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22例髋臼骨折患者,后壁骨折和后柱加后壁骨折选择K-L入路,前柱、前壁骨折及横断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入路,前后移位明显的横断骨折、T形骨折、双柱骨折选择前后联合入路.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骨折6~9个月均愈合.按Matta评定标准:解剖复位 9例,满意复位13例.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Poster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7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1例股骨头坏死,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结论 按髋臼骨折的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6):1524-1526
[目的]探讨根据骨折分型﹑移位情况,采用适合的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8月就诊的髋臼骨折患者47例,术前均行骨盆正位、髋臼闭孔位及髂骨斜位X线片与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以确定骨折分型﹑移位情况,根据Judet-Letournel分型选择手术入路,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7例患者中,选择Kocher-Langenbeck手术入路34例(后壁骨折8例,后柱骨折3例,后柱骨折+后壁骨折12例,横形骨折+后壁骨折11例),髂腹股沟手术入路8例(前壁骨折3例,前柱骨折2例,横形骨折1例,"T"型骨折2例),前后联合入路5例("T"型骨折2例,双柱骨折3例)。手术时间平均(3.7±0.8)h,平均住院时间(15.6±3.1)d,所有患者均获得6~24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效果按Matta放射性radioactivity评估标准进行评价:解剖复位31例,满意复位15例,不满意复位1例,复位满意率97.9%(46/47);髋臼骨折功能Merled Aubigne-Postel评分:优24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1.5%。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5例发生Ⅰ度~Ⅱ度髋关节疼痛,无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骨折分型﹑移位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采用正确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骨折复位及固定,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严重复杂髋臼骨折7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严重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严重复杂髋臼骨折78例按照Letournel分型,复合型骨折78例,其中“T”形骨折16例,横形伴后壁骨折22例,后柱伴后壁骨折9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29例。手术入路: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22例,髂腹股沟入路25例,扩展髂股入路7例,联合入路(髂腹股沟加K-L入路)24例。结果按Matta评定法,本组优26例,良35例,尚可15例,失败2例,优良率78.2%。结论正确分析骨折移位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路径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手术疗效与骨折复位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各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各种入路手术治疗68例髋臼骨折。根据Letournel分类,后壁骨折16例(其中5例合并股骨头后脱位),后壁骨折 后柱骨折13例,前壁骨折 前柱骨折12例,双柱骨折8例,髋臼横形骨折19例。对前壁和前柱骨折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和S-P入路;对后壁或后柱骨折者,采用K-L入路;对于髋臼横形骨折,视骨折移位是以前柱或后柱为主,分别采用前或后入路;对于前、后柱移位均明显和双柱骨折的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延长的三角入路或扩大的髂股入路。结果51例获随访1~12年,其中,优26例(51%),良17例(33.3%),可6例(11·8%),差2例(3·9%)。发生异位骨化4例,2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于减少手术创伤,准确复位骨折,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杂型髋臼骨折的诊断、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从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46例48髋,其中T形骨折15髋,双柱骨折14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8髋,后柱伴后壁骨折5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6髋。手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2例,K—L入路5髋,前后联合入路(髂腹股沟+K—L入路)41例。结果:解剖复位32例(占66、7%),复位满意11例(占22.9%),复位不满意5例(占10.4%)。随访4个月-4年,平均1年5个月,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关节功能,优30例,良9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①术前CT三维重建是骨折准确分型和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的关键;②术前骨盆标本上模拟手术并初步预弯重建钢板,对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有很大帮助;③术中对骨折尽可能解剖复位,并可靠内固定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髋臼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68例按照Letournel分型 ,前柱骨折 6例 ,前壁并前柱骨折 10例 ,后柱骨折 2例 ,后壁并后柱骨折 13例 ,横形骨折 12例 ,横形并后壁骨折 12例 ,双柱骨折 13例。采用髂腹股沟切口12例 ,KocherLangenbeck切口 13例 ,髂腹股沟和K -L入路 43例。骨折复位后用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 :按Matta标准 :解剖复位 35例 ,满意复位 2 9例 ,不满意复位 4例。结论 :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 ,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经髂腹股沟入路以重建钢板固定前柱、逆行拉力螺丝钉固定后柱治疗复杂髋臼骨折16例,其中双柱骨折10例,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5例,“T”形骨折1例。[结果]解剖复位(移位〈1mm)11例,复位欠佳(移位3mm)4例,复位不满意(移位〉3mm)1例。随访11~37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及Postel髋关节得分进行功能评价,优9例、良4例、可3例。[结论]前柱钢板固定结合后柱逆行拉力螺丝钉固定,使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大部分髋臼双柱骨折、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T形骨折成为可能,避免了联合应用后方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杂移位型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00年2月—2002年7月收治23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后柱合并后壁骨折11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6例,双柱骨折5例,“T”形骨折1例。本组复杂移位型髋臼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11例,Kocher—Langen—beck(K—L)入路5例,髂骨股骨入路4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结果:根据Matta评分标准,解剖复位16例(69.6%),满意复位6例(26.1%),不满意复位1例(4.3%)。昕有病例随访6~26个月,平均19.6个月,随访疗效与X线优良率分别为81.8%,83.9%。结论:复杂移化型髋臼骨折尽早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手术医师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髋臼四方区复杂型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根据复杂型髋臼四方区骨折的不同类型,探讨不同手术入路,以获得更好的手术暴露和更可靠的复住内固定。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58例髋臼四方区骨折,男36例,女22例;年龄23~61岁,平均36.9岁。术前摄骨盆片及双斜位片,辅以CT扫描重建髋臼,按Letournel分型其中前柱15例,横形12例,T形7例,前柱伴后半横形9例,双柱骨折15例。分别采用单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改良的Stoppa入路手术、组合式联合手术入路,或者经改良Stoppa入路结合经皮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固定。结果:49例患者获随访,时间2~6年,平均32个月,术后其中1例发生深部感染,经创口引流,配合有效抗生素后治愈,2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手术结果复位按Matta标准评定:解剖复位(移位〈1mm)36例,满意复位(移位1~3mm)8例,不满意复位(移位〉3ram)5例。关节功能按Merle d'Aubigne和Postel标准评定:优32例,良12例,可4例,差1倒,总分(15.3±2.5)。结论:采用单一的手术入路只能解决一部分类型的髋臼复杂型四方区骨折,更多的需要采用联合入路,改良的Stoppa入路结合髂腹股沟前入路或者结合前柱髋臼螺钉通常是解决复杂型四方区骨折移位有效的手术入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31例移位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类方法而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使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后壁骨折6例,后柱骨折4例,前壁骨折2例,前柱骨折3例,横行骨折6例,横行伴后壁骨折3例,双柱骨折2例,后壁伴后柱骨折3例,T型骨折2例。结果所有病例获3-36个月随访,按美国矫形外科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方法进行评价,优20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8%。结论术前结合X线CT正确判断髋臼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使骨折复位精确,结合重建钢板和螺钉固定,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初步探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自2000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移位的髋臼骨折63例(64髋),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分类,单骨折17髋,复合骨折47髋;并分别采用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前后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骨盆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 随访63例(64髋),按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39髋,满意复位20髋,不满意复位5髋.按改良的Meded's Aubigne和Pastel评分标准,优32髋,良16髋,可6髋,差10髋.单骨折组和复合骨折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94.1%和68.1%(P<0.05);解剖复位组和非解剖复位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7.2%和56.0%(P<0.01).并发症包括:坐骨神经损伤,骨关节炎,异位骨化,股骨头坏死,伤口浅部感染.结论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中骨折的复位质量、骨折类型与疗效之间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提高髋臼骨折手术疗效。方法1998年6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髋臼骨折95例,按Letounel-Judet分型,其中后壁骨折22例,后柱骨折8例,前壁骨折5例,前柱骨折6例,横形骨折15例,后柱伴后壁骨折8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2例,"T"形骨折5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11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手术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52例,髂腹股沟入路35例,前后联合入路6例,髂股入路2例。对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和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6.8(6~48)个月。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0例、股骨头坏死7例、异位骨化15例、坐骨神经损伤8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切口入路和内固定植入位置是减少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技巧,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71例髋臼骨折患者术前行x线摄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按Letournel和Judet的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通过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用重建钢板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1.4个月(5~48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本组优29例,良28例,一般11例,差3例,优良率为80.3%。术后6例发生股骨头坏死,但无死亡、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的患者。结论髋臼损伤程度、手术复位质量、早期功能锻炼是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的重要因素,术前应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并提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特殊类型复杂髋臼后部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例髋臼后壁加后柱冠状位纵行劈裂骨折行术前CT平扫和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髋臼后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2例髋臼后壁加后柱冠状位纵行劈裂骨折分别得到1年和1.5年的随访,按Matta的疗效标准2例均为优,2例均发生坐骨神经损伤,1例恢复.结论髋臼后壁加后柱冠状位纵行劈裂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复杂髋臼后部骨折,X线平片对该种骨折诊断困难,CT平扫和三维重建可以发现这种损伤,手术是治疗该种骨折的有效和可靠的方法.由于解剖位置的关系,此种骨折极易引起坐骨神经损伤,要特别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在26例髋臼骨折病人中,22例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治疗。结果:经12~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解剖复位20例,复位满意1例,不满意1例,临床效果优良率为95.45%,并发坐骨神经不全性牵拉损伤1例。结论: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手术治疗涉及髋臼后壁或后柱的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扩展型的髂股切口的优缺点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02年至2005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6例.按照Letournel—Judet分型:横行伴后壁骨折2例.T型骨折8例,前方伴后方半横行骨折3例和完全双柱骨折13例,均采用扩展型的髂股切口手术治疗,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重建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均得以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复位情况按Matta评分标准,解剖复位20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2例。髋关节功能参照Matta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21例,良2例,一般2例,差1例。结论手术治疗是复杂髋臼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扩展型髂股人路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髋臼移位骨折的效果。方法:总结对38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根据骨折类型选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延长髂股入路,复位后用骨盆钢板和可吸收钉固定。结果:38例中22例(57.9%),完全复位,8例(21.05%)满意复位,8例(21.05%)复位不满意。3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年。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9例(30%),良13例(37%),一般6例(20%)。差4例(13%)。结论:对于髋臼骨折,联合应用三个方向的X片和CT扫描,准确诊断,尽早予以解剖复位,牢固固定,骨折愈合后负重运动。  相似文献   

18.
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28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16例;年龄19~61岁,平均41.4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18例,双柱骨折10例,骨折均未涉及髋臼后壁;其中15例合并骨盆环骨折,9例合并四肢骨折,6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3例为多发损伤。手术经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进入,直视下复位髋臼骨折,将预弯的钢板放置于四方体的内侧面固定前柱,通过牵拉、撬拨复位后柱骨折,经小骨盆环上缘向坐骨棘或坐骨结节方向打入直径6.5 mm空心螺钉导针后,沿导针顺行拉力螺钉固定后柱。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X线及CT检查均示髋臼前后柱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按Matta影像学复位标准:优2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9.2%(25/28)。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髋臼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根据Matta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2.8%(26/28)。2例分别于术后6、11个月行走时出现疼痛,影像学表现为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口服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 经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中能充分显露髋臼前柱及后柱内侧面,并能直视下对髋臼前、后柱骨折进行有效复位与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髋臼骨折并移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Wu X  Wang M  Rong G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8):478-481,I034
目的 提高对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1993年3月~1998年5月对56例有移位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按Letournel-judet骨折分型,髋臼后壁骨折7例,后柱骨折6例,前柱骨折4例,横断骨折6例,T型骨折6例,后柱伴后壁骨折6例,前方伴后方半横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9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髂腹股沟和、髂骨股骨入路、扩展的髂骨股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