较C组分别降低30.93%(P<0.01)和7.69%(P< 0.05).结论 麻醉维持中辅助用右美托咪啶0.8 μg·kg-1·h-1,可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并降低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麻患者 91 例,性别不限,年龄 63~80 岁,ASAI 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46 例和对照组(C 组)45 例。常规咪达唑仑,顺苯磺 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依托咪酯行麻醉诱导,诱导前 10min,D 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针,负荷量 0.5滋g/kg,再分别恒速静脉输注右美 托咪定针 0.5滋g·kg-1·h-1 至术毕前 30 min,C 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 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异丙酚 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血压、尿量及输液量。于术前 1d、手术结束后 1、3、7d 时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样,采用免疫夹心 双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 1 (HMGB1)、TNF-α、IL-1β、IL-6。并于上述时点采用简易智能量表 (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记录 POCD 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 C 组比较,D 组瑞芬太尼针和丙泊酚针用量明显减少(P<0.01),舒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 组 TNF-α、IL-6、IL-1β 和 HMGB1 水平在术后 1、3、7d 三个时点均明显降 低;D 组 MMSE 评分升高(P<0.05)。C 组、D 组发生 POCD 的例数分别为 13 例和 4 例,其发生率分别为 28.9%、8.7%,C 组显著高于 D 组(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通过抑制机体炎症因子释放,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术后 POCD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况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复合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2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μg.kg-1、丙泊酚1.5 mg.kg-1、维库溴铵0.15 mg.kg-1。复合组诱导时静脉泵注1.0μg.kg-1右美托咪定(15 min内泵完),舒芬太尼组按相同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2组麻醉维持相同。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3(T2)、8(T3)、18 min(T4)及术毕清醒期(T5)各时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情况。记录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记录2组患者气腹期间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发生率。结果与T0相比,舒芬太尼组患者T1~T3、T5时MAP值明显上升、HR加快(P<0.05);复合组患者各时段MAP值变化不明显(P>0.05),HR减慢(P<0.05)。复合组T1~T5各时段MAP、HR值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高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用量小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时右美托咪定1.0μg.kg-1开始静脉泵注(15 min)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19.
张贵所  魏文太 《西部医学》2013,25(8):1218-12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应用于老年人和青年人硬膜外麻醉后的镇静、镇痛和抗不良反应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60例ASA评分Ⅰ~Ⅱ级拟行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其中年龄60~80岁30例(老年组),25~45岁30例(青年组),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通过警觉/镇静(OAA/S)评分进行镇静程度评分,调整右美托咪定的输注速率使OAA/S评分维持1~2分,手术结束后停用右美托咪定。记录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后呼唤睁眼时间及OAA/S评分达4分和5分的时间;同时观察两组患者预防腹部牵扯反应有效率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老年组和青年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后呼唤睁眼时间及OAA/S评分达4分和5分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预防腹部牵拉反应有效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一般情况好的老年人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有良好的镇静及预防牵拉反应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0.
胥亮  龙丰云  葛亚丽  高巨 《吉林医学》2011,(34):7260-7262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3~4级择期神经外科血管瘤手术患者,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DSA介入栓塞治疗,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A组常规麻醉诱导与维持,B组先在10 min内静脉泵注负荷量右旋美托咪定1μg/kg(如患者年龄>65岁则负荷量为0.8μg/kg),然后以0.2~0.6μg(kg.h)速度持续泵注并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术毕拔管后或出DSA室前停用右旋美托咪定,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对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即时、术毕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结果:A组:与基础值[MAP(105.2±25.7)mm Hg(1 mm Hg=0.1333 kPa),HR(89.7±16.4)次/min]比较,气管插管即时[MAP(128.6±23.9)mmHg,HR(97.9±18.4)次/min]、术毕拔管时[MAP(131.5±22.3)mm Hg,HR(98.7±19.9)次/min]的MAP及HR均有升高(P<0.05);B组:与基础值[MAP(102.9±27.4)mm Hg,HR(86.9±17.6)次/min]比较,各时段MAP、HR[气管插管即时MAP(109.1±26.3)mm Hg,HR(88.2±17.7)次/min;术毕拔管时(MAP 110.4±19.8)mm Hg,HR(89.5±18.3)次/min]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A组气管插管即时、术毕拔管当时的MAP及HR与B组比较均有升高(P<0.05),各时段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能有效地减少麻醉诱导和拔管期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