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里攻下法为主治疗Ⅱ期前肝性脑病68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法”是祖国医学的八法之一,是通过荡涤肠胃,使停留于肠胃的有害物质从下窍而出,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采用通里攻下法为主治疗Ⅱ期前肝性脑病属阳明腑实证者68例,有效地预防了肝性脑病的发展,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肝病科治疗患者,经详细的病史检查均符合入选病例标准:①有慢性肝病病史,有相应的肝病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检测异常;②有肝性脑病Ⅱ期前的临床表现:性格、行为改变,语无伦次,睡眠时间倒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用中医中药,采用胆石“总攻”或“缓攻”疗法治疗胆石症.方法胆石“总攻”或“缓攻”疗法是根据“以通为用”的原则,有机地组合中医治疗措施,集中力量,以攻下结石.其排石原理主要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以中药使胆汁分泌增加;其次应用药物将胆管下端括约肌收缩,使胆汁暂时贮留,增加胆压;然后利用药物、电针等开放括约肌、收缩胆囊,大量排胆.将胆系内结石一举攻下或加速排出.胆石症的病位以肝胆为主,且常波及脾胃,病邪为气郁、血瘀、湿热,三者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又胆为“中清之腑”,以通降下行为顺.故治疗原则以“理气活血,通里攻下,清热燥湿”为主因此排石汤主要由:茵陈、郁金、枳壳、木香、大黄、芒硝、栀子等药味组成.临证时根据病情而选用“总攻”疗法或“缓攻”疗法.具体如下:①胆石“总攻”疗法:胆石“总攻”疗法,不论是症状缓解期,还是症状发作期,均可应用.一般每周宜“总攻”2~3次,6~7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具体程序如下:中药排石汤一副,口服;吗啡,皮下注射;硫酸镁,口服;脂肪餐(油煎鸡蛋2~3个);电针30min(右胆俞、日月或梁门、大冲).②胆石“缓攻”疗法:胆石症症状缓解期或发作期均可应用“缓攻”疗法,此法对泥砂样小结石更为适用.具体治疗  相似文献   

3.
臌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灵枢·水胀篇》),从其描述看,有似于西医之“肝硬化腹水”,换言之,就是“肝硬化腹水”应属中医臌胀之范畴。论其治疗,中医认识上不甚一致,有的主张补,反对攻法,如清·俞昌有“凡治胀病而用耗气散气泻肺膀胱诸药者,杀人之事也”之说;有的则主张攻,认为非攻不能取效,故有:“水臌之病,亦土不能克水也,方用牵牛、甘遂各9g,水煎一服,则大泻水斗余,臌胀尽消,此则直夺其水势而土得其平成矣。”(陈士铎之说)近年来多数人对本病的治疗单纯用补益或单纯攻消均不满意,主张在治疗时攻补兼施。总之见仁见智,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金·张子和 ,论病首重邪气 ,治病强调攻邪 ,攻邪擅长汗下吐的祛邪理论 ,对于当今提高临床疗效 ,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现将张子和下法妙用概况举例如下。1 下可去壅 ,治疗痛证  通者不痛 ,痛者不通 ,若阳明壅遏 ,木气郁滞 ,上下不通 ,则疼痛由生 ,而下可通腑开郁 ,郁遏开张 ,气  相似文献   

5.
观察中医缓下法治疗CHB、LC内毒素血症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缓下法是用柴胡汤制剂(口服液)10ml,一日三次,联合玄明粉(无水硫酸钠胶囊)2-5粒,一日一次,晚睡前口服,疗程3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内毒素及主要肝功能指标,设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该法能明显降低血清内毒素,改善肝功能,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内毒素明显降低;其降低水平和肝功能改善程度显示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前者P<0.01,后者P<0.05或 P<0.01。缓下法是治疗慢性乙肝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有效方法并有明显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治”与“反治”都是中医临证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所谓“正治”主要是指在疾病内在病机与外在表现性质相同的情况下针对疾病证候的治疗 ,如“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而“反治”则是指在疾病内在病机与外在证候的性质表现迥异 ,出现了真假寒热、寒热错杂的临床证候时顺应疾病假象所采取的同性治疗 ,具体讲就是“真热假寒”选用寒凉之药 ,“真寒假热”选用温热之药。“正治”是一般治法 ,而“反治”则是特殊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正治”占了大量的比例 ,“反治”则应用较少。近年来 ,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有些心血管…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便秘是各型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国历代医家早已发觉消渴与便秘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该文总结、归纳近年相关文献,提出中医治疗糖尿病便秘具有明显优势。其辩证论治时,划分为阳结型、阴结型来进行归类。治疗阳结当以攻、泻为主。治疗阴结需在滋补的同时,配伍缓下之剂,遵循攻补兼施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8.
风湿热临床较多见,大部分患者除关节肿痛外,还伴有发热乏力和血沉增速、抗“O”增高等证。对本病的治疗,前人多以清热为主,佐以疏风胜湿。有用白虎汤加桂枝者,有用苍术白虎汤者,亦有用宣痹汤者。根据内经“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勿攻其阳”的原则,笔者认为本病主要是阴分受伤,故治宜扶正养阴清热为主,佐以祛风利湿,采用清络饮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 2年来 ,我中心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GSH)治疗酒精性肝病 ,并做了相关观察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为我中心 2 0 0 1年 1月至2 0 0 3年 1月收治的患者。选择酒精性肝病 6 1例 ,随机分为两组。入选标准 :具有五年以上饮酒史 ,每日摄入酒精量 80 g以上 ,有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 ,经实验室、B超等检查证实均伴有肝功能异常 ,且排除病毒性肝炎者。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症状、体征、肝功能和分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30例 ) ,采用基础护肝治疗 ,如多种维生素…  相似文献   

10.
柴胡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危重疾病,近年来发病有上升的趋势。虽然多数患者为轻症(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有自限性,但仍有20%~30%患者为重症(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临床经过凶险,其中超过50%的患者死于各种并发症。目前AP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上也缺乏特异和有效的措施,总体疗效欠理想,病死率高,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中医对AP的认识可追溯到汉代,张仲景曾指出“呕不止,心下急”、“按之心下满痛”等应属于AP主要症候,认为“当下之”,“下之则愈”。目前中医多认为AP属少阳、阳明病变,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酗酒等发病。中焦湿热,气滞血淤,腑气不通为主要病机。最新的AP治疗指南已提出:中医药是AP规范化治疗的基本措施之一。中医药通过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泻里通下,活血化淤等综合作用,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近来研究发现,柴胡及以柴胡为主要组分的中药复方在AP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终末期肝病的病因治疗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终末期肝病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终末期肝病的原因很多,如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种先天性肝脏代谢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如病毒性肝炎、毒物、药物、妊娠性急性脂肪肝等)以及原发性肝癌等等。在我国,主要由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引起,以乙型肝炎为最多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利胆通腑法治疗胆系疾病的疗效。方法 以利胆通腑法组方辩证加减为主治疗。结果 痊愈138例,占70%;显效32例,占15%;有效30例,占13%;无效3例,占1%;死亡2例,占1%;总有效率98%。结论 利胆通腑法为主治疗胆系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吕文良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30年,在临床治疗中,强调深究病机、三因制宜、法时用药、重视火候等治疗原则,对各种类型慢性肝病、萎缩性胃炎、不明原因发热及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在乙型病毒性肝病治疗方面,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阻断乙型病毒性肝病“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疾病发展三部曲,疗效卓著。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相对固定且常用的一种配伍形式,能够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一、虚实与补泻的关系虛实与补泻有密切关系,黄帝內經上說:“余问刺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为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张氏巔經上也說:“用針之道,以气为主,知虚和实,方可无誤”。因此,一談到針刺补泻,就要联想到虛实問題,周学海說:“虛实者,病之体巔也,补泻者,治之律合也”。沈明生  相似文献   

15.
下法与肠肝循环的关系及在肝性脑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性脑病是重型肝炎最主要的死亡因素,发病率为71.8%;“下法”是荡涤肠胃,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排出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认为采用“下法”能通腑实、祛毒邪、使毒性物质从肠道排除,切断肠肝循环,能减轻或控制肝性脑病的发展。现将近10年来“下法”治疗肝性脑病的情况综述如下。1 发病机理1.1 中医学研究现状 肝性脑病发展迅猛,死亡率高,多属于中医“急黄”、“瘟黄”、“昏迷”等范畴。临床特点为黄疸进行  相似文献   

16.
通腑泻下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腑泻下法是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基本大法之一,本法的主要功能是排除胃肠积滞,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积。急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疑难疾病,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该病患者发病早期大多伴有腑气不通的临床症状,根据这一特点,结合通腑泻下法的主要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中医科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门诊处方,共收集获得处方591首,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591首处方涉及中药225味,功效以补虚类、活血化瘀类和清热类药物为主;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肾经、肝经、心经、脾经为主。用药频数≥120次的中药有20味,常用药对有“肉苁蓉-当归”、“丹参-川芎”等。补肾活血法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基本方组成为肉苁蓉、山茱萸、知母、川芎、石菖蒲等。聚类分析发现,五组核心药物组合分别发挥益气填精、滋阴清热、活血通络、豁痰开窍、通腑泄热之功效。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中药、药对和基础方加深了对补肾活血法临床用药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应用双盲法在一组重症病毒性肝炎者中,观察类固醇激素对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的影响,以研究其对这类患者免疫反应的作用。16例重症病毒性肝炎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例口服甲基强的松龙(48mg/天),另8例对照组服“安慰剂”。所有患者观察至少4周。除常规肝功能试验外,所有患者服药前后均测定了外周血的乙型肝炎病毒标记,包括:HBsAg(补体结合法)、抗HBs(被动血凝法)、HBcAg(固相放射免疫法)、抗HBc滴度(双抗体放射免疫沉淀法)、Dane颗粒相关的DNA多聚酶活力(Robinson法)、及HBeAg和抗KBe(凝胶扩散法)。  相似文献   

19.
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总胆红素(TBil)升高和肝功能不良是肝病科常见的问题之一。笔者采用中药清热利湿法联合苦参碱治疗该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13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均为本科2002年12月-2005年2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86例,女49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32例(轻度65例,中度60例,重度7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3例。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在西安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以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发病年龄、TBil数值、肝功能检查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药抗纤复方为主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拟“抗纤复方”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51例,结果对促进腹水消退,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有较好疗效。组方原则以益气养阴和活血化淤为主.对顽固性腹水同时配合使用小剂量利尿西药,提出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