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上肢骨折患者外固定后并发关节僵硬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03例上肢骨折并发关节僵硬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关节僵硬与患者的功能锻炼、遵医性、专业的指导监督等因素有关。结论:针对骨折并发关节僵硬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对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恢复患肢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张济富  沈贵林 《新医学》1995,26(8):395-396
左上肢无脉、间歇性跛行──查房选录(158)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张济富,沈贵林,蔡乃绳病历摘要男性,56岁。因左上肢无脉5个月,伴间歇性跛行4个月于1993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突感左枕部胀痛不适伴颈部僵硬及步态不稳...  相似文献   

3.
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肘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关节持续被动运动对上肢骨折及肘关节脱位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上肢骨关节损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4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以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为主,辅以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辅助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持续被动运动对上肢骨折及肘关节脱位后肘关节僵硬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上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的适宜压力,对52例手术病人进行了两种不同充气压力的实验观察。通过观察使用不同压力后的止血效果、上肢肌电图变化等指标,根据结果认为,上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时,应该纠正沿袭多年的33.3~40.0kPa的压力值,充气的压力应因人而异,一般高于右上肢收缩压4.0~6.6kn,即可达到压迫动脉止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观察53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适应症患者,以SGB前、后阻滞侧(同侧)上肢手掌大鱼际处温度及同侧瞳孔的变化为指标,地不同部位SGB(C6SGB,C7SGB)的客观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表明:C6SGB对头面交感神经抑制度较C7SGB大,C7SGB对上肢的交感神经抑制度较C6SGB大。提示:SGB适应症患者,欲侧重头面部疾患的治疗,应选C6SGB,而欲侧重上肢疾患的治疗,则应选C7-SGB  相似文献   

6.
创伤后肘关节的僵硬挛缩,国内多采用外科手术、关节镜和小针刀进行松解治疗,应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者尚少见报道。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3年12月,对局部制动解除后的11例上肢骨折外科复位患者,施以肌肉缓慢牵拉和关节松动等物理疗法,并与同期本院骨科收治的11例病史相同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病历摘要患者,女,64岁。因颈肩痛伴双上肢麻木半月,加重两天于2000年11月2日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感颈肩疼痛不适及双上肢麻木,经休息及口服消炎痛后症状减轻。2d前经人介绍并接受颈肩部哈慈五行针治疗,突感上述症状加重伴枕颈部剧痛。2h后左半身出现不全瘫,当时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急诊查头颅CT;未发现异常。查体:神志清,颅神经征(-),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左上、下肢肌力Ⅱ级,皮肤浅感觉存在,深感觉丧失。对侧肢体肌力正常而痛、温觉丧失,即出现感觉、运动分离现象(Brown-Sequard综合征)。双上肢…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男 ,66岁。四肢僵硬 4年 ,在外院诊断为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无效。近 1年出现双下肢无力 ,行走困难 ,双足针刺样痛感 ,且逐渐加重 ,无四肢震颤及“搓丸样”动作。1996年 3月入我院。查体 :双上肢肌力 级 ,双下肢肌力 级 ,四肢肌张力增高 ,以双下肢明显 ;上肢共济运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性 ,4 9岁。因双上肢疼痛半年 ,加重伴双手肿胀半月入院。半年前劳累后出现双上肢及肩部疼痛 ,当地医院排除“肩周炎” ,予中药治疗 (不详 )无效。半月前 ,再劳累 ,出现双手及脸部肿胀、绷紧、僵硬 ,无雷诺氏现象 ,双手握力下降伴酸胀。否认粉尘接触史。吸烟 2 0年 (约  相似文献   

10.
康复治疗后左右侧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状况比较江静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多病人特别是基层职工,往往在康复的最佳时机得不到正规的早期康复,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通常认为脑血管意外后,上肢运动功能自发性恢复发生在6个月以内;6个月以上,现代康复技术对其功能恢复较...  相似文献   

11.
皮肤炭疽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万青  王团胜 《新医学》1996,27(12):668-668
皮肤炭疽58例报告甘肃玛曲县人民医院王万青王团胜本文报告本院在1991年4月~1995年6月收治58例皮肤炭疽。患者14岁以下8例,15~59岁43例,60岁以上7例。男41例,女17例。感染部位:面部18例,颈部1例,上肢39例(包括1例双上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术后置管侧上肢自我感觉症状以及症状群的分布特点,为PICC患者症状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PICC置管术后34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上肢感觉症状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PICC术后患者置管侧上肢存在多种症状,发生率最高的3个症状分别是穿刺点瘙痒(26.6%)、穿刺点疼痛(20.5%)、上肢僵硬(24.6%)。在3个月内、3~个月及5~7个月不同时间点患者穿刺点疼痛感发生率、穿刺点瘙痒感发生率、上肢麻木感发生率、上肢僵硬感发生率、肩关节活动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其中穿刺点疼痛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率最高,其分别与3~个月和5~7个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穿刺点瘙痒感、上肢麻木感、上肢僵硬感、肩关节活动障碍在术后5~7个月内发生率最高,其分别与3个月和3~个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上肢沉重感、肿胀感术后不同时间段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存在多个症状,分布时段不同且以群集现象存在。护理人员在进行症状管理时应根据置管时间长短及症状群集特点而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护理措施,从而减轻患者置管侧上肢不适感。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上肢、锁骨关节损伤时,疼痛造成患侧肢体功能受限,现使用的枕头和三角形肢具只能抬高前臂功能,由于石膏或者上肢肢具只能固定在一定的功能位,上肢全部着力点压迫在肘关节上,使上肢和肩部关节处大部分悬空,患者因为疼痛、上肢和肩部关节损伤不能自主活动,造成肘关节神经和血管受压使上肢关节僵硬肿胀、肢体麻木。如不及时处理,极易形成压疮,阻碍切口的早期愈合。鉴于此,我们研制了"L"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上肢骨折外固定并发关节僵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上肢骨折外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综合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综合指标方面,观察组的功能锻炼评分、相关疾病知识认知评分、自我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7%、8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僵硬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18.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上肢骨折外固定患者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占60%~70%,主要是压迫和刺激单侧或双侧神经根而产生的症状与体征,I临床表现为颈痛并向肩部和同侧上肢放射,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积久累及上肢麻木、手部肌肉萎缩。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8月共收治9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腹针治疗后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功能康复对上肢创面行腹部带蒂皮瓣转移术引发废用性肩关节僵硬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60例上肢创面带蒂皮瓣转移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断蒂术后即通过手法按摩、局部理疗、主动活动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断蒂术后1...  相似文献   

17.
起病特殊的破伤风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病特殊的破伤风2例误诊分析曹辅发1病例摘要例1,女,14岁,因咽痛7天,全身僵硬6天入院。患儿于7天前出现咽痛,无发热咳嗽。次日张口有些困难,颈项酸疼,逐渐延至腰部及四肢。全身又由酸疼转为僵硬,不能转头及行走。入院前4天曾全身抽搐1次,伴有尖叫,无...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应用颏枕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56例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42~74岁,平均65岁;病程15d~6个月,平均1个月。临床表现为颈肩痛,患侧上肢放射痛,感觉异常及肌力下降等。查体表现为颈部肌痉挛,患肢上举、外展和后伸受限,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CT显示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管狭窄。方法:坐位,头前屈15°左右,牵引重量从2kg开始,逐渐增加至4~6kg;牵引时间以项、背部肌能耐受为限…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妇女生命健康威胁很大。临床上多采用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手术的创伤往往破坏了患侧上肢正常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不少患者在术后出现肩部僵硬,肢体水肿,使上肢功能障碍。而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20.
2000年 5~ 11月共收治各类骨折病人 196例,注重康复期运动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骨折患者 196例中,男 164例,女 32例,年龄 9~ 67岁,平均 34岁。上肢骨折 79例,下肢骨折 99例,脊柱骨折 18例。其中复合性损伤 19例,截肢病人 8例。 方法 :(1)上肢骨折康复期做肩、肘、腕、指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主要增加握力,首先开始做指、腕、肘关节的伸屈活动,幅度和力度由小到大,以防止关节僵硬;以后逐渐开始做前臂的旋转运动,注意加强腕关节背伸和侧伸练习。 (2)下肢骨折康复初期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未被固定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