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东湖区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有关艾滋病/性传播疾病(AIDS/STD)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特征,为针对该人群今后开展有效的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 对东湖区106名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106名MSM平均年龄22岁,多为高校学生,文化程度较高.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率为13.21%,梅毒阳性率为6.6%,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为1.89%,调查对象AIDS/STD知晓率较高,但有较高的高危行为,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仅占26.52%,平均性伴数为2人.结论 东湖区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高危行为普遍,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应加强对高校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安康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今后评价艾滋病干预措施效果,提供基础性数据和背景资料。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操作手册[1]在安康市对暗娼人群、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调查。结果安康市暗娼人群HIV/AIDS知识知晓率为63.49%,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AIDS知识知晓率为88.20%;暗娼人群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有45.50%使用了安全套;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有35.00%每次都用安全套。结论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可降低高危人群的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暗娼人群被认为是一个地区艾滋病(AISD)传播的放大器,加快了艾滋病从一般人群的扩散。了解暗娟艾滋病,性病(AIDS/STD)感染状况可为国家的AIDS/SID疫情监测和行为干预提供重要参考信息。为了掌握防城港市暗娼的HIV感染状况及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肇庆市暗娼对STD/AIDS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求医行为,为在暗娼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STD/AIDS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肇庆市娱乐场所346名暗娼人员STI)/AIDS相关知识及求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肇庆市暗娼人群对STD/AIDS基本知识及安全套使用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剐为74.3%、75t0%,全部答对率分别为36.1%、26.3%;正确就医比例为87.3%;获取STD/AIDS知识来源主要通过书报杂志(55.O%)、电视或广播(54.3%)等大众传播媒介。结论暗娼人群STD/AIDS相关知识有待提高,暗娼人员的STD,址DS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某市区艾滋病高感染区性病患者和暗娼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现状,为加强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06年选择艾滋病高危人群大筛查,用整群抽样法对娱乐场所暗娼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对医疗机构检测患有性病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及高危行为状况。结果:本次共调查暗娼为650人,平均年龄24.05±5.46岁,初中与高中者占83.8%,未婚者占61.8%。暗娼对10个AIDS相关问题的平均知晓率为86.3%,对AIDS所持正确态度为36.8%。性病患者902人,平均年龄34.94±10.13岁,初中与高中者占81.8%,已婚者占80.7%。性病患者10个AIDS相关问题的平均知晓率为8(1.6%,对AIDS所持正确态度为35.8%。暗娼近3个月发生性关系时有时使用安全套者占46.8%,每次都用者42.1%,37.8%的暗娼自愿做过HIV检测。性病患者近3月发生性关系时有时使用安全套者占30.4%,每次都用者占50.2%,31.7%的性病患者自愿做过HIV检测。结论:虽然对性病患者和暗娼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均已开展,但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效果不明显,在高危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是干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陵水县2010年暗娼(CSw)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暗娼人群HIV、HCV、及梅毒的感染水平,为在当地娱乐服务场所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全县暗娼人群娱乐场所的3个乡镇按普查的方法对所有CSW人群做匿名式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1录人数据,利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共调查CSW人群421人,年龄最小19岁,最大48岁,平均年龄为21.5岁;未婚占68.17%;经性接触传播、血液接触传播、母婴传播3个传播途径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1.3%、85.3%、84.4%;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占56.5%;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随文化程度的增高,综合知识知晓率增高(χ2=45.0,P〈0.001)。结论陵水县暗娼人群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总体较低;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暗娼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宣教活动,提高她们的艾滋病综合知识水平;加快推广安全套防艾工作,以免艾滋病在本地暗娼人群间蔓延。  相似文献   

7.
余菊新 《铁道医学》2014,(5):529-532
目的:探讨不同档次场所暗娼高危行为及梅毒、艾滋病感染特点,为针对不同档次场所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柳城县内不同档次场所中的暗娼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暗娼人数≤20名)或随机抽取20名(暗娼人数〉20名),对抽中的暗娼进行访谈调查,并进行HIV抗体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调查的1 081名暗娼绝大部分集中于低、中档场所,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主;中档场所以未婚及同居者、工作时间超过12个月者居多;低档场所暗娼多为工作时间〈6个月者;"最近一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及"最近1个月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率"随场所档次升高而上升;低档场所暗娼梅毒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中档、高档场所,但HIV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明显。结论:应针对不同档次暗娼的人口学特征制定相应的措施,使暗娼更深刻了解高危性行为的危害性,进而改变其高危性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蔡县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为制订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5~49岁村民、中学生、艾滋病毒感染者/患者(PLWHA)和暗娼(CSW)分别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和方便样本法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与行为的问卷调查,并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村民442例、中学生772例、PLWHA369例及CSW150例。四种人群关于艾滋病知识的5个问题总计正确率分别是72.2%、84.6%、95.9%、85.3%,各人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3,P〈0.001)。四种人群愿意与感染HIV的熟人继续来往的比率依次为77.8%、77.6%、98.4%和52.7%。PLWHA人群在过去3个月内有过性生活者占总数的71.5%,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92.0%。CSW人群最近一次插入性商业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86.7%;过去3个月与客人和过去一个月与固定性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每次使用率分别是84.7%和12.0%;最近6个月均为注射过毒品。结论:上蔡县各种人群对艾滋病知识还有不同程度误解,仍存在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建议针对不同人群还应进一步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低档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和高危行为的特征及其感染状况。方法从发廊/休闲店、路边店/小饭店、赶圩女,或价格低于50元的场所招募暗娼,进行知情同意告知,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同时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和丙肝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检测低档暗娼100名。大新县低档暗娼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当地赶圩女占相当比例。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9.0%,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2%,最近一月平均与30名嫖客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HIV抗体检测确认试验阳性率为6.0%(6/100),其中赶圩女有4人,占66.7%(4/6)。结论大新县低档暗娼人群年龄偏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率低,HIV感染率较高,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较多,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依靠有关部门加强打击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0.
罗涛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2):183-185,219
目的了解邵阳市暗娼人群无保护性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情况,为针对暗娼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和遏制艾滋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娱乐场所招募暗娼,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吸毒、性行为方式和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调查的450名暗娼中,近6个月与客人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的34.9%。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平均月收入低(OR=2.50)、第一次做暗娼年龄小(OR=2.30)和近6个月主要生意地点档次低(OR=5.56)、接客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同意率低(OR=5.31)、场所的妈咪或经理支持用套少(OR=1.85)是暗娼与客人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暗娼与客人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比例较高,中低档暗娼更易发生高危性行为,需对该地区暗娼推广使用安全套,加大行为干预工作力度以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2008 ~ 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AIDS抗病毒治疗患者78例,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42.5±7.5)岁,同居或已婚患者占51.28%.资料来源主要以医院就诊患者检测为主.异性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主要途径,其次为男男性行为传播,两者共计83.33%.治疗时本组患者CD4+T细胞平均为109.1个/μL;确诊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的平均间隔天数为115 d.结论 早发现、早诊断HIV感染对于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吉金花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53-1854
目的了解昌江县女性性工作者(CSW)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和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状况,为制定该人群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对分布在该县城乡娱乐场所的CSW逐一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处理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和分析。结果共调查378名CSW,AIDS传播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0%,AIDS三条传播途径都答对占43.1%。商业性行为时最近一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27.5%,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为54.5%。结论CSW对AIDS传播知识知晓率及安全套坚持使用率都比较低,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多部门联合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力度对此类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孟莎  刘民  沈艳晖  江初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1):1017-1019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娱乐场所女服务员AIDS/STD知识和行为现状,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预防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海淀区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在就诊人群中辨认出调查对象,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结果296名女服务员平均年龄为(23.8±3.9)岁,91.9%为外省户籍,74.0%未婚或未婚同居,81.1%为初、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51.0%因人工流产就诊;性病知识总知晓率为18.6%,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17.6%;38.5%的人曾有2个以上性伴,仅12.2%在最近一个月坚持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娱乐场所女服务员AIDS/STD知识缺乏,存在感染HIV/STD的高危行为,她们愿意在就诊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和咨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AIDS/STD预防服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港市50岁以上暗娼人群高危行为,HIV/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抽取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FSW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匿名咨询调查。调查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等,同时采血检测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结果共调查306名50岁以上暗娼,平均年龄(52.92±3.04)岁,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占63.40%;在婚或同居91.18%,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6.41%。首次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37.98±8.95)岁;最近一个月内接客数为(70.89±63.46)次,平均收费价格为(39.95±20.92)元,与商业性伴发生异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占75.49%。HI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8.82%、24.84%。HIV多因素分析仅发现,离异或丧偶是50岁以上暗娼人群HIV感染的危险因素(OR=4.03,95%CI:1.41~11.50)。结论贵港市艾滋病通过50岁以上暗娼人群传播的风险很高,大龄暗娼更需要重点关注;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提高艾滋病、性病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高危行为的干预有效性,增强其自我防护和安全套使用意识,降低感染艾滋病、性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横县暗娼人群艾滋病感染现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操作手册》要求,对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与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9-2013年共监测暗娼1 888人,HIV阳性率为0.90%。其中低档场所HIV感染率为1.88%,离异或丧偶为4.17%,壮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为1.71%,文盲为1.56%,在本地工作一年以上为1.36%,不知晓艾滋病知识为5.88%,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或有时使用安全套为1.49%,最近一年被诊断患过性病为6.67%。高、中、低档场所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00.00%、99.47%、9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8,P0.05),其中低档和中档场所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档场所是与HIV感染有统计学关联的因素。结论横县暗娼人群HIV感染率较高,不同人口社会学和行为特征的暗娼HIV感染率不同,需对影响感染及传播的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大健康教育、监测与干预力度,做到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贵港市不同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贵港市不同地区HIV/梅毒感染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对贵港市2012—2015年3个地区哨点所监测的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监测4 266名暗娼人员,平均年龄为(34.74±8.56)岁,主要以汉族为主(79.04%),在婚或同居者居多(76.3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大(55.27%),以服务于低档场所为主(50.21%)。该调查人群流动性较低,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者占60.09%。HIV总感染率为1.55%,其中贵港市辖区、桂平市、平南县3个地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31%、2.6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总感染率为10.01%,且呈逐年下降的线性趋势(χ2趋势=43.42,P<0.001),三个地区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38%、21.76%、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毒、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居住于桂平市、较低档场所服务、年龄大、在婚/同居均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港市三个地区暗娼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参考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和长期有效宣传对防控HIV/梅毒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HIV/AIDS)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6年建立的贵港市AIDS防治数据库中存活的HIV/AIDS者,对愿意接受调查的194人进行问卷访谈,总结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HIV/AIDS人群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固定性伴的HIV/AIDS者共178人,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81.5%(145/178).年龄为40~<60岁的HIV/AIDS人群倾向于在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P<0.05),而固定性伴HIV检测结果阴性者则倾向于不使用安全套(P<0.05).结论 HIV/AIDS人群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高,但需加强对固定性伴HIV阴性的家庭安全套使用的行为促进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安康市艾滋病(AIDS)在重点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发生频率、现状和流行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AIDS/STD检测工作规范要求,在1997-2005年对部分人群AIDS病毒感染进行了监测。结果:监测义务献血、既往有偿供血人员,监狱羁押(吸毒)人员,STD门诊就诊者共计9664人,查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36例,检出率为0.37%,其中2003-2005年感染者28例,占10年感染总数的77.8%,并以农村青壮年居多,18-45岁人员占91.2%。结论:HIV感染者在安康市主要集中在STD门诊就诊和既往有偿献血人群中,近年来流行速度加快,应采取措施预防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加大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是安康地区预防控制AIDS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昌江黎族自治县CSW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和相关的危险行为,为评估干预效果及今后制定对该人群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采用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提供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我县娱乐场所中对提供性服务的人群进行一对一的询问调查。结果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UNGASS)为71.60%,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者的比例为91.60%,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为71.30%,接受过HIV检测并知道检测结果者的比例为43.50%,最近一年接受过干预服务者的比例为98.30%。结论昌江黎族自治县暗娼人群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安全使用率均较本省其他市县的高,这可能与昌江县自2006年以来推行暗娼人群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性病(STD)门诊就诊人群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探讨对高危人群艾滋病预防的关键点,使STD门诊就诊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具有针对性。方法对我院STD门诊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行为干预前后效果评价。结果所调查STD门诊就诊人群干预前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7.30±12.60分;男性平均得分为65.11±9.54分,女性平均得分为53.76±11.33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就诊者得分高于高中以下学历就诊者得分(P<0.05)。干预后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针对STD门诊就诊人群不同性别、文化背景加强STD门诊就诊人群系统性、完整性的AIDS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提高艾滋病预防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