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雅慧主任医师应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导师讲解、门诊记录及查房总结收集导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认识、辨证分型及遣方用药变化,体会中医药治疗该疾病的优势及有效途径。结果:中医药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优势突出,疗效明显。结论:名中医应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目前最常见且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针对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从中医辨证治疗、专方联合西药治疗、中成药结合西药及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等方面综述近5年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白术芍药散是中医传统名方,临床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初步阐明了该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现就白术芍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目前,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西医治疗方法疗效稍显不足,中医治疗方法尤其是中医外治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独特优势。本文对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沈舒文教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独特见解,笔者将从肝脾肾三脏对沈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思路及用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 ,祖国医学虽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 ,但可将其归于“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进行治疗及研究。近年来 ,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仍存在无统一的疗效及证型标准等问题。故从心主神志、中医证型、生存质量量表与肠易激综合征几个方面探讨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中青年患者中发病率最高,消化道并未出现真正器质性病变坏死,通过治疗患者的肠道功能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目的在于在有效的时间窗内,缓解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保障。如果无法给予患者针对性有效的治疗方法,就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加重患者承受的痛苦,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研究发现针灸治疗方案对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意义重大,我国不断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进行针灸治疗方法的研究。随着经济和社会压力的增大,患肠易激综合征的人数也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在临床上引起了极大的重视。近几年来,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的研究中,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本研究中首先叙述了肠易激综合征,其次研究介绍了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最后阐述了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分型,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逐渐展现其优势,众多医家从脏腑、毒邪、津液等出发提出独特见解,采用中医独特治疗方法如辨证论治、经方专方、针灸、中西医结合等,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关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2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2例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医院(214043)陈新开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半夏泻心汤;疗效观察肠易激综合征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笔者从1989~1992年底用半夏泻心汤治疗52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笔者采用自拟调脾和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8例,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祖国医学虽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但可将其归于“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进行治疗及研究。近年来,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无统一的疗效及证型标准等问题。故从心主神志、中医证型、生存质量量表与肠易激综合征几个方面探讨中医药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机关键是心神失调、气机紊乱、肠腑失司。本文通过对养心调神针法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从而为针灸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伴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我国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腹泻型占大多数。刘启泉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病机为:脾虚湿盛、肝脾失调。刘启泉教授认为风药具风之清扬开泄之性,善走不守,其性轻灵,具有多重效应,可治多种疾病,并配伍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风药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可以起到疏肝理脾、祛风除湿、升举清阳、调气引经、活血通络等作用,并列举相关风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与刘启泉教授运用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因多态性技术在疾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5-羟色胺(5-HT)转运体基因多态性标志物的筛选是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热点,通过分析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针刺和中药结合诊疗规范化方案以及5-HT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及针刺在该方向的研究成果,在目前形成的肠易激综合征针药结合规范化诊疗方案基础上,评估和筛选5-HT转运体基因多态性标志物在肠易激综合征针刺个体化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为进一步个体化治疗指导方案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疲乏疾病,属于中医的“腹痛”、“泄泻”等病范畴。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陆夏敏  陆敏 《河南中医》2016,(6):1114-1116
脑-肠轴学说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不仅仅是肠道疾病,还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是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失衡所致。中医治疗的多靶点效应与脑-肠轴、脑肠肽的关联。基于脑-肠轴理论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经方、中药验方、中药灌肠、及推拿、针灸等。脑-肠轴理论与中医药相结合,规范研究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深入探索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理,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林一帆教授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肝脾肾三脏出发,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针对性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陈立加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全部符合1993年6月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上常见腹泻和便秘2种类型.随着医学继续教育的普及和医学交流的增多,肠易激综合征渐渐为临床医生所熟识,事实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基层并不少见.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情志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从肝论治肠易激综合征、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等对易激综合征与情志因素关系作了探讨。认为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潜力和优势,在改善症状、对症治疗、减少复发方面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