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晶状体后囊混浊(PCO)又称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PCO发生率往往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PCO是目前白内障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儿童PCO发生率几乎100%,几乎所有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2年内发生PCO。目前的处理是再次行后囊截开术,或施行激光后囊切开术。这两种术式都有各自的缺陷,后囊截开术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加重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而激光后囊切开术由于患儿不配合经常造成人工晶状体的损害,甚至无法操作手术。超声乳化、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白内障患者主要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2.
IL-1ra抑制兔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IL-1ra(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兔眼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IL-1等炎性细胞因子及后囊膜混浊的影响。方法 哈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单纯行晶状体囊外摘除术),结膜下给药组,前房内给药组分3组,25μg/ml、50μg/ml、100μg/ml。术前、术后3天、7天、14天、28天取泪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1、IL-2、IL-6、TNF-α含量。分别于术后4周、8周应用裂隙灯照相观察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情况。结果 对照组兔泪液中IL-1、IL-2、IL-6、TNF-α含量在术后3天、7天、14天较术前增高。给药组术后3天、7天、14天IL-、IL-2、IL-6、TNF-α的水平较术前不同程度增高,但峰值明显降低。各组泪液中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于术后28天基本恢复到正常。给药组后囊膜混浊在术后8周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兔眼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IL-1等细胞因子作为炎症介质在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囊外术后影响患者视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又叫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或继发性白内障。尽管通过手术技巧的改进以及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设计和材料的改进已大大降低PCO的发生率,然而却不能完全防止PCO的发生。目前主要采用激光后囊切开的方法治疗PCO,但此方法有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ASODN)对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方法:30只兔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单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为对照组,手术时前房注入单纯脂质体为liposomes组,注入ASODN为ASODN组。定期抽房水,采用酶联免役吸附实验检测房水IL1β的含量,定期进行临床观察。术后3个月用光镜观察晶体后囊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17d房水IL1β的浓度,ASODN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ASODN组晶体后囊透明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晶体后囊前覆盖一层晶体上皮细胞,ASODN组晶体后囊前无明显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结论:IL1βASODN可能能够有效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的效果。方法:应用Nd:YAG激光分另4对186例19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进行后囊膜切开。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术后181只眼视力达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最佳视力,但仍有15例未达到该术后最佳视力。结论:Nd:YAG激光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后发性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113例(128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44例(51只眼)、40例(45只眼)、29例(32只眼),分别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Ⅰ组)、小切口囊外摘除术(Ⅱ组)和超声乳化吸出术(Ⅲ组),并植入人工晶体,于术前、术后1周、1、3、6月随访远视力、角膜散光及其轴位等指标.结果Ⅱ组和Ⅲ组术后1周、1、3、6月的视力明显高于Ⅰ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平均散光值Ⅰ组、Ⅱ组、Ⅲ组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平均散光值在术后1周、1、3、6月时均大于Ⅱ、Ⅲ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平均散光值在术后1周和1月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月后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Ⅱ组、Ⅲ组术后早期均以顺规性散光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Ⅲ组术后散光漂移最明显,而Ⅰ组则漂移最少.结论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手术发展的方向,但在无条件行超乳术时,调整切口大小、位置、深度、缝合技术等,术后仍可达到较低的散光度和满意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113例(128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44例(51只眼)、40例(45只眼)、29例(32只眼),分别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Ⅰ组)、小切口囊外摘除术(Ⅱ组)和超声乳化吸出术(Ⅲ组),并植入人工晶体,于术前、术后1周、1、3、6月随访远视力、角膜散光及其轴位等指标.结果Ⅱ组和Ⅲ组术后1周、1、3、6月的视力明显高于Ⅰ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平均散光值Ⅰ组、Ⅱ组、Ⅲ组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平均散光值在术后1周、1、3、6月时均大于Ⅱ、Ⅲ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平均散光值在术后1周和1月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月后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Ⅱ组、Ⅲ组术后早期均以顺规性散光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Ⅲ组术后散光漂移最明显,而Ⅰ组则漂移最少.结论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手术发展的方向,但在无条件行超乳术时,调整切口大小、位置、深度、缝合技术等,术后仍可达到较低的散光度和满意的视力.  相似文献   

8.
崔波 《河北医学》1999,5(8):34-34
笔者对65例病人(74只眼)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早期眼压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65例(74只眼)白内障病人,均为老年性白内障,男性:28例(32只眼),女性37例(42只眼),年龄最小为45岁,最大为82...  相似文献   

9.
谈文斌  梁伟  叶楠 《新疆医学》2013,43(1):73-7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成年人的发病率约15%-50%,儿童几乎高达100%。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对56例(64眼)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式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术后患者经常会述说眼部干涩、异物感等不适症状。本研究观察三种不同白内障术后患者泪膜功能的变化,以探讨不同术式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硬核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50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对照组25例)和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裸眼视力达到1.0眼数多于对照组;水肿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未出现后囊膜破裂、悬韧带断裂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 超声乳化术后患者裸眼视力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可用于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及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的临床上,对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观察组予以盐酸氨溴索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鼓室压-109.85±32.18 daPa,语气导听阈37.18±15.90 dB,观察组鼓室压-87.18±25.09 daPa,语频气导听阈48.94±16.28 dB,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3例(6.25%),对照组出现2例(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较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提高鼓室压及语气导听阈,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对硬核性白内障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4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28眼)与对照组22例(27眼),全部患者术前均予详细的全身及眼部检查,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现代囊外摘除术。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六角形细胞比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六角形细胞比及细胞丢失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适用于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但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高于现代囊外摘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笑气吸入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宫颈旁局部阻滞麻醉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及给药途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曹妃甸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360例早孕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者,将这360例孕妇随机分成四组,每组90例。分别为A组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组,B组笑气联合米索前列醇组,C组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组,D组对照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结果A、B、C三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效果最佳。结论静脉缓慢椎注丙泊酚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最佳;笑气吸入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人流工流术产效果次之;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宫颈旁局部阻滞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骨科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骨科手术病人120例,术毕行芬太尼、罗哌卡因PCEA。随机分为6组:Ⅰ组(对照组)不给止吐药;Ⅱ组麻醉前静注托烷司琼4mg;Ⅲ组术毕静注托烷司琼4mg;Ⅳ组麻醉前给予托烷司琼2mg,6h后再静注2mg;Ⅴ组术毕静注托烷司琼2mg,镇痛泵给予2mg;Ⅵ组静脉镇痛泵给予4mg。观察各组术后8h、12h、24h、36h、48h病人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Ⅱ、Ⅳ组0—24h止恶心呕吐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四组(P〈0.05);Ⅲ、Ⅴ组前8h恶心呕吐发生程度较Ⅱ、Ⅳ组高(P〈0.05);Ⅵ组8h、12h恶心呕吐发生率较Ⅱ、Ⅲ、Ⅳ、Ⅴ组高(P〈0.05)。结论术前给予托烷司琼4mg、2mg可更有效防止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用芬太尼PCEA引起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应用Nd:YAG激光仪,对286例(286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激光切开术,术后随访时间3月.结果 激光截囊前后视力有显著差异(P<0.01),而激光截囊后视力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前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晶体损伤44例(15.4%),但对视力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 Nd:YAG激光治疗应采用合适的激光方法和能量,能较大程度地提高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乔欣伟  孙立保  王涵东 《浙江医学》2022,44(7):748-752,755
目的 分析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拟行FESS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静脉注射组、局部用药组、静脉注射+局部用药组、空白对照组,各40例.术中分别采用氨甲环酸不同给药...  相似文献   

18.
《医学综述》2013,19(4):758-759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眼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馆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40例采用现代囊外摘除术,B组42例采用超声乳化吸出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眼血-房水屏障功能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5.0%,B组为9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房水蛋白浓度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B组为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囊外摘出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前者对患者眼血-房水屏障功能损伤较大,在应用时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陈亚滨 《中外医疗》2016,(35):112-114
目的:探讨不同氨溴索给药方式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n=35)和对照2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1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2组采用氨溴索静滴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静滴治疗,采用肺功能测定仪对患儿治疗后肺功能进行测定,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5±0.7)d、咳嗽咳痰消失时间(4.1±1.5)d、啰音消失时间(4.3±1.2)d及平均住院时间(5.6±1.1)d,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VC(3.13±0.39)mL、FEV1(2.48±0.51)及FEV水平(78.83±7.25)%,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静滴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一君 《重庆医学》2008,37(10):1143-1144
阿曲库铵是目前临床上起效较快的中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但它与其他非去极化肌松药一样存在术后肌松残留作用。由于计算机以及各种药物输注系统在麻醉中的应用,肌松药静脉给药方式已越来越多,但不同静脉给药方式对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探讨靶控输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