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2.
3.
冠心病心绞痛心房纤颤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64±8a)。用地高辛控制心率、硝酸甘油抑制心绞痛,不满意的情况下加服倍他乐克100mgtid为一疗程。结果静息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分别减少16%~30%(P<0。01),未见毒副作用。2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房纤颤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世新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496-2497
目的:通过对196例老年心房纤颤(AF)患者分析,找出首发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近4年来老年房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例AF得到控制,4例死亡。冠心病患者108例,占55.1%,居老年房颤之首。防治基础心脏病注意休息,严格掌握用药原则,是预防老年心房纤颤发生的重要举措。结论:控制心室率和防止并发症是各类心房纤颤治疗的共同点。有效的预防用药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地高辛合用维拉帕米后地高辛血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病并发慢性房颤病人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55±s10a,用地高辛0.125-0.25mg,po,qd×3d后,再加用维拉帕米80mg,po,qd×7d。结果:合用维拉帕米后的地高辛血浓度显高于单用(P<0.01)。  相似文献   

6.
心脏病并发慢性房颤病人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55±s10a,用地高辛0.125-0.25mg,po,qd×3d后,再加用维拉帕米80mg,po,qd×76。结果:合用维拉帕米后的地高辛血浓度显著高于单用(P<0.01)。  相似文献   

7.
8.
唐忠梅  莫大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81-1982
现对心房纤颤(AF)的治疗综述如下。AF治疗的目的:(1)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AF发作:(2)控制AF的心室率;(3)抗凝治疗,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地高辛、美托洛尔及依那普利对心房纤颤患者活动后心室率的影响. 方法 5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4组. A组13例, 口服地高辛0.125 mg, qd;B组13例, 口服地高辛0.125 mg, qd, 依那普利10 mg, qd;C组18例, 口服地高辛0.125 mg, qd;美托洛尔25 mg, bid;D组15例, 口服地高辛0.125 mg, qd, 美托洛尔25 mg, bid, 依那普利10 mg, qd. 连续用药2周,比较用药前后静息时及活动后心室率变化情况. 结果 静息状态下, 各组均能有效控制房颤心室率(P<0.05或P<0.01). 但在活动后, C组和D组能明显控制心室率(P<0.01), 其余两组活动后心室率与用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 依那普利对持续房颤患者静息或活动后心室率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能有效控制房颤患者活动后心室率, 未观察到短期应用依那普利对持续性房颤患者活动后的心室率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心房纤颤病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房纤颤病因探讨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030001)王晋军,刘卓敏,杨超慧,史世平,黄明光西山矿务局职工医院李新亚山西省109医院苏燕萍心房纤颤(下称房颤)是心律失常中常见的一种。为了解近年来房颤病因,本文就我所收治住院病人中房颤进行分析。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老年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IPAF)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老年IPAF患者50名,给予倍他乐克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和HRV分析。结果治疗后老年IPAF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升高。结论倍他乐克可以提高老年IPAF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2.
决奈达隆治疗房颤/房扑临床试验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伟  邵江  庞小华 《中国药房》2010,(30):2852-2854
目的:评价决奈达隆治疗房颤/房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荟萃分析方法,检索公开发表的决奈达隆治疗房颤/房扑的临床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效应指标异质性检验和汇总分析,评估其安全性。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各指标汇总分析显示,决奈达隆较安慰剂降低房颤/房扑患者因心血管事件住院或全因死亡率[相对危险度(RR)=0.76,95%CI(0.72,0.79),P<0.00001],能减慢房颤/房扑发作时的心室率[加权均数差(WMD)=-14.60,95%CI(-15.06,-14.14),P<0.00001],但并不降低房颤/房扑的复发率[RR=0.96,95%CI(0.80,1.16),P=0.68]。决奈达隆有较好的耐受性。结论:决奈达隆治疗房颤/房扑安全、有效,尚需高质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与毛花苷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短时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贵锋  葛德元  胡桃红 《中国药师》2005,8(12):1024-1025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60例CHF伴快速心室率Af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毛花苷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及毛花苷,观察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变化、药物平均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用药2 h后胺碘酮组心室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毛花苷组(P<0.05);胺碘酮、毛花苷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6.5±12.7)min和(48.9±14.2)min(P<0.01);胺碘酮、毛花苷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0.0%(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心室率Af短时效果显著,患者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进行降压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长期服用胺碘酮的患者房颤复发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长期服用胺碘酮的患者房颤复发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坎地沙坦均可以减少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的复发,降低左心房内径,升高射血分数,二者比较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19例经西地兰、地高辛、心律平、异搏定等药物治疗未能复律的房颤患者,口服长效二氢奎尼丁300mg/q12h,3天,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与持续性二组观察,结果:阵发性房颤者11例中9例在48小时内转复为窦性心律,有效率为81.8%;持续性者8例中4例在3天内转复,有效率为50%。无严重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6.
比较静注艾司洛尔和洋地黄对房颤的疗效。结果:静注艾司洛尔组(40例)起效快(0~5 min),有效率高(92.5%),副作用发生率低(2.5%),静息和运动时心室率减慢。口服洋地黄组(40例)起效慢(20~30 min),有效率低(75.0%),副作用发生率高(1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的临床转复治疗。方法 分别应用口服奎尼丁、乙胺碘肤酮和直流电复律等转复房颤。结果 奎尼丁转复率达80%以上,电复律成功率为93.75%,乙胺碘肤酮为75%。结论 电复律作为房颤转复的首选;奎尼丁疗效优于乙胺碘肤酮、心律平等,且在严密观察下可避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张景富  尹春元 《中国药房》2011,(24):2288-2290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复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安慰剂组。胺碘酮组(n=87)静脉推注胺碘酮5mg·kg-1,再以胺碘酮10~20mg·kg-1·d-1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持续静脉滴注,维持直至恢复为窦性节律;安慰剂组(n=85)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并给予控制心室率治疗。观察2组复律成功率和复律时间。结果:胺碘酮组有74例(85.1%)恢复为窦性节律,安慰剂组有68例(80.0%)恢复为窦性节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短于安慰剂组(P<0.01)。胺碘酮组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停药后恢复。结论:胺碘酮静脉应用不能提高复律率,但能缩短心房颤动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入住我科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60)采用0.4mg西地兰,将其溶入至10mL浓度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于5min之内静脉推注完毕;观察组(n=60)采用25-100mg的胺碘酮进行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0.5-1mg/min的速度进行持续静脉滴注,直至转为窦性心律。对两组患者心电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①两组患者最后均转复为窦性心律,且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室率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但是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上述两组患者在房颤转复时间、药物用量、房颤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③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HR、室性期前收缩[M(QR)]以及房性期前收缩[(QR)]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④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的比率(38.3%)要明显高于观察组(15.0%),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房颤时间明显缩短,胺碘酮用量发生明显减少,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心功能指标、稳定心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AMI并发房颤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房颤是临床常见且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脑卒中是房颤最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口服抗凝药物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手段。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研发克服了华法林治疗窗窄、需要长期监测INR的弊端,但也有许多临床试验在证明新型口服抗凝药疗效的同时,验证和发现了出血、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现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用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