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没有完全阐明.目的建立兔慢性颈脊髓腹侧压迫模型,探讨脊髓慢性压迫后的病理和电生理的改变.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和一所军医大学医院骨科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2-06/2003-04在南通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和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12周龄健康中国大白兔6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5~3.0k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组54只.方法经颈前入路C5椎体置入钛合金螺钉,进行渐进性加压,建立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 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组织学检查.②电生理检查.次要结局神经功能评分.结果48只白兔进入结果分析,其中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组42只.实验组有31只出现脊髓病症状,改良Tarlov运动功能评分均为3分;其他11只无脊髓病症状评分为4分.正常对照组动物、实验组未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动物和实验组中出现慢性脊髓压迫症状动物的CSEP N1波潜伏期分别为(9.11±1.61),(11.36±2.17),(17.55±3.73)ms.实验组中出现慢性脊髓压迫症状的动物的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N1波,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未出现脊髓压迫症状的动物相比,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模型可模拟临床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发病过程.脊髓压迫程度越重,越容易出现慢性脊髓压迫症状,CSEP N1波潜伏期也越延长.脊髓的病理损害也越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慢性颈脊髓压迫后电生理变化规律,及其与脊髓损伤内在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8在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完成。①分组:将4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大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为6,8,12周组,共6小组,每小组7只。②实验组经颈4,5椎体前螺钉多次缓慢加压造成兔慢性颈脊髓受压模型。对照组行颈5手术入路,不置入螺钉,普通饲养,分别于6,8,12周处死取材。③甩改良Tarlov法,对其肢体肌力进行评估。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体感皮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脊髓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参加实验动物42只,实验组有6只退出观察,随机补充6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42只兔。①实验组各时间段改良Tarlov法分值差别不明显,在12周改良Tarlov法分值变异性变大,部分动物神经功能趋于好转,而部分动物功能进行性恶化,对照组神经功能正常。②诱发电位潜伏期比术前明显延长,并趋于增加,12周后有所回落,12周实验组4,6,8,12周潜伏期分别是(13.56&;#177;1.11),(14.31&;#177;0.56),(16.25&;#177;0.36),(14.74&;#177;1.78)ms;波幅变化较大,趋于逐渐降低,至12周又逐渐增高,12周实验组4,6,8,12周分别是,(3.45&;#177;0.71),(4.23&;#177;1.97),(2.51&;#177;0.83),(2.98&;#177;0.73)V。③形态学观察示灰质神经元减少,自质脱髓鞘变性。结论:对于慢性脊髓压迫,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和预后,可作为临床观察指标,波幅变异性大,无确切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兔颈脊髓慢性受压后神经元计数及截面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机械压迫可造成神经细胞死亡,直接的机械性损伤和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都可导致轴突和神经元胞体的病变。目的:观察兔颈脊髓慢性压迫后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压迫程度与神经细胞损害的关系。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观察性研究。材料:实验于2002-12/2003—08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共48只,体质量(2.45&;#177;0.28)kg分为空白组,轻、重度压迫组,每组16只。方法:建立兔颈脊髓慢性受压轻、重度动物模型,空白组为伪手术一分别进行颈脊髓光镜、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计算神经元个数,神经元截面积。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各组光镜观察结果次要结局:①各组电镜观察结果。②神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兔颈脊髓慢性受压后出现神经元萎缩、脱失,神经元截面积减少,压迫后有神经元、神经细胞凋亡现象,空白组神经元形态正常,数量多,为(40&;#177;2)个,神经元截面积(41.24&;#177;15.6μm^2;轻度压迫组神经元(27&;#177;2)个,神经元截面积(20.82&;#177;6.57)μm^2;重度压迫组神经元(22&;#177;2)个,神经元截面积(17.96&;#177;9.03)μm^2、轻、重度压迫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轻、重度压迫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慢性压迫后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发生胞核体积减少,核仁不清,粗面内质网减少。髓鞘板层结构松散,出现泡解现象,轴浆内细胞器减少或缺失等变化。结论:脊髓慢性受压后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变化,压迫程度越重,神经细胞损害越重,脊髓慢性压迫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4.
马尾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兔马尾神经慢性压迫损伤而建立一个动物模型。方法:实验于1993-01/08在第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在选中国本兔23只,将微型胶囊插入L椎管内,定期注入一定量液体,实验Ⅰ组注入总量0.04mL,实验Ⅱ组注入总量0.06mL,观察脊髓诱发电位(SCEP)潜伏期及波幅改变。结果:实验Ⅰ组胶囊占椎管面积(55.09&;#177;1.86)%.实验Ⅱ组占椎管横截面(63.06&;#177;1.10)%。SCEP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结论:腰椎管内胶囊压迫马尾神经可以出现腰椎管狭窄的症状以及SCEP潜伏期和波幅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背景:关于成年哺乳类动物脊髓损伤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特征和来源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尚无肯定性结论。目的:通过分析成年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及减压后巢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特征和来源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3/10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选择成年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中度组(压迫物占椎管矢状径的40%)、重度组(压迫物占椎管矢状径的60%)及重度压迫损伤24h后减压3d、10d组,每组10只。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压迫临近段(距压迫边缘至5mm)脊髓灰质和白质内nestin的阳性表达并测量其灰度值。②各组大鼠脊髓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50只大鼠均进入实验分析。①中度压迫组(白质235.33&;#177;6.48,灰质196.28&;#177;6.55)、重度压迫组(白质190.45&;#177;4.91,灰质173.15&;#177;5.98)及重度压迫损伤减压后3d组(白质198.39&;#177;3.24,灰质180.38&;#177;4.51)和减压后10d组白质(202.55&;#177;3.54)中巢蛋白均有明显表达(P〈0.05),以重度压迫组最为显著(P〈0.01)。减压10d组的灰质和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的巢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损伤组脊髓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胞体肥大,突起增粗、增长。结论:成年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及减压后早期存在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对脊髓具有重要的营养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振全  赵明光  章翔  魏学忠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710-7711,i002
目的:探讨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硬脑膜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及增殖活性的变化。方法:实验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Wistar雄性大鼠65只,造模成功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对照组12只,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端-端吻合,同时结扎上矢状窦,建立慢性颅内静脉压增高的动物模型;90d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硬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硬脑膜血管中VEGF仅呈微弱表达,其吸光度值(A)为2.12&;#177;0.59,实验组硬脑膜中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A值为8.66&;#177;1.75,两者相比实验组微血管生成数量显著增高(P&;lt;0.05);微血管密度(&;#215;200倍计数)对照组为(3.04&;#177;0.31)/视野,实验组为(11.70&;#177;2.36)/视野,两者相比实验组微血管生成密度显著增高(P&;lt;0.05)。对照组的硬脑膜血管中PCNA仅呈微弱表达,其A值为1.12&;#177;0.19,实验组硬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PCNA表达A值为6.46&;#177;1.02。两者相比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高(P&;lt;0.05)。结论:慢性静脉压增高状态下硬脑膜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升高,PCNA增殖活跃,可能与血管生成及动静脉畸形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稳定准确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必要工具和基础。 目的:建立和评价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材料:实验于2002—05/1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只,假手术组5只。 方法:①通过立体定向术向实验组大鼠脑内囊注入自体血制成脑内囊出血模型。②按ZeaLonga5分制神经病学评分标准评分,观察大鼠躯体感觉及运动功能。③大鼠在麻醉状态下于术前及术后检测体感诱发电位。④测定体感诱发电位后,将大鼠麻醉后处死,取脑制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以最大病灶处光镜观察血肿及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②两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③两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3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以出现明显偏瘫为造模成功,本实验成功率为93.3%(28/30),实验组神经病学评分为(2.74&;#177;0.46)分,与假手术组(0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体感诱发电位显示,实验组术后各波潜伏期较术前和假手术组明显延迟[P1:(15.72&;#177;0.78)ms,(10.69&;#177;0.52)ms,(10.73&;#177;0.48)ms;N1:(17.95&;#177;1.27)ms,(13.21&;#177;1.31)ms,(13.34&;#177;1.27)ms;N2:(21.16&;#177;1.62)ms,(15.42&;#177;1.46)ms,(15.58&;#177;1.44)ms;N3:(24.86&;#177;1.58)ms,(18.72&;#177;1.76)ms,(18.99&;#177;1.67)ms,P〈0.05]。③假手术组仅见针道周围散在红细胞,无出血灶;实验组病理形态学表现为左侧内囊区不规则或椭圆形血凝块,大致有一个低倍视野范围,出血灶边缘脑组织疏松水肿,病变明显重于假手术组。 结论:用立体定向术回注自体血制成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更接近临床脑出血,且方法简便,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能够理想模拟脊髓受压的动物模型,分析脊髓在受压过程中的病理特点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研究脊髓损伤与神经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度压迫组、中度压迫组和重度压迫组,每组8只。轻度压迫组、中度压迫组和重度压迫组为实验组,分别选用直径为1.0 mm、2.0 mm和3.0 mm的球囊导入至C6~7平面,造成轻、中、重三种程度的脊髓压迫性损伤。记录不同时间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形,观察动物后肢运动功能;切取损伤节段的脊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脊髓损伤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后肢的运动功能与诱发电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神经元细胞损伤数目越多,白质纤维脱髓鞘越重,则CSEP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越明显。动物脊髓压迫后,即刻进行诱发电位测试,中度压迫组CSEP波幅从4.2 μV下降至2.2 μV,而MEP波幅则从24.7 μV下降至5.3 μV,提示在监测脊髓运动功能时,MEP比CSEP更加敏感。 结论选用带球囊的导管作为实验性动物颈脊髓急性压迫模型的压迫物,可使脊髓压迫实验模型简单化、标准化。在不完全脊髓损伤中,诱发电位的变化和病理损伤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肌电图F波是检测损伤节段以下的腱反射和肌张力的有价值的手段。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痉挛、僵硬和肌张力增高可以有F波放电的改变。然而,目前对脊髓损伤后F波的变化以及F波与损伤后节段以下肢体痉挛之间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F波的最小潜伏期、F波的出现率以及F波的时间离散度各指标与脊髓损伤后痉挛之间的相关性。 设计:病例一对照观察。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对象:于2002-06/2004-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29例,为脊髓损伤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健康自愿受试者29例,为正常对照组。 方法:采用Ashworth量表对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痉挛程度进行分级,评定患者双侧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和踝背屈的Ashworth分级。采用丹麦产的Kepoint 1.5型肌电图仪进行F波的检测。记录双下肢胫神经F波的最小潜伏期、F波的最大潜伏期和F波的出现率,计算F波的时间离散度(即为F波的最大潜伏期与F波的最小潜伏期之间的差值)以及F波的平均出现率。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各指标在脊髓损伤患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痉挛与F波的时间离散度、F波的出现率以及F波的最小潜伏期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纳入患者29例和正常对照者2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脊髓损伤患者F波的时间离散度值比正常对照者高,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分别为(9.2&;#177;1.9),(6.7&;#177;1.0)ms,P〈0.0001]。②脊髓损伤患者F波的出现率比正常对照者低,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分别为(84.5&;#177;6.2)%,(89.5&;#177;5.7)%,P〈0.051。③脊髓损伤患者F波的最小潜伏期比正常对照者高,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脊髓损伤患者F波的时间离散度与痉挛Ashworth评分之间呈线性正相关(r=0.79031,P〈0.0001);脊髓损伤患者F波的出现率与痉挛Ashworth评分之间呈线性正相关(r=0.74203,P〈0.0001);脊髓损伤患者F波的最小潜伏期与痉挛Ashworth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8168,P〉0.05)。 结论:F波的时间离散度和F波的出现率可以作为脊髓损伤患者电生理评价的敏感性指标,用于评价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10.
张峡  王正国  朱佩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104-106,F0003
目的:观察随着脊髓不完全损伤后大鼠后肢功能恢复,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1998-04/09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Wistar大白鼠44只,脊髓功能观测组12只;脊髓形态观察组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只、手术假伤组15只和脊髓腹侧损伤组15只。脊髓功能观测组12只和脊髓腹侧损伤组15只造脊髓损伤模型;手术假伤组15只进行造模处理,但不损伤脊髓。脊髓功能观测组于脊髓受压前及脊髓受压迫损伤后6,24,72h,7,14,21d对受试动物进行后肢行为功能评定。脊髓形态观察组32只实验动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随机计数50个细胞,观察神经营养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3的表达。 结果:44只实验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脊髓致伤后受试动物后肢出现明显瘫痪,随着时间的延长,脊髓功能得到逐步恢复。其中以伤后3-14d脊髓功能恢复最快,以后恢复较缓慢。②自伤后3h开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3的表达开始增加,并于伤后72h达到高峰;1周内神经营养素维持在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2周后这几种神经营养素的表达明显减弱[伤后3h:(14.82&;#177;4.93),(9.77&;#177;4.97),(2.27&;#177;1.85),(10.35&;#177;5.56);伤后72h:(45.22&;#177;15.61),(34.54&;#177;12.56),(13.89&;#177;7.58),(33.2&;#177;11.53);伤后1周:(31.94&;#177;12,82),(15.69&;#177;11.53).(7.17&;#177;4.92),(16.74&;#177;13.2);伤后2周:(14.02&;#177;7.36),(6.97&;#177;4.05),(2.27&;#177;1.87),(9.7&;#177;5.62)]。 结论:伤后脊髓组织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过度表达参与了伤后2周内脊髓功能的快速恢复,但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是短暂的.延续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望进一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和注意状态下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特点。方法:智能正常的年轻和老年男性各15人,2&;#215;2析因设计,采用oddball模式,利用Nicolet Pathfinder Ⅱ型诱发电位仪,记录主动分辨靶刺激时,计数/不计数状态下事件相关电位各波潜伏期和P3波幅的变化。结果:年龄和注意状态对N1,P2潜伏期无显著影响,但对N2潜伏期[年轻人计数(215.9&;#177;28.1)ms与不计数(229.4&;#177;39.2)ms;老年人计数(253.2&;#177;29.2)ms与不计数(281.1&;#177;46.2)ms],P3潜伏期[年轻人计数(270.7&;#177;33.1)ms与不计数(274.3&;#177;42.9)ms;老年人计数(308.0&;#177;45.0)ms与不计效(345.1&;#177;51.2)ms]和P3波幅[年轻人计数(5.5&;#177;2.3)μV与不计数(2.6&;#177;1.2)μV;老年人计数(3.7&;#177;2.0)μV与不计数(2.5&;#177;1.3)μV]均有明显的影响。在老龄和不计数状态时N2潜伏期出现明显的延长而P3波幅明显下降。P3潜伏期只受年龄的影响,注意状态对其无显著作用。年龄和注意状态对N2,P3潜伏期和P3波幅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P3波幅与衰老和注意密切相关,P3潜伏期不易受被试注意力的影响,是一个稳定的测量认知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邱建武  罗俊生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76-77,i00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慢性脑低灌注模型。观察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下正常脑灌注压恢复过程中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2在锦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取Ⅱ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不灌注组和模型再灌注组:每组动物按正常灌注压恢复后不同时间点分组(12,24,48,72h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采用右侧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端侧吻合和对侧横窦引流静脉结扎的方法,建立慢性脑低灌注动物模型,术后90d阻断颈部动静脉分流造成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再灌注。各组在恢复正常灌注后12,24,48,72h取材,应用免疫组化和显微图像分析方法检测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下正常脑灌注压恢复过程中大鼠海马P2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21和P53蛋白在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无表达.48h灰度值分别为155.34&;#177;1.18和172.91&;#177;1.37;在模型不灌注组中弱表达,48hP21和P53蛋白分别为125.12&;#177;3.56和112.10&;#177;4.46;在模型再灌注组大鼠脑组织中P21和P53蛋白于术后12h开始有表达,48h达高峰,分别为53.32&;#177;2.84和54.12&;#177;0.34,随后逐渐降低。结论: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下,正常脑灌注压恢复过程中可诱导P21和州P5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刘志彬  孔抗美  齐伟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608-5609,i005
目的:研究电针对大鼠慢性脊髓损伤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变化及对脊髓功能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2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实验组30只。实验组随机分为3组:持续压迫组,减压组,电针组(n=10),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然后手术减压,并进行电针治疗。观察联合行为评分(combined behavioral score,CBS)和HSP70及iNOS的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HSP70和iNOS在神经元表达均增强,经过电针治疗后,HSP70在神经元的表达进一步增强,电针组[(130.35&;#177;18.98)个]与减压组[(42.76&;#177;13.45)个]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1.907,P&;lt;0.01),iNOS在神经元的表达下降。电针组[(8.21&;#177;3.76)个]与减压组[(13.24&;#177;2.71)个)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432,P&;lt;0.01)。CBS值显示,电针组明显优于减压组,电针组[(12.29&;#177;6.05)分]与减压组[(20.24&;#177;8.88)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34,P&;lt;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功能恢复,HSP70介导了电针的治疗过程,保护了脊髓神经细胞并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与促进行为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变化及对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40只2月龄SD大鼠,体质量(200&;#177;50)g,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30);模型组造成中度压迫(30%~60%)的慢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持续压迫组(保留压迫装置)、减压组(取出压迫装置做捆绑对照)、减压加电针组(在减压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每组10只。电针治疗频率0.5ms,刺激强度为10mA,30min/d,6d为1个疗程,间隔1d,进行第2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各组大鼠联合行为评分、脊髓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的变化。结果:4组大鼠,每组1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联合行为评分:减压加电针组(10.44&;#177;0.09)优于压迫组(39.92&;#177;0.59)和减压组(12.97&;#177;1.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07,P〈0.01;t=2.28,P〈0.05)。②各组大鼠脊髓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的观察结果:减压组和减压加电针组较压迫组大鼠脊髓扁平化减轻。③各组大鼠脊髓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的观察结果:减压组和减压加电针组脊髓损伤较压迫组减轻。④压迫节段脊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阳性神经元计数(6个视野作阳性神经元计数):减压加电针组(107.7&;#177;3.22)明显高于压迫组(62.9&;#177;1.8)和减压组(88.4&;#177;1.6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1.48,4.99,P均〈0.01)。结论:电针治疗能促进慢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功能恢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介导电针的治疗过程,与促进行为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脊髓横断损伤的修复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可能性,探索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实验于2002-04/2003—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取20只大鼠,制作椎体水平脊髓离断伤的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单纯损伤组。前者将体外培养至第5代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用Brdu标记后,移植到大鼠脊髓离断处,后者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12周,定期观察动物体质量变化,进行功能评定,12周后处死动物,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进行两组对比观察。结果:细胞移植组动物和单纯损伤组动物在脊髓损伤后12周后肢功能的Tarlov评分分别为(4.65&;#177;0.18),(3.65&;#177;0.35)分,斜板试验结果分别为(74.82&;#177;7.04)&;#176;,(50.21&;#177;5.06)&;#176;,体质量变化分别为(127&;#177;15.96).(123.9&;#177;16.5)g,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大鼠脊髓功能恢复优于单纯损伤组,大体所见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检查证明该组离断脊髓有明显修复迹象。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在大鼠骨髓内能够至少存活12周,并在脊髓损伤处发挥一定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体感诱发电位为主要观测指标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以胞磷胆碱钠为阳性对照。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1在潍坊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进行。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制作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胞磷胆碱钠药物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肌肉注射法,分别给予神经生长因子(100BU/次),胞磷胆碱钠(0.1g/次)和生理盐水(2mL/次),1次/d,连续20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各组动物神经病学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障碍情况(0分,无神经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或后爪;2分,向外侧转圈;3分,向手术对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和体感诱发电位各波型潜伏期的改变评估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病学评分结果: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和胞磷胆碱钠药物对照组均低于治疗前[(0.63&;#177;0.40),(2.75&;#177;0.26)分;(1.04&;#177;0.44),(2.74&;#177;0.30)分,t=12.6l,8.98,P〈0.051。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和胞磷胆碱钠药物对照组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63&;#177;0.4吼(1104&;#177;044),(2.61&;#177;0.38)分,t=10.18,7164,P〈0.05]。②体感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和胞磷胆碱钠药物对照组均短于治疗前(t=2.84-6.72,P〈0.05)。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实验组的P1,N1,P2潜伏期均短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0.82&;#177;0.49),(12.64&;#177;0.77)ms,(14.14&;#177;0.351,(15.08&;#177;0.66)ms,(16.35&;#177;0.52),(17.57&;#177;0.77)ms,t=3.56~6.01,P〈0.051;胞磷胆碱钠药物对照组仅P2潜伏期短于盐水对照组[(16.7l&;#177;0.58),(17.57&;#177;0.77)ms,t=2.51,P〈0.05]。③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与神经病学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97-0.99,P〈0.01-0.05)。结论: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P1,N1,P2)和神经病学评分均降低,注射胞磷胆碱钠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部分波潜伏期(P2)和神经病学评分也降低,说明两种药物都能促进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改善趋势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强啡肽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过程,应用体感运动诱发电位可以监测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以及强啡肽干预后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5/2003~10在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完成。选择清洁级健康、封闭群雄性SD大鼠94只,将94只蛛网膜下腔插管后大鼠按鞘内注射不同药物按随机数分为:①正常组4只,不行鞘内注药。②对照组6只,鞘内注射生理盐水。③强啡肽组:生理盐水+30nmol强啡肽A(1-13)。④强啡肽+nro-BNI(Kappa受体拮抗剂)组:30nmol强啡肽A(1.13)+10H0nmol nor-BNI。⑤强啡肽+MK-801(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组:30nmol强啡肽A(1-13)+100nmol MK-801。每组分1,3,7,14d4个时间组,每组7只动物。注射药物均以生理盐水配成10μL溶液,强啡肽A(1.13)在nor-BNI或MK-801鞘内注射后15min应用。所有动物在注药后应用电生理技术观察大鼠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结果:①正常组动物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2.35&;#177;0.26)ms,波幅(26.84&;#177;4.19)μV。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1.88&;#177;0.28)ms,波幅(20.76&;#177;2.50)μV。②单纯鞘内注射强啡肽组在注药后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值均变小,3d时有些动物仅存痕迹波,波型变宽,潜伏期逐渐延长,传导速度减慢。注药后1,3d时波幅和潜伏期与注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lt;0.01),说明诱发电位3d时不但没有恢复,而且继续加重。③单纯注射强啡肽的各组动物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在7,14d时也没有明显恢复。而联合鞘内注射nor-BNI或MK-801组的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在1-3d时与强啡肽组差异不显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表现,而在7,14d时则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较强啡肽组的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短、波幅大,与强啡肽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lt;0.01)。④强啡肽A(1.13)联合注射nor-BNI组与MK-801组两组间对脊髓电生理损害的改变类似,强啡肽A(1.13)+nor-BNI组的损害表现小一些,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⑤实验中观察到运动诱发电位的表现与大鼠的运动功能相符合,运动诱发电位的恢复预示着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强啡肽鞘内注射能导致脊髓电生理损害,而应用nor-BNI和MK-801干预后,均能部分对抗强啡肽对大鼠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作用.出现了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的改变,提示这两组大鼠的运动神经纤维破坏较少,恢复快,再生多,证明了强啡肽对脊髓神经确实有继发性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敏  陈利民  项红兵  甘国胜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0):63-65,i0002
目的:探讨曲马多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突触重塑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2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6只,慢性压迫性损伤组、假手术组、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制作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麻醉后,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在最靠近坐骨神经分叉处,把神经从附着的组织中游离出来,套上4根4—0铬制羊肠线,将神经松弛地结扎,直到神经的外膜稍稍受压为止,每个结相距1.0mm。慢性压迫性损伤后4d开始每天腹腔注射曲马多,早晚各1次,剂量5或10mg/kg,持续10d。于慢性压迫性损伤前、损伤后4,7,14d观察大鼠机械痛阈的变化。所有大鼠在损伤后14d行组织灌注固定,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同时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突触体素在脊髓组织的表达。 结果:纳入动物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慢性压迫性损伤组在损伤后4d痛阈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此后痛阈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即痛敏状态,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痛阈变化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差别不大,而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痛阈变化与假手术组基本一致。②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脊髓患侧背角浅层,慢性压迫性损伤组、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突触体素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多。③慢性压迫性损伤组损伤侧脊髓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A值与假手术组手术侧相比高66%(分别为21.1&;#177;0.9,12.7&;#177;1.2,P〈0.01);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损伤侧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低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1&;#177;0.9,21.1&;#177;0.9,P〈0.01),而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损伤侧(19.2+1.3)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阳性产物A值慢性压迫性损伤组损伤侧与假手术组手术侧相比高43%(分别为5.7&;#177;0.4,4.0&;#177;0.5,P〈0.01);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损伤侧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低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9&;#177;0.4,5.7&;#177;0.4,P〈0.01),而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损伤侧(5.4&;#177;0.6)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慢性压迫性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突触体素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多,曲马多10mg/kg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孔哲  季淑梅  高萱  陈应城  管振龙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222-224,F003
背景:给予猫类呕吐动物不同的催吐剂,发现孤束核、外侧被盖到腹外侧区这一弓形区域有大量Fos阳性神经元表达。并认为最后区、孤束核到腹外侧网状结构这一弓型区域是主要催吐部位。非呕吐动物注射催吐剂后是否会有相应反应。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催吐剂顺氯氨铂大鼠脑和脊髓内呕吐相关区域的Fos阳性神经元分布。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神经生理研究室和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室。材料:实验于2003-03/08在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理研究室,河北医科大学基础研究院生理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12只,体质量220-250g,清洁级。随机分为实验组6只,对照组6只。干预:实验组腹腔注射催吐剂顺氯氨铂10mg/kg,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后。于室温、安静、避光环境下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6h后取大鼠脑组织,进行冷冻连续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脑干和前脑核团的F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并进行阳性细胞记数。主要观察指标:①注射催吐剂后大鼠的行为学观察。②大鼠脑内相关区域Fos阳性细胞数。结果:1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在注射后20min内均为安静状态,蜷缩着趴卧,几乎无任何活动表现。注射后60min,对照组大鼠恢复正常,进食或饮水;而实验组大鼠处于蜷缩的趴卧状态,偶尔抬头或摆头,呼吸频率快且不均匀。注射后2h。实验组动物仍然腹部紧贴笼底趴卧,低头,鼻尖不规则晃动。5h后。实验组动物开始站立活动,呼吸正常,但仍不摄食或饮水。②在脑干的孤束核、最后区、外侧臂旁核和下丘脑的室旁核、视上核、弓状核的Fos阳性神经元[(64.3&;#177;9.6),(83.4&;#177;15.0),(148.8&;#177;19.9)。(80.2&;#177;11.8)。(20.7&;#177;3.8),(86.6&;#177;10.8)]明显高于对照组[(56.2&;#177;6.3)。(73.5&;#177;9.9),(136.9&;#177;17.8),(66.1&;#177;10,3)。(17.3&;#177;3.4)。(78.8&;#177;10.5)]。结论:催吐剂能使大鼠产生内脏不适,其中枢神经系统内可能存在着与呕吐动物相似的催吐区,但可能缺乏与呕吐相关的调节机制。催吐剂的刺激使大鼠脑内相关区域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提示非呕吐动物大鼠脑内也存在类似与恶心相关的神经化学通路。  相似文献   

20.
淀粉样β蛋白对大鼠学习记忆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来观察淀粉样β蛋白1-40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11在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完成。选用SD成年健康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组、淀粉样β蛋白1--0注射组。淀粉样β蛋白1-40注射组给予双侧海马CA1区定向注射凝聚态淀粉样β蛋白1-40.5μL(2g/L),生理盐水注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施以任何处理。术后2周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时每只大鼠按东、西、南和北4个人水点分别放入水池(头朝池壁轻轻地放人)。记录动物的入水时间。记录潜伏期(动物自入水到找到站台后四肢爬上站台时所需的时间);同时记录动物入水后的游泳轨迹。动物爬上站台后,让动物在站台上站立20s。若动物在入水后60s以内未能找到水池中的站台或未能爬上站台,则以60s记,引导其上台。实验历时5d。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Morris水迷宫训练第1天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组和淀粉样β蛋白1-40注射组的潜伏期分别是:(59.21&;#177;1.31)s,(60.00&;#177;0.00)s,(60.00&;#177;0.00)s,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训练第2-5天,淀粉样β蛋白1-40注射组的潜伏期为(53.34&;#177;10.19)s,(38.15&;#177;10.77)s,(33.49&;#177;9.12)s,(28.52&;#177;9.87)s,均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正常对照组的潜伏期为(37.80&;#177;8.53)s,(23.50&;#177;6.54)s,(11.60&;#177;6.5)s,(7.71&;#177;3.56)s;生理盐水注射组的潜伏期为(38.13&;#177;9.83)s,(22.65&;#177;9.23)s,(13.05&;#177;8.67)s.(9.29&;#177;7.72)s](P〈0.01).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的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的游泳轨迹也显示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从训练第5天起即由随机式转为直线式,而淀粉样β蛋白1-40注射组5d的游泳轨迹一直为随机式。结论:海马注射淀粉样β蛋白1-40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