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兰闯 《广西医学》2004,26(5):676-678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  6 5例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4例 ,对照组 31例。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 4~ 6mg加入生理盐水 2 5 0ml内静脉滴注 1次 /d ,疗程为 4周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 1 0 0mg,维生素B1 2 5 0 0 μg肌注 ,1次 /d。两组每天均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 0 2 5g肌注 ,1次 /d。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3 5 2 %、4 1 9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颇常见。其发生率可高达 60 %~ 90 % ,乃至 1 0 0 %。可呈对称性复发性神经病 ,单神经病或复发性单神经病 ,可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 ,多以感觉性症状为主。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 ,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测及治疗作一概述。1 发病机制DN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公认血糖过高是一个重要因素 ,起病初主要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代谢性神经病 ,其次是血管性病变。但血糖的控制与神经病情并不一致 ,说明存在其它因素。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化 ,用单因素学…  相似文献   

4.
朴东春  胥亮  李学  周松花 《医学争鸣》2003,24(20):1836-1836
1 临床资料 住院治疗的DPN患者 88(男 4 0 ,女 4 8)例 ,年龄 32~ 75 (4 6 .2± 6 .8岁 ) ,糖尿病病程 5~ 2 1 (1 2 .6± 5 .4 )a,病史 3mo~ 1 0a(6 .4± 2 .8a) ,入院前均有手足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均符合 1 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常规饮食治疗加口服降糖药和 (或 )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 ,稳定后进行神经阻滞 .上肢痛采用同侧腰椎旁交感神经节以及相关周围神经阻滞 ,第周 2~ 3次 ,每点注射 1 0 g·L-1 利多卡因 5~ 1 0mL[1 ] .疗效判断标准为显效 :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消失 ;…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以针对发病机制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但随着对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发病机制进行综合性治疗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文章就DPN的常用治疗方法及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以针对发病机制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但随着对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发病机制进行综合性治疗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文章就DPN的常用治疗方法及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的疗效。方法:对27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的DPN患者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3处周围神经松解术进行了治疗,并随访4-11个月。结果:术后患者下肢麻木症状明显缓解62.9%,缓解29.6%,无变化7.4%。术后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51.8%,缓解40.7%,无变化7.4%。短期随访表明疗效稳定,症状无反复。结论:应用周围神经松解术,可有效帮助DPN患者恢复感觉,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9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针灸科门诊DPN患者92例,随机分为电针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6例,电针组穴取双侧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电针刺激,留针30 min,每日1次,30 d为1疗程;对照组46例,给予VitB1100 mg VitB12 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30 d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包括肢体症状、体征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1.3%,优于对照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DPN具有较理想的疗效,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的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颇常见.其发生率可高达60%~90%,乃至100%.可呈对称性复发性神经病、单神经病或复发性单神经病,可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多以感觉性症状为主.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测及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糖尿病-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diabetes mellitus-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DM-CIDP)、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及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3组疾病的神经病理改变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海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DM-CIDP、DPN和CIDP共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3组患者的腓肠神经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M-CIDP、DPN和CIDP3组患者的神经病理改变在洋葱球、薄髓鞘、轴索变性、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簇、血管基底膜增厚、炎细胞浸润出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DP组出现薄髓鞘较DM-CIDP组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CIDP组出现轴索变性显著高于DPN组(P<0.05)和CID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PN组出现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簇较DM-CIDP组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CIDP组血管基底膜增厚较CIDP组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CIDP组炎性细胞浸润较DPN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DM-CIDP的神经病理改变与DPN及CIDP的病理改变均存在差异.与CIDP相比,DM-CIDP出现薄髓鞘神经纤维较少,而轴索变性及血管基底膜增厚较多;与DPN相比,DM-CIDP出现神经纤维轴索再生簇较少,而轴索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多见.  相似文献   

11.
运用神经电生理仪对6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查及研究。结果神经电生理异常33例,异常率47.8%。而在无神经损害症状主诉的44例中异常17例,异常率38.6%。通过MCV及SCV检查,将原来临床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确诊率17.4%提高到47.8%。提示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有价值的。文中结合临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发病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病人可出现全身各系统的并发症,其中以神经系统较为突出,临床最多见的是末梢神经病,一般分为对称性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单发性及多数型单发性末梢神经病,神经根神经病,自主神经病和脑神经病。此外,糖尿病还可引起脊髓综合征、脑病综合征,以及糖尿病母亲可引起婴儿神经异常。本文主要介绍对称性末梢周围神经病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王盼  吴仲敏  凡馨  叶文秀 《四川医学》2009,30(6):978-980
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DPN)通常指伴有DM的各种周围神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DM痛性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随着对DM并发症的重视和诊断技术的发展,近来又提出了DM前或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和胰岛素介导的周围神经病。本文就DM周围神经病的相关病理改变、发病机制以及检测技术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以中小肌性动脉的节断性炎症与坏死为特征的非肉芽种性血管炎 ,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发热、乏力、周围神经病变、肾衰竭、骨骼肌及皮肤损害、高血压、胃肠道损害及心衰等 ,由于这些损害均为非特异性 ,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导致误诊或漏诊。现对我科收治的 1例以周围神经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结节性多动脉炎病人报道及分析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 ,6 8岁 ,广东人 ,因四肢麻木无力 1年 ,间歇性四肢末端发绀 6月 ,加重 1周于 2 0 0 1年9月入院。既往体健 ,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 ,否认毒物接触史及长期服用药物史。体查 :…  相似文献   

15.
16.
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病变较广泛,可累及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也可累及周围神经。现将我院于1994年收治的1例以周围神经多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5岁,因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进行性加重半年而入院。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病程中亦无多饮,多尿,消瘦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在均采用饮食控制、B族维生素和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随机用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A组)和单用丁咯地尔(B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28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和肌电图变化。结果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组临床表现及肌电图改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效。  相似文献   

18.
谢罄睿  王洪权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737-737,753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效果。方法:将诊断为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的住院患者63例,按住院病历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除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外,给予降纤酶5U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1例,积极控制血糖,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川芎嗪等药物治疗,14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症状、体征、血流变学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1)。结论:降纤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降纤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效果.方法将诊断为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的住院患者63例,按住院病历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除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外,给予降纤酶5U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1例,积极控制血糖,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川芎嗪等药物治疗,14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症状、体征、血流变学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1).结论降纤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随着病情发展(主要为血糖控制不良),各种并发症随之出现,周围神经病为其中之一,给患者造成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及工作。本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故常常出现误诊或漏诊。我院近年来收治伴有周围神经受累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本文通过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