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灯盏生脉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同时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胞磷胆碱钠等治疗。灯盏生脉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生脉胶囊,4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后1,2,3,4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在入院时及治疗后4周记录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变化。结果与正常治疗组比较,灯盏生脉组血清瘦素水平在脑梗死发病期间明显增高(P<0.01),且于入院治疗后第1周达到高峰,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灯盏生脉组治疗后各时点血清瘦素水平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灯盏生脉组治疗后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灯盏生脉胶囊对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灯盏生脉胶囊可使血清瘦素水平下降幅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名28孕周左右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至分娩,测量试验开始及分娩后第1天的空腹血清瘦素和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另40名非妊娠糖尿病孕妇为对照。结果治疗前妊娠糖尿病组的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胰岛素治疗后妊娠糖尿病组的血糖显著降低(P<0.01),并且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可以降低妊娠糖尿病的血糖和血清素水平,关于胰岛素降低血清素水平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和透析灌流(HPD)对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瘦素(LPtin,简称LP)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HD组、HPD组,2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及对照组LP水平。结果MHD患者LP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HD组LP无明显变化,HPD组显著降低。结论传统的HD不能清除LP,HPD可显著清除LP。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耐量低减患者(IGT)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观察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测定29例糖耐量低减患者组和18例对照组(NC)的FPG、2hPG、FINS、瘦素,以HOMA-IR作为IR程度的指标,IGT组每日口服4mg罗格列酮(RGZ),24周后复查。结果(1)IGT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HOMA-IR高于NC组;(2)罗格列酮治疗24周后血糖瘦素水平下降,IR改善。结论IGT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IR呈正相关,罗格列酮治疗可降低IGT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善IR。  相似文献   

5.
郑宝忠  任晓军  冯凭  赵洪林 《天津医药》2004,32(11):671-673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血清瘦素水平及其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关系。方法:以我市体检人群中的300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体质量分为正常组155例和肥胖组142例,测定血清瘦素(RIA法)、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结果:正常组的血清瘦素水平不服从正态分布,中位数6.66μg/L,正常组81例女性瘦素中位数为8.89μg/L,双侧90%瘦素浓度范围为5.43~15.39μg/L;74例男性瘦素中位数为3.15μg/L,双侧90%瘦素浓度范围为0.25~9.99μg/L。BMI与性别因素对血清瘦素水平均有显著影响,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肥胖组的血清瘦素水平呈正态分布,男性血清瘦素为(9.14±4.77)μg/L;女性血清瘦素为(19.34±10.90)μg/L。女性和男性的BMI、WHR均与瘦素浓度呈线性相关。结论:血清瘦素浓度性别差异显著,与BMI及WHR显著相关,肥胖组血清瘦素浓度比正常组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其新生儿静脉血瘦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妊高征患者 3 0例、正常孕妇 2 0例及新生儿静脉血清瘦素的水平及正常未孕妇 2 0例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中、重度妊高征组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及正常孕妇组血清瘦素水平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正常孕妇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未孕妇组血清瘦素水平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轻度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正常未孕妇组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轻度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孕妇组相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新生儿静脉血瘦素水平呈正相关 (r =0 .0 3 ,P <0 .0 5 ) ,两组新生儿静脉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 r=0 .5 9,P <0 .0 1)。结论 孕妇血瘦素水平可作为监测妊高征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及胎儿发育状况的一个潜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 60例血糖、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1]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坎地沙坦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加服坎地沙坦8 mg·d-1,疗程8周;坎地沙坦+前列地尔组坎地沙坦用法同前,治疗第6周起加用前列地尔10μg·d-1,疗程3周。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清瘦素、UAER等指标,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坎地沙坦+前列地尔组血清瘦素和UAER分别为(4.6±1.9)μg·L-1和(42.2±27.3)μg·min-1,均低于坎地沙坦组、对照组[(8.6±3.2)μg·L-1和(89.5±43.3)μg·min-1、(14.2±3.7)μg·L-1和(144.2±42.4)μg·min-1,P<0.05],坎地沙坦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瘦素与UAER呈正相关(r=0.724,P<0.05)。三组血糖、血压、血脂均无显著差异(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坎地沙坦联合前列地尔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作用优于坎地沙坦单独应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跃林  罗艳利 《河北医药》2007,29(8):811-81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以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健康对照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及不稳定心绞痛(UA)组30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将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测定治疗前后瘦素水平变化.结果 (1)患者血清瘦素水平AMI组高于UA组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也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较常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瘦素在ACS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病情相关,可作为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从而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后莱菔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胃肠功能及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我院4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予抗生素等常规方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莱菔承气汤灌肠。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1、3、5天观察排气排便时间,并检测血清瘦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前。术前1d两组血清瘦素接近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1d比较,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瘦素平均水平有显著升高;术后第3天起两组血清瘦素平均水平较第1天数值均下降,尤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第5天治疗组血清瘦素接近正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莱菔承气汤术后灌肠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与调节内源性血清瘦素的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另设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0 mg,每日110 mg,每日12次;治疗组患者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下降,SOD水平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变更为显著(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疗效与非洛地平相当,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并观察瘦素与肾功能(BUN、SCr、UA、CCr)、人体营养指标(TP、ALB、Chol、HCT、RBC、Hb、PCR、BMI)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8例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浓度,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分析瘦素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测定患者的血浆蛋白、血常规及身高与体重,计算CCr、PCR。结果健康组血清瘦素浓度为(1.9543±0.4721)μg/L,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为(2.8668±0.9026)μg/L,与健康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CRF患者不同分期中,血清瘦素浓度随CCr的下降而升高,Leptin与SCr、UA水平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CCr、TP、RBC、Hb、PCR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年龄、BUN、ALB、Chol、HCT、BMI之间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肾功能的恶化具显著相关性。高瘦素血症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血清瘦素可作为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慢性肾衰竭 (CRF)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尿蛋白和Q -T离散度 (Q -Td)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血压升高组 (研究组 )24人 ,口服缬沙坦80mg/d ,共治疗4wk ;血压正常组 (对照组 )20人 ,健康对照组9人 ,分别测定研究组用药前、后与对照组及健康组的血浆ET和CGRP含量、24h尿蛋白定量及Q -Td。结果 :(1)CRF患者血浆ET含量均高于健康组 ,且CRF研究组高于CRF对照组 ,药物治疗后ET含量下降 ;(2)CRF患者血浆CGRP含量高于健康组 ,且CRF研究组高于CRF对照组 ,药物治疗后CGRP含量明显升高 ;(3)CRF患者尿蛋白高于健康组 ,且CRF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药物治疗后尿蛋白减少 ;(4)CRF患者合并高血压后Q -Td明显比对照组及健康组延长 ,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缬沙坦可治疗CRF合并高血压患者 ,有效降血压、降尿蛋白 ,延缓肾功能恶化 ,但无逆转心血管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杜娟  徐学明 《中国药房》2002,13(11):675-676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慢性肾衰竭(CRF)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尿蛋白和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血压升高组(研究组)24人,口服缬沙坦80mg/d,共治疗4wk;血压正常组(对照组)20人,健康对照组9人,分别测定研究组用药前、后与对照组及健康组的血浆ET和CGRP含量、24h尿蛋白定量及Q-Td。结果:(1)CRF患者血浆ET含量均高于健康组,且CRF研究组高于CRF对照组,药物治疗后ET含量下降;(2)CRF患者血浆CGRP含量高于健康组,且CRF研究组高于CRF对照组,药物治疗后CGRP含量明显升高;(3)CRF患者尿蛋白高于健康组,且 CRF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后尿蛋白减少;(4)CRF患者合并高血压后 Q-Td明显比对照组及健康组延长,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缬沙坦可治疗CRF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效降血压、降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但无逆转心血管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对CRF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54例CRF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非他汀组予常规治疗;他汀组予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20 mg/d或辛伐他汀20 mg/d.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各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CRP、Fg水平.结果 CRF患者治疗前CRP、F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他汀组CRP、Fg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及同期非他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CRF患者中存在CRP水平升高的炎性反应;(2)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CRP、Fg水平,提示其具有降脂以外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宋莹  夏燕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3):3533-3534,353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运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血压、C-反应蛋白(CRP)等的影响。方法将44例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旁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记录入组前两组患者透前收缩压、舒张压,透后收缩压、舒张压,透前血红蛋白、清蛋白、肌酐、尿素氮,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β2-MG)、CRP水平,6个月后重复检查,记录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透析6个月后,透前收缩压、舒张压,透后收缩压、舒张压、清蛋白、血清钙、CRP基线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β2-MG水平较血液透析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更好地降低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β2-MG水平,改善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旁亢症状,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6.
杜丽  祖明辉 《安徽医药》2018,22(11):2205-2208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血糖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未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对照组,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SF)、体质量指数(BMI),干预前后评价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肾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RAAQ)与行为量表(RABQ)评分,并统计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ALB、PA、SF、BMI、血钙、RAAQ、RABQ评分均升高,血磷和SG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8% vs.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饮食指导提高MHD治疗CRF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萍  王东红 《天津医药》2016,44(8):1014-1017
摘要: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 患者 6 分钟步行距离及血网膜素-1 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3 年 12 月—2014 年 11 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MHD (MHD 组) 患者 89 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常规组, 43 例)和有氧运动治疗组 (有氧运动组, 46 例), 选取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 6 个月的透析间期有氧运动, 常规组避免任何运动干预。2 组 MHD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6 个月后行 6 分钟步行试验, 测量体质量、 身高及血压。检测血网膜素-1、 C反应蛋白 (CRP)、 血常规、 血生化, 彩色超声心动测定心血管参数, 对6分钟步行距离 (6MWDs) 与年龄、 CRP、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血网膜素-1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HD 组网膜素-1、 CRP 均较对照组升高, LVEF 较对照组下降 (均 P < 0.01); 有氧运动组经有氧运动 6 个月后, 6MWDs、 LVEF、 血红蛋白及血网膜素-1 较治疗前增加, 并且 6MWDs、 LVEF、 血红蛋白较常规组治疗后增加; CRP、 空腹血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 CRP、 空腹血糖、 收缩压亦较常规组治疗后下降; 治疗前 MHD 患者 6MWDs 与年龄、 CRP 呈负相关, 与 LVEF、 血网膜素-1 呈正相关 (r 分别为-0.418、 -0.229、 0.252、 0.234, 均 P < 0.05)。结论 有氧运动可明显增加 MHD 患者 6MWDs、 LVEF、 血红蛋白及血网膜素-1, 降低 CRP、 空腹血糖和收缩压, 改善身体活动能力、 心功能及微炎症状态, 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西那卡塞联合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治疗的19例患者,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600 pg/mL,根据iPTH水平使用帕立骨化醇和西那卡塞治疗,共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测定患者的iPTH、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水平。结果治疗后第2周,19例患者的血清iPTH水平开始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后第4周开始,i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时,下降至(841.78±730.17)pg/mL。治疗后,血钙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AKP、血磷、钙磷乘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西那卡塞联合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黄先池  张涛  崔松 《贵州医药》2002,26(3):208-210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 (CRF)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测定 5 3例CRF患者 (未透析组 2 8例 ,血透组 2 5例 )及 2 5例正常人的瘦素 (Leptin)浓度、体重指数 (BMI)、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 (PA)、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肌酐 (Scr)、肌酐清除率 (Ccr)、主观评价法 (SGA)法等参数。瘦素测定用EIA法。结果 (1)血透组瘦素浓度 (10 4± 8 1μg/L ,P <0 0 5 )和未透析组瘦素浓度(8 3± 6 7μg/L ,P <0 0 5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9± 1 7) μg/L。 (2 )血透组瘦素浓度与BMI、RBP呈明显正相关 (r值为 0 710和 0 714 ,P <0 0 0 1) ,未透析组瘦素浓度与BMI、RBP呈明显正相关 (r值为0 6 85 ,P <0 0 0 1和 0 4 36 ,P <0 0 5 ) ,而与其他营养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 (3)两组CRF患者按SGA分级比较 ,血清ALB、瘦素在原基础上随营养不良的程度加重而降低 ,PA则在升高的基础上降低 ,甚至低于对照组。结论血透组、未透析组血清瘦素浓度明显升高 ,且均与BMI、RB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慢性肾衰竭患者低血清瘦素水平提示有可能存在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瘦素、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 5 4例糖尿病患者 (DM)和 4 4名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血中瘦素含量 ,对 DM组行直接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血 ET和 N O的含量 ,比较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1血清瘦素含量患者组 (13± 4 ) μg/ L 较对照组 (6± 4 ) μg/ L 显著升高 (P<0 .0 0 1) ;非增生性视网膜病 (BDR)组 (16± 6 ) μg/ L 较无视网膜病 (NDR)组 (7± 4 ) μg/ L 显著升高 (P<0 .0 5 ) ;增生性视网膜病 (PDR)组 (40± 8) μg/ L 较 BDR组 (16±6 ) μg/ L 显著升高 (P<0 .0 1)。 2随病程的进展患者组血 NO含量显著下降 (P=0 .0 0 13)且血 ET含量显著升高(P<0 .0 0 1)。 3直线相关分析表明 DR患者血清瘦素含量与血浆 ET含量呈正相关 (r=0 .80 4 ,P<0 .0 0 0 1) ,与血清 NO水平呈负相关 (r=- 0 .779,P<0 .0 0 0 1)。结论  DR患者血清瘦素含量升高可提示 DR病变的严重程度 ,其升高与 ET呈正相关而与 NO呈负相关 ,表明视网膜缺血 ,而且其升高可能诱导 DR患者新生血管生成 ,为DR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