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TK是一种细胞内的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 ,与多种细胞内的功能有关。已发现 BTK基因突变是引起 X染色体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 XL A)的重要机制。本文将 BTK基因的发现、结构、编码蛋白以及 XL A患者发生的 BTK基因的突变类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属于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由于Btk基因突变导致B细胞发育障碍,所以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本文对BTK的遗传学特性、基因突变分析及分子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属于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由于Btk基因突变导致B细胞发育障碍,所以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本文对BTK的遗传学特性、基因突变分析及分子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者进行致病基因变异鉴定.方法 收集患者及家庭成员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从患者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可疑致病变异,并对其父母基因组DNA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基因型-表型共分离分析,从患者外周血中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后进行Sanger...  相似文献   

5.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一家系九例赵利东先证者(Ⅳ2)男,6+月。因腹泻伴发热20天入院,20天前患儿出现腹泻、发热,体温波动在38~4o℃。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无效,转我院治疗。患儿母亲孕期无毒物接触史,无病毒感染史。生后母乳喂养。查体:体温39.3...  相似文献   

6.
BTK基因与X—染色体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TK是一种细胞内的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与多种细胞内的功能有关。已发现BTK基因突变是引起X染色体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重要机制。本将BTK基因的发现、结构、编码蛋白以及XLA患发生的BTK基因的突变类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一个X连锁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家系BTK基因的突变类型,探讨对XLA的基因诊断及治疗。方法以1例临床拟诊断为XLA的兄妹及家系成员共21人为研究对象(包括1名患儿已死亡,以及2名胎儿),对18名家庭成员采集外周血样及2名胎儿分别于孕16+周进行产前诊断羊水穿刺,分别提取外周血DNA和羊水DNA。首先对先证者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BTK基因19个外显子与内含子连接区,PCR产物正反向测序并与BTK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确定有无BTK基因突变,及突变位点及类型。针对所找到的突变位点,对其父母及其他家系成员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在先证者的BTK基因第15外显子检测到c.1366AG突变(p.K456E),该家系成员中6名女性表型正常,检出c.1366AG杂合突变。其中1名死亡患儿的母亲为携带者;2名女性携带者孕期分别进行羊水核型分析,提示胎儿为男胎,进行羊水DNA检测,未检测到此位点突变,分娩出表型正常男婴。结论对于罕见的XLA病例,需要临床医生熟悉免疫缺陷相关的严重临床表现,考虑疾病诊断的基因检测,尽早使用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以便达到一个较好的临床结局。产前诊断或者在孕前选择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诊断,可以预防XLA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8.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一种严重的人类体液免疫缺陷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作者使用9种多态X染色体标记,研究了XLA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定位。患者来自10个家系,其中66-8家系的5个家庭中,有7名患者。全部患者都是在反复严重感染后被确诊的。诊断依据为: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象中缺乏B淋巴细胞,淋巴样组织中缺少浆细胞和骨髓中存在前-B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临床表现、免疫功能评价、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的表达及BTK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基因型和表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诊为XLA患儿,使用抗BTK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单核细胞BTK蛋白表达。采用RT-PCR获得患儿cDNA,使用8对不同引物分2步扩增BTKcDNA,PCR产物测序。突变结果通过对DNA外显子相应部位扩增、测序证实。并对确诊XLA患儿的母亲及家族中部分亲属进行BTK蛋白表达和BTK基因分析。结果①40/50例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经BTK基因突变分析确诊为XLA,以错义突变(16例,40.0%)和无义突变(13例,32.5%)为主。②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的患儿平均起病年龄为(1.4±1.1)岁,其他突变类型患儿为(1.4±0.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错义突变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无义突变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③34/40例(85.0%)B细胞〈0.1%;4例(10.0%)B细胞在1%~2%,其中错义突变2例,无义突变1例,剪接突变1例;2例(5.0%)B细胞为2%,均为错义突变。④血清IgG〈3g·L-1患儿BTK基因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为主。⑤错义突变患儿BTK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他突变类型无显著差异。⑥6/21例(28.6%)2031C/T多态性患儿伴有严重的关节炎,3/19例(15.8%)无多态性患儿有关节炎表现。⑦28/32例(87.5%)XLA患儿母亲为BTK基因杂合型。结论错义突变可能与确诊年龄较大有关,且某些位点的错义突变可能与较高的外周血B细胞数量和血清IgG水平及正常的BTK蛋白表达水平有关。BTK基因多态性(2031C/T)可能增加关节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非Btk基因突变的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Btk基因突变所致的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属于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其Btk基因并无异常,但临床表现与Btk基因异常所致的X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极其相似。近年来研究发现前B细胞受体(包括μ重链、替代轻链成分λ5/14.1、Igα)异常,或者B细胞连接蛋白基因突变,都可引起B淋巴细胞发育障碍,出现体液免疫缺陷。因此文章对μ重链、λ5/14.1、Igα和B细胞连接蛋白的遗传学特性、基因突变及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M蛋白血症337例患者血清来自本院及各地医院。患者中男185例,女152例,平均年龄60.4岁。正常对照组血清来自来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男女各30例,平均年龄68.2岁。膜电泳、免疫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均为本室常规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软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例晚发X-连锁多内分泌腺病肠病伴免疫失调综合征(immune dysregulation,polyendocrinopathy,enteropathy,X-linked syndrome,IPEX)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分析1例IPEX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基因变异位点及治疗情况。结果患儿为男性,3岁因顽固性腹泻、反复感染、肝功能不全、生长发育迟缓就诊,不伴糖尿病和皮肤疾病。实验室检查显示肝酶和总IgE升高、白蛋白降低及电解质紊乱;胃肠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黏膜糜烂和细颗粒样改变,回肠末端和结肠黏膜水肿,活检示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绒毛萎缩。基因检测发现,FOXP3基因第10外显子编码区存在1个c.1087A>G错义变异,导致氨基酸p.I363V改变。结论IPEX综合征通常在婴儿期起病,但临床表现多样,不应仅根据年龄排除诊断。对于患有难治性腹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生长迟缓的男性患儿,需警惕IPEX综合征,基因检测分析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个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的临床特点及 ABCD1基因的变异方式。 方法:分析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PCR方法对家系中的先证者、父母以及100名健康对照者的 ABCD1基因进行DNA测序。 结果:患者主要以脑干、小脑损害为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探究在临床上的具体表征。方法 整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6例(男50例、女6例)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血症患者资料,总结受试者临床表征,统计其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不良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受试者临床表征多为发热、消瘦和淋巴结肿大。正常出院组44例,预后不良组12例。预后不良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出院组。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白蛋白<30g/L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血症的患者出现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下时,低蛋白血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贺  韩子明 《医学信息》2009,22(6):489-491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脓毒症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76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按每次400~1000mg/kg,每日1次,连用3d,并于治疗前后测定IgG、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相比,IgG、CD4、CD8及CD4/CD8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组疗效显著(χ^2=7.52,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IVIG可调节脓毒症患儿的免疫机制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0例,其中CP感染41例,MP感染39例,分析CP及MP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CP及MP感染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流鼻涕、咳嗽、发热等。其中CP感染引起的呕吐和腹泻情况多于MP感染(P<0.05);MP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多于CP感染(P<0.05);CP感染中1岁以下患儿41.46%,而MP感染中4岁以上的患儿56.41%;CP感染中病程≤3个月48.78%,MP感染中病程>6个月46.15%;CP感染患者CD3+,CD3+CD4+,CD19+和CD4+CD25+明显低于MP感染(P<0.05)。结论:临床特征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CP及MP感染的诊断可提供参考,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治疗对脑血管病高粘血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用ILLLI治疗脑血管病高粘血症患者60例,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脑血管病高粘血症患者经ILLLI治疗后,其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元,血沉,红细胞刚性指数都有显著下降结论:ILLLI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干燥综合征(Sj觟gren syndrome,SS)的存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SLE患者(单纯SLE组)和16例SLE伴发干燥综合征患者(SLE+SS组)的病例资料,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在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1)SLE+SS患者的皮肤黏膜损害,如光敏感,口腔溃疡以及雷诺现象和关节炎症较单纯SLE更易发生,而其发生狼疮性肾损害的相对风险较单纯SLE患者反而更低,2组差异显著(P0.05);2)SLE+SS患者出现相关免疫学标志物的几率与单纯SLE比较:anti-SSB和RF血清水平更高,而anti-dsDNA更低(P0.05);抗核抗体(ANA),anti-SSA,anti-RNP和anti-Sm,CRP和免疫球蛋白血清水平2组间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SLE伴发SS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临床应加以重视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1例慢性间歇发作性异戊酸血症(isovaleric acidemia,IVA)患儿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基因型的分析,以期提高对异戊酸血症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10月在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儿科住院经采用血液液相-串联质谱法(tandem masss-pectrometry,MS/MS)和尿液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确诊的1例患儿慢性间歇性异戊酸血症患儿进行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及基因型分析。结果 (1)采用MS/MS进行检查,患儿血液异戊酰酰基肉碱水平显著增高(7.2μmol/L,正常值0.5μmol/L),采用 GC-MS进行尿有机酸分析发现,尿液异戊酰甘氨酸水平显著增高(386.8mmol/mmol 肌酐,正常值0.4mmol/mmol 肌酐)。(2)头颅影像学检查CT 可见双侧苍白球少许低密度影,MRI可见苍白球T1 加权相低信号,T2加权相的高信号,提示双侧苍白球损伤。(3)基因分析:患儿IVD基因突变为(c.1183CG)。(4)治疗原则为急性期是纠酸和稳定内环境限制天然蛋白质摄入[0.5~1.0 g/(kg·d)],给予左卡尼汀等并注意对症治疗。在非急性发作期时,主要是低蛋白饮食,补充左卡尼汀50~100mg/(kg·d),保证营养支持,并定时监测患儿血白蛋白水平,预防低蛋白性营养不良等。结论慢性间歇性异戊酸尿症临床表现复杂,常于婴幼儿期发病,可有反复呕吐、酸中毒,通过血液MS/MS和尿液GC-MS分析及基因分析可以确诊,不同基因突变与临床症状关系有一定的相关性,给予患儿左卡尼汀及饮食干预等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5年9月就诊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2例,按照是否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分为血液灌流组与对照组,两组均41例.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水平以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和一秒率(FEV1/FVC)值都比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后血液灌流组的FVC和FEV1/FVC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血液灌流组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血液灌流组治疗后的血清IL-6和C-反应蛋白(CRP)值分别为(58.26±11.84) pg/mL和(1.52±0.65) mg/L,而对照组分别为(66.30±30.85) pg/mL和(5.29±3.73) mg/L,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两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患儿心肺功能的恢复,改善患儿的血气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