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采用掷币法分组,对照组50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疏肝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血浆P物质、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疗效较好,能显著提高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肠排空,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NO、乙酰胆碱酯酶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舒胃方组予舒胃方(柴胡10 g,香附10 g,白芍10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枳实10 g,旋覆花10 g,白术10 g,焦神曲10 g)口服治疗,木香顺气丸和莫沙必利比组分别口服木香顺气丸和莫沙必利治疗。3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清NO、乙酰胆碱酯酶及胃排空率。结果:舒胃方组总有效率为93.33%,莫沙比利组为86.67%,木香顺气丸组为80.00%,舒胃方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舒胃方在提高患者血清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改善胃排空、降低血清NO水平方面亦优于木香顺气丸及莫沙比利组(均P<0.05)。结论:舒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FD疗效显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水平、降低血清NO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舒胃方组、木香顺气丸组、莫沙比利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舒胃方、木香顺气丸、莫沙比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胃排空。结果:总有效率舒胃方组为93.33%,木香顺气丸组为80.00%,莫沙比利组为86.67%,舒胃方组与木香顺气丸组、莫沙比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胃方组在改善胃泌素、胃动素及胃排空方面,明显优于木香顺气丸组及莫沙比利组(P0.05)。结论:舒胃方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患者血清胃肠激素、促进胃排空有关。  相似文献   

4.
舒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舒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治疗组用舒胃汤,对照组用吗丁啉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而对照组仅为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胃排空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胃汤可改善胃排空,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舒灵颗粒Ⅱ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77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予胃舒灵颗粒Ⅱ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35/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5%(27/38),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舒灵颗粒Ⅱ治疗FD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新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5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服用多潘立酮胶囊的对照1组,服用木香顺气丸的对照2组,服用舒胃汤的实验组,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各胃功能指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各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舒胃汤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50例(96.15%);服用多潘立酮胶囊的对照1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4例(84.62%);服用木香顺气丸的对照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0例(80.77%);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新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9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8例)与采用舒胃汤治疗(观察组,41例)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比较2组患者的胃排空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对该组研究所选的79例患者采取了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7.56%与71.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排空率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胃排空,且用药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理气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2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理气和胃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的8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理气和胃汤联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肝胃舒胶囊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菁  冯五金 《山西中医》2009,25(4):13-14
目的:观察肝胃舒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服用肝胃舒胶囊,对照组服用吗丁啉,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22例,愈显率59.18%,总有效率87.76%;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8例,愈显率47.92%,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胃舒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越鞠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用越鞠方治疗,对照组用气滞胃痛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越鞠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柴胡疏肝汤;对照组服多酶片和吗丁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胃排空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排空情况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较好,胃排空作用与吗丁啉相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痞宽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来本院就诊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消痞宽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61%vs 72.34%)(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显示: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结果显示: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消痞宽胃汤能提高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FD患者的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鸡矢藤、天胡荽等中草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32例,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结果表明:在辨证准确、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的保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疗效显著,对患者的自觉症状有明显改善。提示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相比西药治疗,中草药治疗效果更可靠,可以避免西医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金蝶和胃方加减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金蝶和胃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2周随访1次,应用中医症状评分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单项症状有效率比较发现,治疗后在餐后饱胀、胃脘疼痛、烧心或烧热、嗳气、咽部梗阻、食少纳呆等6个症状上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蝶和胃方加减治疗能有效改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证候及餐后饱胀、胃脘疼痛、烧心或烧热、嗳气、咽部梗阻、食少纳呆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患者应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上腹痛及腹胀症状积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胃煎剂联合吗丁啉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6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和胃煎剂联合吗丁啉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只采用吗丁啉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0.7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9.77%,临床症状等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煎剂联合吗丁啉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功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是指上腹痛、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的不适消化不良症状[1],经生化、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发作时间每年超过1个月[2]。近年来,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8.
陈利坚 《新中医》2014,46(6):71-7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观察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和疏肝理脾汤,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6.0%,对照组7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烧心、反酸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恶心、腹部胀气、反酸、上腹疼痛、烧心、餐后饱胀等症状,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和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对胃肠激素和脑肠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26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观察组和胃汤加减颗粒,10 g/次,3次/d,饭后30 min温开水冲服。对照组口服和胃汤加减安慰剂颗粒,10 g/次,3次/d,饭后30 min温开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对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4个主要症状评分,进行治疗前后胃排空检查(GE);进行治疗前后功能性胃肠疾病生活质量量表(FDDQL),7分整体症状量表(GOSS)和肝胃不和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主要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OSS评分和肝胃不和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胃排空率和FDDQL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CK和GAS均低于对照组(P<0.01),MTL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5-HT和VI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51/57)89.47%,高于对照组的(15/56)26.79%(χ2=45.696,P<0.01);研究期间未发现与服用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和胃汤加减治疗FD肝胃不和证可有效缓解主要症状和相关症状,减轻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并可调节胃肠激素和脑肠肽的分泌,促进胃排空率,临床疗效好,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对比,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能更好地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单纯西医治疗更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