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Murry等人提出了心肌缺血预适应(或缺血预处理),是指短暂心肌缺血后心肌对其后长时间缺血的适应状态。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缺血适应可以延迟心肌细胞坏死、缩小心肌梗死范围、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1,2],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发病前24-48小时内有心绞痛(AP)发作者预后优于无心绞痛发作者,认为多次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也可使缺血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3]。我们对38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发病史进行分析,以探讨心肌缺血对AMI近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首次因急性STEMI行溶栓治疗的患者92例,根据心肌梗死发病前 48 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A组(47例)和无缺血预适应B组(45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学改变、心功能、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入院时,缺血预适应A组的LVEF、FS均显著高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P均<0.05);缺血预适应A组的LVEDD、LVESd均显著短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P均<0.05);溶栓治疗后,缺血预适应A组的cTnI和CK-MB的峰值浓度均显著低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P均<0.05),缺血预适应A组的cTnI和CK-MB的峰值时间、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P均<0.05);住院后4周内,缺血预适应A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t=4.4256,4.3708,4.7298,5.4136,P均<0.05);但缺血预适应A组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t=4.1903,P<0.05);两组患者再发心梗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t=0.2279,P>0.05).结论 初次AMI前48 h内心绞痛的发作(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维护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AMI)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对急性AMI患者临床状况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97例确诊为急性AMI的患者,按死前48h内心绞痛持续时间长短分成三组。Ⅰ组持续时间<15min,Ⅱ组>15min,Ⅲ组48h内无心绞痛发作。通过对三组患者的梗死范围、肌酸激酶(CK)峰值、左室射血分散(LVEF)及各组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Ⅰ组患者状况及近期预后明显优于其他两组。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梗死前短暂的心绞痛对心肌具有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但是反复短暂的心肌缺血对心肌具有缺血叠加效应,只有梗死前有短时间(<15min)的缺血刺激对梗死心肌具有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96例患者按梗死前有无心肌缺血心绞痛史分为A、B两组,A组有心肌缺血,心绞痛,B组没有心肌缺血,心绞痛。结果:4例内心肌酶学峰值,心律失常,左心衰竭,休克,死亡率A组均低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提高心肌持续性缺血的耐受力,保护心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1986年Murry等人提出了心肌缺血预适应(或缺血预处理),是指短暂心肌缺血后心肌对其后长时间缺血的适应状态.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缺血适应可以延迟心肌细胞坏死、缩小心肌梗死范围、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1,2],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发病前24~48小时内有心绞痛(AP)发作者预后优于无心绞痛发作者,认为多次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也可使缺血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3].我们对38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前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发病史进行分析,以探讨心肌缺血对AMI近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前24 h、24--48 h、〉48 h有无发作过心绞痛的患者的临床状况及近期预后进行评价。方法158例AMI患者分为缺血预适应组46例,其中24 h内发生心绞痛11例,24--48 h内发生心绞痛6例,〉48 h发生心绞痛29例;非预适应组112例;两组基本临床情况相似。结果心肌缺血预适应组比非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梗死范围小(P〈0.01),血浆CPK、LDH、AST峰值低(P〈0.01)、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死亡等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但〉48 h发生心绞痛AMI的梗死面积、CPK、LDH、AST峰值、心脏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二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前48 h以内发作的心绞痛对AMI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缺血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卢瑞福 《天津医药》1998,26(1):17-19
观察1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AMI的影响。将病人分为3组。AMI前48小时内发生心前区疼痛,既往无心绞痛发作史的59例为Ⅰ组。AMI前48小时内有心前区疼痛,既往有心绞痛发作史的38例为Ⅱ组。AMI前无心前区疼痛的18例为Ⅲ组。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对CPK峰值、AMI部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率的影响。结果:CPK峰值差异有显著意义(Ⅰ组与Ⅱ组比较q=10.89,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q=18.51,P<0.01。Ⅰ组与Ⅲ组比较q=11.26,P<0.01)。AMI部位差异无显著意义(单壁与≥2壁X~2=4.07,P>0.05)。心律失常差异有显著意义(3组间比较P<0.01)。心力衰竭差异无显著意义(3组间P>0.05)。心源性休克差异有显著意义(3组间比较P<0.01)。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意义(3组间比较P<0.05)。结论:支持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概念,提示对无缺血预适应的AMI病人应更加严密的监护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杨波  樊冰 《云南医药》2001,22(2):80-82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抗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对照分析112例心肌梗死前有心肌缺血预适应史与116例无心肌缺血预适应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缺血预适应相比非缺血预适应组的心肌梗死范围小(P<0.01)、心肌酶峰值低(P<0.05)、复杂室性早博发生率低(P<0.005)、病死率低(P<0.01)。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有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及抗心律扮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闽东医院60例患者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收治的60例梗死前心绞痛与同期住院的无心绞痛病史心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有梗死前心绞痛组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梗死前心绞痛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病死率,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梗死前心绞痛可能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侧支循环形成等,减轻了心肌功能异常,对AMI近期预后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抗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对照分析112例心肌梗死前有心肌缺血预适应史与 116例无心肌缺血预适应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缺血预适应组比非缺血预适应组的心肌梗死范围小 (P <0 0 1)、心肌酶峰值低 (P <0 0 5 )、复杂室性早博发生率低 (P <0 0 0 5 )、病死率低 (P <0 0 1)。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有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柏年  孙根义 《天津医药》2003,31(8):500-50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DM)的缺血预适应(IP)效应.方法选择AMI合并2型DM患者(DM组)117例,同期无糖尿病AMI患者(非DM组)412例.按AMI前24 h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发作分为AP(+)组及AP(-)组,分别分析其冠心病危险因素、AMI并发症及心源性住院病死率等指标.结果非DM组中AP(+)组的CK-MB峰值、室速及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心源性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AP(-)组,出院时LVEF明显高于AP(-)组(P<0.05);DM组中AP(+)组及AP(-)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于无糖尿病的AMI病人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而这一缺血预适应效应在糖尿病患者中丧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和冠脉再通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组)54例,无缺血预适应组(NIP组)50例。均于入院后测定心肌酶谱、择期行冠脉造影,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峰值,两组冠脉造影血管再通的情况,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结果缺血预适应组(IP组)的患者的CK,CK—MB峰值浓度显著低于无缺血预适应组(NIP组)(P〈0.01)。心功能不全、心衰、梗死后心绞痛明显低于无缺血预适应组(NIP组),冠脉再通情况明显高于无缺血预适应组(NIP组)(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可减少其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的程度,促进冠脉的再通。  相似文献   

13.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雪滨  王荣英 《河北医药》2009,31(19):2619-2620
梗死动脉血栓性栓塞是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1]。溶栓治疗仍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常伴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前反复发作心绞痛可使心肌处于缺血预适应状态^[2],研究表明,缺血预适应可保护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但机制尚不清楚^[3]。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与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关系。方法将82例AMI患者分成心绞痛组(AP)48例和无心绞痛组(Non-AP)34例,测定患者血清CPK及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并用硝酸还原酶法经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者的CPK、CK-MB、CTnI较低,而NO水平较高,与心肌梗死前无心绞痛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绞痛对AMI的心肌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而NO在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IPC)对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因急性STEMI行溶栓治疗的患者92例,根据心肌梗死发病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组(A组)47例和无缺血预适应组(B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入院时,A组的 LVEF、FS均显著高于B 组,LVEDD、LVESd 均显著低于B 组(P 均<0.05)。 A 组的 cTnI 和CK-MB的峰值浓度均显著低于B组,峰值时间、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均<0.05)。住院后4周内,A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4周内病死率均显著低于B组,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P均<0.05)。2组患者再发心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维护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正>炎症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际上是一种炎症过程,其特征是中性粒细胞向缺血心肌集聚~([2])。前驱心绞痛(prodromal angina, PA),定义为梗死前24 h内胸痛发作,被认为是缺血性预适应临床相关  相似文献   

17.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IP组和无IP的对照组。结果IP组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KollipⅡ级以上泵衰竭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AMI具有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限制梗死面积的扩大,维护梗死后心功能,降低泵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邢泽民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0):103-103,105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分为A、B两组。结果 A组心肌梗塞范围,心肌酶峰值、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休克及病发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可减小梗死面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临床观察心绞痛(AP)对随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及其预后.方法 根据临床117例AMI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将AMI前有无AP分为A组和B组两组,并将两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有心绞痛组)大面积心梗,CPK、CPK-MB峰值,KillipⅡ级以上心衰,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明显低于B组(无心绞痛组),P<0.05.但两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前有心绞痛对AM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体现了心肌缺血预适应(IPC),具体表现在限制心梗面积的扩大,降低AMI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AMI)前,部分病人可有心绞痛发作。以往的研究认为:梗塞前数天反复发作心绞痛可能与多支血管病变和侧支循环形成有关。或认为短暂反复的心肌缺血可累加损伤而致心梗。最近的研究提示:梗塞前数小时反复发作心绞痛其临床意义为具有一定心肌保护作用的缺血预适应(IP)。本文通过比较梗塞前6小时内是否有心绞痛史的AMI病人的肌酸激酶(CK)峰值,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