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进行八段锦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步行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八段锦训练,比较2组心脏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后心功能LVEF、NT-Pro BNP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后6 min步行距离为(368. 45±59. 71) m,长于对照组(327. 92±62. 33) m,P 0. 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八段锦训练,能够更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升患者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是重要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因此,对慢性心力衰竭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代医学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也逐步增多。结果显示,中药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面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有的结果显示,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多机制、多靶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俞达  蒋朱秀 《新中医》2019,51(3):274-277
简版:目的:观察太极拳和八段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98例CHF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太极拳和八段锦干预。2组均连续观察12周。  相似文献   

4.
华琼  翟立华 《中医研究》2011,24(9):49-51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至终末阶段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索更新的有效治疗途径,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药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等方面有较大优势。2007年3月-2011年3月,笔者从心阳虚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太原市某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医疗机构管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一般资料问卷、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问卷,对太原市某社区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为39.13分±25.28分,与上海市普通门诊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相比,总体生存质量较低;社区心力衰竭患者中女性、性格不开朗、有家族史者、在职的患者,由配偶以外的子女或他人照顾者、运动量越少、用药种类越多,患者生存质量越差。结论太原市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较上海市普通门诊的心力衰竭患者低,其生存质量受性别、性格、家族史、照顾者、运动、用药种类、职业状况的影响,应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在社区开展多学科合作的综合管理,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西医对心衰的治疗已形成较为规范的系统,但其预后仍较差。现有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本文收集并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以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中医药的应用现状以及疗效评价指标选择情况,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合理选用中医药提供参考,并指出当前系统评价的局限性,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六字诀和八段锦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4年12月于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八段锦和六字诀练习,观察两组患者6MWT、心功能分级及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1年的八段锦和六字诀练习,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6MWT提高,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和六字诀练习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中医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从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实验研究3个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八段锦功法训练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6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八段锦训练法,对照组则运用步行训练法进行运动康复,在入院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min步行距离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的测评。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6min步行距离测试上均有显著提升(P0.05),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作为一种有氧运动方式能有效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运动康复疗法是目前公认的慢性心衰的二级预防措施。八段锦为传统中医学常用运动保健方法,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本院自2019年起,通过系统培训,倡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长期、有计划的八段锦训练,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诊的慢性心衰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八段锦组各40例。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尽管采用最规范的现代医学治疗,其住院率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如何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及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远期预后是防治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中医药治疗心衰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并且在辨证、治疗等方面有了相当的规范,疗效评价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文章从辨证、治疗、评价等方面对中医药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作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中药足浴治疗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是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同时叠加在一起的中医综合性措施,能够充分体现中医优势。在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实验中,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过程,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该疗法可能的中医理论指导为经络传导学说、脏腑输布理论。现代研究认为中药足浴法的疗效机制与皮肤黏膜的吸收作用,足浴治疗的物理刺激性作用,以及新生血管、改善下肢血流的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参萸强心方农本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为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萸强心方农本颗粒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6 min步行试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再住院率.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治疗后第8周、第12周为著(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再住院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萸强心方农本颗粒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八段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4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步行训练法进行运动康复,试验组运用八段锦训练法,在入院前及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在6MWT上均有显著提升(P 0. 05),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显著改善(P 0. 05),且试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八段锦锻炼可以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作用,可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探析八段锦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的应用。根据疾病的病机特点及临床症状表现,结合八段锦具体动作解析和现代研究,从八段锦对气、体的调节作用出发,发现八段锦锻炼可令脏气平和、呼吸气调,机体柔韧、气血畅达,对改善患者肢体疼痛、疲乏、呼吸功能下降、睡眠质量减低、焦虑抑郁等方面具有积极疗效。指出可以深入探索八段锦作为辅助干预措施早期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治疗方案,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韩睿  林洪生 《天津中医药》2016,33(12):715-718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治疗组患者进行3个月八段锦训练,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与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3个月前后对比及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6 min步行距离(6MWD)、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均获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有助于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改善且简便易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疗效,笔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专法治疗等方面论述了目前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活血温阳汤和针灸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浆BNP的影响。方法:对60例心功能为Ⅱ、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是用心力衰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温阳汤和针灸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结论:活血温阳汤合针灸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血浆BNP浓度。  相似文献   

19.
陈洁  冼绍祥  刘凤斌 《光明中医》2008,23(12):1916-1918
目的:评价加用补肾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金匮肾气丸,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并采用SF-36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症状疗效中总有效率治疗组88%,对照组为84%;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虽有一定程度改善,尚无显著性意义(P〉0.05);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方面,对照组治疗前后生理机能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生理机能、活力、情感角色限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用补肾法能提高CHF患者生理机能、活力、情感角色限制等三个方面的相关哇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60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选择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则选择常规抗心衰药物联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在心功能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能让患者心功能显著提高,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让其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