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胃肠道外营养(TPN)支持疗法在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的运用。方法:将14例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TPN组和对照组,TPN组经中心静脉插管,按照基础能量消耗150%供能,采取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双能源系统补充能量与氮,同时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胰岛素等。TPN支持时间7~12天。对照组主要以葡葡糖、氨基酸静滴供给能量和氮。结果:TPN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血浆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TPN支持疗法用于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围手术期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补充机体能量消耗,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9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方法:对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进行分析,对照组44例采用基本支持治疗及手术;治疗组52例采用基本支持治疗及大承气汤。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减少,死亡率低;治疗组较对照组肠功能恢复快,腹水吸收快,住院日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并使治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3.
1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营养支持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的支持治疗可使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渡过凶险而漫长的病程,从而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阶段性营养支持及低热、高氮量的“双能源”全胃肠外营养(TPN),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6例患者中男9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4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营养支持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效补充了患者的分解代谢消耗,促进了机体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硫酸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将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比较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与生大黄联合硫酸镁组(治疗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6.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硫酸镁能增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观察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价值。方法:我们将4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大黄治疗组胃管注入大黄粉200mg/kg,每日1-2次,其余治疗均与对照组相同。结果:大黄治疗组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症状缓解迅速。结论:大黄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渝萍 《临床荟萃》2000,15(3):99-100
目的:定量分析及动态谷氨酰转肽酶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诊断而后的价值。方法:对75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90例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于入院后第1、3、7天分别测定血清γ-G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胆源性组较非胆源性组患者γ-GT水平明显升高,P〈0.05;非胆源性组与对照组比较,γ-G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胆源性胰腺炎轻症组、重症组在发病后第1天γ-GT值均明显升高,尤以重症组明显,但两组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输液泵持续滴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输液泵持续匀速输注,对照组使用50 ml注射器分次推注肠内营养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其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滴注肠内营养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护理工作,减少肠内营养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值得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施他林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3):8098-8099
目的:探讨施他林不同给药方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方法:1998/2008年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又分为区域性动脉灌注组、微量泵组和静脉滴注组,比较其疗效。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加施他林按不同给药方式应用3~5d,对照组仅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好转时间、并发症率、病死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尤以区域性动脉灌注组差别明显。结论:早期应用施他林可以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不同给药方法疗效有差别。  相似文献   

11.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轻症28例,重症16例),采用常规中西医综合治疗,实验组51例(轻症32例,重症19例),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加乌司他丁治疗;按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痊愈率,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尽早使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急性期患者60例,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比较护理前后血清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体质量水平等各项指标情况。结果采取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体质量水平等各项指标显著高于营养支持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急性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有利于机体营养状态的改善,促进临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尚无任何一种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能与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完全一致,而用于实验治疗性研究的模型更是少之又少。目的:建立一种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为进行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前提条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不建模,模型组大鼠采用逆行胰管穿刺注射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建模后6,12,24h,测血、腹水淀粉酶、血白细胞数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存活率80%,对照组大鼠存活率100%;模型组大鼠随时间的延长,病理评分、血、腹水淀粉酶、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逐渐升高(P〈0.05)。说明逆行胰管注射法能够成功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lcoholicacutepancreatitis,AAP)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2000~2005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中有78例并发肝功能损害,根据发病前12~48h内有无大量饮酒分为两组:酒精性AP组(观察组)36例和非酒精性AP组(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除给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肠道外营养、抗感染等常规支持治疗外,均另予以还原型谷光甘肽、门冬氨酸钾镁或甘利欣静脉滴注等护肝治疗,并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重症胰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AAP患者肝功能损害更为严重,在临床工作中,对AAP要警惕其发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积极采取各种综合方法进行处理,尽量减少发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5.
早期呼吸机支持加床边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采用早期呼吸机支持加床边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探讨其对减轻肺、肝和肾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4小时内行呼吸机支持[潮气量(VT)8ml/kg,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0.49-0.98kPa(1kPa=10.20cmH2O)],并行床边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每次持续6小时,连续5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均有明显提高(P均<0.05),血肌酐(Cr)、尿素氮(BUN)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均有下降(P均<0.05),乳酸值未见明显增高,肺顺应性(Cst)稳定在3.0-3.3ml/kPa(31-34ml/cmH2O)。结论:早期床边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明显减轻肺、肝和肾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于学忠  赵向一 《急诊医学》1999,8(5):300-302
目的:观察施他宁(生长抑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急性重症胰朱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宁治疗(治疗组),B组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于入院第1~7天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血浆内毒素和TNF-α。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入院第一天的血浆内毒素(A/B组,0.94±0.21/0.06±0.26Eu/ml)和TNF-α水平(A/B组,0  相似文献   

17.
王琛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09-1110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施他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施他宁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于第l、3、5、7天抽血测定血浆内毒素和TNF-α。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第l天的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及血浆TNF-α水平升高,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治疗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下降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急性胰腺炎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 对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胰腺炎与同期70例中青年急性胰腺炎回顾分析。结果 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多,重症占51.5%,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82.4%,病死率高4.4%,与中青年组有显差异(P<0.01)。结论 老年急性胰腺炎经早期诊断,及时采取非手术综合治疗,可使绝大部分的老年患免于死亡。  相似文献   

19.
金长雨 《当代护士》2016,(7):100-10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寒颤发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64例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由专职护理人员给予术前心理支持、术中透析液和置换液加温、维持适宜室温及能量支持与优质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寒颤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90.6%,实验组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寒颤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给予综合循证专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过程中寒颤发生率和减轻严重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探讨发病机理及评估预后。方法:通过对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10年间急性胰腺炎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6例急性胰腺炎住院病人中,伴有肾损害的有66例,占56.89%,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主要表现为蛋白尿(56.89%)、镜下血尿(37.06%)、白细胞(51.72%)、重症组氮质血症发生率为(27.5%)。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发病率高,重症可合并急性肾功能哀竭,死亡率较高。胰性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易被忽视,而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预防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